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繁体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为什么被认为已经失宠的苹果,在未来几周对科技股的突破至关重要
go
科技巨头中表现落后,仅好于下跌21%的
特斯拉
。上半年,投资者担心关税影响和在人工智能领域缺乏进展,导致这家iPhone制造商股价承压。 尽管大盘上涨,苹果股价周一仍上涨超过2%。牛顿将此归因于一份报告,称苹果正考虑使用外部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放弃自研方案来支持新版Siri,这标志着战略出现“重大转向”。 他指出,苹果股价收于多日高点,超过205美元,是自5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结束了近一个月的疲软交易。虽然这只是一个交易日的表现,但意义重大,因为科技板块正准备“以等权重方式挑战相对于标普500的历史高点”。 牛顿说,“总体来看,苹果股价技术上需要突破214美元,才能对更大规模的上涨行情有信心。” 标普500自4月初以来已上涨27%,而从5月中旬开始,苹果几乎没有贡献什么。 对科技板块来说,牛顿基于Invesco标普500等权重科技ETF的表现分析,出现了一些利多的技术信号。其中包括回升到2024年以来的前期低点之上,帮助推动了这个板块的上涨。 牛顿表示,他怀疑科技板块在测试历史高点时,可能会形成阶段性阻力,就像2024年测试的低点曾多次起到支撑作用,但在今年早些时候被跌破一样。 他说,科技股的走势是这样的:8月前继续跑赢大盘,随后陷入停滞并可能在9月出现回调,然后在那段盘整期之后,在2025年最后一个季度再次发起上涨。 在对比Invesco科技ETF和Invesco标普500等权重ETF的走势图时,牛顿得出结论,科技板块“强势反弹”,尽管苹果自5月以来基本横盘。 牛顿说,“如果苹果在7月前能出现上涨,可能会继续支撑近期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 来源:加美财经
加美财经
07-01 16:00
【美股盘前】关税谈判大限将至,大漂亮法案分歧难解,标指跌落纪录高位,
特斯拉
暴跌5%
go
绪趋于紧张。 马斯克和特朗普重启骂战,
特斯拉
股价盘前跌超5%。昔日碳化硅半导体制造巨头、提交重组申请的Wolfspeed盘前大涨约80%。被美国银行下调目标价的诺和诺德跌1%。 1、盘前异动股 涨幅最大的三只股票: - BioNexus Gene Lab (BGLC)涨302.19% - ClearOne Inc(CLRO)涨139.22% - Soligenix Inc (SNGX)涨90.84% 跌幅最大的三只股票: - Globavend Holdings (GVH)跌30.22% - Professional Diver (IPDN)跌21.01% - Webuy Global Ltd (WBUY)跌18.76% 2、市场要闻 英美欧日韩央行行长齐聚葡萄牙 2025年欧洲央行中央银行论坛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和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参与小组会谈。 大限将至 特朗普调整谈判策略 随着特朗普设定的7月9日关税恢复最后期限将至,美国政府正在寻求调整贸易谈判策略,从全面互惠协议转向分阶段协议,以避免对部分国家再次征收高额关税。目前,欧洲积极寻求美国对部分行业的关税豁免和配额,美日谈判因大米和汽车陷入僵局。 民主党反对 共和党分歧严重 减税法案举步维艰 在5月22日众议院惊险投票通过、6月28日以微弱优势通过参议院程序性投票后,特朗普的大美丽法案正在等待6月30日的集体投票结果。但因民主党反对,共和党内部因清洁能源补贴削减力度等分歧也十分严重,这一投票仍在进行中。 华尔街大行展望下半年经济和美股 摩根士丹利预计,今年年底标普500指数再升5%至6500点,降息和关税担忧减弱提供支撑。摩根大通表示,美国经济增长下半年将放缓,虽AI交易火热、企业盈利持续强劲,但关税和地缘风险依然是逆风,年底标指目标价仅为6000点。富国银行预计,通胀风险回落、监管放松利好等因素继续推动标普指数创新高。 川马关系再恶化
特斯拉
盘前跌5% 上周末,CEO执行长马斯克发文表示,削减电动车和其它清洁能源补贴对美国而言机具破坏性,再次公开反对特朗普减税法案。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表示,马斯克在支持他竞选总统前,早就知道他反对电动汽车强制令。 3、重要数据/事件 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 美国5月JOLTs职位空缺 五大央行行长葡萄牙会谈,关注Fed鲍威尔讲话 【来源:TradingKey】 想知道华尔街大佬们如何投资,点击了解 原文链接
TradingKey
07-01 12:39
美国光伏、风电股或再遭暴击?新版减税法案对再征清洁能源税
