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一览DeFi「社会协同试验」项目 老牌DeFi要发力了吗?
go
lg
...
过 Gearbox 将其用于其他协议,
Uniswap
、Curve、Lido 等,Gearbox 的两个亮点:被动流动性提供者可以通过提供单一资产流动性赚取低风险 APY;以及用户可以通过 Gearbox 借用资产进行交易和挖矿,甚至可以利用其 10 倍杠杆。Gearbox 的核心愿景是成为杠杆中间层,提升用户的资本效率。 CoWSwap 是 Gnosis 生态去中心化交易平台,CoW 是一个完全无许可的交易协议,利用批量拍卖作为其价格发现机制,CoW 协议使批量拍卖能够通过需求一致性(CoW)来最大化流动性,此外还可以在需要时利用所有可用的链上流动性,批量拍卖由协议持续运行,获胜的一方将是通过拥有最佳 CoW、找到最佳流动性来源或在单一结算中结合这两者来最大化交易盈余的解决方。 BlockBeats 注: 2 月 7 日,据派盾监测数据显示,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CoW Swap 疑似遭遇攻击,其 GP v2 Settlement 合约在 10 天前被欺骗,批准了 SwapGuard 的 DAI 支出,而(2 )SwapGuard 刚被触发从 GP v2 Settlement 中转出 DAI,链上数据显示其合约地址已转出超 11.4 万枚 DAI,建议用户立即撤销相关合约访问权限,保证自身资产安全。 Pods x DegenScore Pods Finance 是一个非托管的 DeFi 期权协议,允许用户通过 AMM 创建看涨/看跌期权进行交易,类似于 Yearn,但具衍生品策略。 DegenScore 是一个链上行为评级平台,旨在让加密原住民拥有并利用他们的链上技能和声誉,通过 DegenScore Beacon(以太坊 SBT)可以识别和突出用户加密技能和能力,可以用于链上链下,通过 DegenScore Beacon,加密项目可以识别、锁定和区分其用户成分。 Exactly Protocol x Liquity Liquity 是一个以太坊无息借贷协议,类似于 MakerDAO,提供针对 ETH 的无息贷款,ETH 是唯一可作为抵押品的资产。其贷款以 LUSD(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支付,借款人需要保持 110% 的最低抵押率,以避免清算,除抵押品之外,贷款还由包含 LUSD 的稳定池和共同作为最后担保人的借款人担保。 Exactly Procotol 是一个去中心化、非托管和开源的协议,它为贷方和借方提供了一个自动利率市场,同时根据信贷供求设置利率,使用户能够在 DeFi 中首次以可变和固定利率流畅地交易气加密资产的时间价值。除了从可变利率池中以可变利率贷款和存款之外,通过与几个固定利率池(每个池代表一个特定的到期日)进行交互,Exactly 使用户能够以固定利率贷款和存款,利率是根据每个固定利率池的信贷利用率确定的。 KyberSwap x 1inch KyberSwap 和 1inch 同为多链交易聚合协议,按过去一周交易额统计,其当前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 8 和第 5 。双方表示将在透明、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秉承一致的价值观,携手提高 DeFi 的可组合性。 Opyn x Stake DAO Opyn 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期权协议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期权交易或者提供流动性来获得收益。2020 年 6 月,Opyn 完成 216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Dragonfly 领投。2021 年 2 月,Opyn 完成 67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Paradigm 领投。Version One Ventures、Uncorrelated Ventures、1kx、A. Capital、DTC Capital、CoinFund、Compound 首席执行官 Robert Leshner 等参投。项目目前主要产品为策略型衍生品 Squeeth,该产品提供永续期权,并允许 USD/ETH 流动性提供者赚取交易费用,而不会受到以太坊价格波动的影响。 Stake DAO 是一个 DeFi 收益优化平台,用户可通过该平台提供的 Liquid Locker 功能实现在不丧失流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其质押收益。目前该平台已提供面向 CRV、YFI、FXS 以及 BAL 的收益优化策略。 SushiSwap x AuraFinance SushiSwap 作为一个老牌 DEX,按过去一周交易额统计,其当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 4 。1 月 17 日,Sushiswap 新任 CEO Jared Grey 正式公布项目 2023 路线图,表示团队将会聚焦 DEX 业务本身和赋能 SUSHI 价值,并将在适当时候推出 DEX 聚合器,以提高对 Curve、
Uniswap
的竞争能力。 Aura Finance 旨在建立面向 DeFi 的质押和治理一站式平台,其最初面向 Balancer 协议,通过 AURA Token 为 Balancer LPs 和质押者提供最大化激励。 Zerion x Euler Web3 钱包 Zerion 为用户提供一种以非托管方式管理整个投资组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2021 年 7 月,Zerion 完成 820 万美元 A 轮融资,Mosaic Ventures 领投,Placeholder、Digital Currency Group、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Blockchain.com Ventures 等参投。2022 年 10 月,Zerion 完成 123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Wintermute Ventures 领投,Mosaic、Coinbase Ventures、Alchemy 和 Placeholder 等参投。 Euler 是一个建立于 Aave、Compound 等借贷协议基础之上的协议,它允许用户为任何 ERC-20 Token 创建自己的借贷市场,并提供 Reactive 利率模型以减少治理干预。其主要专注于长尾资产借贷。 Silo Finance x Idle DAO Silo Finance 是一个非托管借贷协议,协议中特有的桥资产和筒仓机制能够为用户提供和其他借贷协议相同的统一抵押物的高效率,又隔离了不同 token 的风险,并不会因为风险 token 的引用而将整个协议都暴露在风险敞口之下。 Idle DAO 帮助用户通过算法来优化其加密资产在不同 DeFi 协议中的配置。其产品套件中包含名为 Best Yield 的贷款聚合器,可自动分析各借贷协议的供应率函数,从而为用户提供优化存借贷利率。 dopex x yearn Dopex 是 Arbitrum 生态的一款去中心化期权协议,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流动性和期权买卖双方的收益。Dopex 设计了自己的单质押期权金库模型 (Single Staking Option Vaults,SSOV),允许用户在指定的时间段内锁定 Token,并以不同到期日选择的固定执行价将这些质押资产作为看涨或看跌期权出售。 收益聚合器鼻祖 Yearn 相信都不陌生。Yearn Vaults 将用户资产转化为资金池,在市场上寻找收益机会,而用户不需要精通所涉及的底层协议或 DeFi,Yearn Vaults 代表了一种被动投资策略。 Balancer x Ajna.finance x Oasis.app 根据官方信息,与其他组合作不同,这三个协议两两组对,此处一并介绍。 Balancer,老牌 AMM 机制 DEX 协议,按过去一周交易额统计,其当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 6 。过去一年,Balancer 将主要精力放在 Layer 2 的发展上。据 Messari 报告, 2022 年 Q4,Balancer 在 Polygon、Arbitrum 和 Optimism 上的锁仓量却分别增加了 42% 、 71% 和 20% 。 Ajna.finance 是一个初创借贷协议,旨在打造一个去中心化且无需许可的借贷平台。该平台联合创始人 Greg DiPrisco 曾表示,Ajna 的目标是让人们在一个无需许可的市场中,无需预言机、治理者或管理人就能立即借出数字资产。 Oasis.app 是一个一站式 DeFi 投资平台,其产品包括杠杆交易、抵押借贷、流动性挖矿等。2022 年 4 月,Oasis.app 宣布完成 600 万美元 A 轮融资,Libertus Capital 领投,Road Capital、1inch 联合创始人 Sergej Kunz 等参投。 pentacle.xyz x Rotkiapp pentacle.xyz 是一个加密行业数据平台,向用户提供 DeFi、Web3、NFT 等细分领域的项目信息和数据面板。 Rotki 是一款基于隐私且开源的投资组合跟踪与分析工具。其采用计算机本地软件进行数据管理,用户数据保存在用户本地电脑中以确保数据安全。Rotki 在支持以太坊数据导入的同时,还同时支持部分中心化交易平台数据的导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AI赛道爆火 WEB3热度能否继续?
go
lg
...
量的1%; 7. DeBank工程师:
Uniswap
网页已使用Permit2,用户需认真检查签名内容以避免资产损失; 8. Compound社区发起为Comet市场部署初始化ENS子域的提案; 9. DCG已半价出售约四分之一的灰度以太坊信托基金份额,以筹款2200万美元; 10. Tessera创始人宣布将推出NFT市场Escher; 11. Aave创始人:V3升级完全是为了管理风险; 12. 数字资产支付服务公司CryptoSpend正寻求完成500万澳元A轮融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全方位拆解zkSync:会成为ZK Rollup引领者吗?
go
lg
...
