低,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预计2025年资本市场政策反复活跃,在市值管理等政策支持下,稳健类央国企红利标的估值或迎来修复。 资金趋势: 本期(2025年6月23日-6月26日)ETF市场迎来资金继续小幅流入,整体资金净流入37.24亿元,场内资金维持较高活跃度。当前主线不明的情况下,资金整体依旧偏向保守,因此债券型ETF净流入183.05亿位居榜首。跨境类ETF净流入47.40亿元,同样有亮眼表现。 数据来源:Wind 截止:2025.6.23-2025.6.26 债券、银行ETF仍受到资金青睐 具体资金流入方面,防御类资产依旧受到青睐,债券、银行ETF成为流入主力。本期(2025年6月23日-6月26日),除中证A500ETF基金(563360)流入超80亿,断崖式领跑外。其余2-10名君实防御类资产。上证公司债债ETF(511070)、公司债ETF易方达(511110)、十年国债ETF(511260)等产品流入超20亿。 香港证券ETF(513090)周成交额超850亿元 成交额方面,香港证券ETF(513090)周成交额达850.85亿元,位居榜首。银华日利ETF(511880)、短融ETF(511360)成交额分别为778.28亿元与622.74亿元紧随其后,债券类基金场内交投保持较高活跃度。 ETF发行市场方面,下周有9只ETF上市 A500增强ETF工银(159249)、华安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561090)、国联安中证A500增强ETF(563630)均为增强型指数基金,在力求有效跟踪标的指数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化投资管理,力争获取超越指数表现的投资收益。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中证A500指数自2004年12月31日基日以来累计收益率达343.21%,年化收益率为7.83%,长期业绩表现优秀。此外,从中证A500指数作为增强策略标的的角度来看,中证A500指数较广的样本域、较均衡的行业分布,以及纳入较多新兴行业龙头公司的特点,有利于增强策略做出超额,是增强策略的理想标的。 鹏华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159265)该产品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不仅捕捉了消费行为从“功能满足”向“情感共振”的变迁,更通过多元消费场景价值重构,把握驱动经济活力与个体幸福的新消费趋势。 对内需消费的长期逻辑充满信心,随着国内消费提振政策不断加码,叠加国内消费市场新模式、新形态、新热点不断涌现,消费板块未来持续向好趋势不变。建议关注两大主线:一是政策持续加码的以旧换新、县域消费等领域;二是Z世代驱动的国潮、文化IP等新消费。具体到投资布局上,A股必选消费受政策托底效应更强,防御属性突出;港股消费股中,文旅、本地生活等服务类企业弹性相对更大。 汇添富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520980)该产品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相较于其他港股科技类指数,该指数更加硬核、更加纯粹,成分股均为信息技术科技类企业,软硬件比例约为6:4。 指数权重股大多都是各自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兼具长期累积的护城河与科技创新成长性,形成了“龙头领跑、细分赛道互补”的格局。从历史数据来看,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回报超过150%,优于恒生科技、恒生指数及中证800等主流市场指数的同期表现,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 鹏华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512130)跟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该指数选取10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行业成分相对丰富,覆盖23个申万一级行业,集结煤炭、家电、石油石化等现金流充沛的稳健成熟行业。 短期来看,当前阶段上市公司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经营稳健、业绩边际持续向好、现金流充沛的优质公司有望成为资金目标。 富国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9380)跟踪科创AI指数,精选30只科创板大市值AI公司,覆盖全产业链侧重国产算力,历史表现优异弹性高。 回顾历史走势可知,科创AI指数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两次科技股投资热潮,分别是ChatGPT和DeepSeek带动的。在此期间,科创AI都表现出不俗的弹性,涨幅高于主要的AI主题指数和宽基指数。 博时国证大盘成长ETF(159203)跟踪国证大盘成张指数,成分股精选自国证1000指数样本股中成长风格突出的个股。 自2010年发布以来,这条指数走势波澜壮阔,大开大阖,一定程度映射了成长性突出的产业或企业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成长投资高收益、高弹性、高波动的特有属性。近三年来该指数震荡走弱,但相关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利润持续向好,基本面稳健回升的同时现金流稳步增加,部分公司开始加大分红,股息率攀至历史高位。 富国恒指港股通ETF(159365)跟踪恒指港股通指数,精选了77只符合港股通交易资格,覆盖流动性强、市值大的港股通个股,包含了高股息、科技两大港股主题。 凭借独特的指数设计与团队优势,成为外资策略的最佳落地工具。该产品跟踪恒指港股通指数,从恒生指数 83 只成分股中筛选 77 只港股通标的,覆盖港股 61.8% 市值,被称为 "港股版沪深 30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