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文章
马斯克带头搞黄色
go
lg
...
Grok
3
出圈靠小黄文,Grok 4靠Ani。 马斯克实在是太特么懂了。 7月15日,Gork推出companion虚拟人陪伴功能。 其中,名为Ani的双马尾金发美少女,火速攻陷全网,成为全球宅男讨论的焦点。 仅仅一天时间,Gork就登上日本、中国香港iOS免费总榜第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10个国家TOP 10。 离谱的是,因为上线过于火爆,几度给服务器刷宕机了。 无数宅男彻夜排队,想要上线和AI女友深入交流,却只能看着屏幕上的少女一动不动…… Ani为什么如此火热?马斯克肉身带货、疯狂转帖自然是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可以被开启的成人涩涩功能开关。 用户只要充充值30美元,成为月会员,即可解锁NSFW模式。 解锁后,你不断给她说土味情话,加好感度。当好感度达到5级时,王炸来了…… 此时的Ani,仿佛被解开了封印,从一位纯情美少女变成张嘴就是开车的老司机,是一个随时换各种服装为你热舞的赛博魅魔。 车速很快,肉体抖动的效果非常夸张…… 人虽然是假的,但色是真的。 太猛了。 用AI搞黄色,这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 只不过马斯克将这个话题的热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细品一下都能发现,这不仅是个致富密码,也是促进AI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就像它曾经促进互联网发展一样。 毕竟,搞黄色,一直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对AI本身来说,这不过是它对传统行业,降维打击的常规操作。 比如,随着AI成人内容火爆,很多“老师”可能都将失业。 01 搞黄色,第一生产力 早在2000年,初步接触互联网的上一辈老司机们,就总结出了“第34条法则”: 任何新事物,一定能跟色情扯上关系,没有例外。 即便现在没有,那也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正确的进入方式,将来一定会有。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最早的录像带是用来看成人影片的; 互联网上最早最热门的是黄色网站; 最早的线上支付是黄色网站开发的; 谷歌起初只是美国青年用来找小电影的; Facebook最早是美国大学生用来约炮的; 最先应用VR技术的是色情电影; …… 比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在线视频”这玩意。 就是因为,在那个靠着28.8K猫上网、打开图片多一些的网站都会卡死的年代,LSP们不愿意等半个小时下载一部片子。 兴致来了,立刻点开看的吸引力才最大,就算清晰度低一点也没事。 于是,全球的成人网站,率先一个个进化成了无需附加插件、直接在线播放视频的网站。 90年代末,一位名叫Richard Gordon的老哥发现了商机,为多家色情网站设计了最早的在线信用卡付费系统。 彼时,在国内,则是VCD、DVD最风靡的年代。不过,不论在门店还是地摊上,一半以上的盗版光碟,都是带颜色的。 上一代人对光碟的渴望,就像这一代人对色图的渴望,直接把播放机市场,推到不属于自己的高度。 时代继续发展,单单只说我们亲眼见证过的。 国内现存的、乃至已经退场的互联网企业,基本全是搞擦边起家的。 快播、迅雷,这些软件是怎么获客的,大概只有小孩子不知道…… 尤其是数百万宅男怀念的快播,甚至毫不掩饰公开裸奔,直接把自己玩死了。 再往后,2010年左右,一系列社交软件开始崛起。 VX是怎么火的?当年有关“漂流瓶”“、”摇一摇”、“附近的人”的段子,网络上铺天盖地,想必不少人还记忆犹新。 无数寂寞男女借助这些新奇功能,彬彬有礼地在深夜,做出一次次灵魂试探与交流。 那年头,还没有帮外公卖茶叶的大学生,讲究个你情我愿,所有也没有被监管重视。 依靠深夜市场,平台迅速完成最原始的用户积累,之后再找机会从良、立牌坊。 先做,再立。 x冲动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源泉,是深深印刻在基因中的本能。