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锂价寒冬下的生死局:天齐逆袭盈利,赣锋押注固态电池突围

2025-05-02 10:56:0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锂矿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4月29日晚间,国内锂矿双雄——天齐锂业(002466.SZ)与赣锋锂业(002460.SZ)同步披露2025年一季度财报,但两份成绩单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轨迹:天齐锂业从去年巨亏38.97亿元的深渊中爬出,实现净利润1.04亿元,同比扭亏幅度

锂矿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4月29日晚间,国内锂矿双雄——天齐锂业(002466.SZ)与赣锋锂业(002460.SZ)同步披露2025年一季度财报,但两份成绩单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轨迹:天齐锂业从去年巨亏38.97亿元的深渊中爬出,实现净利润1.04亿元,同比扭亏幅度高达102.68%;而赣锋锂业虽亏损收窄至3.56亿元,却遭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1422.07%的“现金血崩”。这场业绩对决背后,是锂价持续低迷下企业成本博弈、战略转型与二代接班的复杂图景。

天齐锂业:从“亏损王”到盈利曙光,成本重构成关键

天齐锂业的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部“绝地反击”的商业剧本。2024年,该公司交出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营收130.63亿元,同比骤降67.75%;净利润亏损79.05亿元,同比扩大208.32%,成为行业“亏损王”。然而,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虽微降0.02%至25.84亿元,净利润却奇迹般转正至1.04亿元。这一逆袭的密码,藏在成本重构与产销量增长中。

天齐锂业在业绩预告中坦言,尽管锂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跌,但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的锂矿定价周期缩短,使全资子公司Talison Lithium的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定价周期的错配大幅减弱。简单来说,过去锂精矿采购成本与产品销售价格“时间差”导致的亏损,如今因定价机制优化被大幅压缩。与此同时,国内新购锂精矿入库与库存消化加速,生产成本贴近最新采购价,叠加自产工厂产能爬坡与技术改造,一季度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产销量同比增长,最终推动盈利转正。

但天齐锂业的“重生”并非毫无隐忧。2024年锂价暴跌50%以上,行业整体进入寒冬,天齐锂业虽通过成本优化实现一季度盈利,但锂价能否企稳、需求端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速放缓等问题,仍是未来盈利可持续性的关键。

赣锋锂业:亏损收窄却“现金断流”,固态电池能否破局?

与天齐锂业的“逆袭”形成鲜明对比,赣锋锂业的一季度财报更像一部“挣扎求生”的纪录片。营收37.72亿元,同比下降25.43%;净利润亏损3.56亿元,虽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18.93个百分点,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1.18亿元暴跌至-15.71亿元,同比下滑1422.07%,创下上市以来最差现金流表现。

赣锋锂业将现金流“断流”归因于锂价下跌与国内销售占比上升。由于锂价低迷,销售回款减少,叠加票据贴现利率较高导致公司主动控制贴现规模,应收款项融资余额增加15.92亿元,进一步挤压现金流。这一局面折射出赣锋锂业在锂价寒冬中的艰难处境:尽管通过成本控制使亏损收窄,但“现金血崩”暴露出其资金链的脆弱性。

面对困境,赣锋锂业选择押注固态电池这一“未来赛道”。2024年,公司营收189.06亿元,同比下降42.66%;净利润亏损20.74亿元,为上市以来首份年度亏损。然而,赣锋锂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却加速推进:4月9日,公司披露在材料、电芯、系统集成及商业化应用上取得显著进展;4月26日,与杭州市拱墅区政府、杭州市能源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拟投资建设高比能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围绕交通电动化、新能源产业拓展等领域开展合作。这一系列动作表明,赣锋锂业正试图通过固态电池实现从锂矿开采到电池制造的产业链一体化,以对抗锂价周期波动。

但固态电池商业化仍面临技术成熟度、成本与市场接受度等多重挑战。赣锋锂业能否在锂价寒冬中完成“从锂矿到电池”的战略转型,仍是未知数。

二代接棒:家族传承背后的行业变局

在锂矿双雄的业绩对决背后,二代接班正成为行业新变量。2024年4月29日深夜,天齐锂业创始人蒋卫平辞任董事长,其1987年出生的女儿蒋安琪正式接棒。这位在锂行业拥有近10年经验的“锂二代”,早在2024年3月的业绩说明会上便获得父亲声援,被视为天齐锂业“年轻化”战略的核心。

无独有偶,赣锋锂业实际控制人李良彬之子李承霖,也在2024年3月正式进入管理层,担任公司副总裁。这位1996年出生的“锂二代”,自2022年加入公司以来,历任投资部经理、总裁助理,其上任标志着赣锋锂业管理层进一步年轻化。

二代接班的背后,是锂矿行业从“资源争夺”向“技术驱动”转型的深层逻辑。锂价周期波动加剧、新能源产业链竞争白热化,倒逼企业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突破寻求突围。蒋安琪与李承霖的接任,不仅意味着家族传承,更承载着锂矿双雄在新能源下半场中“二次创业”的野心。

锂矿双雄:生死局下的行业启示

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的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锂矿行业在锂价寒冬中的生存法则。天齐锂业通过成本重构与产销量增长实现盈利,赣锋锂业则押注固态电池试图破局,二者路径虽异,但目标一致:在锂价周期波动中寻找确定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二代接班与战略转型背后,是锂矿行业从“资源为王”向“技术+产业链一体化”的范式转移。未来,锂矿企业能否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产业链延伸,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位置,将决定其生死存亡。

在这场锂矿双雄的“冰火对决”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适应行业变革的幸存者。而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的下一步,或许将为整个锂矿行业写下新的注脚。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