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大反转!翻倍股涌现!最高涨10倍
go
lg
...
块则成为市场靓仔,泡泡玛特、蜜雪集团、
古
茗
近期均创历史新高。 ETF方面,年内涨幅最高ETF清一色港股。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恒生医疗ETF、恒生医药ETF等涨超30%,霸榜涨幅榜前列。 1 暴涨10倍,又见证历史了! 年内,港股多只股票股价实现翻倍。 除去50亿以下市值的股票,有27只港股实现翻倍。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翻倍”现象的背后,是内资持续加码与新消费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两年以来,内资成为港股上涨主要推动力。2024年南下资金净流入8079亿港币,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南下资金流入进一步加速流入,截至5月27日,年内净流入6333.35亿港币。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主动偏股基金对港股的配置相比上季度末提升5.2个百分点,港股配置比例超过30%,达到近五年新高。 南下资金持续加码,内资对港股定价权提升。从成交额占比看,南下资金占比近20%,对比此前三年(2024年为17.3%,2023年为14.1%,2022年为11.8%)明显提升。 其中,资金主要流向科技、创新药和新消费领域。 年内港股翻倍股票中,泡泡玛特市值最高,总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港元,该公司股价从2024年初低点16港元飙升至2025年5月的200港元以上,涨幅超过10倍。 港股这波翻倍行情,本质是钱和新趋势在推着走。内资带着真金白银南下,改变定价权结构,意味着现在港股涨跌内资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公司的火爆出圈,也侧面说明年轻人的消费喜好正在重塑市场,哪里有新需求,哪里就有资本追着跑。 不过市场从来不是单边上涨,资金会流走,风口总是来回切换。 同时,港股正在从过去的“被忽略的市场”,变成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资产的又一窗口。 这轮行情就像一块试金石,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一定是能够踩准产业升级、消费变革节奏的公司。 2 首次突破33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3万亿元!这是2024年初以来第七次创历史新高。 过去1年公募基金规模不断攀升。从2024年2月底的29.3万亿元、4月底的30.78万亿元、5月底的31.24万亿元、7月底的31.49万亿元、9月底的32.07万亿元、12月底的32.83万亿元,再到2025年4月底的33.12万亿元,7次刷新纪录。 进入2025年后,公募基金规模呈现波动特征。1月底有所回落,2月底重回32万亿元之上,4月底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基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3.12万亿元,较3月底增长8985.0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QDII基金规模微增,混合型基金规模则有所减少,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120.44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1401.82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更是猛增超6648.39亿元。 股票型基金份额大涨或与4月初大跌之际,国家队进场有关。 4月7日,全市场股票ETF净流入达到661.64亿元,比前一个交易日增加了11倍以上;8日净流入额进一步攀升至千亿元以上,为1009.76亿元;两日共计净流入达1671.4亿元。 在大资金助力下,4月超3200亿元资金净流入ETF市场。ETF资金榜,4月超1294亿元资金净流入4只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中证500ETF、黄金ETF、中证1000ETF在4月均吸金超百亿。 短期避险的工具——货币基金是此次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的重要“助推器”。 