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进步,它永远是最原始的驱动力。 此时此刻,全世界互联网36%的信息,都是色情内容;四分之一的搜索记录,都与色情相关。 每时每刻,全球至少有17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成人影片。 其中,男性占三分之二。 不在线看的,恐怕更多…… 数以十亿计的LSP,蕴含的消费力无法估量。 以全球最大的成人网站P站为例,2024年的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29亿。 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的51%。 如此巨大的流量池,带来的是平均每秒钟三千多美元的盈收,超过全世界绝大多数企业。 色情业一直走在时代前沿,引领科技进步。 无论任何商品,想要扩大市场规模,就得降低成本。 这需要大量消费者支撑。 搞黄色作为一个没有成本,却能吸引到巨大消费群体的手段,在新技术量产化前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只有能色情行业大规模使用的新技术、新模式,才有可能会成为主流。 再先进的技术,终究还是要落脚普通人的日常需求,否则很难大规模商业化。 作为新兴技术,AI同样逃不出真香定律。 02 堵不如疏 最近两年,随着AI应用逐渐进入生活。 即便在管控较严的国内,包括但不限于微博、贴吧、小红书,都开始大量流出大量真人风格,质量极高的AI绘制图片。 质量有多高? 如果不提前说,你能发现下面这张图,其实不是真人吗? 早在2023年,德国公司ColorDigital,已经开始组建数字模特团队,用身材完美的AI模特,给各种潮牌做宣传。 基于这些操作原理,不少人都打起了歪心思。 这样的图都能做,能不能给我做“那样”的图片呢? 众多LSP,开始激动了。 “那样”的图,自然也是有很多的,但过于暴露,不利于传播。 我就替大家看了。 有多家海外媒体称,AI绘制的这些色图,已经开始冲击OnlyFans等色情付费平台的真人创作者。 国内也不落后,成套成套的大尺度图片,也在社交平台上开始泛滥。 你完全可以想象到,现如今的各种虚拟人主播,还像是那么回事。 但虽然AI用户本身欲望需求的推动,各种搞擦边的AI主播很快、甚至已经开始批量出现。 为了获取流量,这并不奇怪。 有人说这些内容不健康,应该禁掉。 我就觉得很好笑,怎么禁? 互联网本身,就不可能脱离这种“低级趣味”存在。 与其一刀切,科技巨头们越来越倾向于,不如放开限制。 2025年2月13日,OpenAI发布《模型规范》的扩展版本,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用户的自由,只有涉及未成年人的x内容才被视为被禁止。 简单来说,就是大幅放开了对成人内容的限制,只需遵守底线即可。 而在此之前,OpenAI对色情内容是一刀切,以致于被用户投诉最多的,从来不是黄暴内容,而是过度审查。 比如,某用户想写一篇乳腺健康的科普文章,被AI检测到关键词“乳房”,秒变道德标兵,不允许生成内容。 OpenAI最大的压力,来源于金主微软和投资人,催促尽快盈利。 但正经的商用场景,目前都处于尝试阶段,很难说一下就跑通。 既然如此,再端着架子就不太合时宜,只好复制过去前辈们的剧本,放宽成人内容限制,至少先把用户留下来。 OpenAI(一年前):我要做AGI,请大家多多关注。 OpenAI(一年后):我下海了,请大家多多捧场。 相比之下,马斯克似乎一开始就不准备藏着掖着。
Grok
3
刚刚出来的时候,就跟市面上别的产品不太一样:几乎是没底线的代名词。 想聊黄色?可以。 至少,你让它输出中文剧情,几乎不会检测敏感词。给出两三百字的大纲,grok最多可以一次生成四五千字的小黄文。 各种题材,无一不精。 车速很快。 相比之下,其它大模型,多少都有内容限制,动不动就碰到G点。 虽然现在也陆续放开了,但还是显得纯情很多。 要么隔靴搔痒,要么直接抱歉无法生成。 既然如此,Ani的种种表现以及出圈,就不那么令人意外。
Grok
3