现大规模采用。 @zksync 吸引
Uniswap
、AAVE、Curve 等主要协议应该不是问题,该链的大规模采用潜力以及团队准备部署以吸引此类协议的现金都不是问题。 BitDAO 的 2 亿美元资金承诺将在生态系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该 DAO 致力于通过在各个领域的积极资助来扩展 zkSync 生态系统: 70% 的资金将用于 DeFi、NFTs、游戏、隐私、互操作性,甚至提供流动性等领域的战略资本投资。 7.5% 的资金将分配给开发从 L1 迁移到 L2 的工具的赠款,以加快采用速度并鼓励行业参与者进一步投资和研究。 7.5% 的资金将用于资助安全审计公司的聘用人员,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安全并创造安全知识和标准。 5% 的资金将分配给研发,以改进 zkProofs 和相关技术。 5% 的资金将分配给有关技术提供的机会及其影响的教育和培训。 5% 的资金将用于法律设置、合规和工资单等运营。 投资将由决策委员会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目标和目标进行选择。这些里程碑可能包括进行的投资数量、授予的赠款、资助的公共产品的影响、对 DAO 核心工具的贡献,以及指导委员会和资助团队决定包括的任何其他指标。 明智地管理投资和现金支出对于 zkSync 至关重要,因为毫无疑问,它会在获得用户、推动增长和实现大规模采用之前花费大量资金,然后才能实现自我维持(这是 Polygon 采用的策略)。 指标 即使 zkSync 尚未完全部署并以其最佳容量运行,最近的更新也允许用户桥接真钱并开始测试链。 超过 6000 万美元已经通过 rollup 桥接起来,在过去几个月中出现了超过 1.5 亿美元的飙升,导致自开发以来 40 万多个独立用户进行了 80 万多笔交易。 @l2 beat 完整的 alpha 发布承诺了将桥接至该链的主要价值,因为 150 个协议将同时发布。为了管理此类开发和预测活动,Mysten Labs 正积极致力于招募开发人员并增加提交(commit)数量。 尽管熊市和最近的企业破产很可能带走了一些开发人员,但该策略似乎开始取得成果,因为在过去几年中,Mysten Labs 上活跃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每周提交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 @Artemis__xyz 尽管 zkSync 尚未满负荷运行,但用户在主网上进行的交易在成本方面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比用于 ETH 转账的的数十亿美元的 Optimistic rollup 更有效。 关于 swap 功能,zkSync 是市场上第二便宜的解决方案,一旦完全开发就会产生令人兴奋的结果。 Pumpamentals 为了在市场上竞争并获得采用,zkSync 将需要提供和开发我称之为“pumpamentals”的东西。这个术语基本上是用来辨别一个项目是否能够冲浪的叙事和戏剧。 让我们回顾一下 zkSync 应该能够利用哪些叙事并获得竞争优势。 首先,L2 叙事是一个主要的叙事。以太坊在交易速度和成本方面面临着关键问题。我们都记得在上一次牛市期间,一些 swap 和铸造一次就花费了数百美元费用。L2 rollups 目前是市场上最热门的 rollups,有多个现有链,如 Arbitrum、Optimism、Metis 等。 价值不断流向 L2,即使在熊市等困难时期也是如此。 @l2 beat 与 optimistic rollups 相比,社区正在等待零知识证明(ZK proof),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成本。大多数最大的投资基金和专家都将零知识(ZK)视为区块链生态系统的重大进步,从而引起了投资者的巨大筹资和关注。 zkRollups 还具有随着更多用户在网络上进行交易而变得更便宜的优势,这与传统区块链不同,传统区块链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昂贵。 EVM 兼容性成为每个区块链的必备条件,因为总 TVL 的 60% 以上都在以太坊上,这迫使项目如果想吸引用户、开发人员和 TVL,就必须与该链兼容。通过在链上拥有主流协议,它的采用和开发将比没有任何激励或上坡容易度的情况下更快地发生。 @DefiLlama zkSync 获得的 4.58 亿美元融资将对自身发展和大规模采用的机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获得资金最多的链,zkSync 相对于其竞争对手具有重要的竞争优势,而且像往常一样,现金为王。 与每个公司和项目一样,率先推出的获得成功的机会最大。zkSync 实际上是最先进的 ZK 技术之一,可能会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完全发布。 我们前面提到了空投和谣言在社区中的影响。Optimism 和 Aptos 便是空投能够带来增长和 TVL 吸引力的主要例子。然而,要准确分析空投谣言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zkSync 有许多发展自身的故事和可能性,加密行业仍然很年轻,并且在趋势和弧线上冲浪是项目可以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社区和营销分析 为了在 Layer 2 市场中发展,项目需要全面的沟通策略并尽快实施叙述。 市场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的直接结果可以从顶级市值项目中看出,根据它们为行业带来的基本面和创新,在前 10 名中发现了差异。排行榜展示的代币,从纯粹的基本面来看,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排名中。然而,他们在这里。 这个精确的点表明,基本面在项目中很重要,但通信、叙事以及最终的社区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之前看到 zkSync 的基本面很强大,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很多价值,现在是时候看看他们如何构建他们的通信策略,尤其是社区。 在分析 11 月的社交媒体和统计数据时,zkSync 在其 Twitter 帐户上拥有超过 50 万的关注者。 @ETH_Daily 因此,zkSync 是市场上推特关注者最多的 L2,当我们看看这些关注者是如何以及何时被吸引时,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数字。 @SocialBlade 如图所示,zkSync 在 10 月下旬的唯一一周内获得了超过 60,000 名粉丝,这是他们发布 Baby alpha 更新的时间。 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查看公告消息,这些数字会非常令人不安,它获得的转播量多于点赞数,并且第一条和第二条推文之间的参与度存在巨大差异。 @zksync 同一天发布的其他推文的参与度比产品发布的推文低 200 倍。 @zksync 即使提高参与度和关注者数量似乎成为行业标准,但受雇执行传播策略的营销机构可能在数字上做得太过火了。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 AMA 会议、推特 Space 和其他活动中的多次实施,zkSync 获得了庞大的社区和强大的品牌知名度。 ETH-Daily 最近发布了一项关于最著名的 L2 以及用户对它们的态度的调查。由于最近的叙事和 Arbitrum 季节,该链在投资者中排名第一,zkSync 排名第二,在拥有超过 10 亿 TVL 和数百万用户的 Optimism 之前。 @ETH_Daily 当我们认为 zkSync 尚未完全进入主网且 TVL 仅为 6000 万美元时,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分数。 最近的用户似乎对金融机会更感兴趣,而更有经验的用户似乎对技术更感兴趣。由于 zkSync 的目标是大规模采用,因此必须管理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营销策略来说服和吸引两个社区。 关于其他社交平台,zkSync 在他们的 discord 上有 30 万多名成员,他们可以通过参与获得特定的角色。该协议还运行一个 crew3,可以帮助用户通过测验发现链和主要功能。公会活动是实时的,但主要是在生态系统发展和链上协议发展时开始。 Matter labs 还与 ETH Denver 等现场活动合作,将他们与以太坊社区结合起来,并增加其在实体活动中的存在,实体活动是建设者和投资者经常会面的地方。 营销和沟通对于加密项目至关重要,市场的不成熟性并不仅仅奖励最具创新性或表现最好的项目,而是那些结合了创新和沟通的项目。依靠复杂的技术,zkSync 将不得不实施全面的教育材料以及 UX/UI 以吸引大众,幸运的是,他们拥有的大量资金应该在这一点上有很大帮助。 风险 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影响 zkSync 的采用和成功: 零知识技术在区块链上还很年轻,还没有像传统验证技术那样经过回溯测试。它依赖于复杂的数学假设和密码技术,如果这些假设中的任何一个被打破或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它们就容易受到攻击。理解 ZK-Rollups 的困难也可能使普通用户更难访问它们并限制它们的采用。 与 STARK 相比,SNARK 不具有抗量子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透明性较低。 EVM 兼容性是在语言级别实现的,这意味着从 Solidity 到 SNARK 虚拟机。由于这个过程,它增加了编译器方面的风险。EVM 重点还限制了主流活动的扩展和开发,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 VM 完成。 通信和营销需要特别注意,以提供期待的价值以及吸引用户。zkSync 带来大规模采用的愿望是雄心勃勃的,并且需要真正的战略,因为技术和概念非常复杂。 与其他 L2 和零知识区块链(例如 Starknet、Scroll 和 Polygon)的竞争将非常激烈,它们具有比 zkSync 更好的技术、安全性、可扩展性或采用率。 ZK 技术提供的隐私带来监管风险。Monero 已从许多交易所退市,龙卷风现金开发商 Alexey Pertsev 因其以隐私为中心的协议而入狱。 必须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和教育,以确保 ZK 技术的操作可能性。 为了成为领导者,zkSync 将不得不在技术和通信两个主要领域面临许多挑战。是什么让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将是它要克服的主要挑战。这些风险和威胁无疑是其能够从市场领导者那里筹集 4.58 亿美元的原因。 结论 zkSync 有一个崇高的目标,将大规模采用引入区块链生态系统现在是最大的必需品之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资本最高的区块链必须明智地使用其资金来尽可能顺利地吸引用户并使其加入所需的社区。 Matter Labs 专注于开发一个区块链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处理大量交易,而且能够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他们的解决方案 zkSync 承诺提供免信任、保密性和速度。 主要创新和价值主张将极大地帮助团队解决当前大规模采用的挑战,即通过帐户抽象的复杂入职,以及零知识和第 3 层技术将解决的可扩展性、交易成本和速度。 该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研究人员和企业家组成,他们齐心协力创造一种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和更安全的方式来使用以太坊区块链。该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令人鼓舞,并且在以太坊社区的支持下,zkSync 有潜力成为区块链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尽管如此,第 2 层和零知识开发的竞赛将带来重大的创新和曲折,为科技爱好者带来最大的乐趣。 未完待续…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Arbitrum即将发币?一览10个应声上涨的生态币
go
lg
...