go
至20%。 担忧不仅仅蔓延在行业内部。
特斯拉
CEO马斯克在其社交平台X上抨击该法案是“共和党的政治自杀”,其对能源行业的影响“极其疯狂且具有破坏性”。
特斯拉
受惠于电池存储税收优惠政策,且
特斯拉
客户普遍依赖电车和太阳能板等的税收抵免政策,因此该版本减税法案的变动将直接影响
特斯拉
利益。 北美建筑工会主席Sean McGarvey则称这一法案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就业杀手法案”。 参议员在周一推进法案修订。艾奥瓦州参议员Joni Ernst等共和党人希望软化法案对风能和光伏项目税收抵免的限制,如允许这些项目在2026年或2027年开始建设时获得税收抵免、取消新消费税。 美股清洁能源股对此消息反应各异。该版本法案保留了太阳能租赁服务的税收抵免,提振了多只太阳能股票:第一太阳能公司股价上涨6.6%,Sunrun攀升5%,Fluence Energy上涨11%。太阳能电池公司Enphase Energy的股价则下跌4%,而拥有可再生资产组合的公用事业公司新纪元能源下跌4%。 【清洁能源公司股价变化 来源:TradingView】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指出,参议院版本的法案对清洁能源股票有着复杂的影响。Raymond James Financial的分析师将这种反应解释为,之前早期版本的法案出台时,这些股票已经承受过压力了。 原文链接
TradingKey
07-01 10:50
7月1日
特斯拉
概念下跌0.24%,板块个股诺德股份、华峰超纤跌幅居前
go
7月1日,截至收盘,
特斯拉
概念下跌0.24%,板块资金流出388338.25万。上涨个股家数71个,下跌个股家数128个。 板块涨幅居前的十大牛股分别是:蓝英装备(14.6%)、东山精密(10.01%)、工智退(9.09%)、宁波方正(5.48%)、*ST威尔(4.8%)、星源卓镁(3.92%)、道恩股份(3.46%)、精达股份(3.36%)、南方精工(3.31%)、赛伍技术(3.04%)、神通科技(2.91%)、蓝帆医疗(2.68%)、崇达技术(2.56%)、ST易事特(2.53%)、瀚川智能(2.43%)、胜宏科技(2.4%)、上声电子(2.12%)、阳谷华泰(2.06%)、音飞储存(1.84%)、泉峰汽车(1.53%) 序 代码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幅 主力资金净额 主力资金净占比 1 600110 诺德股份 6.29 -10.01 -35450.61万 -13.45 2 300180 华峰超纤 8.92 -6.4 -37975.82万 -17.40 3 300457 赢合科技 21.63 -5.96 -19086.37万 -15.37 4 002537 海联金汇 10.55 -4.78 -10204.88万 -4.56 5 301292 海科新源 21.69 -4.03 -5729.78万 -10.99 6 002976 瑞玛精密 24.97 -3.96 -1946.49万 -8.99 7 688800 瑞可达 47.49 -3.48 -3626.99万 -6.47 8 002623 亚玛顿 15.6 -3.41 -68.85万 -0.60 9 002850 科达利 109.35 -3.38 -2873.05万 -4.73 10 000700 模塑科技 7.61 -3.06 -4172.02万 -8.09 11 300863 卡倍亿 37.38 -3.01 -625.32万 -2.48 12 920060 万源通 33.14 -2.93 -3850.32万 -23.24 13 603659 璞泰来 18.29 -2.61 -10433.02万 -13.59 14 002426 胜利精密 3.31 -2.36 -7765.42万 -9.19 15 603997 继峰股份 12.74 -2.3 -2420.75万 -24.69 16 688559 海目星 32.16 -2.25 -4733.77万 -21.52 17 873690 捷众科技 25.41 -2.23 -326.05万 -5.56 18 002510 天汽模 6.91 -2.12 -10285.31万 -12.14 19 300037 新宙邦 34.52 -1.93 -6747.94万 -17.79 20 002965 祥鑫科技 38.47 -1.91 -6480.40万 -21.38 板块涨幅居前的股票包括:蓝英装备(14.6%)、东山精密(10.01%)、工智退(9.09%)、宁波方正(5.48%)、*ST威尔(4.8%)、星源卓镁(3.92%)、道恩股份(3.46%)、精达股份(3.36%)、南方精工(3.31%)、赛伍技术(3.04%)、神通科技(2.91%)、蓝帆医疗(2.68%)、崇达技术(2.56%)、ST易事特(2.53%)、瀚川智能(2.43%)、胜宏科技(2.4%)、上声电子(2.12%)、阳谷华泰(2.06%)、音飞储存(1.84%)、泉峰汽车(1.53%)
金融界
07-01 10:48
特朗普底气增强:鲍威尔又被施压了!