出圈靠小黄文,Grok 4靠Ani。 等到AI突破二次元,来到三次元的现实世界,大概率也会首先满足LSP们的需求。 也就是说,人形机器人首先大规模投入应用的场景,很可能依然是色情行业,满足人对性与感情的需要。 否则,为什么要设计成人形? 如果仅仅出于“实用”的角度,完全没有必要。 任何产品的发展动力都是市场,没有市场的产品就没有研发的空间。 之后,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才有可能进入到其他更广泛的服务行业。 还是那四个字:先做,再立。 03 尾声 回到现实。 大家在兴奋之余,不得不考虑一个事实:无论是现在的AI伴侣,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形机器人伴侣,它们实际上有性别吗? 无论把虚拟人、机器人做成男人还是女人的样子,它的性别是人类根据外表去定义的。 它针对不同性别的人类作出不同的交互动作、语言,也是在执行程序的要求,而不是自发的。 如果将来情趣机器人真的进入千家万户,当你发泄完精力后,躺在ta旁边、进入圣贤状态时,再去思考这个问题,才能切身体会到其中的恐怖。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可怕的现实: 这个时代,机器在加速人类化,人却在机器化。 人变得越来越理性、麻木,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语言、情感、生活趋向于格式化,就想一台台设定了既定程序的机器。 而我们失去的这些情感,则被赋予到了机器上,试图让它们变得有感情、学会与人沟通、读懂人的心理变化…… 照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人迟早会变成机器,而机器却会成为人。(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7-19 18:50
重磅反转!英伟达H20芯片对华解禁 市值单日暴增2000亿美元
go
lg
...
超过20万张英伟达H100,算力规模是
Grok
3
的两倍、Grok2的100倍,超算中心当前集群峰值算力为800 EFLOPS。 根据马斯克的规划,xAI下一代集群将部署100万张英伟达GPU,预计峰值算力达到2000-4000EFLOPS,较当前提升5倍。预计建设成本约350-4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将用于购买英伟达GPU。 Meta等公司同样在大力投入算力建设,其最新数据中心面积相当于美国曼哈顿的规模。Microsoft、OpenAI、Amazon等美国AI公司在过去两三年都在努力扩大用于建设算力的资本支出。相比之下,在AI领域尚未推出较好产品的苹果公司,其Apple Intelligence版Siri面临开发困难,但账上超1300亿美元现金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收购资金。英伟达作为全球算力霸主成为最大受益者,也成为人类历史上首家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的公司,该市值超过了日本的GDP,超过英法德等国家的股票总市值。
lg
...
金融界
07-16 10:07
集齐王牌开战!马斯克SpaceX向xAI砸20亿美金,硬刚OpenAI等对手
go
lg
...
opic等公司的产品展开竞争。 此前的
Grok
3
已在推理、数学、编程等测试中表现突出,而此次的Grok 4性能或进一步提升。马斯克在发布会上更是直言,Grok 4“几乎在所有学科上都比人类研究生更聪明”。 目前,用户可通过Grok网站或应用程序使用Grok 4,每月费用为30美元;“重度”版本则定价每月300美元。此外,xAI表示,今年晚些时候还将推出更多用于编码和视频生成的专业模型。 7月以来,AI赛道的竞争趋近白热化。各家巨头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在人才与合作资源的争夺上也动作频频。 10日,英伟达支持的Perplexity AI推出具备人工智能搜索功能的新浏览器Comet,意在挑战谷歌的市场主导地位,同日有报道称OpenAI也打算推出人工智能网页浏览器;11日,有消息称Meta从OpenAI挖走两名核心研究员,此举被视为其强化AI团队、加速技术突破的信号;而曾险些被OpenAI收购的AI编程公司Windsurf,近期也宣布与谷歌达成合作;另外,Meta还收购了语音AI初创企业PlayAI。 巨头们的这一系列密集动作,让本就白热化的AI赛道更添变数。如此一来,马斯克的资源“整合”之举便不难理解——他正是要将手中的资源攥成一个拳头,以便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lg
...