的去中心化期权市场,类似于期权市场的
Uniswap
或 SushiSwap,用户在 Premia AMM 上选择想要交易的期权后,将从期权池中收到筛选报价,并购买美式期权。 Buffer Buffer 也是一个非托管点对池期权协议,交易者可以在其中创建、购买和结算流动性池的期权,而无需交易对手(期权作家)。Buffer 使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期权交易,并且比其中心化对手更有效。 Camelot Camelot 是一个高效的 DEX,旨在通过构建灵活和可持续的流动性来支持 Arbitrum 生态系统,可以为 Arbitrum 上的新协议提供启动、引导流动性和维持增长所需的所有工具。Camelot 希望创建一个创新的排放策略,利用可持续的 Token 经济学,使激励措施与建设者、用户和协议在追求可持续收益方面保持一致。 GMD Protocol GMD Protocol 是一个收益优化和聚合平台。该协议的首批产品是建立在 GMX 和 GLP 之上的 BTC、ETH、USDC 单币质押金库,而 GMD 的储备金将从 GLP 和单币质押金库的收益中获得收入。未来,GMD 将建立一个拥有多头策略、空头策略、新闻交易、社交以及套利锚定资产等多种收益方式的衍生品平台。 Umami Umami 是一个混合式 DeFi 协议和数字资产托管平台,旨在成为机构 DeFi 采用方面的引领者,于 2022 年 4 季度推出该平台首个收益金库。Umami 的金库使用无需信任、非托管的智能合约,平台本身不保管或控制存款人的资产,其客户可以随时排队存款或取款。 PlutusDAO Plutus 是一个 Arbitrum 原生的治理聚合器,旨在最大化生态内用户的流动性和奖励,同时聚合其治理 Token PLS 的治理影响力。Plutus 的目标是成为使用 veTokens 项目的 Layer 2 治理中心。Plutus 目前主要有两大产品:plsAssets 和 plvAssets。plsAssets 与治理聚合和最大化用户的流动性和奖励有关,而 plvAssets 是为在此扩大用户奖励的便利金库产品。 Vesta Vesta 是一个 Arbitrum 生态内的稳定币协议,该协议允许用户存入抵押品以铸造美元稳定币 VST (Vesta Stable),在用户获得稳定币的同时,Vesta 可直接将其存入 Vesta 的抵押品,例如 GMX、GLP 等资产直接存入 GMX 为用户赚取收益。 Yieldification Yieldification 是一个支持 NFTFi 的 DeFi 平台,平台目前由永续合约交易、OTC 交易、NFT 交易三个主要部分组成,YDF 生态系统正在构建独特的 NFT 实用程序,旨在为 NFT 玩家产生额外收入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长期投资收益选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DAOrayaki Podcast|账户抽象:再次兴起的背景、工作原理
go
lg
...
是其它CA创建,比如常用的DeFi协议
Uniswap
,Compound,Aave等等,用户可以与协议或合约账户进行交互,对代币进行一系列操作。 不过更常用到的还是EOA钱包为主。 Q:那EOA钱包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讲,它都会有哪些优缺点呢? 我先解释一下EOA的工作特点,用户在用传统加密钱包生成钱包地址时都会获得一份12个或24个助记词,由助记词派生出对应的一个私钥或者多个私钥,这在生成与导入钱包时必不可少,这在以太坊体系里叫EOA钱包。依照运行环境不同有浏览器插件钱包,比如Metamask,Solana的Phantom。移动端有Tokenpocket,硬件钱包也包括Ledger,Treasure等等都属于EOA,即私钥唯一确定出公钥,公钥再算出账户地址,通过私钥控制自己的账户。其中的技术实现依靠非对称加密算法,这项技术在比特币诞生之前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包括今天的电商也多采用这套加密手段。整个效果的实现还是非常便捷的,只要在用户端使用一个电脑或手机就可以生成一对公私钥。 但是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账户与你的私钥硬绑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你的私钥就是你的账户,如果私钥丢失你的账户也就丢失。举例来说,假设你有一套汤臣一品的豪宅,你的私钥就是你的家钥匙,如果你的家钥匙丢失,你也就无法访问的房子,或是你的钥匙泄露,别人也知道了你的钥匙长什么样,他就与你有相同的权限,就也可以访问你的房子,你也没办法换私钥,这就是今天这种传统钱包或EOA钱包最大的问题。 同时私钥的保管手段上也不是非常的便捷,如果你把私钥或助记词抄写到纸上放在某处,有可能出现失火或是长时间存留导致纸上的字迹淡化的情况。当然现在可以从网上买到私钥钢板将私钥进行保存,但目前这些手段都对小白或是普通用户不是非常友好,存在一定进入Web3的门槛。 另外几种钱包虽然现在普及度还不高,但和今天主题密切相关,叫智能合约钱包(Smart Contract Wallet),它是利用CA搭建的钱包解决方案,比如Argent,Gnosis Safe这种比较老牌的智能合约钱包,也有像UniPass Wallet这种华人团队项目,这部分后面可以展开讨论。 另一种钱包叫MPC(多方计算)钱包,它本质上也是EOA钱包,因为针对区块链来说,它的账户还是EOA账户,但是它的签名方式跟传统方式有所不同,它的私钥并没有在用户侧完成签名,实际上是把私钥分成若干个碎片,由用户保存多个备份或是与钱包提供方共同保存,多方完成计算。因为MPC是一个密码学概念,各方在不泄露自己的隐私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计算,得出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将私钥要打碎成两片或三片,每一方持有一个,不让对方知道的前提下可以共同计算,完成跟传统EOA钱包签名一样的效果,比较知名的产品比如Fireblocks,ZenGo,包括Coinbase去年5月份也推出了它们的半托管方案,用户自己有一份,Coinbase有一份,如果用户丢失备份可以联系Coinbase确认“你是你”,然后让Coinbase帮你恢复,但这相当于放弃了一部分自主性,Coinbase就会知道钱包持有者的具体身份。 大致是这几种方案,本质上也是EOA类型,有传统的,MPC的,以及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账户搭建的智能合约钱包。 Q:这让我想起了我初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当时申请Metamask钱包,因为我还算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个“老鸟”,但在操作钱包,包括理解助记词这件事时确实也发现需要一些门槛和时间。而且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没有把助记词当回事,后来真的丢失了,我也发现没有就真的没有了,无法找回。 事实上,丢失私钥或是助记词的事情在我身边很多人都发生过,包括一些从业者或是技术人员,你丢失的事情幸亏出现的比较早,所以你有警觉。因为钱包的安全性与便易性是有冲突的,大家在刚用的时候都会更倾向于易用性,除非有一天你碰到私钥丢失的事情,或是被盗了,那时你就会产生警觉。 我举另外几个例子,应该的去年12月份,分布式的老板沈波,他也是早在15年就给以太坊投了50万的OG,他在转币的时候钱包私钥泄露,被黑客监控了钱包,代币一到账就被转走,丢失了大约4000万美金的资产。还有另外一件事,发生在1月初,Bitcoin Core有一位开发者,因为自己的操作出现了一些问题,丢失了大概200多枚比特币。所以连这么早投资比特币或以太坊,或是像Bitcoin Core这种技术开发人员,都有可能会出现代币丢失的事件。 因为现在传统钱包的私钥像是一个单点故障 (Single point of failure),即使你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你钱包里的财产也无法找回。比如前几天Moonbird社区的创始人,因为被社会工程,误点了一个链接,导致将钱包授权给黑客,价值几百万的几十个NFT都被转走。 所以我觉得目前的钱包安全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去年发生的FTX事件,大家意识到交易所也是可以跑路的,于是大家就都想把资产尽可能自己托管,虽然作为从业者当然很希望大家这么做,大家也听说过Not Your Keys,Not Your Coins的说法,但实际上要想尽可能好的做到还是很难的,像前面提到的“老手”或是资深从业者都发生过丢币的事情,未来下个牛市进场的小白用户根本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实践,即使有10%的资产丢失也是非常恐怖的,所以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如今抽象账户被频繁提及的原因。 Q:我看到实际上在2015年账户抽象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但好像一直没有引起像今天这么强烈的关注,为什么账户抽象突然之间成为了一个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呢?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从几个方面来讲。首先要讲的还是大环境,刚才我们讲到传统钱包的问题,对用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比如Gas费模型,其实大多数小白用户对这件事情还是很难理解的,比如你在OpenSea上想买一个Polygon链的NFT,如果你没有Matic的话又无法操作,需要再去想办法弄Matic,这对很多新用户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门槛。 此外大家也知道了账户抽象对应的其实就是智能合约钱包,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实在很早就有了,比较流行的比如Argent,其实在上个牛市,17,18年就已经开始做了,但是没有流行起来。