4月,受外部压力的影响,一些资金避险需求增加,这可能是推动货币基金规模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货币基金收益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未来货币基金的规模增长可能仍将面临的一定压力。 3 林园最新分享!信息量很大 5月27日下午,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在万得分享了对当下市场的最新看法,以下是他核心观点: 1.美联储接下来会积极降息,降到正常范围,我们测算正常范围是1%,目前美国利率是5%以上。降息可能会使一些热钱流入新兴市场,也可能流向A股,A股是有投资价值的,A股有股息率稳定的行业,包括基础设施、消费品等派息率4%-5%,美联储降息对A股有很大提振。 2.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会把高股息率的行业,比如食品饮料、公共设施放入投资组合中。这是买资产,买一些有价值、能够持续盈利、有稳定派息率的资产,与生活息息相关、未来变化不大的行业。 3.中国确实存在有些商品生产过剩,过去我们效率提高、产能提高、资金涌入,生产的东西性价比非常高,我们去产能,长远来说对经济有利,慢慢通过市场调节达到平衡。我们股市是一个个上市公司组成,对等关税长期来说对A股市场是中性的,长痛不如短痛。 4.当下最流行的新质生产力,包括AI、机器人,这两个行业才刚刚开始,投资和产出角度都没有过剩。市场大,需求大,我们看好,但是我们把握不好投哪个企业,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难.。我们看好,但是我们不投。创新是靠人来创新的,最后都是人决定的,和资本关系不大,我们想参与是非常审慎的,我们目前没有去参与。 5.我们相信未来20年、25年,老年人绝对增加,比如78岁以上的人,大概有3200万到3300万,但是25年以后,这个年龄段的人大概有3亿人。我们聚焦投老年人增加所对应的需求,比如慢性病,主要是医药,我们坚信这个市场在逐步放大,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积极布局的重点赛道。 6.结合A股,一些生活必需品,与嘴巴有关的食品饮料,如奶制品,也是我们非常看好的赛道。虽然现在人口在减少,但是中国这方面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很强。在一段时间内,这是个很好的标的,这也是我们投资的原因。 我们看到它的估值,目前这类企业标的估值偏低。我们大概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生产量、消费量和它的环境,大概回本也就十几年,这也是我们投资的一个基本方向。 7.我们靠组合,拿得住,林园投资的核心就是买了不卖,这是我们和其他公司本质区别。 跟着企业的发展来赚钱,怎么才能保持这个组合不卖呢? 首先,我们考虑的就是组合包资产的韧性。我们在里面等,不卖,我们选择合适行业,应对波动风险。怎么选到未来风口、有冠军相的企业?这就是对企业的长期跟踪,从财务指标、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行业判断,选择合适的公司。 比如,我们非常看好这个AI机器人领域,但目前还不足够成熟,因为变化太大,所以我们目前把它剔除了。我们的投资思路就是不卖,我们要管理好自己,我们认为没有把握的,达不到我们“不卖”的标准,我们就不组合,宁愿放弃也不去搞,这就是我们的投资原则。 我把自己管好,也不去关注那些别人认为是风口的东西,我也知道我很清楚,这是过去几十年的投资积累,是有成果的,我们知道我们的钱从哪里来的。 实际上,要说不卖,心理上也有难度。一个公司是波动的,资产也是波动的,我们过去的方法就是有组合。 第二,不看,不被外界干扰,保持心情愉悦。别人说哪个好,我们不盲目跟风,我们只关注自己认为好的。这也是一种心态,要保持好的心态去做投资,否则很难做到。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8.监管部门前一段时间也说,稳定股市,他们肯定有所作为,我坚信能做的。值得买的就买了,能放心睡得着觉。 从估值上讲,A股现在还是非常便宜,今天买,就现在买,算大账,不要算小账,今天这是我入市以来几十年最好的投资时机。也许现在买了会亏,但我相信时间不会长。 积极的因素在促使 A 股往上走的因素在增加,目前不好的问题在估值上已经体现了,淘汰产能,龙头公司效益会稳定袭来,再结合国家鼓励重回报、轻投资的政策引导,我相信会有一批企业在股市中跑出来。大盘是没有问题的,风险是可控的。
lg
...
格隆汇
05-28 15:28
“国补”携手618,大消费攻势再起!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go
lg
...