特斯拉
再遭一劫,大而美法案悬而未决
go
两个交易日创下历史新高。在盘前交易中,
特斯拉
股价下跌超过4%,此前特朗普公开抨击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此前特朗普表示应审查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名下企业所获得的政府补贴。马斯克曾公开批评特朗普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并在6月初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爆发激烈争执。 Hargreaves Lansdown的高级股票分析师Matt Britzman表示:“随着
特斯拉
即将公布交付数据,公司核心汽车业务面临激烈竞争,这场政治闹剧可能会重新点燃市场对其看空的情绪,正值股价刚刚开始反弹之际。” 尽管
特斯拉
仍位居华尔街最具价值的十大公司之一,但自去年12月创下历史新高以来,其市值已蒸发约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正接近创纪录的4万亿美元市值,可能成为历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股价在欧洲市场保持平稳,等待美股盘前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贸易改革、中东战争以及对经济增长与通胀的持续不确定性曾令市场震荡,但如今多头已重新掌控局势。不过,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美方正全力推进7月9日贸易谈判的截止期,同时特朗普也试图敲定一项预算案,该预算案未来十年预计将使美国财政赤字增加逾3万亿美元。 特朗普关键法案表决推迟 此前一交易日,全球股市因贸易乐观情绪而刷新盘中历史高点。但由于参议院围绕该法案展开马拉松式辩论——预计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使美国债务增加3.3万亿美元——市场情绪受到打压。 原本预计该项大规模减税与财政支出法案将在亚洲交易时段内进行投票,但由于共和党和少数党民主党围绕众多修正案争论不休,表决推迟。 特朗普希望该法案能在7月4日独立日前通过。与此同时,全球贸易谈判代表正加紧努力,希望在特朗普设定的关税期限前达成协议,投资者也在等待将于周四公布的关键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外汇策略主管Ray Attrill表示:“本周市场焦点显然是贸易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得关注那项正在参议院辩论的‘伟大而美丽的法案’的命运。” 他在播客中补充说,后续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对市场情绪和美联储可能的降息时点具有重要影响”。 鲍威尔压力加大 汇市方面,美元兑日元下跌0.6%,至143.21日元,兑欧元基本持平,报1.18美元,接近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上半年,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的加权指数下跌逾10%,创下至少50年来最差的上半年表现。 美国国债延续周一尾盘的涨势,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4个基点至4.19%,投资者正加大对今年美联储降息幅度的押注。 荷兰国际集团首席投资策略师Vincent Juvyns表示:“我们即将进入财报季,接下来就看多头是否能找到实质性理由继续推动行情。”他补充称:“目前美国预算问题并未成为市场担忧点,从美国国债收益率就能看出市场并未承压。” 尽管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特朗普的关税将推高通胀,但当前温和的价格走势让这种看法受到质疑,这反而增强了白宫的底气,也加大了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施压。 虽然美联储目前尚未开始降息,但已有两位美联储理事公开与鲍威尔持不同观点,暗示最早7月就可能开始降息。 利率掉期市场显示,交易员预期年底前将实施至少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12月前第三次降息的可能性约为60%。 鲍威尔及其他主要央行官员将在周二稍晚于葡萄牙举行的欧洲央行年度论坛上讨论货币政策。投资者还将关注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一波PMI读数以及美国职位空缺报告,以提前研判周四非农就业数据的走向。 Jefferies国际首席欧洲策略师Mohit Kumar表示:“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环境对风险资产是有利的。但由于市场仓位已经偏多,行情将不会大幅飙升,而更可能是缓慢推升式的上涨。”
欧罗巴
07-01 10:45
“特马”互撕大戏重演,
特斯拉
准备好崩了!