格隆汇
07-13 15:17
港股开盘:恒指跌0.36%,恒生科指跌0.48%,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活跃,江西铜业股份涨超3%
go
lg
...
先,甚至超越了DeepSeek R1、
Grok
-
3
等闭源模型,仅次于闭源的OpenAI DeepResearch。 2、丘钛科技(01478.HK):6月份摄像头模组销售数量合计3434.8万件,同比增加4.1%;指纹识别模组销售量约1390万件,同比增7.3%,主要由于该业务市场份额上升。 3、香港科技探索(01137.HK):前6月商品交易额约42亿港元,同比下跌1.2%。 4、瑞安房地产(00272.HK):前6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额达34.73亿元,同比增457%。
lg
...
金融界
07-09 09:38
马斯克xAI模型再升级!Grok-4赋能特斯拉产品矩阵
go
lg
...
考能力。 此前,xAI于今年2月发布的
Grok
-
3
模型已展现出极强的推理能力、逻辑应变能力以及对复杂物理知识和空间模拟的理解能力,在数学、科学和编程等基准测试中击败了包括Gemini、Claude和GPT-4o等多款顶级大模型竞品。Grok-4预计将在这些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 截至周一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下跌近7%,市值损失逾680亿美元。马斯克周末宣布成立新政党,与特朗普政府持续对立加剧了投资者对其核心汽车业务的担忧情绪。 (来源:TradingKey) 在马斯克回归特斯拉CEO职务后,特斯拉股价自4月低点一度反弹50%,如今因再次陷入政治旋涡而承压。 而同时,投资人依然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AI和机器人前景予以较高期待。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表示,特斯拉正走向以自主性和机器人技术为支撑的加速增长之路。 特斯拉迄今仍是先锋领航、贝莱德和Ark Investment等机构青睐的科技和电车制造商股票。欲了解更多明星投资人和机构对特斯拉的持仓变化,请前往TradingKey明星投资者查阅。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8 17:30
科创AIETF(588790)盘中涨近2%,最新规模、份额均创新高,马斯克宣布xAI新一代Grok4大模型即将发布
go
lg
...
0日上午11点)在X平台直播发布。此前
Grok
-
3
在推理、数学、编程等测试中表现突出,此次Grok4被曝有“显著”改进,性能或进一步提升,引发行业对人工智能领域新变革的期待。 方正证券指出,在成长类行业中,计算机板块的开源模型推动AI平权,国产化、智能化加速,算力基建需求明确,AI+行业落地加速;电子板块的消费电子受益于AI赋能传统智能终端,新型智能硬件结合AI创造增量需求,半导体领域AI算力高景气度持续,海外算力需求显著提升,国内ASIC加速自研。 规模方面,科创AIETF最新规模达44.00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7。 份额方面,科创AIETF最新份额达78.55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7。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AI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18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3.43亿元,日均净流入达6850.79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科创AI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772.81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48亿元。 截至7月7日,科创AIETF近6月净值上涨13.29%,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677/3432,居于前19.7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7日,科创AI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59%,最长连涨月数为2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6.1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71%,历史持有6个月盈利概率为100.00%。截至2025年7月7日,科创AIETF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6.57%,排名可比基金1/2。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7月7日,科创AIETF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40%。 费率方面,科创AI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处于较低水平。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7月7日,科创AIETF近半年跟踪误差为0.284%,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7.41倍,低于指数成立以来97.69%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科创AI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的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澜起科技(688008)、金山办公(688111)、芯原股份(688521)、石头科技(688169)、恒玄科技(688608)、晶晨股份(688099)、复旦微电(688385)、中科星图(688568)、道通科技(68820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8.0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科创AIETF(588790),场外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023520;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023521;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E:023989)。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8 11:27
史诗级外卖大战,各家补贴力度如何?淘宝闪购日活超2亿!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强势大涨近2%,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连续2日获净流入
go
lg
...