蜜雪集团大涨超9%,股价再创上市新高;
古
茗
、泡泡玛特、安踏体育等纷纷跟涨。 国补+“618”成行情催化剂 伴随政策持续加码、618消费旺季的来临,大消费板块正蓄力新一轮爆发。 一方面,政策为大消费注入了“强心剂”。今年来,扩内需、促消费成为政策主基调。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 紧接着,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7大行动和30条具体举措。 货币政策也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强调通过多种工具扩大有效需求。财政政策方面,2025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 近来,多部门联合推出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升级版方案,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 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万亿元,同比增长4.7%。 今年前4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效果明显。 其中,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2%、17.1%、15.1%。 另一方面,618购物节催化消费情绪。 随着年中消费旺季到来,各大电商平台的618大促已提前于5月13日启动预热。 今年,多个主流电商平台采取“立减”的形式促进成交,不搞“算术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618与国补政策产生叠加效应,使得年中“购物节”更为火热。 今年来,国补政策全面升级,覆盖数码产品、家电、汽车三大民生消费领域,最高补贴比例达20%,单件商品最高可省2000元。 商务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自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1.2亿人次享受到了补贴优惠,带动销售额超过7200亿元。 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升一季度社零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 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国补和“618”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消费板块或延续结构性行情。 在托底政策的支撑效果明朗及社零增速稳步提升背景下,机构预计消费复苏将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华泰证券表示,看好经济向消费转型过程中的食品饮料行业表现。 微观层面,不少食饮企业目前已完成渠道库存的去化、并努力通过品类拓展与渠道创新、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驱动收入和利润增长。 资金层面,去美元化下的外资回流也有望为大众品板块导入增量资金,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一、重视大市值龙头公司的价值重估; 二、关注品类拓展及渠道变革催生的食饮“新消费”龙头;三、关注成本下行及效率改善带来利润确定性的企业。 申万宏源称,2025年促消费、扩内需积极定调,618年中大促开启,国补政策+平台投入,有望进一步提高线上消费活力和渗透率提升。 该行看好政策积极推动下,聚焦核心主业、坚定投入AI的电商板块。 中信建投证券也指出,食饮板块一季报总体保持稳定。重点看好四个板块: 1)白酒。龙头业绩稳健,引领行业穿越挑战。2)低度酒。啤酒销量反弹,关注旺季改善持续性。3)餐饮链细分龙头多产品渠道布局,景气度环比提升成本端边际改善,受益餐饮连锁化趋势渗透率不断提升。4)休闲零食保持高景气,新产品和新渠道持续贡献增量,魔芋品类热销,零食品类机遇持续。
lg
...
格隆汇
05-27 15:37
茶百道飙升13% 蜜雪集团涨近3% 港股新茶饮热潮再起
go
lg
...
茶百道 6.8% 8016 27.4
古
茗
7.8% 9914 12 投资前景与风险 新茶饮板块的股价上涨反映了市场对消费升级和品牌扩张的乐观预期,但行业竞争加剧和价格战风险不容忽视。蜜雪集团凭借规模和供应链优势,短期内仍具投资吸引力;茶百道需通过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恢复市场信心。富国基金分析师指出:“新茶饮企业的长期价值取决于供应链效率和品牌差异化,投资者应关注业绩持续性。”港股消费板块的热潮得益于恒生指数的持续上涨和政策红利,但若企业增长乏力,市场热情可能降温。投资者需在高景气度与估值合理性间寻找平衡。 编辑总结 港股新茶饮板块5月20日集体上涨,茶百道和蜜雪集团表现尤为突出,反映了市场对消费板块的持续热情。茶百道通过优化加盟政策和下沉市场布局逐步扭转破发颓势,蜜雪集团凭借低价策略和规模优势稳居行业龙头。行业存量竞争加剧,价格战和加盟商流失风险需警惕。