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共话科技投资的变革与机遇 工银瑞信携手财富黑卡私享会成功举办
go
lg
...
好因素推动下,科技板块表现较为亮眼。如
DeepSeek
等大模型的快速崛起,以及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兴科技概念的兴起,科技板块逐渐成为2024年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领域。接下来该如何布局科技赛道?工银瑞信基金经理张姝丽和李邵钊在现场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张姝丽对机器人、智驾和低空经济等细分赛道的发展空间进行分享。她认为在技术、市场与政策三维驱动下,机器人、智驾和低空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尤其是机器人,在政策催化以及技术升级加持下,万亿级市场将启动。她指出,当前机器人、智能驾驶和低空经济正处于“技术突破→商业化验证→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但各细分领域的发展节奏不同,未来在投资上需采取差异化的布局策略。 而基金经理李邵钊则对TMT板块分享了独特的观点。对于市场普遍认为的TMT板块估值波动较大的问题,李邵钊分别从“创新、规格成长特点和牛鞭效应”三个方面给出了答案。同时,他指出,TMT板块的波动性并非劣势,在向上的市场环境下,TMT公司的基本面改善与估值提升往往同步发生,从而更容易出现“戴维斯双击”的投资机会。具体到投资方向上,李邵钊也和大家分享了目前看好的投资方向,他目前最看好三个方向,分别是AI应用、自主可控和军工,并分别给出了看好的理由,为投资者布局相关赛道提供了方向。 除了科技板块,开年以来,在多重利好因素的加持下,创新药板块,尤其是港股创新药也实现了较好的收益,那么,在经历了近4年调整后,医药板块的“至暗时刻”是否已过?当前是否适合配置医药板块呢? 对于这一问题,工银瑞信研究部研究总监、基金经理,谭冬寒给出了答案。他首先给出了当前我国创新药处于何种阶段的整体分析,他表示,我们当前正处在以减肥药、ADC、下一代免疫治疗为代表的创新周期早期,同时我国创新药产业正处在第一轮泡沫出清后的修复期,创新质量较三五年前大幅提升。另外,对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他认为现阶段处于
Deepseek
时刻,结构性机会或较为明显。 除了基金经理精彩的主题分享之外,此次活动还设置了多轮的互动环节,进一步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增强了大家的体验感和互动感。当然,最大的亮点为本次活动的参观汽车超级工厂环节,通过实地参观与聆听讲解,能够深切感受到科技给汽车制造带来的变革,共同见证科技与制造融合的震撼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投资者对科技、医药板块等赛道的深刻理解,更为投资者提供了高质量陪伴服务。作为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平台型基金管理机构,工银瑞信依托投研平台化建设、投研一体化运作及人才团队化发展的三大核心优势,持续深化投研领域的专业积淀与创新实践。展望未来,工银瑞信基金将持续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完善投研体系,进一步提升研究的前瞻性、准确性和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贴心的财富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与获得感。
lg
...
金融界
05-19 12:46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再加速!AI人工智能ETF(512930)连续3天净流入,消费电子ETF近1周日均成交位居同类第一
go
lg
...
力,也是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持续降本增效,有助于加速 AI 应用场景落地,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将推动 AI 手机与 PC、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加速普及,上游算力、下游终端与应用公司有望受益。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我国拥有十四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发展人工智能具备多方位优势。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百花齐放,“模速空间” 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呈现众多 AI 科技产品,包含智能穿戴、效率提升、智能健康、音频设备、智能玩具等 C 端零售的智能硬件产品,体现出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的升级。除了智能化、创新性、优质性,安全可靠作为相对 “隐性” 的标准,却是 AI 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AI 监管框架有望逐步完善,并注重数据安全、模型透明度、产业链自主可控等。 截至2025年5月19日 11:25,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下跌0.6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兆易创新(603986)领涨3.29%,和辉光电(688538)上涨2.61%,沪硅产业(688126)上涨1.66%;通富微电(002156)领跌4.05%,珠海冠宇(688772)下跌2.70%,芯原股份(688521)下跌2.52%。消费电子ETF(561600)下跌0.26%,最新报价0.78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16日,消费电子ETF近1月累计上涨2.49%。 流动性方面,消费电子ETF盘中换手4.17%,成交823.55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16日,消费电子ETF近1周日均成交2271.38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规模方面,消费电子ETF近1周规模增长1317.97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5。 份额方面,消费电子ETF近1周份额增长22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5。 消息面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由于美国政府限制Hopper架构的H20芯片出口至中国,公司正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但未来不会再推出Hopper系列芯片。