go
马斯克就得关门大吉。 只要两人不对付,
特斯拉
股价立马闻声跳水。 上个月初,“特马”激烈对骂的时候,
特斯拉
当天暴跌逾14%,市值一夜蒸发超1500亿美元。 今天截止发稿,美股盘前跌近5%,股价300美元岌岌可危。 互撕大戏又来了! 特朗普突然下场开撕。 当地时间7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炮轰马斯克。 他声称,其获得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得关门大吉,“返回南非老家”了。 特朗普还威胁说,让政府效率部好好查查马斯克的补贴情况。 “火箭发射、卫星生产和电动汽车生产都停止了,我们国家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马斯克在隔空火速回应称:“全部削减,就现在。” 他表示,“大而美”法案的“疯狂支出”将使债务上限增加创纪录的5万亿美元。 “我只是要求不要让美国破产。如果不断提高债务上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此前,马斯克发文批评共和党,暗指共和党为"猪党";他还呼吁组建一个新政党。 事实上,这不是两人第一次下场“开撕”。 自马斯克辞别政坛后,特朗普与马斯克在6月初首次公开撕破脸。 不过,两人紧张关系没几天便又出现缓和。当时,特朗普还祝愿马斯克一切顺利,马斯克则发文后悔自己“做的太过分了”。 但随着“大而美”法案的推进,两人立马又剑拔弩张了起来。 眼下,正值美参议院投票该法案。 当地时间6月30日,美国参议院开始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减税及支出法案进行投票。 目前,绝大多数共和党参议员都强烈支持“大而美”法案尽快通过,不过民主党还在抵制。 一旦参议院修正版本通过,众议院也需就参院修正版本表决,两者均顺利通过后,将转交特朗普签署确认。 据美国的无党派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估计参院版本法案将在2025年至2034年间,使美国赤字增加近3.3万亿美元,比众院版本法案增加近1万亿美元。
特斯拉
还扛得住吗? 自从与MAGE阵营关系破裂,马斯克便全身心扑在了
特斯拉
上。 这期间,“特马CP”更是经历了撕破脸、火速和好,然后又撕破脸…… 两人谜一般的“友谊”,反正把
特斯拉
是折腾的死去活来。 原先就因为马斯克在成功助攻特朗普当选后,闯荡美国政坛,令
特斯拉
经历了超强暴击。 今年上半年,
特斯拉
股价累计超21%,在美股七姐妹中表现最惨烈。 除了股价之外,
特斯拉
业绩也惨不忍睹。 上半年,
特斯拉
欧洲销量大跌,市场份额急速萎缩。 数据显示,
特斯拉
5月在欧洲市场销量下挫近28%,注册量同比暴跌45% 6月份,
特斯拉
欧洲销量也没好转多少。 据悉,
特斯拉
6月在丹麦的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61.57%,在瑞典的新车注册量同比下滑64.4%。不过在英国、西班牙和荷兰,其电动汽车注册量较5月份有所增长。 据说,因为此前销量滑铁卢,马斯克回归后“挥剑斩心腹”,解雇了
特斯拉
副总裁、北美和欧洲的运营主管。 再看中国市场,
特斯拉
销量同样不容乐观。
特斯拉
今年前五月累计销量20.32万辆,同比下降7.7%。 自2024年10月至今年5月,
特斯拉
已经是连续第8个月出现同比下滑。 不过在马斯克回归后,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落地,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又开始重拾信心。 最近,多家大行上调
特斯拉
目标价和评级。 此前瑞银将其目标价由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研究公司Benchmark Company上调至475美元,同时维持“买入”评级。 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则维持其买入评级,分别维持目标价410美元、345美元。
格隆汇
07-01 10:39
代币化美股浪潮来袭 谁在定义链上证券新范式?