此外智能合约账户其实是一个“二等公民”,它仍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只是用在了DeFi与NFT领域上,目前其实是没办法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管理的操作的。 而从以太坊的发展历史来说,以Vitalik为代表的人们很早就有一个愿景,就是希望用户拥有的是一个智能的账户,并不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签名就可以操作所有东西。最早在2015年,EIP101就已经设想了未来版本的以太坊账户体系设计,它的主要思想就是每个账户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代码(业务逻辑),但是因为这个方案改动较大,跟当时的以太坊的交易模型不是非常兼容,所以没有实现。 但是相关讨论每天都会有,包括以太坊基金会会提不同的EIP,比较知名的是2021年的EIP4337,2020年的EIP2938,它希望智能合约的账户能够自己付Gas费,以及执行交易,这在EVM里面是没办法操作的,因为在以太坊设计里,必须有一个外部的账号发起交易,支付Gas费,交易才可以完成。但因为当时以太坊的目标是要去先完成ETH2.0升级,所以这个EIP也就被搁置。直到2021年,Vitalik提出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案,这个方案并不需要修改协议层,利用了已经流行起来的Flashbots产生的架构,然后采用一个定制的Mempool去搭建一个基础设施,实现了把账户抽象的交易验证从协议层抽离出,放在了应用层,这个应用层其实是一个以太坊基金会发起的标准,大家如果要做新的智能合约钱包的话,就要遵循这个标准。所以我觉得以太坊基金会制定标准这件事一直做的很好,就像在2017年的ERC20(代币标准),NFT的ERC721,账户抽象的EIP4337,其实现在应该叫ERC4337,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下一个实现的阶段。 这就是大概的历史背景,首先有大的环境,传统钱包的对普通用户的的门槛,而且不安全。二是以太坊基金会很早就希望用户的账户可以有能力执行一些逻辑,这个逻辑可以让用户来选,或是应用开发者来实现,实现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这个方案并不是最近才火的,而是经过很多年的不断讨论,不断的技术更迭,最后落到了EIP4337。 Q:如果把账户抽象理解成两个词组,账户和抽象,那怎么理解抽象的定义呢? 抽象在计算机科学里,就是指从一个大块抽出相关的部分,分成小部分。用另外一个词来解释的话会更好理解,其实就是模块化。我举一个例子,TCP/IP,也就是网络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它其实是四层协议,再早之前有个叫OSI七层协议,它们就是比较典型的抽象的例子,它不是把所有的代码在一个地方完成,而是每一层完成一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接口的定义。如果没有技术背景,可以就把它理解成模块化。 Q:那像这种模块化的账户,它与现有的账户相比会有哪些优势? 我们回到刚才讲的问题上可能会比较好解释,EOA(传统钱包)的功能逻辑是写“死”在以太坊虚拟机(EVM)里的,然后做出判断,第一个判断是确定交易是不是由私钥持有人签名,也就是确认签名是否“正确”,第二是确认账户里有没有足够的Gas费,第三个判断是Nonce,可以把它理解成计数器,用来防止重放攻击。这三个逻辑都要经过判断,Check一下,都完成了才会判定这是一个合理的交易,完成打包发送到区块里,完成交易。 而账户抽象可以将刚刚提到的判断抽象出,交给开发者,也就是让开发者定义账户做什么,其实就是用一种可编程的方式来设置验证交易有效性的标准。有了这个功能,开发者就可以通过验证非私钥的方式进行验证,实现更多很“酷”的功能。 此外账户抽象的名词乍一听可能会觉得非常“高大上”,事实上它就是智能合约钱包。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要赞叹Vitalik的造词能力,我举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提出的SBT(SoulBound Token),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不可转让的NFT,但如果当时就叫它不可转让NFT,大家又可能会觉得比较“无聊”,但如果说SBT,灵魂绑定代币,格局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账户抽象某种意义上就是用智能合约管理账户的能力,不用想的过于复杂。 Q:那么它会有哪些实际场景的用例呢?会和什么实际场景结合? 具有账户抽象能力的钱包账户,其实可以理解为它的账户就是一段图灵完备的代码。就像为什么人们会说以太坊是对比特币的一种“超越”,就是因为以太坊区块链可以运行智能合约,除了比特币也可以进行的转账活动,还可以做很多业务的判断,它是图灵完备的。但是今天的以太坊链上的账户是没有图灵完备能力的,只是合约具有图灵完备能力。所以如果能在以太坊上实现账户抽象,那么我们的账户就有图灵完备的能力,实现智能合约可以实现的一系列业务逻辑。那能够做哪些事情呢,我们一个个来看: 我们前面讲到传统钱包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如果丢失了私钥,资产也就消失了,它是一种单点故障,一个微小的失误就会导致很大的损失。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多方验证,就像我们在传统互联网中,如果想登陆银行账户,需要输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这就叫做MFA(多因素验证),通过引入这种方式升级账号,比如授权其它的私钥操作自己的钱包进行交易;还有一种功能叫做社交恢复,它的能力是如果你常用的私钥丢失,但是在丢失之前我已经授权了几个人(可以设置是谁,或几个人),那么我就可以联系这几个人帮我进行恢复。就像我们前面举的例子,如果你的豪宅钥匙丢失,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换”钥匙,你还拥有豪宅的使用权限。 但这一点还是与前面提到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半托管方案是天差地别的,也就是Coinbase的例子,因为通过账户抽象实现的这种功能,无论你授权给谁,仍然是可以将授出的权限收回,整个资产还是被用户所最终控制。虽然很多用户进入Web3是通过中心化交易所的路径,确实它们的体验现阶段也非常的好,但仍然无法完全排除其作恶的可能性,毕竟是由中心化交易所控制着你的资产,不是跑在智能合约上。通过将传统钱包升级成账户抽象的钱包就可以更加的安全。 第二个场景就是可以将账户配置给不同的角色或不同的支出策略,不同的人实现共同管理,比如一个公司或是DAO组织,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支出权限,比如财务部门或是普通出纳人员,有不同的支出限制,CFO可以随便花,超过一定金额需要一个更高级别的人的授权,出纳可能需要每个月发一次工资,或是DAO组织内部需要投票,可以拿去Snapshot里投票,但是不可以用来转账等等一系列复杂功能。 还有一个场景是刚刚谈到的Gas费,原有模式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体验,造成一个门槛。而引入了账户抽象就可以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也就是不需要你的钱包账户里一定要有链上的原生代币,可以直接扣除钱包里的其它财产。或是由另一方代为支付,可能另一方是游戏开发商,或是社交类,这样的话就很大降低了门槛。 此外还有批量授权和交易的场景。如果大家与链上的DeFi协议交互过的话都知道,要完成一步步的繁琐操作,比如你想去Compound里质押借贷,至少要完成三个步骤,首先要授权Compound的合约,然后将代币进行质押,最后根据质押率进行借贷,每一步都要进行确认与操作交易,耗费Gas费。但如果可以将三步进行打包,只需要签一下就可以对应三笔交易操作,便捷的同时也节省了Gas费。 上面提到的功能在一个应用里已经比较好的实现了,就是Lens Protocol,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主要运行在Polygon上。它做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创新设计,就是通过调度器的设计,用户可以签名授权给另一个账号,Lens Protocol也会为这个账号垫付Gas费,所以使用Lens Protocol进行一些社交功能是不需要交Gas费的,同时你的互动它也会写到链上。目前Lens Protocol已经处理了超过400万笔交易。 此外,如果在游戏场景中,有时你可能不希望被打断,可能希望在10分钟或是一个小时内,所有的交互由游戏开发者帮忙代行操作就可以,因为游戏游玩过程不会涉及到数量较高资产的操作,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段,做一个临时会话,生成一个会话密钥 (Session key),就不会被打断。 最后一种使用场景也是以太坊基金会经常提到的,就是通过账户抽象实现以太坊签名算法的升级,因为如果某一天量子计算机问世,它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攻破目前以太坊使用的ECDSA(椭圆曲线签名),而实现账户抽象后,就可以将签名算法进行模块化升级。 Q:那么如何不用过多技术层面的的词语,较简单的解释账户抽象的工作原理呢? 我们所说的账户抽象的原理,其实都是围绕着ERC4337的协议标准来讨论的。这个标准是由Vitalik跟以太坊基金会的一些开发者提出,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改底层的协议,不需要改EVM。 