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加强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国产替代化进程。中信建投此前认为,长期来看半导体领域的 “去美化” 趋势与国产化率提升的方向或将持续。 平安证券认为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复苏阶段,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新一轮上升周期已启动。 截至2025年5月19日 11:25,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下跌0.99%。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万润科技(002654)领涨2.92%,国脉文化(600640)上涨2.79%,中旭未来(09890)上涨2.51%;阅文集团(00772)领跌8.52%,网易云音乐(09899)下跌3.98%,阿里巴巴-W(09988)下跌3.81%。 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下跌0.78%,最新报价0.8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16日,线上消费ETF基金近2周累计上涨1.24%。 相关产品AI人工智能ETF(512930)、消费电子ETF(561600)及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投资机遇备受关注。 AI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韦尔股份(603501)、海康威视(002415)、中科曙光(603019)、澜起科技(688008)、科大讯飞(002230)、中际旭创(300308)、金山办公(688111)、新易盛(300502)、紫光股份(00093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64%。 线上消费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从内地与香港市场中选取50只主营业务涉及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以及远程医疗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线上消费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09988)、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快手-W(01024)、科大讯飞(002230)、京东健康(06618)、哔哩哔哩-W(09626)、金山软件(03888)、拓维信息(002261)、阿里健康(002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94%。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芯国际(688981)、立讯精密(002475)、寒武纪(688256)、京东方A(000725)、韦尔股份(603501)、澜起科技(688008)、兆易创新(603986)、工业富联(601138)、歌尔股份(002241)、亿纬锂能(30001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78%。 相关产品: AI人工智能ETF(512930);场外联接(A:023384;联接C:023385)。 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A类:015894;C类:01589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19 11:36
中芯、比亚迪净利翻倍,阿里增速273%领跑!机构:聚焦中国经济转型的主线方向
go
lg
...
年以来,港股市场先后经历经济预期下行、
Deepseek
技术突破引发的中国科技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中美贸易摩擦冲击过后的企稳回升。随着港股科技龙头业绩回暖持续验证,后续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开源证券海外市场团队认为,短期政策博弈型品种波动率仍在,中期仍需评估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潜在压力导致港股市场继续显著回升的涨幅受限,震荡市重点聚焦中国经济转型的主线方向—— 互联网:具备价值及成长的混合属性,受益AI产业趋势步入扩张期,板块性估值回升首要决定因素仍是宏观环境向好。 汽车:整车板块估值阶段性放大特征显著,行业竞争格局持续胶着,埋伏2025年新车爆品周期。2025年智能驾驶将迎产业奇点,ADAS在整车竞争中的重要性提升,优选品牌势能向上、2025年车型矩阵丰富的品种。 半导体:下游低库存状态、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催生补库存效应有望保证2025Q2晶圆代工企业业绩环比向上,中期需求仍需评估全球范围内终端需求边际下修、及补库存后的提前透支影响。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CNY)主要覆盖50家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不仅覆盖互联网行业,还纳入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行业,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美团-W、京东集团-SW、网易-S、比亚迪股份、百度集团-SW、中芯国际、百济神州等各科技领域代表性企业。
lg
...
金融界
05-19 10:56
左手最佳投资组合,右手增量业务落地,首程控股(0697.HK)抢占机器人时代先机
go
lg
...
创新性将其停车管理系统“速驿客V3”与
DeepSeek
算法相结合,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其运营效率,还进一步抬升了该项业务的收入水平。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首程控股资产运营收入同比增长27%,贡献了2.58亿港元的稳定现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一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派息传统,自上市以来坚持以持续且稳定的分红来回馈股东及投资人的信任。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派息总额达10.96亿港元。 在资产运营业务收入稳健增长拓宽安全边际、高派息持续抬高回报率的同时,机器人业务作为首程控股的战略新增量,正从“隐形资产”逐步走向市值重估的前台。这一业务过去尚未在公司市值中体现,正成为公司市值跃升的关键催化剂。 二、机器人领域王者:投出机器人ETF 绑定行业Beta,公司机器人业务铸就个股Alpha 具体来看,公司通过规模达100亿元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构建了覆盖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的“机器人ETF”组合,精准卡位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高增长赛道。