go
ase、亚马逊、英伟达、麦当劳、苹果、
特斯拉
和微软等。 这些资产由 Backed Finance 作为发行方托管,按照 1:1 实股背书,可赎回现金或股票,同时支持 24/5 交易,并允许用户将代币转入兼容 Solana 的钱包或用于 DeFi 以
特斯拉
为例,在北京时间下午5点,其链上映射的
特斯拉
股票的价格为329美元,而美股盘前交易的价格为317美元。可见链上的股票产品和链下股票还是有较大的价差。 同样的,Gemini 于 6 月 27 日首发 MicroStrategy(MSTR)代币化股票,基于 Dinari 平台、部署在 Arbitrum 上,为欧盟用户提供 24/7 的链上交易。通过 Dinari 提供的“按需代币化”机制,用户可以购买零碎股份,但目前尚不明确是否包含分红与投票权 。 Coinbase正在向美国 SEC 申请代币化股票业务许可,初期计划发行类似标的以成本更低、结算更快为卖点,希望与 Robinhood、Schwab 等平台竞争。不过目前仍处于审批阶段,具体部署链尚未公布。 代币化股票会是明天吗? 根据BCG与ADDX 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或达16万亿美元,其中证券类资产占大头。股票与ETF是最受欢迎的品类,一旦上链或将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代币化美股并不是新鲜玩意,早在 2020 年前后,中心化交易所 FTX、币安就曾推出过“代币化股票”产品,用户可以在交易平台上买入如 TSLA等热门股票的代币。但它们本质上是 CEX 内部账本的资产凭证,交易依赖平台本身,缺乏链上透明性与可组合性。而随着 FTX 倒闭与监管压力袭来,这些服务迅速下线。 另一方面,DeFi世界也曾有过链上合成资产的尝试,比如Synthetix、Mirror Protocol等项目发行的合成股票(sTSLA、mGOOGL 等)。这些资产通过算法和抵押机制追踪标的价格,却缺乏真实资产支撑,因流动性和稳定性不足而难以大规模采用。 当下Robinhood们的做法则介于两者之间:既具备实体资产背书的现实锚定性,又拥抱链上生态的开放性。这可能代表着一种更成熟的代币化路径,而且寻求现实世界的合规监管,也是当下这些代币化股票资产发行商们在做的事情。 同样的股息分红如何处理?投票权是否在链上有效?这些也仍处试验阶段。而这些第三方推出的链上股票的真实市场有多大?真的能再造一个“纽交所”吗? 不过,这或许预示着一个趋势,链上交易相对于传统的股票市场,更加实时高效,资金的转换流通的效率也更高,或许未来我们可以看见的,是纽交所再造一个链上股票交易市场。
金色财经
07-01 10:35
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如何?哪些人形机器人股最值得关注?
go
器人走在前列,他甚至将其旗下电车制造商
特斯拉
重新定义为一家AI和机器人公司。在2025蛇年春晚中,宇树Unitree机器人表演的复杂舞蹈惊艳全球,令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继DeepSeek后的另一个世界焦点。 不仅是纯机器人制造商或供应链公司,英伟达、微软、谷歌、英特尔等美国科技巨头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有所布局,小米、小鹏、蔚来、广汽、丰田等车企,以及三星、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有所涉足。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被邀请至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意味着中国在国家层面对人形机器人的器重。这也是2025年初人形机器人概念再次火热的导火索。 中国工信部在2023年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那么,我们该如何参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呢? 什么是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在科幻电影中并不少见,它们能够协助人类处理各种事务,甚至还有具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传统机器人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等领域,而AI赋能的人形机器人正在承载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据英伟达介绍,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是仿照人类形态设计的通用双足机器人,旨在与人类一起工作以提高生产力。它们能够学习和执行各种任务,例如抓取物体、移动货柜、装卸箱子等等。 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AI人形机器人”概念诞生,在行业内也被称为“具身AI”,即人工智能和物理世界的实体的全面结合。 与传统机器人不同,人形机器人配备先进的执行器、感测器、机器人计算和软件,来帮助它们移动和交互,模仿人类的灵活性,甚至是自我导航。 经过严格的 AI 训练后,优化的模型和软件工作流程被部署在机器人的机载计算系统上。有效的片上计算、AI、执行器、传感器、操控、灵活性和运动策略的结合,使人形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承担各种任务。 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多方面给人类带来好处:人机交互、多功能和适应性、加速生产力和完成危险性任务。他们可以在制造业、仓储物流、医疗保健、家用助理、客服等领域得以运用。 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约瑟夫.恩格尔(Joseph F·Engelberger)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的理论,即不伤害人类、不被人类伤害、不帮助人类,该理论为后面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亿欧智库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形机器人发展经历了三阶段: 1、智能化早期探索阶段(1960年至1999年) 1972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制了第一个仿生人WABO-1,能够通过触觉传感器用手抓住和运输物体,其对话系统也允许它能够与人用日语对话。随后本田公司陆续开发出E系列双足机器人和P系列仿真机器人等。 2、智能化起步阶段(2000年至2016年) 感知系统和交互系统的技术进步,使得此阶段机器人开始具备初级感知功能,能进行有限的互动。