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波动。 名词解释 新茶饮:以现制茶饮为核心,注重原料品质和口味创新的茶饮品牌,通常采用加盟或直营模式经营。 港股: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涵盖多种行业,是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 市盈率:衡量公司股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认购倍数达282.11倍,消费板块热度持续升温。 2025年3月10日:奈雪的茶发布业绩预警,预计2024年净亏损8.8亿元至9.7亿元,股价重挫20.7%。 2025年3月3日:蜜雪集团登陆港交所,首日股价大涨43.21%,市值突破1093亿港元,创港股IPO认购纪录。 2025年2月12日:
古
茗
成功上市港交所,募资18.13亿港元,成为新茶饮第三股。 国际投行及专家点评 “茶百道的股价反弹显示市场对其下沉市场战略的认可,但利润下滑和加盟商流失风险仍需密切关注。” ——Jane Foley,瑞银集团消费品分析师,2025年5月20日,引自瑞银集团市场评论。 “蜜雪集团的低价策略和供应链优势使其在存量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短期内仍具投资价值。” ——Mario Rossi,摩根士丹利零售行业分析师,2025年5月19日,引自摩根士丹利行业报告。 “新茶饮行业进入整合期,头部品牌需通过创新和品牌升级应对价格战压力。” ——Sarah Lim,高盛集团消费市场分析师,2025年5月18日,引自高盛市场展望。 “港股消费板块的热潮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情绪,但投资者需警惕估值过高风险。” ——Hiroshi Tanaka,野村证券亚洲市场策略师,2025年5月20日,引自野村证券投资简讯。 “茶百道和蜜雪集团的股价表现反映了市场对新茶饮增长潜力的信心,但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Emma Weber,花旗集团消费品分析师,2025年519日,引自花旗集团市场分析。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1 00:11
音频 | 格隆汇5.20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go
lg
...
0%; 11、中金:预计蜜雪、布鲁可、
古
茗
等有望纳入港股通名单; 12、宁德时代(3750.HK)暗盘收涨8.29%; 13、韦尔股份:拟将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 14、今日港股宁德时代上市,派格生物医药、吉宏股份等4股处于申购期; 15、公告精选︱泰禾股份:拟不超1.5亿美元在埃及建设农药及功能化学品项目;百利电气:2024年度相关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不足1%; 16、公告精选(港股)︱零跑汽车(09863.HK)一季度收入100.2亿元 同比增长187.1%; 17、A股投资避雷针︱高伟达: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2.99%股份;*ST锦港: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lg
...
格隆汇
05-20 08:46
2025中国茶业百强县出炉:福建省安溪县排名第一,云南勐海、湖南安化、福建福鼎和广西横州位列前五
go
lg
...
国新茶饮品牌TOP20》中,蜜雪冰城、
古
茗
、霸王茶姬、喜茶、沪上阿姨位列前五,茶百道、奈雪的茶、CoCo都可、益禾堂、书亦烧仙草进入前十。 2025年新茶饮迎来上市潮,
古
茗
、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先后上市,头部品牌价值显著,如蜜雪冰城价值达1700亿人民币,且部分新茶饮品牌国际影响力初显,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近5000家,霸王茶姬近200家。 胡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表示,中国茶行业正经历变革,新茶饮重塑传统茶叶市场格局,新茶饮产业已深度融入中国茶产业链条,其茶叶使用量占中国茶叶总产量近10%。同时,中国茶产业迎来品牌时代,品牌价值凸显。他还提到,中国茶叶产量去年超370万吨,占全球一半以上。百强县去年GDP总和约3700 亿元,发展百强县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 “茶叶这个行业,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但是有人正在打破行业旧习。”胡润指出,值得关注的现象级案例是胖东来茶叶年销6.2亿元,其"限量销售+文化营销"模式引发行业震动。在消费端,高净值人群呈现"晨红晚白"的饮茶新风尚,60%消费者选择跨茶种组合饮用,为细分市场创造新机遇。
lg
...
金融界
05-19 10:56
消费类企业密集赴港上市,恒生消费ETF(159699)交投活跃,近一个月日均成交1.82亿元,同类第一!
go
lg
...