这一“最佳机器人投资组合”,具备明显的行业Beta属性。 在Alpha层面,首程控股正直面解决机器人行业“出货难”等堵点。公司通过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场景+服务”模式解决行业最大痛点——商业化落地。例如,万勋科技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在首都机场停车场测试,未来有望实现“停车即充电”全流程自动化,这一模式既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又为首程创造服务收入。该公司为机器人企业提供销售代理、融资租赁、产业咨询、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当前已经产生实际收益。 可以说,首程控股凭借传统业务的稳健经营持续释放稳健现金流与高股息回报,奠定价值投资基石。而通过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基金的生态布局与场景化商业模式的深度探索,公司正将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产业闭环。 当智能充电设备驶入机场停车场之时,企业已悄然实现现金流业务与成长性资产的战略耦合,形成穿越周期的独特投资价值。这种“现金奶牛”与“未来引擎”的双轮驱动,恰是当下市场稀缺的价值成长双重奏。 三、核心竞争力:从场景整合者到生态建筑师 进一步来看,首程控股在机器人领域的护城河,源于其“左手场景、右手技术”的独特资源整合能力。 在场景端,公司运营的百万停车位与百万平方米产业园区,为被投企业提供了不可复制的验证场景。例如,云鲸入驻首程管理的融石广场,获得2000平方米的实测空间与实时数据接口,加速算法迭代;松延动力的仿生脸机器人落地首钢园购物中心,通过人机交互提升消费体验。这种“以用促研”的闭环,不仅加速技术商业化,更推动传统业务向智能化升级,形成“技术验证-数据反哺-资产增值”的飞轮效应。 从技术端来看,近日公司宣布张建伟院士加入其董事会,这为首程控股的机器人战略注入顶尖学术资源。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权威,张建伟在机器人感知、多模态交互等领域的积累,将直接赋能被投企业的技术迭代,缩短产品从实验室到商业场景的转化周期。此外,其行业影响力有望撬动更多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产业链中的核心节点地位。 在资源端,公司通过与中国人寿合作设立业界首创百亿平准基金,不仅盘活资产流动性,更与顶级原始权益人形成利益绑定。这些合作伙伴本身即为机器人应用的潜在客户,为首程打通了场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这种“资本-场景-产业链”的多维协同,构建了其他机构难以复制的生态壁垒。 2025年一季报的强劲表现,也印证了首程控股战略转型的成效。净利润同比激增80.5%至2.13亿港元,其中机器人基金投资组合的估值提升与停车业务效率优化共同驱动业绩跃升。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业绩会上管理层透露,当前基金组合已显现优异回报,整体投资回报率超3倍,个别项目估值增幅达10倍以上,未来计划年内继续布局约20家机器人企业,2026年将延续同等投资强度,进一步扩大生态版图。 三、结语 首程控股的真实价值,本质在于其同时捕获行业Beta与个股Alpha的能力。 作为致力于打造中国机器人领域最具价值投资组合的先锋,公司受益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整体爆发。而通过场景赋能与生态运营,其独有的商业化能力又创造了超额收益。张建伟院士的加盟,不仅提升了技术转化效率,更强化了战略的前瞻性。 短期看,传统业务的高股息与机器人概念的估值重估形成双重支撑;中长期,传统业务构筑增长基本盘,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临界点临近打开想象空间,首程控股有望成为“科技赋能基础设施”的全球标杆。在智能革命重塑实体经济的进程中,这家企业正以“产融结合”的独特范式,书写着新质生产力的资本叙事。
lg
...
格隆汇
05-19 08:36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险资长线资金入市,A股“稳中有进”趋势延续,对欧出口是今年景气投资的一条重要线索
go
lg
...
明确,中国基模“六小龙”。 阿里巴巴、
DeepSeek
、字节跳动、腾讯、阶跃星辰、智谱AI六家厂商,代表了国内基础大模型的最高综合实力水平。而美国市场同样呈现OpenAI、谷歌、Anthropic、X.ai、Meta五强称霸的态势。随着竞争持续深化,未来市场格局不排除进一步集中。 2025年三季度有望进入Agent密集落地期,两个维度把握AIAgent核心标的。C端看,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凭借流量优势已成为C端Agent的核心企业,未来关注手机端超级入口的形成如巨头与手机厂商合作,打造“衣食住行”生活助手,最看好阿里的潜力。C端垂直场景看好金山办公、合合信息、科大讯飞、同花顺等具备黏性、高频应用。而B端Agent要分为两个层面去看:1)头部客户Agent:微调需求较高,通常会先选择具备云能力的基础模型(如阿里、字节、腾讯),交付通常给到由基模厂商推荐的核心伙伴,如阿里-亚信科技、阿里-信雅达、字节-汉得信息、华为-软通动力、字节-新致软件等。2)中小客户Agent:头部企业的岗位级应用如编程、人力、法律以及中小企业在成本等因素驱动下,或更多采用金蝶国际、北森控股、鼎捷数智、税友股份、泛微网络、用友网络、致远互联等公司的标准产品,金融行业公司建议关注顶点软件。 国泰海通:首选新消费、高成长 当下人口周期见顶,伴随零售效率持续优化及年轻群体逐步创收,消费呈现明显的新渠道和新品类驱动:渠道端,伴随消费群体区域分化,高端零售渠道与量贩折扣渠道并行,对传统商超渠道实现分流;品类层面,伴随消费者对商品多元化要求持续抬升,情绪消费、健康消费和美护消费等需求持续裂变,宠物、零食及美护为代表的单品红利持续释放。展望后续,渠道创新和品类创新将互相驱动,消费将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增长,在此基础下,具备渠道调节能力,以及具备产品、品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展现成长性。 当下休闲食品仍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红利,鸣鸣很忙等折扣业态仍处于高速扩张阶段,抖音等兴趣电商对传统渠道分流延续,继鹌鹑蛋后,魔芋制品为卫龙美味、盐津铺子打开第二成长曲线,驱动业绩弹性释放;啤酒旺季将至、经营环比改善,燕京啤酒仍处于业绩释放阶段,青岛啤酒头部优势凸显;饮料仍处于单品势能释放阶段,东鹏主业稳健,第二成长曲线凸显,成长性延续。 白酒商品属性正在加速重塑,其快消品属性强化,能够提前适应快消品运作逻辑的企业竞争优势会愈发凸显。股价层面,白酒板块配置价值凸显:1)分红层面有潜力:当下茅、五、汾等头部企业股息率接近或大于3%;2)动态估值基本回落至历史区间低位;3)后续具备潜在催化因素,例如房价等资产价格边际企稳,内需政策等;4)选股层面,首选具备份额逻辑的企业。
lg
...