本世纪初,本田推出仿真机器人P4或ASIMO,至2013年ASIMO成为当时最先进的仿人行走机器人。 3、智能化进阶阶段(2016年迄今)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系统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提升,逐步具备通识理解能力。波士顿动力2016年推出的第二代Atlas机器人在动作灵活性、感知和决策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近两年,ChatGPT的问世将机器人的“大脑”推向发展新阶段。背靠英伟达、OpenAI和微软的FigureAI推出了Figure 02机器人,号称“地表最先进的AI硬件”。 【主要人形机器人发布历程,来源:摩根士丹利】 随着宇树科技、优必选等公司推出的人形机器人在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得到展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落地化阶段也正在进行。 马斯克预计,旗下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于2025年实现千台级量产,人形机器人步入“量产元年”;2026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外销,远期需求有望达百亿台。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Markets And Markets预计,2024年至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45%。 高盛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80亿美元,出货量为140万台。他们最早将于2024至2027年应用在工厂中,消费领域需要到2028年至2031年。 花旗银行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达到6.48亿台。 据摩根士丹利报告,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超过5万亿美元,投入使用的人形机器人数量超10亿台。未来几十年,人类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汽车产业的两倍。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40年,美国可能会拥有800万台工人人形机器人,影响就业市场薪资3570亿美元;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升至7770万(此前预测为6300万),可能影响75%的岗位、40%的员工和约3万亿美元的薪资。 【机器人代替美国就业数量,来源:摩根士丹利】 随着中国玩家的参与扩大,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人民币,销量150万台。到2035年和2050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160亿元和6万亿元,销量分别为740万台和5900万台。 人形机器人的行业挑战 英伟达指出,该行业仍面临着四个难关:有限的训练数据、设计、能源效率和自由度。 另有研究指出三大挑战: - 技术成熟度:高精度定位和导航受环境干扰、地图更新等制约;低延迟和实时控制受硬件和算法限制;增强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仍欠缺等。 - 成本控制:精密加工和组装要求高,生产效率受限;产品复杂性和用户个性化需求多样,大规模生产受阻等。 - 应用场景:目前集中在工业制造等领域,而日常生活和服务领域渗透不足,市场培育度不够,市场风险较大。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据2025年2月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报《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The 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按照人形机器人的构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三部分:大脑、身体和集成商,分别对应半导体或关键供应商、工业组件供应商和整机制造。以下仅举例展示。 ■ 大脑:半导体或软件供应商 【来源:摩根士丹利,TradingKey】 ■ 身体:工业组件供应商 该领域涉及执行器、电池、传感器、模拟半导体、必要组件等诸多公司,比如中国的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速腾聚创(2498.HK);美国的亚德诺(ADI.US)、德州仪器(TXN.US)、RBC轴承(RBC.US)、罗克韦尔自动化(ROK.US)等。 ■ 集成商:整机制造 【来源:摩根士丹利,TradingKey】 【来源:摩根士丹利报告】 大摩报告指出,在其人形机器人百强名单“Humanoid 100”中,52%的公司公开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剩余的48%也预计最终参与。在已明确参与的公司里,亚洲公司占73%,中国公司占比56%。 TrendForce报告称,从人形机器人角度看,美国市场的机器人AI生态圈较完整,中国市场则聚焦建立供应链。 从产品技术规格角度看,美国厂商产品因应工厂应用需求,多以负重和续航力见长,中国参与者则以多元部署为主轴,致力提升全身和手部自由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年年中更新的“人形机器人百强名单”中,摩根士丹利新添了游戏商(Unity、Roblox和Take-Two)和网络安全公司(CyberArk、Palo Alto Networks)。游戏商积累的用户对不同刺激的反应数据和创造虚拟环境的能力,以及网络安全公司在处理AI安全需求等能力将能在人形机器人发展中得以运用。 另外,这份名单剔除了美光科技、恩智浦半导体、SK海力士、法雷奥和中大力德,理由是他们对物理AI的重要性相对有限或与其他公司相比规模较小。 【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百强名单更新,来源:摩根士丹利】 人形机器人推荐股票 1、
特斯拉
(TSLA.US) 投资看点: Optimus号称迄今最先进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
有史以来最伟大产品 马斯克将电车公司新定位为AI或机器人公司