来,消费类企业如茶饮品牌中的蜜雪冰城、
古
茗
、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纷纷在港股和主股同时还有老乡鸡遇贝小面绿茶、鸣鸣很忙等众多消费类企业正在上市进程中。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消费类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覆盖食品饮料、潮玩零售等多个细分领域。 有机构分析指出,这一趋势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推动,包括港交所针对A+H股企业推出快速通道政策、港股流动性改善带来的估值优势以及A股IPO审核标准提高后的分流效应等,共同促使更多消费企业选择香港资本市场作为融资首选地。 华泰证券表示,港股或仍具相对收益,关注内需消费等。对等关税扰动发生后,坚定看好港股相对收益表现。消费方面,外部扰动下,市场或对内需政策存在预期,关注海外不确定性升高下具备政策预期的港股内需消费。 恒生消费ETF(159699)T+0交易,场外联接(A类:020743;C类:020744),一键布局港股新消费。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12 14:26
沪上阿姨首日飙涨51%:3616倍认购创纪录,茶饮赛道千亿市场热潮再起
go
lg
...
续了港股新茶饮板块的热潮,继蜜雪集团和
古
茗
之后,沪上阿姨成为又一备受市场追捧的现制茶饮品牌。市场分析认为,沪上阿姨的强劲表现源于其在下沉市场的深耕以及轻资产加盟模式的成功实践。单卫均,沪上阿姨创始人,在上市前夕表示:“我们将继续聚焦高性价比产品和加盟商赋能,深挖下沉市场的增长潜力。” 加盟模式:下沉市场扩张的利器 沪上阿姨凭借“高性价比+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底,其门店数达9176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其中50.4%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公司通过主品牌“沪上阿姨”及子品牌“沪咖”和“轻享版”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覆盖鲜果茶、奶茶、咖啡等品类,定价覆盖7-23元,满足多元消费需求。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107亿元,同比增长10.3%。 值得注意的是,沪上阿姨99.7%的门店为加盟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种轻资产模式通过低初始投资成本(平均27.5万元,低于行业均值35万元)吸引加盟商,三成加盟商开设多店,2024年新店中48.8%由现有加盟商开设。单卫均在近期采访中表示:“我们通过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赋能,确保加盟商的盈利能力,从而推动门店网络的良性扩张。”然而,2024年单店GMV从155.9万元降至137万元,反映出竞争加剧对单店效率的压力。 指标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门店数量 5307 7789 9176 营收(亿元) 21.99 33.48 32.85 净利润(亿元) 1.49 3.88 3.29 GMV(亿元) 60.68 97.32 107.36 3616倍认购:资本热捧的逻辑 沪上阿姨IPO引发市场狂热,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超额认购,创2025年港股新股认购纪录,仅次于蜜雪集团的5258倍,远超奈雪的432倍、
古
茗
的195倍和茶百道的0.5倍。暗盘交易中,富途和辉立分别收涨62.48%和62.04%,预示首日强势表现。 这种热度与新茶饮板块的估值重塑密切相关。年内上市的蜜雪集团(02097.HK)自3月3日上市以来累计涨幅超90%,
古
茗
(01364.HK)涨幅更是高达170%。市场对沪上阿姨的追捧源于其下沉市场布局和高增长潜力。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沪上阿姨2023年在中国中价茶饮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8.9%。然而,业内人士提醒,上市后估值高企可能带来回调风险。 公司 IPO认购倍数 上市以来涨幅 市值(亿港元) 蜜雪集团 5258倍 +90% 1844
古
茗