金融界
05-19 07:36
南华早报:中国大陆的下一代监控工具引入人工智能助力,称可监视 Telegram 和 VPN 用户
go
lg
...
elegram和VPN用户,并利用类似
DeepSeek
的模型分析调查线索。 参展方包括公安部下属的研究机构以及各类民营企业。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展品的重要卖点,包括监控工具、刑侦设备和无人机干扰设备。 其中一项展出技术是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推出的“个人极端行为多维情报分析”。 该研究所称,中国在对“个人极端事件”的预警方面面临安全挑战。所以研究所开发了人工智能模型,分析购物记录、搜索历史和社交媒体帖子,以识别高风险人员。 工具基于中国创业公司苏州语灵提供的Dify人工智能代理服务开发,这是一个开源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平台。 过去一年里,数起“独狼”袭击事件震惊中国公众。最严重的一起发生在11月,62岁的樊姓男子在南方城市珠海一座体育中心外驾驶SUV冲撞人群,造成至少35人死亡、至少43人受伤。 樊于1月被执行死刑。 自那次袭击后,北京多次强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要求地方官员识别有可能实施此类“极端事件”的人员。 这家官方研究机构还展示了AI辅助的手机取证工具和逃犯追踪系统。许多制造商强调警务设备的安全性是产品的一大卖点。有公司声称其工具可以监控警务设备的使用,尤其是上网行为,迅速发现“非法发布、传输、存储或处理涉密信息”的情况,从而“保障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去年,北京大幅修改了有关国家秘密保护的法律,扩大适用范围。随后出台的政府规章要求制造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创新保密产品和涉密技术装备”。 这一规定于9月生效,并承诺对“在此类技术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予奖励。 保密性也是今年展会的一个主题。参观者必须通过二维码申请参展,并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随后通过审核程序方可入场。 展会上许多潜在买家穿着警服,部分展商要求参观者出示警察证件才允许拍摄产品照片。在某些情况下,产品说明书只提供给执法机构人员。 展厅内有一条醒目的标语写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展示的一款工具声称可以监控Telegram,这是一款以隐私和安全著称的广泛使用的即时通讯应用。该工具可监控使用中国手机号码注册的Telegram账号,中国手机号码实行实名制。 据这个研究所介绍,工具目前已收集超300亿条消息,监控了7000万个Telegram账号以及39万个公开频道和群组。 研究所的一段宣传视频,展示了如何通过入侵的中国手机号码登录Telegram监控群聊中的毒品交易。 研究所还表示,Telegram上涉及政治和香港话题的消息也在监控之列。研究所称,开发这一工具的原因之一是2019年香港反政府抗议者广泛使用Telegram。 在中国大陆,网络用户需使用VPN才能访问Telegram和境外多数媒体,但来自东部城市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展示了一种可侦测此类行为的工具。 其他几家公司也宣传了供警务使用的大模型,强调其产品基于中国开源模型如
DeepSeek
。他们表示,这些AI模型可帮助警方更有效地分析线索、管理设备、勘察案发现场和审讯嫌疑人。 一家北京公司宣称其AI工具可对嫌疑人实时进行心理测试,以实现“智能审讯”,迅速“击破其心理防线”。 华为、科大讯飞和海康威视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展示了他们适用于执法场景的AI模型。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19 00:00
搜狐科技年度论坛迈入第七载张朝阳:不止关注AI,更面向整个科学世界
go
lg
...