特斯拉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早有布局,于2021年8月推出Optimus概念、2022年10月展示了首个Optimus工作原型、2023年在运动协调性等方面进行了升级等。随着Gen 2在2023年底的推出,
特斯拉
的人形机器人几乎成为行业标杆。 【
特斯拉
人形机器人Optimus发展历程,来源:国信证券】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在
特斯拉
股票估值中的分量日益增加。美银表示,
特斯拉
超级电脑的运算能力将转向Optimus开发,加速机器人训练。摩根士丹利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机会远比自动驾驶汽车更大、应用速度更快。 摩根士丹利表示,
特斯拉
是西方市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其正处于这一主题的中心。若未来每代替美国1%的劳动力,可为
特斯拉
带来100美元的净现值。
特斯拉
在赋能人形机器人并从中获益具有独特的优势:源于驾驶状况的海量高品质数据;庞大的全球制造资源;垂直整合关键硬体和软体基础设施的丰富经验。 2、英伟达(NVDA.US) 投资看点 算力支持:AI晶片绝对领导者 平台优势:高性能数据中心AI GPU系统 + CUDA生态壁垒 黄仁勋:AI和机器人技术是英伟达所有领域机会最大的两个,价值数万亿美元 英伟达从“供脑”,到布局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该公司正在加速将自身AI领先优势赋能到人形机器人上。英伟达预计2026年上半年推出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紧凑型计算机Jetson Thor。 英伟达拥有强大的AI大模型软硬件生态:首款生成式物理基础模型开发平台Cosmos、全新Omniverse Blueprint、机器人仿真平台Isaac Sim、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高性能Thor晶片等。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是物理AI,通用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在2025年度股东大会上,黄仁勋表示,除了AI这一核心驱动力,机器人将是英伟达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英伟达很久以前不再将自身仅仅视为晶片公司,未来将朝著这一目标努力:数十亿个机器人、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和数十万个机器人工厂都由英伟达技术提供动力。 2025年6月,英伟达与富士康洽谈在后者的休斯顿新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这将是英伟达产品首次在人形机器人帮助下生产。 3、亚马逊(AMZN.US) 投资看点 应用场景明确:全球仓储机器人技术标杆 双足机器人Digit是首个为公司创收的人形机器人,在2024年“RBR50机器人创新奖”中被评为年度最佳机器人 亚马逊投资了人形机器人制造商Agility Robotics,后者研发的Digit在2023年成为首个正式部署在产业现场的人形机器人。亚马逊也参与了明星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的投资。 据2025年6月消息,亚马逊正在开发人形机器人软体以将机器人逐渐取代送货员的工作,比如机器人能够乘坐亚马逊的Rivian货车行驶并进行送货。 4、小米集团(1810.HK) 投资看点 强大的营销能力,雷军个人的影响力 背靠小米生态,与多品类互联 小米集团对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自从2015年投资九号公司至2024年年中,小米近十年投资了接近50家机器人企业,包括宇树科技等。小米在2022年8月展示了首款全尺寸仿生机器人CyberOne。 除了参与投资,小米陆续成立机器人事业部、注册成立小米机器人技术有新公司、参与成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机器人研发计划,可见决心之大。 从手机到生态链,小米集团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营销能力在各个领域破局。与许多人形机器人企业相比,小米有着天然的场景应用优势。 从小米汽车SU7半小时预定超5万台、到小米YU7三分钟预定超20万台,小米在汽车产业新布局的成功有目共睹。鉴于汽车与机器人在硬体和AI软体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以及在汽车领域积攒的技术,小米拓展机器人业务的前景可期。 5、小鹏汽车(XPEV.US、9868.HK) 投资看点 CEO何小鹏:小鹏是最重视AI、最早实现大模型量产的中国车企 AI生态完整:AI汽车、飞行汽车、AI晶片、AIOS操作系统和AI机器人 小鹏在2024年底推出人形机器人Iron,具备62个自由度,应用自研的图灵AI晶片和天玑AIOS,并已进入小鹏汽车工厂工作。 小鹏CEO何小鹏表示,目前行业内基本所有机器人都处于L2阶段,小鹏有信心成为中国最早量产L3机器人的公司之一。 不仅小鹏汽车,全球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日益成为趋势。截至2025年2月,约有18家车企宣布进入人形机器人市场,如蔚来、理想、广汽、上汽、理想等。 券商观点称,汽车零部件与机器人零部件高度协同,汽车零部件及自动驾驶零部件的战略转型可期。 6、丰田汽车(TM.US、7203.JP) 投资看点 联手老牌机器人公司波士顿动力 丰田研究院在大型行为模型(LBM)有深入研究 硬件制造优势、产业资源丰富、人才优势 2024年,全球最大车企丰田汽车宣布,联手现代汽车旗下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AI人形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公司机器人的灵巧性与丰田的类人行为技术结合,是波士顿动力与其他机器人公司的关键区别。 丰田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硬件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经验,并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建立了广泛的供应商网路、合作伙伴关系和销售渠道,本身的品牌优势也被市场认可。 原文链接
TradingKey
07-01 09:00
马斯克特朗普 “架炮” 对轰;苹果 Siri 预备要 “换芯”?