它利用了一个定制化的Mempool(内存池),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还没打包的交易,在某个地方停留的状态,有点像坐火车(一个个区块),上车就代表这个区块写“死”了,在你没上车之前,你必须在候车室等待,而Mempool可以通过写一个智能合约,用户再通过User Operation的标准进行操作,调用刚才谈到的开发者定制的模块化验证手段,来确认这个交易是否合理,如果通过就会把交易写进区块。 具体的技术实现比较复杂,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写的一些科普文章。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更改EVM,但仍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某种程度上是借助EVM运行起来的。 Q:既然谈到账户抽象和多方安全计算,因为我们前几期播客也有Cover相关的话题,包括MPC,隐私计算,包括DAOrayaki也有从事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所以我们也讨论过当量子计算真正推广到民用阶段的时候,会不会就把目前整个区块链的底层打破。所以您怎么看待账户抽象和多方计算的技术结合呢? 我们刚刚简单讲了一下MPC钱包的定义,这里再重复一下,本质上它还是EOA钱包,但是私钥并不是在用户客户端完成签名,实际上是把私钥打成了多个碎片,碎片由用户或是MPC提供方各持有一部分,最终多方完成计算跟加密,当你需要签名的时候,几个碎片就拼接起来完成整个私钥的计算,这里面它的核心思路就是分散控制权,进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避免单点失败。 举例来说,一个私钥分成了三片,那对黑客来说它就要分别攻破三个人,难度就骤然上升。所以核心原理就是分散,那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算法,其实有不同的算法,有些算法发展较早,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它会真的分成碎片,之后可以重构出一个私钥,这个私钥会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个计算环境中保持完整的状态。 还有一种最近提的也比较多,它实际上是利用了门限签名(TSS),它不会重构出私钥,它利用了比较高级的密码学原理,私钥并不会在某个计算环境里面保持一个状态,你可以理解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由多方进行轮回的计算,这种方式会更安全,但是会有一些计算时间的问题。 其实MPC最近也比较火,因为大家也意识到了一个大前提,就是钱包真的很不安全,要么走智能合约的方向,要么走MPC的方向,刚才也举了Coinbase的例子,其实Coinbase之前也有很多成熟的公司,有个叫Fireblocks的公司也已经做了很多年,也有一定的这个市场。 其实MPC钱包跟智能合约钱包各有利弊,先说账户抽象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账户抽象钱包的兼容性问题,因为它依赖于智能合约,而智能合约是部署到某一条链的,所以它跟这条链绑定,如果部署在以太坊上,那么像BTC,Solana就无法支持。或是EVM也有很多种,Layer 2上的比如Arbitrum,Polygon,如果没有部署好也会有一些安全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账户抽象钱包,它的运行逻辑是跑在链上的,所以就又回到了Gas费的问题,因为它的计算要消耗链上计算资源,所以它的Gas费肯定比传统钱包要高。所以账户抽象钱包可能在以太坊主网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发展,因为以太坊主网的Gas费目前也比较高,在目前的阶段,还有好多的工作要做,那它肯定会先在Layer 2上落地发展。 而MPC正好解决了这两个弊端,第一因为它的私钥是在链下完成,所以它天然支持不同的链,它只要支持对应的加密曲线算法就可以,大部分是由ECDSA椭圆曲线签名来支持,所以它有更好的兼容下。二是它在算的过程中不消耗Gas费,因为它是在链下完成计算。 但是这也衍生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需要相信MPC的提供方,相信第三方提供的计算能力,比如ZenGo自己也表示,如果它们的服务器出现故障,那服务也是无法继续的。包括Coinbase如果有一天受到了政府的通知,说要封停某个账号,它也可能会停掉。所以这种方式是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去中心化。 说到这里我也正好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AstroX,因为在分析过这些情况后,我们觉得会有一个更好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把账户抽象与MPC的优势都结合起来。我们的创新就是用第二条链来完成整个密码学流程,实际上就是把MPC的优势用智能合约跑在一个独立的链上来完成密码学计算。同时因为它是独立于目标链的,所以它对于目标链来说还是一个EOA,能保证兼容性,此外我们也支持智能合约钱包,实现了公链上的可组合性。所以我们的方案就是选了一些密码学能力较强的公链,在上面搭建一套计算模型,来支持不同链的私钥管理,同时实现跨链的账户抽象钱包的能力。 Q:最后我们聊一个开放式话题,您怎么看待账户抽象对未来Web3行业发展的影响? 我认为,账户抽象不仅仅是为了叙事而叙事,因为前面也聊到这个概念早在15年就已经出现了,我认为这个方案其实是Web3应用获得更大规模用户的先行基础。因为Web3能实现资产的自我掌控,但是用户体验不好,而Web2的体验服务很好,但数据资产不属于你。所以我觉得如果账户抽象如果能够实现,就可以将两者优势结合起来。比如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互联网就已经存在多年,但直到智能手机真正出现,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才真正有机会把互联网推向了更大规模的社会应用,改变了人类社会。所以我觉得我们目前还处于一个传统钱包的功能有限的“诺基亚时代”。 或者用另一个比喻,比如汽车,最早时候的汽车安全性不高,因为没有那些安全标配,安全带,气囊或是ABS系统,但汽车是实际意义上的将安全责任交给了用户,那后面就可能会出现很多意外,所以现在有了法律上要求一定要绑安全带。同理钱包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资产,但是责任太大,所以有了账户抽象,我们就可以不断补充比如社交恢复,多签的设置,将其变成“标配”,有了标准,行业也会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个我的感触,就是现在钱包产品领域的竞争仍然很激烈,甚至不亚于Layer 1公链的竞争,而公链的竞争是底层基础设施上的竞争,而钱包是面向用户。包括最近也有消息称Opensea和
Uniswap
都要做自己的钱包,说明它们在获得了原有用户的基础上也在考虑扩大受众,这也会挤压传统钱包的市场空间。 但我们也觉得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因为现在还处于“诺基亚”时代,而且像EIP4337这种标准,以太坊基金会一推出,大家就会又回到同一起跑线。像现在大家会经常用Metamask,如果它们不思进取,很可能就会被后来者超越,所以对于从业者来说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的。所以也很期望跟社区的小伙伴,同业者们一起交流,发掘共建新的场景,我觉得在熊市做Builder是很好的,所以在熊市里大家要多抱团取暖,做更多的事情。 总结 谢谢Brutoshi老师的分享。 账户抽象值得大家期待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它会显着增加链上用户数量, 还会给开发者带来极高自由度去解决当前账户体系的痛点,创造新的应用、玩法和想象空间。 尽管类似像EIP-4337这样的折衷方案仍然存在gas高、兼容性差等实际问题,但大力推广EIP-4337也是概念推广和共识增强的一种选择。 随着概念的普及,账户抽象和合约钱包将从小众走向主流,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动协议兼容,形成新的账户范式。最终,在广泛共识下,以太坊具备了直接更改底层代码实现账户抽象的条件。这种新的账户体系将更有利于为web3吸引新的用户和流量,刺激生态的蓬勃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再次感谢Brutoshi的分享,让社区的小伙伴收益良多,今天相关讨论的音频晚些时候会上传在 DAOrayaki 官网,DAOrayaki.org 的专属播客频道里。我们也会同时发布在国内的小宇宙播客平台,喜马拉雅FM,全球各大流媒体平台,例如苹果播客、谷歌播客、YouTube 以及 Spotify 上,欢迎大家收听及订阅。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Tornado Cash 代币解锁如何影响 TORN 价格?
go
lg
...
C 影响力的著名项目包括Aptos和
Uniswap
。后者刚刚让一位投资者 (a16z) 利用其强大的投票权否决了一项治理提案,支持另一项其青睐的投资。 价格更新 过去 7 天,该隐私协议的原生代币表现强劲,涨幅达 15.5%。此外,截至发稿时,TORN 当天上涨 5.2%,交易价格为 6.64 美元。 TORN 在过去一个月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67%,超过了它的大多数加密兄弟。然而,该代币仍较 2021 年 2 月 436 美元的历史高位下跌了 98.5%,令人痛苦。 全球监管机构一直以 Tornado Cash 参与涉嫌洗钱和犯罪活动为目标。 2022 年 8 月,美国财政部对 Tornado Cash实施制裁,指控其洗钱数十亿美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账户抽象:再次兴起的背景、工作原理
go
lg
...