资源,通常由大型科技公司如阿里、华为、
DeepSeek
等完成。一般单位只需基于已有基础模型进行领域适配的微调和后续的推理应用。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 教育如何变革以回应智能时代的挑战?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家王树国深入分析了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变革趋势和蕴含的发展机遇。“世界在发生剧变,很多发明创造创新乃至新形态引领都来自于社会,社会实践走在理论的前面。”王树国指出,“大学必须从单一学科为支点传统的小圈子当中跳出来,直接与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这是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家王树国) 在AI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提出,在AI时代,艺术创作人才的教育培养,更加要面对传统学科界限的破局。他表示,“我们要拥抱AI时代,我们要和它交朋友,而不能树敌。” (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 智能浪潮下的思想交锋:AI认知争议与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 机器智能能否突破人类认知的阈值?当技术奇点日益临近,人类文明将面临怎样的重构?围绕这些核心议题,由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嘉主持的“问道智能”圆桌论坛上,张朝阳,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亚勤,以及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展开了激烈讨论。 多位嘉宾一致认为,AI并非人类的替代者,而是人类认知与能力的延伸。张亚勤指出,人类还是主宰,机器或者机器人还是的从属。个体 IQ与 AI 结合后,就像在蒸汽机时代,人类的体力可以翻倍。”傅盛补充道:“我认为现在AI的智商水平可能已经比人类高了,但并不影响我们使用它。”张朝阳则强调人类直觉有不可替代性,“人总是心生一计,产生在自洽性之外的东西。”他好奇人工智能真的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吗?张亚勤回应道,AI目前更多是在结构化、规则明确的问题中表现卓越,“但是模糊的东西AI会稍微弱一点。” 人形机器人的前景如何?由初心资本合伙人许旸洋主持的“人形机器人进化论”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和落地,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市场竞争。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常琳强调落地关键是“创造实际价值”。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则以自动驾驶的发展历程作类比指出,人形机器人走向成熟需要一个相对长的周期,当前行业尚处于探索阶段。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灵宝CASBOT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正涛则强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应从长期视角来看待:“我们可能会高估其短期能力,但往往低估其长期潜力。”宇树科技技术副总经理王启舟则表示:“如果年轻人相信这个行业的未来,哪怕只是一部分人进入其中,也许某一天人形机器人就能变成我们梦想中的样子。” 从浩瀚宇宙到细胞粒子 基础科学不断拓展人类认知 凝视浩瀚宇宙,人类从未放弃探索的脚步。从量子物理到深空探测,从细胞编程到气候变迁,基础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发表了题为《探索宇宙:从微观粒子到浩瀚星空的物理之旅》的演讲。他介绍,历经科学发展,如今借助光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工具,人类对微观粒子与宏观宇宙演化已有系统认知,“但这并非探索的终点”。展望未来,王贻芳强调,发展先进的科学装置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至关重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更多原创性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这也是我们应该有的软实力。” 在材料科学领域,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张伟,介绍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首次发现了天然存在的少层石墨烯的过程。这一发现为月球的原位资源利用提供启发,“石墨烯的矿物催化为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石墨烯合成技术提供了有益参考。” 回归人类本身,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裴端卿以“细胞命运与人类未来”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生命体从受精卵发育至完整个体的过程中,细胞命运调控是理解生命的关键。目前观测显示,单个细胞在发育进程中展现出完全可逆性(full reversibility)。” 同日线上环节,科学界和国内外产业界嘉宾还分享了最新科技趋势。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广州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周海宁,兰州大学“萃英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澄海,分别围绕太阳爆发、火星探索、返老还童、气候变化等科学话题带来了主题演讲。陈鹏飞指出,太阳爆发现象每年给地球带来几十亿人民币的损失。刘海讲述了“祝融号”的探测过程,认为祝融号的发现为火星曾宜居提供了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周海宁提出人类寿命是可以突破122岁理论极限,但真正的有效寿命是健康快乐的生活。王澄海则预计未来十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极端寒冷和高温时间频次增多。 松延动力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亿航智能副总裁伍雅琛,星纪魅族XR事业部总经理郭鹏,星语智能创始人兼CEO、原西湖新辰CEO 醒辰,MiniMax副总裁薛子钊,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像素绽放(AiPPT.com)创始人兼CEO 赵充,世纪华通首席战略官方辉等,分别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R、AI多模态应用等领域探讨了技术革命的产业化浪潮。 此外,本次论坛还特设硅谷“分会场”。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张璐认为,产业应用更看重的还是价值体现。RingConn大模型AI负责人刘泽洋提出凭借组合式创新与底层技术突破,中国企业将有望引领下一轮行业浪潮。GroupUltra创始人陈春宇分享了在硅谷的AI创业见闻。Meta人工智能科学家许家骏称,通用大模型和完善的API加上工具链正在降低创业门槛。杜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John Cocke杰出教授陈怡然指出,大模型多模态的演进,不仅在工程教育中解放了基础重复劳动,更挑战了传统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路径。 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如今已迈入第七个年头。从聚焦5G和人工智能,到放眼全球科技突破与基础科学前沿,从技术深耕到人文关照,论坛持续拓展视野、深化思考,已发展为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IP,见证并参与了科技时代的每一次跃迁。正如张朝阳所说,搜狐科技论坛是一个持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止关注AI,更是面向整个科学世界。
lg
...
金融界
05-18 11:06
OpenAI携手G42打造阿布扎比5吉瓦数据中心:星际之门计划震撼全球AI格局
go
lg
...