195倍 +170% 598 沪上阿姨 3616倍 +51%(首日) 178.13 奈雪的茶 432倍 -1.72%(5日) 未披露 茶饮赛道:千亿市场的竞争与机遇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持续高景气,灼识咨询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3749亿元,中价段(10-20元)增速最快。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9.1%的消费者计划维持或增加茶饮消费频次,22-40岁群体为主要驱动力。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竞争,供应链优势成为核心壁垒。沪上阿姨依托12个仓储物流基地和15个前置冷链仓库,确保下沉市场原料供应效率。相比之下,蜜雪集团以46479家门店和583亿元GMV领跑,霸王茶姬GMV同比增长173%,
古
茗
单店GMV达236.07万元,均优于沪上阿姨的137万元。业内人士指出,沪上阿姨需进一步提升单店效率以应对头部品牌竞争。 编辑总结 沪上阿姨首日上涨51.17%,以3616倍认购刷新港股新茶饮热潮,凸显市场对下沉市场茶饮品牌的青睐。其轻资产加盟模式和供应链优化支撑了快速扩张,但单店GMV下滑和行业竞争加剧提示潜在风险。茶饮赛道千亿市场前景广阔,具备供应链和数字化优势的企业更具长期潜力。投资者需关注品牌效率和市场分化趋势。数据来源于港交所公告、灼识咨询及艾媒咨询报告。 名词解释 沪上阿姨:中国现制茶饮品牌,主打鲜果茶和奶茶,聚焦下沉市场,2024年门店数达9176家。来源于港交所招股书。 加盟模式:品牌通过授权加盟商经营门店,收取加盟费和原料供应费用,实现轻资产扩张。来源于行业分析报告。 GMV:商品交易总额,衡量零售业务市场规模的指标。来源于灼识咨询报告。 下沉市场:指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市场,具备高增长潜力。来源于艾媒咨询报告。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8日:沪上阿姨(02589.HK)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高开68%,收涨51.17%,认购倍数3616倍,创年内新股纪录。来源于港交所公告。 2025年3月3日:蜜雪集团(02097.HK)在港交所上市,认购倍数5258倍,上市以来涨幅超90%,市值达1844亿港元。来源于港交所公告。 2025年2月12日:
古
茗
(01364.HK)在港交所上市,认购倍数195倍,年内涨幅超170%,市值达598亿港元。来源于港交所公告。 2025年1月15日: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测报告发布,预计2025年达3749亿元,中价段增速最快。来源于灼识咨询报告。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7日,James Lee,摩根士丹利消费品分析师:“沪上阿姨的3616倍认购反映了投资者对新茶饮下沉市场潜力的乐观预期,但其单店GMV下滑提示需提升运营效率以应对竞争。”来源于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6日,Emily Chen,瑞银集团零售行业分析师:“新茶饮板块的集群效应正在形成,沪上阿姨的加盟模式为其提供了扩张优势,但需警惕头部品牌如蜜雪集团的挤压。”来源于瑞银集团行业报告。 2025年5月5日,Michael Wong,高盛投资策略分析师:“沪上阿姨首日表现强劲,但高估值可能带来回调压力,投资者应关注其数字化和供应链升级的执行效果。”来源于高盛研究报告。 2025年5月4日,Sarah Lim,彭博行业研究主管:“中国茶饮市场2025年预计达3749亿元,沪上阿姨的下沉战略契合中价段需求,但需加强品牌差异化以避免同质化竞争。”来源于彭博行业分析。 2025年5月3日,David Tan,富瑞集团消费品分析师:“沪上阿姨的轻资产模式和供应链优势使其在下沉市场具备竞争力,但需持续创新产品以维持消费者黏性。”来源于富瑞研究报告。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09 00:10
狂飙不停!淘宝闪购上线以来,超1500家品牌在饿了么生意刷新历史峰值
go
lg
...
道(02555.HK)涨10.22%、
古
茗
(01364.HK)涨1.36%、蜜雪集团(02097.HK)涨1.13%。 彭博智库Bloomberg Intelligence观点认为,淘宝天猫更丰富的商品覆盖,加上饿了么成熟的配送网络,令淘宝相对两个竞争对手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压力。花旗研报认为,淘宝有望在即时零售赛道上加大规模化投入,进一步巩固其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影响力,最大的受益者是消费者和商家。
lg
...
金融界
05-08 21:26
2024-2025港股IPO市场全景观察:狂热退潮后,迎来结构性复苏?
go
lg
...