go
技术提供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
特斯拉
(TSLA.US)
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冲突公开化。马斯克早前在社交媒体上批评特朗普政府的 “大而美” 税改法案,特朗普下场互怼。今日特朗普再次在真实社交炮轰马斯克,称后者获得的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补贴,他可能得关门大吉,“返回南非老家” 了。随后,马斯克迅速在 X 平台回应称 “全部削减,就现在。” 市场对两人关系破裂的担忧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特斯拉
股价持续下跌。 3、$Robinhood(HOOD.US) 在欧洲首次举办的以太坊社区大会期间,Robinhood 正式宣布推出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加密产品套件,旨在将传统金融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推动全球投资人迈入一个 “代币化资产无缝交易” 的新阶段。昨晚该股股价狂飙 12.77%,创下历史新高。 🐬 领涨板块 沪深:多元金融服务、服装零售商、专业金融服务; 港股:IT 咨询、林产品、食品零售商; 美股:专业金融服务、家用电器、贵金属和矿物。 🐬 明日关注 1、美国 ADP 就业人数。 本文的风险披露与声明:海豚投研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
海豚投研
07-01 08:39
愈演愈烈!马斯克持续炮轰大漂亮法案!再次呼吁成立新政党!
go
案的推进,美国国内反对的声音愈演愈烈。
特斯拉
CEO、前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马斯克再次抨击该法案。 目前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呈现阶梯式增长。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的执政期间,债务规模都呈现不断扩大的局面。 马斯克持续抨击大漂亮法案,他表示:债务上限即将创纪录提高至5万亿美元,而两党没有发挥出作用,其本质上属于同一党派。 马斯克仍再次呼吁成立一个敢于为民众发声的新政党,独立于民主党和共和党。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的法案比五月份的法案更加激进:对使用了特定进口组件的风能和光伏项目征收新消费税;同时将清洁能源项目获得联邦税收抵补(Clean Electricity Tax Credit)资格的完全投运截止日期提前至2027年底。这使得部分共和党的保守派议员对法案存在质疑。 另外,投资者对于马斯克的言论存在担忧,此前马斯克因从事于美国效率部,涉政过深以及与特朗普矛盾的激化一度引发投资者恐慌情绪飙升,股价一度暴跌。 7月1日美东时间凌晨,特朗普发文回怼马斯克称马斯克获得的政府电动汽车补贴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如果没有补贴,他可能得关门大吉,“返回南非老家”了。 实际上,马斯克一直推崇自由竞争以及减少政府的政策干预,随即发布言论:从现在开始立即削减所有补贴。截至发稿,受马斯克和特朗普的争论影响,Tesla, Inc. (TSLA) 夜盘大跌6%。 原文链接
TradingKey
07-01 07:38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大消息!彭博:北京严阵以待美国贸易协议试图将中国排挤在外
4.1%!美国6月失业率意外回落,美联储7月降息的大门已经“关闭”
中美突发重磅!美国已开放芯片设计软件出口中国 为中美贸易协议一部分
非农数据“闪瞎双眼”、“粉粹”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黄金爆挫近40美元、直逼3310
中美贸易关系回暖最新大信号!美国正式解除对华出口这一重要商品的限制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36讨论
#链上风云#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