因能源和选址限制未获批。 中国开源模型
DeepSeek
的崛起加剧了竞争压力,其低成本和高效率对星际之门计划构成挑战。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Graham Allison表示:“美中在AI领域的博弈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全球影响力的角逐,阿布扎比项目可能成为地缘政治的试金石。”与此同时,埃隆·马斯克公开质疑星际之门计划的融资能力,称其“实际资金远低于承诺的5000亿美元”,进一步引发市场对项目可行性的讨论。 市场影响与行业竞争 阿布扎比项目的宣布对AI基础设施市场产生深远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Nvidia股价上涨3.2%,部分得益于其在项目中的芯片供应角色。 微软和甲骨文的云计算业务也因星际之门计划的扩展而受益,预计2025年AI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5%。然而,亚马逊(AWS)因未直接参与项目,市场份额可能面临压力。以下为主要AI基础设施企业对比: 公司 AI数据中心容量(吉瓦) 市场份额(%) 核心优势 OpenAI/G42 5.0 10 超大规模、国际合作 微软 3.5 25 生态整合、资金雄厚 亚马逊 4.0 30 全球覆盖、多元化服务 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全球AI数据中心容量到2030年将增长3倍,达到15吉瓦,OpenAI的星际之门计划可能占据20%的增量市场。Bernstein分析师Mark Moerdler表示:“OpenAI通过阿布扎比项目巩固了其在全球AI基础设施中的领先地位,但能源和芯片供应的不确定性可能推迟回报周期。” 编辑总结 OpenAI与G42合作的阿布扎比5吉瓦数据中心是星际之门计划的里程碑,标志着AI基础设施进入超大规模时代。该项目不仅强化了美阿AI联盟,还推动了中东地区AI能力跃升。然而,巨大的能源需求、芯片供应限制和地缘政治风险为项目蒙上阴影。成功的关键在于平衡技术可行性与国际合作,同时应对来自中国和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未来,OpenAI的全球布局将深刻影响AI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地缘政治动态。 名词解释 OpenAI:美国AI研究公司,开发ChatGPT,致力于推动生成式AI技术。 G42:阿布扎比科技集团,专注于AI和云计算,由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领导。 星际之门计划:OpenAI、软银、甲骨文等联合发起的全球AI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5000亿美元。 5吉瓦:数据中心电力容量单位,相当于500万千瓦,足以供应300万户家庭。 MGX:阿布扎比主权投资基金,参与OpenAI融资和星际之门项目。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G42将在阿布扎比建设5吉瓦数据中心,OpenAI、Nvidia、思科等美国企业参与,特朗普总统访阿期间见证协议签署。 2025年5月7日:OpenAI推出“OpenAI for Countries”计划,宣布将在全球10个地区建设AI数据中心,阿布扎比项目为首站。 2025年2月14日:OpenAI拒绝埃隆·马斯克974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强调星际之门计划的独立性。 2025年2月7日:OpenAI宣布在美国16个州评估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选址,强调与中国的AI竞争。 2025年1月21日:特朗普总统宣布星际之门计划,承诺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美国AI基础设施,OpenAI、软银、甲骨文为主要伙伴。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7日,Bernstein分析师Mark Moerdler表示:“OpenAI的阿布扎比项目重新定义了AI基础设施的规模,但其能源需求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推迟回报,需密切关注芯片供应。”(来源:Yahoo Finance) 2025年5月16日,耶鲁大学教授Jeffrey Sonnenfeld评论:“G42与美国科技巨头的合作是地缘政治平衡的体现,阿布扎比项目将加速中东AI崛起。”(来源:Bloomberg) 2025年515日,哈佛大学教授Graham Allison指出:“阿布扎比数据中心不仅是技术项目,更是美中AI竞争的战略棋局,成功与否将影响全球科技格局。”(来源:Reuters) 2025年5月17日,NextEra Energy首席执行官John Ketchum表示:“5吉瓦数据中心的能源供应需要创新解决方案,OpenAI必须解决选 OpenAI的阿布扎比项目是全球AI基础设施的里程碑,但电力和选址是主要瓶颈。”(来源:Bloomberg) 2025年5月16日,Gartner分析师Milind Govekar表示:“OpenAI的星际之门计划可能占据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增量的20%,但需解决能源和监管挑战。”(来源:CNBC)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18 00:10
儿童手表卖爆了,养肥一堆芯片厂商?
go
lg
...