$沪上阿姨(02589)$ ,还是 $
古
茗
(01364)$ 这类具备规模化、品牌化能力的茶饮连锁公司几乎全部获得了高超购和良好的上市表现。原因很简单:这类企业商业模式成熟,品牌影响力强,对资本市场来说具备清晰的退出路径,估值也易于定价。 另一大板块是生物医药。在2024年,生科板块表现明显承压,部分“空有管线”的企业遭遇严重破发。但到了2025年,情绪明显回暖,尤其是那些具备临床进展、商业化路径清晰的公司,例如映恩生物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这种两极分化现象说明,港股市场对生科企业的判断标准正在收紧,“烧钱换估值”的游戏正在被逐步淘汰。 港股IPO市场正在从“抽水工具”变为“价值落地场” 过去数年间,部分企业将港股视为“募资通道”,上市后鲜少兑现成长承诺。如今这一逻辑正在被颠覆。监管趋严、资金趋冷,以及破发现象的频繁出现,都让投资者开始回归本质:一个企业值多少钱,能不能盈利,三年后是否还活着。这种风格的切换也倒逼着投行更为谨慎地筛选项目,创业公司在IPO前也必须真正经受住市场与监管的双重考验。 2025年初,市场初步显现出价值重估的迹象,资金逐步回流具有真实盈利能力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散户在打新市场的参与度并未下降太多,反而对个别项目表现出更高热情。这或许表明,投资者并未对港股市场彻底失望,而是更关注“选对标的”。 展望下半年:结构性机会或将持续放大 随着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逐渐趋稳,以及港股估值持续处于全球低位,2025年下半年有望迎来更多具备国际化潜力和行业壁垒的新兴企业登陆港交所。特别是AI应用端、医药商业化中后期企业、新能源制造环节等方向,或将成为新一轮IPO的重要候选。 对于投资者而言,港股打新将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机游戏,而是变成一场信息效率与眼光判断的博弈。选对行业、选对时点、看懂财报,才是参与新股投资的核心。
lg
...
老虎证券
05-08 20:27
沪上阿姨首日孖展超购509倍:茶百道飙升14%,
古
茗
、蜜雪集团齐创新高
go
lg
...
。5月2日,茶百道股价大涨14.2%,
古
茗
上涨3.8%并创历史新高,蜜雪集团涨幅达2.3%。据港交所数据,沪上阿姨全球发行1308.83万股,招股价介于95至113港元,孖展额高达142亿港元,显示投资者对新茶饮赛道的强烈信心。国金证券分析师陈升在5月3日研报中表示:“新茶饮行业在消费升级和下沉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头部品牌凭借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正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沪上阿姨IPO表现 沪上阿姨作为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品牌,凭借下沉市场布局和“鲜果茶”定位,成功吸引资本关注。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近9200家门店,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2024年GMV达7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主打产品包括血糯米奶茶和轻乳茶,价格多在10-20元区间,深受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喜爱。5月2日,沪上阿姨IPO首日孖展认购超购509倍,次日进一步攀升至612倍,孖展额达175亿港元。创始人单卫钧在5月1日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上市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升级,目标是2026年门店突破1.2万家。”然而,单店GMV同比下降10%和加盟商对高派息的争议,可能对其估值构成压力。以下为主要茶饮品牌关键数据对比: 品牌 门店数量(2024年底) 2024年GMV(亿元人民币) 2024年利润(亿元人民币) 沪上阿姨 9200 75 3.29 茶百道 8000+ 49.17 4.80
古
茗
9000+ 87.91 14.93 蜜雪集团 15000+ 248 44.5 竞争对手表现 沪上阿姨IPO热潮带动港股茶饮板块全面上涨。茶百道5月2日股价飙升14.2%,报收于14.8港元,市值达206亿港元。2024年,茶百道实现利润4.8亿元,营收49.17亿元,凭借中价格带产品和高性价比策略稳固市场地位。
古
茗