是其它CA创建,比如常用的DeFi协议
Uniswap
,Compound,Aave等等,用户可以与协议或合约账户进行交互,对代币进行一系列操作。 不过更常用到的还是EOA钱包为主。 Q:那EOA钱包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讲,它都会有哪些优缺点呢? 我先解释一下EOA的工作特点,用户在用传统加密钱包生成钱包地址时都会获得一份12个或24个助记词,由助记词派生出对应的一个私钥或者多个私钥,这在生成与导入钱包时必不可少,这在以太坊体系里叫EOA钱包。依照运行环境不同有浏览器插件钱包,比如Metamask,Solana的Phantom。移动端有Tokenpocket,硬件钱包也包括Ledger,Treasure等等都属于EOA,即私钥唯一确定出公钥,公钥再算出账户地址,通过私钥控制自己的账户。其中的技术实现依靠非对称加密算法,这项技术在比特币诞生之前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包括今天的电商也多采用这套加密手段。整个效果的实现还是非常便捷的,只要在用户端使用一个电脑或手机就可以生成一对公私钥。 但是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账户与你的私钥硬绑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你的私钥就是你的账户,如果私钥丢失你的账户也就丢失。举例来说,假设你有一套汤臣一品的豪宅,你的私钥就是你的家钥匙,如果你的家钥匙丢失,你也就无法访问的房子,或是你的钥匙泄露,别人也知道了你的钥匙长什么样,他就与你有相同的权限,就也可以访问你的房子,你也没办法换私钥,这就是今天这种传统钱包或EOA钱包最大的问题。 同时私钥的保管手段上也不是非常的便捷,如果你把私钥或助记词抄写到纸上放在某处,有可能出现失火或是长时间存留导致纸上的字迹淡化的情况。当然现在可以从网上买到私钥钢板将私钥进行保存,但目前这些手段都对小白或是普通用户不是非常友好,存在一定进入Web3的门槛。 另外几种钱包虽然现在普及度还不高,但和今天主题密切相关,叫智能合约钱包(Smart Contract Wallet),它是利用CA搭建的钱包解决方案,比如Argent,Gnosis Safe这种比较老牌的智能合约钱包,也有像UniPass Wallet这种华人团队项目,这部分后面可以展开讨论。 另一种钱包叫MPC(多方计算)钱包,它本质上也是EOA钱包,因为针对区块链来说,它的账户还是EOA账户,但是它的签名方式跟传统方式有所不同,它的私钥并没有在用户侧完成签名,实际上是把私钥分成若干个碎片,由用户保存多个备份或是与钱包提供方共同保存,多方完成计算。因为MPC是一个密码学概念,各方在不泄露自己的隐私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计算,得出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将私钥要打碎成两片或三片,每一方持有一个,不让对方知道的前提下可以共同计算,完成跟传统EOA钱包签名一样的效果,比较知名的产品比如Fireblocks,ZenGo,包括Coinbase去年5月份也推出了它们的半托管方案,用户自己有一份,Coinbase有一份,如果用户丢失备份可以联系Coinbase确认“你是你”,然后让Coinbase帮你恢复,但这相当于放弃了一部分自主性,Coinbase就会知道钱包持有者的具体身份。 大致是这几种方案,本质上也是EOA类型,有传统的,MPC的,以及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账户搭建的智能合约钱包。 Q:这让我想起了我初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当时申请Metamask钱包,因为我还算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个“老鸟”,但在操作钱包,包括理解助记词这件事时确实也发现需要一些门槛和时间。而且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没有把助记词当回事,后来真的丢失了,我也发现没有就真的没有了,无法找回。 事实上,丢失私钥或是助记词的事情在我身边很多人都发生过,包括一些从业者或是技术人员,你丢失的事情幸亏出现的比较早,所以你有警觉。因为钱包的安全性与便易性是有冲突的,大家在刚用的时候都会更倾向于易用性,除非有一天你碰到私钥丢失的事情,或是被盗了,那时你就会产生警觉。 我举另外几个例子,应该的去年12月份,分布式的老板沈波,他也是早在15年就给以太坊投了50万的OG,他在转币的时候钱包私钥泄露,被黑客监控了钱包,代币一到账就被转走,丢失了大约4000万美金的资产。还有另外一件事,发生在1月初,Bitcoin Core有一位开发者,因为自己的操作出现了一些问题,丢失了大概200多枚比特币。所以连这么早投资比特币或以太坊,或是像Bitcoin Core这种技术开发人员,都有可能会出现代币丢失的事件。 因为现在传统钱包的私钥像是一个单点故障 (Single point of failure),即使你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你钱包里的财产也无法找回。比如前几天Moonbird社区的创始人,因为被社会工程,误点了一个链接,导致将钱包授权给黑客,价值几百万的几十个NFT都被转走。 所以我觉得目前的钱包安全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去年发生的FTX事件,大家意识到交易所也是可以跑路的,于是大家就都想把资产尽可能自己托管,虽然作为从业者当然很希望大家这么做,大家也听说过Not Your Keys,Not Your Coins的说法,但实际上要想尽可能好的做到还是很难的,像前面提到的“老手”或是资深从业者都发生过丢币的事情,未来下个牛市进场的小白用户根本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实践,即使有10%的资产丢失也是非常恐怖的,所以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如今抽象账户被频繁提及的原因。 Q:我看到实际上在2015年账户抽象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但好像一直没有引起像今天这么强烈的关注,为什么账户抽象突然之间成为了一个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呢?这种现象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从几个方面来讲。首先要讲的还是大环境,刚才我们讲到传统钱包的问题,对用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比如Gas费模型,其实大多数小白用户对这件事情还是很难理解的,比如你在OpenSea上想买一个Polygon链的NFT,如果你没有Matic的话又无法操作,需要再去想办法弄Matic,这对很多新用户来说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门槛。 此外大家也知道了账户抽象对应的其实就是智能合约钱包,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实在很早就有了,比较流行的比如Argent,其实在上个牛市,17,18年就已经开始做了,但是没有流行起来。此外智能合约账户其实是一个“二等公民”,它仍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只是用在了DeFi与NFT领域上,目前其实是没办法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管理的操作的。 而从以太坊的发展历史来说,以Vitalik为代表的人们很早就有一个愿景,就是希望用户拥有的是一个智能的账户,并不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签名就可以操作所有东西。最早在2015年,EIP101就已经设想了未来版本的以太坊账户体系设计,它的主要思想就是每个账户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代码(业务逻辑),但是因为这个方案改动较大,跟当时的以太坊的交易模型不是非常兼容,所以没有实现。 但是相关讨论每天都会有,包括以太坊基金会会提不同的EIP,比较知名的是2021年的EIP4337,2020年的EIP2938,它希望智能合约的账户能够自己付Gas费,以及执行交易,这在EVM里面是没办法操作的,因为在以太坊设计里,必须有一个外部的账号发起交易,支付Gas费,交易才可以完成。但因为当时以太坊的目标是要去先完成ETH2.0升级,所以这个EIP也就被搁置。直到2021年,Vitalik提出了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案,这个方案并不需要修改协议层,利用了已经流行起来的Flashbots产生的架构,然后采用一个定制的Mempool去搭建一个基础设施,实现了把账户抽象的交易验证从协议层抽离出,放在了应用层,这个应用层其实是一个以太坊基金会发起的标准,大家如果要做新的智能合约钱包的话,就要遵循这个标准。所以我觉得以太坊基金会制定标准这件事一直做的很好,就像在2017年的ERC20(代币标准),NFT的ERC721,账户抽象的EIP4337,其实现在应该叫ERC4337,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下一个实现的阶段。 这就是大概的历史背景,首先有大的环境,传统钱包的对普通用户的的门槛,而且不安全。二是以太坊基金会很早就希望用户的账户可以有能力执行一些逻辑,这个逻辑可以让用户来选,或是应用开发者来实现,实现更多的可能性。所以这个方案并不是最近才火的,而是经过很多年的不断讨论,不断的技术更迭,最后落到了EIP4337。 Q:如果把账户抽象理解成两个词组,账户和抽象,那怎么理解抽象的定义呢? 抽象在计算机科学里,就是指从一个大块抽出相关的部分,分成小部分。用另外一个词来解释的话会更好理解,其实就是模块化。我举一个例子,TCP/IP,也就是网络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它其实是四层协议,再早之前有个叫OSI七层协议,它们就是比较典型的抽象的例子,它不是把所有的代码在一个地方完成,而是每一层完成一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接口的定义。如果没有技术背景,可以就把它理解成模块化。 Q:那像这种模块化的账户,它与现有的账户相比会有哪些优势? 我们回到刚才讲的问题上可能会比较好解释,EOA(传统钱包)的功能逻辑是写“死”在以太坊虚拟机(EVM)里的,然后做出判断,第一个判断是确定交易是不是由私钥持有人签名,也就是确认签名是否“正确”,第二是确认账户里有没有足够的Gas费,第三个判断是Nonce,可以把它理解成计数器,用来防止重放攻击。这三个逻辑都要经过判断,Check一下,都完成了才会判定这是一个合理的交易,完成打包发送到区块里,完成交易。 而账户抽象可以将刚刚提到的判断抽象出,交给开发者,也就是让开发者定义账户做什么,其实就是用一种可编程的方式来设置验证交易有效性的标准。有了这个功能,开发者就可以通过验证非私钥的方式进行验证,实现更多很“酷”的功能。 此外账户抽象的名词乍一听可能会觉得非常“高大上”,事实上它就是智能合约钱包。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还是要赞叹Vitalik的造词能力,我举另一个例子,就是去年提出的SBT(SoulBound Token),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不可转让的NFT,但如果当时就叫它不可转让NFT,大家又可能会觉得比较“无聊”,但如果说SBT,灵魂绑定代币,格局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账户抽象某种意义上就是用智能合约管理账户的能力,不用想的过于复杂。 Q:那么它会有哪些实际场景的用例呢?会和什么实际场景结合? 具有账户抽象能力的钱包账户,其实可以理解为它的账户就是一段图灵完备的代码。就像为什么人们会说以太坊是对比特币的一种“超越”,就是因为以太坊区块链可以运行智能合约,除了比特币也可以进行的转账活动,还可以做很多业务的判断,它是图灵完备的。但是今天的以太坊链上的账户是没有图灵完备能力的,只是合约具有图灵完备能力。所以如果能在以太坊上实现账户抽象,那么我们的账户就有图灵完备的能力,实现智能合约可以实现的一系列业务逻辑。那能够做哪些事情呢,我们一个个来看: 我们前面讲到传统钱包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如果丢失了私钥,资产也就消失了,它是一种单点故障,一个微小的失误就会导致很大的损失。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多方验证,就像我们在传统互联网中,如果想登陆银行账户,需要输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这就叫做MFA(多因素验证),通过引入这种方式升级账号,比如授权其它的私钥操作自己的钱包进行交易;还有一种功能叫做社交恢复,它的能力是如果你常用的私钥丢失,但是在丢失之前我已经授权了几个人(可以设置是谁,或几个人),那么我就可以联系这几个人帮我进行恢复。