lor的成绩超越DeepSeekR1、
Grok
-
3
等模型和智能体,一举登顶开源网络智能体榜单。 港股科技龙头股多数飘红:快手涨近4%,小米集团涨超2%,中芯国际涨超1%,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微涨。 【机构:“外卖大战”开启,各平台补贴如何?关注需求侧刺激机会】 近期,各大外卖平台开展了“补贴大战”。除了京东高调入局之外,淘宝闪购在7月2日宣布开启500亿补贴。各平台补贴力度和效果如何? 东吴证券指出,美团加大优惠力度,当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数据优异。美团在2025年7月5日的外卖大战中,开启了大规模补贴活动,包括“0元喝奶茶”等优惠,通过发放高额优惠券吸引用户下单。此外,美团还推出了“15减15”“25减20”等不限量、不限人群的优惠券,进一步刺激消费。然而,由于订单量激增,美团外卖平台一度出现崩溃。根据美团内网公布的信息,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淘宝闪购500亿补贴成雷霆之势,日订单数量增速加快。淘宝闪购于2025年7月2日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在未来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补贴方式包括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旨在刺激消费,带动市场总量增长。7月5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在补贴大战中表现出色,日订单数从5月2日的超过1000万单增长至7月5日的超过8000万单,增长了7倍;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单,淘宝闪购的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2亿。 京东外卖关注商家及骑手的待遇。京东外卖自2025年2月上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措施,包括“0佣金”政策吸引商家入驻,以及“百亿补贴”计划,计划一年内投入超100亿元,面向全体用户发放最高20元的补贴。此外,京东还通过与星巴克等品牌合作,进一步提升品质外卖的吸引力。根据京东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27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业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 对比各家优惠券,东吴证券指出,美团和淘宝的优惠力度大致相当,主要面向低价格带。美团和淘宝的优惠额度包括满38减18、满15减15等。优惠券是一种以小撬大的补贴形式,利于规模较小的玩家快速获取市场份额。本次外卖大战,各主要平台的优惠券针对的价格带主要是20元左右,这常常是茶饮和低价快餐所处的价格带;而对于50元左右高单价则优惠力度不明显。因此外卖茶饮龙头有望从中受益。 (来源:东吴证券20250707《外卖大战开启,各大平台增加补贴》) 【中金: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中金公司指出,成交活跃度为资本市场深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亦是资本市场板块公司(如交易所、券商等)的重要收入来源。受益于市场机制改革,当前港股资产与资金结构已较过往“传统行业主导、境外机构主导”的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中金认为,“资产+资金”的持续变革有望从资产体量、估值、换手率三个维度打开港股成交活跃度中长期成长空间,进而推动港股业务敞口较高、竞争力领先的资本市场板块优质机构跑出成长性α、再塑向上弹性。 1. 资产之变:“A+H”上市与中概潜在回流催生优质资产增量,“新经济”权重提升撬动估值及换手中枢。 1)新增资产增厚:中国香港作为连接中外的关键枢纽,是中国优质企业对接全球资本的重要平台。在当前中国扩大开放与全球地缘政治存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境内重点企业以“A+H上市”走向国际、境外优质中概资产回流的双重需求,有望持续为港股注入优质标的,进而吸纳增量流动性。 2)存量资产升级:伴随上市机制持续优化、产业转型下中国新经济企业不断涌现、以及存量企业盈利增长与估值重塑,未来港股“新经济”板块市值占比有望进一步攀升。测算2015-2024年港股“新经济”资产换手率、市盈率中枢分别为传统资产的1.3倍、4.3倍,结构重构有望推动港股估值中枢上移与交易活跃度提升。 2. 资金之变:“南向涌入+散户交易”双轮驱动或推动港股换手率中枢上移。过往港股受境外机构投资主导,换手率较全球主要市场偏低;而展望未来,交易习惯偏高频的南向及本地零售投资者,或将成为换手率上行的关键助力,进而支撑市场流动性。 