的扩散,则把估值抬到了目前这个位置。
DeepSeek
送的大礼,他们接得住么? 1 智能终端卖爆了 今年一季度,国内SoC 厂商瑞芯微、炬芯科技、恒玄科技、全志科技、乐鑫科技等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高速增长,在去年收入利润创新高的同时,还继续保持着亮眼表现。 系统级芯片(SoC)是各类型智能硬件设备的主控单元,承载着运算控制等核心功能。 从狭义角度看,SoC是将CPU\GPU等关键芯片部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并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灵活添加ISP、DSP,多媒体编解码器及音频处理器等处理单元。 相较于传统微处理器,SoC的高集成度带来了功耗和性能优势,不仅扮演了“大脑”的角色,还同时兼顾了心脏、眼睛和手等重要官能,在许多应用领域里占据了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汽车系统、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在消费电子领域,高通、苹果在手机、PC,平板SoC芯片占据绝对优势,但智能终端对计算存储性能要求存在差异,像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手环,以及蓝牙耳机等,则偏侧重蓝牙连接速度和续航时间长短等性能,以及存在着较多的长尾客户。 国内SoC芯片厂商受下游主要应用领域—消费电子需求和自身库存,研发创新周期影响,近几年逐渐从周期底部爬出。 2021年芯片缺货带来了一段高景气时期,但紧接着2022年开始产业链整体进入去库存阶段,SoC芯片厂商面临着下游客户和渠道拉货动能下滑、芯片价格与毛利率下行、原厂库存不断走高的逆风,业绩面临巨大调整。 但经过2022年下半年及2023年全年的消化,下游客户、代理渠道、以及原厂的库存都回归到健康水平,同时在此期间芯片厂商也在进行料号的持续升级迭代及客户的开拓。 去年,随着下游复苏,芯片端需求和供给端双重改善,产业景气度开始回升。 乐鑫科技去年自愿性披露1-5月份业绩,开始印证产业复苏趋势,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56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123.51%。 去年,国补、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了硬件消费需求,国内智能穿戴设备销量大幅增长。 主做无线音频芯片、智能可穿戴芯片、智能家居芯片和无线连接芯片的恒玄科技就顺势迎来了业绩爆发。 公司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BES2800实现量产出货,在销量增长的背景持续拓客,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智能手表、手环类芯片业务营收占比就从2023年的22%大幅提到了32%左右。 SoC芯片公司估值的催化剂,大部分公司的股价分别从去年9月份和12月份涨了两波,期间由端侧AI硬件的初具规模和
DeepSeek
问世推动。 AI耳机:去年9月,字节跳动发布基于豆包AI大模型的Ola Friend智能体耳机,该耳机支持随时问答、英语陪练、旅行导游、音乐控制、情绪加油站等多项AI功能; AI眼镜去年多款新品发布,5月,华为发布华为智能眼镜2方框太阳镜,2024年9月,星纪魅族发布StarV Air2智能眼镜,11月,百度推出小度AI眼镜; AI玩具:字节去年还推出了一款AI毛绒玩具“显眼包”,可为消费者提供AI情感陪伴等功能; AIoT:10月,天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发布TB-CE003家庭桌面机器人,该桌面机器人可提供多种AI智能化功能。 (AI玩具“显眼包”) 同时,各SoC厂商已进入AI终端产品,AI耳机Ola Friend搭载恒玄科技BES2700系列芯片,AI玩具“显眼包”搭载乐鑫科技ESP32系列芯片,基于瑞芯微RK3566已开发出桌面机器人等等。 等到今年一季度,AI 耳机、AI 眼镜等产品出货量处于快速增长中,端侧AI推动 AIoT 加速发展。 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5Q1 AI 耳机在中国传统主流电商渠道的销量为 38.2 万副,同比增长960.4%。预计2025年AI 耳机在中国传统主流电商渠道的总销量可达152.7万副,同比增长超过3倍。 根据 Omdia 数据,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达188万部,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 265%至686万部,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650万部。 虽然现在体量甚小,不足以给芯片厂商业绩带来多大的提升。 然而下游围绕AI应用已经形成共识,沿着多模态模型进化曲线构思硬件创新,将来也会为上游打开新的增值空间。 插上AI的翅膀,行业开启了新的叙事逻辑,芯片厂商们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涨了两波。 02 端侧AI开始萌芽 与此同时,为端侧AI应用发展带来的契机已经出现——
DeepSeek
,开源模型除了强大的推理能力,还显著降低了端侧AI的开发门槛,带来颠覆性变革。
DeepSeek
R1在原始模型的参数量多达671B,对硬件设施的要求颇高。但借助其先进的模型压缩与蒸馏技术,第三方可以从
DeepSeek-R1
蒸馏出参数规模在1.5B-70B之间的六个版本小参数模型。 尽管蒸馏过程会使模型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却能换来更大的部署灵活性,有效克服存储空间有限、算力消耗大、推理延迟高这三大端侧部署难题,从而更好地适配手机、PC、耳机、家电等应用终端的嵌入式芯片。 在AI技术加持下,不光是移动设备,就连智能家电也能够充当屋内的AI Agent助手,既能“听得懂”,也能“看得懂”,为高端家电带来新的增值创新。 今年3月份的AWE2025大会上,海尔、海信、创维等家电厂商引入了