就像我们前面举的例子,如果你的豪宅钥匙丢失,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实现“换”钥匙,你还拥有豪宅的使用权限。 但这一点还是与前面提到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半托管方案是天差地别的,也就是Coinbase的例子,因为通过账户抽象实现的这种功能,无论你授权给谁,仍然是可以将授出的权限收回,整个资产还是被用户所最终控制。虽然很多用户进入Web3是通过中心化交易所的路径,确实它们的体验现阶段也非常的好,但仍然无法完全排除其作恶的可能性,毕竟是由中心化交易所控制着你的资产,不是跑在智能合约上。通过将传统钱包升级成账户抽象的钱包就可以更加的安全。 第二个场景就是可以将账户配置给不同的角色或不同的支出策略,不同的人实现共同管理,比如一个公司或是DAO组织,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支出权限,比如财务部门或是普通出纳人员,有不同的支出限制,CFO可以随便花,超过一定金额需要一个更高级别的人的授权,出纳可能需要每个月发一次工资,或是DAO组织内部需要投票,可以拿去Snapshot里投票,但是不可以用来转账等等一系列复杂功能。 还有一个场景是刚刚谈到的Gas费,原有模式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体验,造成一个门槛。而引入了账户抽象就可以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也就是不需要你的钱包账户里一定要有链上的原生代币,可以直接扣除钱包里的其它财产。或是由另一方代为支付,可能另一方是游戏开发商,或是社交类,这样的话就很大降低了门槛。 此外还有批量授权和交易的场景。如果大家与链上的DeFi协议交互过的话都知道,要完成一步步的繁琐操作,比如你想去Compound里质押借贷,至少要完成三个步骤,首先要授权Compound的合约,然后将代币进行质押,最后根据质押率进行借贷,每一步都要进行确认与操作交易,耗费Gas费。但如果可以将三步进行打包,只需要签一下就可以对应三笔交易操作,便捷的同时也节省了Gas费。 上面提到的功能在一个应用里已经比较好的实现了,就是Lens Protocol,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主要运行在Polygon上。它做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创新设计,就是通过调度器的设计,用户可以签名授权给另一个账号,Lens Protocol也会为这个账号垫付Gas费,所以使用Lens Protocol进行一些社交功能是不需要交Gas费的,同时你的互动它也会写到链上。目前Lens Protocol已经处理了超过400万笔交易。 此外,如果在游戏场景中,有时你可能不希望被打断,可能希望在10分钟或是一个小时内,所有的交互由游戏开发者帮忙代行操作就可以,因为游戏游玩过程不会涉及到数量较高资产的操作,那么就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段,做一个临时会话,生成一个会话密钥 (Session key),就不会被打断。 最后一种使用场景也是以太坊基金会经常提到的,就是通过账户抽象实现以太坊签名算法的升级,因为如果某一天量子计算机问世,它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攻破目前以太坊使用的ECDSA(椭圆曲线签名),而实现账户抽象后,就可以将签名算法进行模块化升级。 Q:那么如何不用过多技术层面的的词语,较简单的解释账户抽象的工作原理呢? 我们所说的账户抽象的原理,其实都是围绕着ERC4337的协议标准来讨论的。这个标准是由Vitalik跟以太坊基金会的一些开发者提出,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改底层的协议,不需要改EVM。 它利用了一个定制化的Mempool(内存池),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还没打包的交易,在某个地方停留的状态,有点像坐火车(一个个区块),上车就代表这个区块写“死”了,在你没上车之前,你必须在候车室等待,而Mempool可以通过写一个智能合约,用户再通过User Operation的标准进行操作,调用刚才谈到的开发者定制的模块化验证手段,来确认这个交易是否合理,如果通过就会把交易写进区块。 具体的技术实现比较复杂,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写的一些科普文章。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更改EVM,但仍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某种程度上是借助EVM运行起来的。 Q:既然谈到账户抽象和多方安全计算,因为我们前几期播客也有Cover相关的话题,包括MPC,隐私计算,包括DAOrayaki也有从事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所以我们也讨论过当量子计算真正推广到民用阶段的时候,会不会就把目前整个区块链的底层打破。所以您怎么看待账户抽象和多方计算的技术结合呢? 我们刚刚简单讲了一下MPC钱包的定义,这里再重复一下,本质上它还是EOA钱包,但是私钥并不是在用户客户端完成签名,实际上是把私钥打成了多个碎片,碎片由用户或是MPC提供方各持有一部分,最终多方完成计算跟加密,当你需要签名的时候,几个碎片就拼接起来完成整个私钥的计算,这里面它的核心思路就是分散控制权,进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避免单点失败。 举例来说,一个私钥分成了三片,那对黑客来说它就要分别攻破三个人,难度就骤然上升。所以核心原理就是分散,那实现的方式就是通过算法,其实有不同的算法,有些算法发展较早,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它会真的分成碎片,之后可以重构出一个私钥,这个私钥会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个计算环境中保持完整的状态。 还有一种最近提的也比较多,它实际上是利用了门限签名(TSS),它不会重构出私钥,它利用了比较高级的密码学原理,私钥并不会在某个计算环境里面保持一个状态,你可以理解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由多方进行轮回的计算,这种方式会更安全,但是会有一些计算时间的问题。 其实MPC最近也比较火,因为大家也意识到了一个大前提,就是钱包真的很不安全,要么走智能合约的方向,要么走MPC的方向,刚才也举了Coinbase的例子,其实Coinbase之前也有很多成熟的公司,有个叫Fireblocks的公司也已经做了很多年,也有一定的这个市场。 其实MPC钱包跟智能合约钱包各有利弊,先说账户抽象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账户抽象钱包的兼容性问题,因为它依赖于智能合约,而智能合约是部署到某一条链的,所以它跟这条链绑定,如果部署在以太坊上,那么像BTC,Solana就无法支持。或是EVM也有很多种,Layer 2上的比如Arbitrum,Polygon,如果没有部署好也会有一些安全性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账户抽象钱包,它的运行逻辑是跑在链上的,所以就又回到了Gas费的问题,因为它的计算要消耗链上计算资源,所以它的Gas费肯定比传统钱包要高。所以账户抽象钱包可能在以太坊主网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发展,因为以太坊主网的Gas费目前也比较高,在目前的阶段,还有好多的工作要做,那它肯定会先在Layer 2上落地发展。 而MPC正好解决了这两个弊端,第一因为它的私钥是在链下完成,所以它天然支持不同的链,它只要支持对应的加密曲线算法就可以,大部分是由ECDSA椭圆曲线签名来支持,所以它有更好的兼容下。二是它在算的过程中不消耗Gas费,因为它是在链下完成计算。 但是这也衍生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你需要相信MPC的提供方,相信第三方提供的计算能力,比如ZenGo自己也表示,如果它们的服务器出现故障,那服务也是无法继续的。包括Coinbase如果有一天受到了政府的通知,说要封停某个账号,它也可能会停掉。所以这种方式是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去中心化。 说到这里我也正好介绍一下我们的项目AstroX,因为在分析过这些情况后,我们觉得会有一个更好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把账户抽象与MPC的优势都结合起来。我们的创新就是用第二条链来完成整个密码学流程,实际上就是把MPC的优势用智能合约跑在一个独立的链上来完成密码学计算。同时因为它是独立于目标链的,所以它对于目标链来说还是一个EOA,能保证兼容性,此外我们也支持智能合约钱包,实现了公链上的可组合性。所以我们的方案就是选了一些密码学能力较强的公链,在上面搭建一套计算模型,来支持不同链的私钥管理,同时实现跨链的账户抽象钱包的能力。 Q:最后我们聊一个开放式话题,您怎么看待账户抽象对未来Web3行业发展的影响? 我认为,账户抽象不仅仅是为了叙事而叙事,因为前面也聊到这个概念早在15年就已经出现了,我认为这个方案其实是Web3应用获得更大规模用户的先行基础。因为Web3能实现资产的自我掌控,但是用户体验不好,而Web2的体验服务很好,但数据资产不属于你。所以我觉得如果账户抽象如果能够实现,就可以将两者优势结合起来。比如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互联网就已经存在多年,但直到智能手机真正出现,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才真正有机会把互联网推向了更大规模的社会应用,改变了人类社会。所以我觉得我们目前还处于一个传统钱包的功能有限的“诺基亚时代”。 或者用另一个比喻,比如汽车,最早时候的汽车安全性不高,因为没有那些安全标配,安全带,气囊或是ABS系统,但汽车是实际意义上的将安全责任交给了用户,那后面就可能会出现很多意外,所以现在有了法律上要求一定要绑安全带。同理钱包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资产,但是责任太大,所以有了账户抽象,我们就可以不断补充比如社交恢复,多签的设置,将其变成“标配”,有了标准,行业也会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个我的感触,就是现在钱包产品领域的竞争仍然很激烈,甚至不亚于Layer 1公链的竞争,而公链的竞争是底层基础设施上的竞争,而钱包是面向用户。包括最近也有消息称Opensea和
Uniswap
都要做自己的钱包,说明它们在获得了原有用户的基础上也在考虑扩大受众,这也会挤压传统钱包的市场空间。 但我们也觉得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因为现在还处于“诺基亚”时代,而且像EIP4337这种标准,以太坊基金会一推出,大家就会又回到同一起跑线。像现在大家会经常用Metamask,如果它们不思进取,很可能就会被后来者超越,所以对于从业者来说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的。所以也很期望跟社区的小伙伴,同业者们一起交流,发掘共建新的场景,我觉得在熊市做Builder是很好的,所以在熊市里大家要多抱团取暖,做更多的事情。 总结 谢谢Brutoshi老师的分享。 账户抽象值得大家期待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它会显着增加链上用户数量, 还会给开发者带来极高自由度去解决当前账户体系的痛点,创造新的应用、玩法和想象空间。 尽管类似像EIP-4337这样的折衷方案仍然存在gas高、兼容性差等实际问题,但大力推广EIP-4337也是概念推广和共识增强的一种选择。 随着概念的普及,账户抽象和合约钱包将从小众走向主流,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动协议兼容,形成新的账户范式。最终,在广泛共识下,以太坊具备了直接更改底层代码实现账户抽象的条件。这种新的账户体系将更有利于为web3吸引新的用户和流量,刺激生态的蓬勃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再次感谢Brutoshi的分享,让社区的小伙伴收益良多,今天相关讨论的音频晚些时候会上传在 DAOrayaki 官网,DAOrayaki.org 的专属播客频道里。我们也会同时发布在国内的小宇宙播客平台,喜马拉雅FM,全球各大流媒体平台,例如苹果播客、谷歌播客、YouTube 以及 Spotify 上,欢迎大家收听及订阅。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科普|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Web3.0(量化机器人)
go
lg
...