具体来看,中金测算2017-2025年至今南向资金交易换手率平均为非南向资金的2.4倍,在互联互通优化及港股资产吸引力提升下,其持仓占比稳步抬升将利好换手率中枢;同时2023-1H25港股互联网券商成交额市占率从4.5%升至5.1%,反映零售参与度边际持续提升,其高换手率特征亦将为换手率中枢上行提供支撑。 (来源:中金公司20250708《“资产+资金”共振:港股业务迈入新时代》) 资金面上,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合计“扫货”超7300亿港元,仅半年流入规模便已达历史年度净买额的次高纪录。 截至7月6日,近7日以来,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标的指数成分股中芯国际、美团、小鹏汽车获南向资金青睐,净买入金额分别达52亿、12亿、10亿港元。 看好AI软硬件突破带来的颠覆性投资机遇,不妨关注全市场费率最低档的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综合覆盖科技各子板块(芯片电子、制造型硬科技等),更全面覆盖科技赛道,管理费仅为0.15%,较其他同类ETF显著更低,也是全市场唯一的管理费仅15BP的恒生科技ETF基金!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还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3127;C类:013128)方便7*24申赎。 一键布局港股科技,认准更“纯”科技属性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标的指数聚焦TMT行业,不含医药、家电、汽车,AI属性更纯!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高达75%,龙头含量更高!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还支持T+0交易、不占用QDII额度,是投资港股科技赛道更为高效便捷的选择,一键轻松勾勒精华版的“科技版图”!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特此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若盲目投资溢价率过高产品,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上述基金均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8 10:58
重磅会议定调:强化科技创新!寒武纪劲升4%,科创芯片50ETF(588750)放量大涨2%
go
lg
...
算量依旧是提高模型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前
Grok
3
发布时,模型训练计算量比上一代高10 倍,使用了20 万张GPU 卡集群。阿里的Qwen3 在预训练方面,使用的数据量几乎是Qwen2.5 两倍,达到了约36 万亿个token。(来源于国盛证券20250629《计算机行业周报:预训练与推理需求持续旺盛》) 中信建投指出,全球Token消耗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免费AI服务的规模化普及成为核心引擎。当前海内外头部厂商持续发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激增的推理算力需求。(来源于中信建投20250630《继续看好稳定币和算力产业》) 【国产化:国产算力增量空间广阔】 中信证券表示,现阶段海外AI已经形成了 “推理算力提升→用户产生粘性→更大推理需求→更多推理算力需求”的闭环,带来更多商业化空间和应用。国产链在市场情绪阶段性催化下也会有所表现,虽然短期内受头部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影响波动较大,但国内IDC头部公司长期空间广阔;此外,半导体先进制程的产能受限是目前制约国内算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未来国产算力需求提升,增量空间同样广阔。(来源于中信证券20250629《中报季还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看好芯片核心科技,可关注科创芯片50ETF(588750),跟踪复制科创芯片指数,涨跌幅弹性高达20%,覆盖芯片产业链核心环节,高纯度、高锐度、高弹性!低门槛布局科创芯片核心环节,高效把握“新质生产力”大行情,抢反弹快人一步!场外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A:020628;C:020629),可7*24申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30 10:59
特斯拉Grok AI助手即将上线:个性定制与儿童版本重塑人车交互
go
lg
...
