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华尔街日报》周三(7月23日)报道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出访不像过去那样频繁了。习近平已缩减出访行程,还缺席了一些重要峰会,但仍在积极外交——不过是以东道主的身份。人们想知道原因何在。
(截图来源:美国《华尔街日报》)
报道指出,这位中国历史上出访最多的领导人近年来已减少海外访问,外交行程不再那么密集,而此前频繁的外交行程曾塑造他作为一位环球政治家的声誉。
2024年,习近平四次出访并访问了10个国家,今年上半年三次出访,访问了五个国家,而2013年至2019年期间,他平均每年访问约14个国家,并在2014年创下20个国家的峰值。在新冠疫情期间暂停32个月后,他于2022年恢复了出国旅行,但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达到前两个任期内的出访速度。
本月,习近平在参加过去12次会议后缺席了新兴国家金砖国家集团的年度峰会,这是他两年来第二次缺席他经常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两次习近平都派其高级副手之一李强总理代表北京方面。
与此同时,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原定于今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峰会被移至北京举行,此前中国官员向欧盟同行发出信号,称习近平今年没有访问欧洲的计划。习近平周四在北京会见了欧盟领导人。
中国官员没有解释习近平为何选择不出国参加这些活动,也没有对他减少出国访问发表评论。中国外交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72岁的习近平可能会减少出访次数,特别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以及2027年作为共产党总书记的第三个五年任期即将结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中国外交的助理教授Dylan Loh说:“习近平越来越愿意将外交政策的运作部分委托给他信任的对话者。”
Loh表示,考虑到习近平的年龄,他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精力,并在北京方面努力应对消费者需求疲软等持续的经济逆风之际优先考虑国内问题。
Loh说:“中国当然不会把目光从外交政策上移开。但在我看来,习近平现在满足于行使广泛的战略方向,同时有选择地选择出国访问。”
自2012年上台以来,习近平利用他的出访扩大了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并打上他作为世界领导人的印记。这些访问往往伴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和深化贸易关系的承诺,旨在将北京定位为良性合作伙伴和对华盛顿的战略制衡力量。
最近,中国还试图利用许多人认为美国退出全球领导地位的机会,其标志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削减对外援助、边缘化多边机构以及对对手和盟友征收关税的举措。习近平试图将中国塑造成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和稳定的源泉,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软实力工具来重塑有利于北京的全球叙事。
为此,习近平作为东道主一直活跃在外交舞台上。中国于2022年底取消新冠疫情边境管制,外国领导人前往中国的频率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似。
根据《华尔街日报》对中国外交部披露信息的评论,2023年,习近平至少接待了74次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事实上的领导人的访问。去年,包括一些领导人的多次出访在内,这一数字上升至84次,而2013年至2019年间,习近平每年平均接待约76次。
今年迄今为止,习近平已接待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其中包括本月访问北京的澳大利亚总理。预计习近平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接待更多访华的外国领导人,参加外交峰会和阅兵。
习近平的副手填补了出国旅行的空缺。李强在2024年担任总理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里,出访的速度与他的前任李克强在疫情爆发前设定的速度相似。李强去年出访了13个国家,与李克强最多产的2014年出访的国家数量相当。
另一位频繁外访的是资深外交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该部负责处理与外国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作为外交部长候选人,刘建超自2022 年上任以来,比他的前任出访更频繁,其中包括前往美国和其他西方民主国家。
作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已进行50多次出访,访问70多个国家,远远超过他的前任。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研究员Neil Thomas整理的数据显示,习近平接待来访的世界领导人的次数也比历届中国国家元首或最近几届美国总统还要频繁。
新冠疫情让习近平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一直留在中国。在那段时间里,他主要依靠电话和视频会议与外国领导人接触。当习近平于2022年底重新开始国际旅行时,他首先访问了亚洲附近国家,然后在随后的访问中进行了进一步的冒险。
习近平不断变化的旅行模式在2023年秋天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时他缺席了印度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峰会。当时他派了李强总理参会。
中国官员没有说明习近平为什么缺席他经常参加的活动。自2008年G20开始安排领导人级别会议以来,中国通常由其国家主席代表出席G20峰会。
7月初,习近平缺席金砖国家峰会,李强代行了在巴西举行的会议。七个月前习近平刚刚前往巴西参加G20峰会并进行国事访问。
外交官和分析人士表示,习近平跳过金砖国家峰会的决定值得注意,因为他努力提高多边组织的相关性,而中国在这些组织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G20等机构则被北京方面描述为过于受制于美国。
金砖国家集团以其早期成员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名字命名,将自己定位为对抗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多边制衡力量。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Thomas表示:“体力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习近平深知这一点。随着习近平年龄的增长,他会谨慎安排行程,以保存体力。缺席巴西金砖国家峰会可能与地缘政治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因为时差反应。为期两天的会议往返48小时根本不值得付出身体上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