者得以「拥有」该社交网络的一部分;而像
Uniswap
这类的DeFi协议构建了一种整和机制,激励流动性提供者为“姨太”上几乎所有资产的买卖提供资本。 - 个人在整个网络的多个服务平台上有集体质押所带来的好处,也许是对Web2.0社交网络效应的最大威胁。 Web3.0让合作治理与所有权结构的建设变得更为简单 - 如果你在2021年加入了任何DAO,那你可能已经与其他陌生网友一同加入了Telegram或Discord群组:参与DeFi治理提案投票、对项目资助作出决策、获得Erykah Badu音乐会入场券;加入艺术家和开发者居住计划、甚至合资购买美国宪法的印刷本。 - DAO,或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是一个由社区领导的实体,使用“姨太”智能合约来建立基础规则并执行商定一致的决定。“姨太”中一些最大和最早的DAO管理着去中心化金融协议不断增长的金库。目前,规模前20的DAO已经掌握了价值近105亿美元的数字资产。 - DAO不仅服务于DeFi,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Bankless这类媒体以及Gitcoin这样的公共基金组织都在使用DAO来协调、治理和管理其财务活动。目前,Web3.0中有超过130万名DAO Token持有者。不过,Web3.0吸引人的一点是,它可以迅速聚拢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无领导网上团体,从而共同汇集资本、制定决策。 Web3.0并不是每一层都是去中心化的 - 任何一个Web3.0生态系统的资深用户都知道,工程师们一直在尝试建设最大限度去中心化的架构、易于使用的应用和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并会在其间做出各种设计上的权衡。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姨太”和Web3.0社区还在考虑用W3BCloud这样的去中心化数据中心,或是通过系列操作将轻量级客户端转移到Eth2上面,来减少各个层级上的信任。虽然MetaMask将Infura作为其默认服务器,但他们也一直允许用户选用自己的区块链连接。此外,有了Snaps,用户可以选择除了用服务器连接钱包以外的其他方案。 - 尽管很多“姨太”社区中的团队都在致力于改善中心化,但一些更新、更中心化的Crypto网络的成功却说明,用户可能并不太关心这些事情。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断言Web3.0基础设施在未来不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因为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完全去中心化网络的优势。 我是博森科技小锅,专注量化交易八年,也是负责博森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我们公司产品盈利不抽成不分润,收益和运行一直很稳定,如果你对量化也感兴趣的欢迎一起交流~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具备投资依据,请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务必提高风险意识。 紧跟数字经济时代 把握数字算力红利 打造价值IPFS生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分析2023年 PancakeSwap 值得投资的方向
go
lg
...
akeSwap 的三个主要竞争对手是
Uniswap
、Coinbase 和 Binance,所以让我们看看它如何与它们抗衡。 PancakeSwap 与 Coinbase Coinbase 是一个中心化交易所,费用明显高于 PancakeSwap。 它支持法定存款和取款,而 PancakeSwap 不支持。 PancakeSwap 与
Uniswap
Uniswap
是一种去中心化交易所,仅支持托管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代币。 它的费用略高于 PancakeSwap。 PancakeSwap 与币安 Binance 是一个中心化交易所,也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 它的费用明显低于 PancakeSwap。 PancakeSwap 是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一,拥有近 40 亿美元的用户资金。 您可以使用它轻松交易托管在币安智能链上的代币。 如果您已有加密钱包,只需几个步骤即可在平台上注册。 之后,您可以交换代币,或抵押并借出它们以赚取利息。 您还可以参与彩票和预测市场以赚取 PancakeSwap 的原生 CAKE 代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科普|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Web3.0(量化机器人)
go
lg
...
者得以「拥有」该社交网络的一部分;而像
Uniswap
这类的DeFi协议构建了一种整和机制,激励流动性提供者为“姨太”上几乎所有资产的买卖提供资本。 - 个人在整个网络的多个服务平台上有集体质押所带来的好处,也许是对Web2.0社交网络效应的最大威胁。 Web3.0让合作治理与所有权结构的建设变得更为简单 - 如果你在2021年加入了任何DAO,那你可能已经与其他陌生网友一同加入了Telegram或Discord群组:参与DeFi治理提案投票、对项目资助作出决策、获得Erykah Badu音乐会入场券;加入艺术家和开发者居住计划、甚至合资购买美国宪法的印刷本。 - DAO,或称「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是一个由社区领导的实体,使用“姨太”智能合约来建立基础规则并执行商定一致的决定。“姨太”中一些最大和最早的DAO管理着去中心化金融协议不断增长的金库。目前,规模前20的DAO已经掌握了价值近105亿美元的数字资产。 - DAO不仅服务于DeFi,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Bankless这类媒体以及Gitcoin这样的公共基金组织都在使用DAO来协调、治理和管理其财务活动。目前,Web3.0中有超过130万名DAO Token持有者。不过,Web3.0吸引人的一点是,它可以迅速聚拢由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无领导网上团体,从而共同汇集资本、制定决策。 Web3.0并不是每一层都是去中心化的 - 任何一个Web3.0生态系统的资深用户都知道,工程师们一直在尝试建设最大限度去中心化的架构、易于使用的应用和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并会在其间做出各种设计上的权衡。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姨太”和Web3.0社区还在考虑用W3BCloud这样的去中心化数据中心,或是通过系列操作将轻量级客户端转移到Eth2上面,来减少各个层级上的信任。虽然MetaMask将Infura作为其默认服务器,但他们也一直允许用户选用自己的区块链连接。此外,有了Snaps,用户可以选择除了用服务器连接钱包以外的其他方案。 - 尽管很多“姨太”社区中的团队都在致力于改善中心化,但一些更新、更中心化的Crypto网络的成功却说明,用户可能并不太关心这些事情。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断言Web3.0基础设施在未来不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因为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完全去中心化网络的优势。 我是博森科技小锅,专注量化交易八年,也是负责博森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我们公司产品盈利不抽成不分润,收益和运行一直很稳定,如果你对量化也感兴趣的欢迎一起交流~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具备投资依据,请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务必提高风险意识。 紧跟数字经济时代 把握数字算力红利 打造价值IPFS生态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2-07
上一页
1
•••
293
294
295
296
297
•••
32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华尔街日报:习近平为贸易战准备多年 中国打造对抗美国的堡垒
lg
...
特朗普语出惊人、华尔街突传重大变革!比特币冲破11万 黄金3296恢复脱钩
lg
...
特朗普突传“美元”重磅宣布!《华尔街日报》独家:美国大型银行联合进军加密世界
lg
...
特朗普向中国富人招手!马斯克证实新“金卡”将上线 但是中国移民不愿签……
lg
...
【比特周报】特朗普“秘密”晚宴讲话曝光!比特币牛回11万巅峰 美元帝国迎重大变革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7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