交互体验。Grok基于强大的语言模型(
Grok
3
),具备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支持语音和文本交互,旨在成为驾驶员的智能伴侣。据特斯拉固件分析专家“green”透露,Grok尚未正式上线,但固件代码显示其功能已接近完成,预计随2025年软件更新(如2025.20版本)推出。 Grok将取代特斯拉现有的语音命令系统,提供更直观、个性化的交互。用户可通过Grok进行车辆控制(如调节空调、导航)、查询信息(如天气、股票)、管理日程,甚至进行趣味对话。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2025年1月X直播中表示:“你可以与你的特斯拉对话,询问任何事情。”这一承诺暗示Grok功能几乎无上限,依托云端处理能力实现复杂任务。 个性定制与儿童版本功能解析 Grok的亮点之一是其个性定制功能。固件分析显示,特斯拉计划为Grok引入多种“个性”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讲故事者、儿童问答游戏、冥想引导、激励教练、浪漫助手、治疗师等。这些个性可根据用户偏好调整,确保交互体验贴合个人需求。例如,浪漫模式可能提供温馨对话,而激励模式则为用户加油打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版本,专为家庭用户设计,包含讲故事、猜谜游戏和儿童问答等功能,旨在提升后座乘客的娱乐体验。此功能不仅增加车辆的家庭友好性,还可能吸引更多年轻家庭选择特斯拉车型。固件还显示新增“语言导师”个性,表明Grok可提供教育支持,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场景。 以下为Grok个性功能的部分对比表: 个性模式 主要功能 目标用户 儿童版本 讲故事、猜谜游戏、问答 家庭与儿童 激励教练 激励性对话、目标设定 需要动力的驾驶员 语言导师 语言学习、词汇练习 学生与学习者 治疗师 情绪支持、倾听对话 需要心理支持的用户 AMD芯片限制与英特尔车型兼容性 尽管Grok前景令人兴奋,但其硬件兼容性存在限制。根据“green”的固件分析,Grok目前仅支持基于AMD Ryzen芯片的特斯拉车辆(如2021年后的Model S/X、Model 3/Y部分车型)。较老的英特尔Atom芯片车型(如2021年前的Model 3/Y)暂时无法支持Grok,原因可能是英特尔芯片的计算能力不足以处理Grok的复杂任务。 然而,马斯克此前表示Grok将依赖云端处理,减轻车载硬件负担,这可能为英特尔车型带来希望。固件显示,Grok的语音请求将通过云端服务器处理,类似当前语音命令的运行方式。即便如此,AMD车型的优先支持可能引发老车主不满,特斯拉或需推出过渡方案(如硬件升级)以平息争议。 以下为Grok硬件兼容性对比: 芯片类型 支持Grok 典型车型 备注 AMD Ryzen 是 2021+ Model S/X, 部分Model 3/Y 优先支持 英特尔Atom 否(暂时) 2021前Model 3/Y 需云端优化或升级 埃隆·马斯克的Grok愿景与Robotaxi关联 马斯克将Grok视为特斯拉AI战略的关键一环,与即将推出的Robotaxi平台密切相关。2025年6月,特斯拉计划在德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测试,首批10-20辆Model Y将实现无人驾驶。Grok的集成将增强Robotaxi的乘客体验,支持自然语言交互、路线优化和个性化服务。马斯克在X上表示:“Grok将重塑人与车辆的关系,Cybercab(Robotaxi)将通过Grok实现智能调度。” Grok的云端架构使其适合Robotaxi的分布式网络需求。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与Grok结合,可实现从驾驶辅助到乘客服务的无缝过渡。例如,乘客可通过Grok预订Robotaxi、调整车内环境或查询目的地信息。马斯克还暗示,Grok未来可能与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联动,形成统一的AI生态。 Grok对市场与用户体验的影响 Grok的推出将巩固特斯拉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挑战谷歌Gemini、苹果Siri等车载AI助手。其个性化功能和儿童版本可能吸引新用户群体,提升品牌吸引力。然而,硬件限制和潜在的订阅费用(如Premium Connectivity的10美元/月)可能引发争议。Reddit社区用户担忧:“Grok若需额外付费,老车主可能感到被边缘化。” 