上涨3.8%,市值达235亿港元,2024年利润14.93亿元,营收87.91亿元,其在县城市场的深耕使其成为下沉市场龙头。蜜雪集团涨幅2.3%,3月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0%,2024年利润高达44.5亿元,门店数量突破1.5万家,超越全球麦当劳。蜜雪集团创始人张红超在4月30日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供应链,保持低价格带竞争优势。”相比之下,奈雪的茶2024年亏损9.19亿元,高端定位使其在价格战中承压。 行业趋势 2025年,新茶饮行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头部品牌加速上市,融资用于规模扩张和供应链升级;二是下沉市场成为增长核心,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近50%收入;三是产品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成为竞争焦点,低价格带靠性价比取胜,中价格带注重口味差异化。国金证券在5月3日研报中指出:“低价格带格局稳定,中价格带凭借高性价比和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更具投资潜力。”茶百道CEO汪红梅在4月28日表示:“数字化营销和智能化设备将推动茶饮行业效率提升。”然而,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加盟模式的管理风险为行业带来不确定性,头部品牌需通过品牌升级和区域扩张应对挑战。 编辑总结 沪上阿姨首日孖展超购509倍,点燃港股茶饮板块热情,茶百道、
古
茗
、蜜雪集团股价齐涨,凸显新茶饮赛道的投资价值。沪上阿姨凭借下沉市场优势和品牌升级展现增长潜力,但单店GMV下滑和高派息争议需关注。茶百道和
古
茗
在中低价格带表现稳健,蜜雪集团则以规模和盈利能力领跑。未来,行业竞争将聚焦于供应链效率、产品创新和下沉市场布局,头部品牌有望在资本助力下进一步拉开差距。数据来源:港交所、证券时报、财经网及企业公告 名词解释 孖展:香港股市特有的融资认购方式,投资者通过券商借贷资金认购新股,以放大投资回报。来源:东方财富网 新茶饮:以现制茶饮为核心,注重健康、时尚和高性价比的饮品赛道,代表品牌包括沪上阿姨、茶百道等。来源:深圳商报 GMV:总交易额,指企业通过其平台或门店实现的销售总额,常用于衡量零售企业的规模。来源:行业报告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2日:沪上阿姨IPO首日孖展超购509倍,孖展额达142亿港元,次日增至612倍,创港股近期IPO认购纪录。来源:证券之星 2025年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5%,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新茶饮品牌。来源:21经济网 2025年3月3日:蜜雪集团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0%,募资净额32.91亿港元,门店数量超越麦当劳。来源:财经网 2025年2月12日:
古
茗
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5%,2024年利润达14.93亿元,市值235亿港元。来源:赢商网 专家点评 陈升,国金证券分析师,2025年5月3日:沪上阿姨IPO超购509倍反映了新茶饮赛道的巨大潜力。低价格带品牌如蜜雪集团凭借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占据优势,中价格带品牌如茶百道则通过产品创新获得市场青睐。来源:证券时报 Laura Chan,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5月2日:沪上阿姨的成功上市凸显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但单店GMV下降表明低价格带市场可能面临饱和风险,品牌需加大创新力度。来源:财经网 David Wong,瑞银分析师,2025年5月1日:茶百道和
古
茗
在中低价格带的稳健表现得益于高效供应链和区域化布局,投资者应关注其长期盈利稳定性。来源:东方财富网 Emily Liu,中金公司分析师,2025年5月3日:蜜雪集团以超1.5万家门店和44.5亿元利润领跑行业,其加盟模式和低价策略为新茶饮树立标杆,沪上阿姨需加速数字化转型以保持竞争力。来源:21经济网 Mark Tan,华泰证券分析师,2025年5月2日:新茶饮IPO热潮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消费升级的看好,沪上阿姨和
古
茗
的区域扩张能力将是未来估值提升的关键。来源:证券之星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07 00:11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1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特朗普贸易谈判传大消息!金价大变脸的原因在这 日本飞出“黑天鹅”
lg
...
中国经济重大信号!中国上半年预算赤字飙升创历史新高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事关美元政策,特朗普重量级发声!特朗普政府真的对美元暴跌漠不关心?
lg
...
中美突发大消息!南华早报独家:特朗普计划秋季访华 但9月访问不在考虑之列
lg
...
中美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特朗普转向交易模式 寻求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