市场方面,Grok的成功将推动特斯拉从硬件驱动转向软件和服务收入。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表示:“Grok与Robotaxi的结合可能为特斯拉带来高利润的订阅收入,估值或达5万亿美元。”但隐私问题不容忽视,用户数据在云端处理可能引发监管关注,特斯拉需加强数据安全措施。 编辑总结 特斯拉的Grok AI助手即将上线,凭借个性定制、儿童版本和云端处理能力,有望重塑人车交互体验。AMD芯片车型将率先支持,但英特尔车型的兼容性问题需解决。Grok与Robotaxi的协同将推动特斯拉向AI驱动的移动服务平台转型,市场潜力巨大。投资者和用户应关注Grok的 rollout 时间表、订阅模式及隐私保护措施,以评估其对特斯拉生态的长期影响。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17日:特斯拉固件显示Grok个性功能,包括儿童版本和语言导师,预计随2025.20更新推出。 2025年6月12日:特斯拉宣布Robotaxi测试计划,Grok将增强乘客交互体验,首批测试7月启动。 2025年2月17日:马斯克确认
Grok
3
语音模式将在特斯拉车辆上线,预计2月底实现。 2025年1月8日:马斯克在X直播中宣布Grok将集成至特斯拉,称“可询问任何事情”。 (字数:约260字) 专家与行业点评 Dan Ives,Wedbush分析师,2025年6月10日:Grok的个性化功能将使特斯拉在车载AI领域领先,Robotaxi的成功或推高估值至5万亿美元。 Green,特斯拉固件分析专家,2025年6月17日:Grok仅支持AMD芯片车型,英特尔车型需云端优化或硬件升级。 Gene Munster,Deepwater资产管理合伙人,2025年6月14日:Grok与FSD的结合将使特斯拉成为AI驱动移动服务的标杆。 Elon Musk,特斯拉CEO,2025年6月9日:Grok目前使用率较低,但未来将在特斯拉生态中扮演核心角色。 Brian Wang,NextBigFuture博主,2025年2月18日:Grok的云端+本地混合模式将确保所有特斯拉车型的兼容性,降低硬件限制。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20 00:11
Meta豪掷1亿美元挖角OpenAI失败:萨姆·奥特曼揭秘AI人才争夺战
go
lg
...
OpenAI与xAI联合发布多模态模型
Grok
3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月10日:OpenAI完成8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1500亿美元,计划加大AI安全与伦理研究投入。 1月25日:谷歌宣布投资50亿美元建设AI研发中心,目标在2025年吸引1000名顶尖AI工程师。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6月17日,摩根士丹利科技分析师Brian Nowak表示:“OpenAI在人才保留上的成功得益于其创新文化和AGI使命,Meta需通过技术突破而非单纯高薪来提升竞争力。” 6月16日,高盛全球科技研究主管Toshiya Hari指出:“Meta的挖角失败反映了AI行业对使命感的重视,OpenAI的估值和融资能力使其在人才市场占据优势。” 6月15日,巴克莱AI行业分析师Amarpreet Singh分析:“AI人才短缺将推动薪酬持续上涨,但OpenAI的股权激励和项目吸引力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6月14日,华盛顿技术政策研究所专家Lisa Wong评论:“Meta的1亿美元挖角计划显示了AI行业的激烈竞争,但OpenAI在AI伦理研究上的投入更能吸引年轻人才。” 6月13日,瑞银全球科技投资主管Mark Haefele表示:“AI人才争夺战将重塑行业格局,OpenAI的成功表明,技术愿景和文化是比薪酬更重要的驱动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9 00:11
点击加载更多
24小时热点
8月1日大限逼近,特朗普对中国的策略变了!美元隐患未除,下周重磅大戏不断
lg
...
黄金多头坚决不放弃:这一水平有强支撑!下周多重风暴来袭,不止美联储
lg
...
中国监管部门两次约谈,电商巨头外卖大战仍不停火!生死存亡时刻?
lg
...
风暴将至?!下周将是市场密集消化信息的一周
lg
...
李嘉诚港口交易高度政治化!独家谈判期限或被延长 这一幕恐让特朗普暴跳如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