DeepSeek
。 譬如全球首台接入
DeepSeek
的海尔AI智慧保鲜冰箱,可以充当家庭专业膳食营养师,针对不同食材特点给出个性化保鲜方案,并能和家人自然交流“吃什么、怎么做”;能第一时间感知到人在哪里,风感轻拂的海尔AI聪明风空调。 端侧跑AI模型对高算力硬件逐渐降低,这对在中阶算力布局的国产芯片供应商是一大利好。 随着AI应用的快速兴起,AIoT场景中边缘终端算力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英伟达GPU/谷歌TPU等高性能硬件的大规模产业化解决了云端算力难题。 但因为对延时、功耗、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具备特殊要求,具备低功耗、低成本和AI算力的终端设备SoC芯片是AIoT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核心关键,国产SoC芯片目前大抵朝着这个趋势迭代。 去年净利润翻了三倍多的瑞芯微,其SoC产品大量应用于智能物联和消费类电子两个领域,随着旗舰芯片算力性能不断迭代,未来智能座舱SoC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从2014年推出的RK3288到2021年推出的三代旗舰芯RK3588,芯片制程从28nm升级为8nm,CPU架构从4核全大核升级为8核大小核架构。NPU算力从2.4TOPS涨至6TOPS,已经足够满足绝大多数端侧场景的应用需求。 RK3588芯片在高算力、高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与目前端侧产品迭代方向是契合的。作为新一代通用旗舰AIoT芯片,RK3588在规格上能全面覆盖PC、智能硬件、视觉处理、车载处理等多方面需求,也因此拓宽了公司的营收天花板。 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最新的报告预测,2025年SoC市场规模预估为1864.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整体规模将增长到2741.3亿美元,预测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8.01%。 03 尾声 AI技术开始渗透到云、边、端和应用的各个层面,与IoT设备进行深度融合,这一趋势正在加速。随着AI化渗透率提高,下游市场也处在消费刺激的补贴周期之中,国产SoC厂商迈入高端化,去年大多数业绩已经创下新高。 截至目前,瑞芯微、炬芯科技、全志科技、乐鑫科技、恒玄科技五家公司,87倍的平均市盈率,13倍的平均市销率,如果未来两年营收仅仅只是20%-30%的增长,那么目前的估值还是有待消化的。 因为除了业绩复苏,估值泡沫可能围绕着刚处于萌芽期的AI硬件,新的硬件形态如AR/VR眼镜、AI玩具等虽然短时间并不一定会大规模放量,那么对业绩增量的贡献是很有限的。 但大模型在终端普及程度却在快速提升,加速甚至改变了原有智能产品的饱和度曲线,加快了迭代周期,譬如智能座舱、AI家电、AI手机、AI耳机,AI教育等,只有产品实力能够覆盖这些领域的芯片厂商,业绩自然有望顺着下游放量。(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5-17 17:06
齐向东:应对AI时代数据蝶变 开展体系化防御是唯一出路
go
lg
...
有超70个省级或市级政府部门全面部署了
DeepSeek
国产大模型。从智慧政务,到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能制造,从千行百业到千家万户,处处都有AI大模型的身影。AI大模型的快速普及,带来了实时数据处理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数据规模急剧扩大、流速加快、大模型对数据的质量要求也比从前更高。我总结,AI大模型让数据发生了三大新变化,带来了三大新挑战。 一是从大数据变成小数据,核心数据资产“一失万无”。过去提到的大数据,规模大,但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数据价值挖掘和变现难;现在,数据“石油”遇到了AI大模型“发动机”,企业机构开始把所积累的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安装调试数据等通过去粗取精、去重整合、分类标注等加工处理,形成精华小数据。这些价值更高的小数据的集中,带来了风险的大集中。一旦被窃取、泄露或篡改,政企核心机密和竞争力将大大受损。 二是从冷数据变成热数据,数据全链路风险敞口激增。AI大模型让过去因为存储分散、缺乏有效索引、格式不兼容等原因而难以利用的冷数据变为热数据,在流转中面临着弱口令、漏洞利用、“内鬼”窃密等隐患。他强调,大模型场景下,尤其要管控好数据管理员、数据标注员、算法工程师和模型运维工程师,这些岗位数据访问权限高,一旦权限被盗取、身份被冒用,极易造成核心数据泄露。 三是从被动数据变成主动数据,数据真伪隐患丛生。AI大模型使数据从“被动使用存量数据”变为“主动生产增量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判断大模型内容所生成内容的真伪尤为重要。生成内容可能以假乱真,攻击者可能通过漏洞利用、数据投毒等干扰决策,甚至利用“深度伪造”开展诈骗。 立足时代场景 构建四类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面对数据的这三重蝶变,齐向东提出,开展体系化防御是唯一出路。具体来说,是立足场景,加快构建四类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立足大模型应用场景,构建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当前,大模型和大模型所产生的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需要更严密、更有效的保护。奇安信依托内生安全理念,推出“大模型安全空间”解决方案,将大模型应用涉及的数据、算力、平台、应用以及域内管理的终端及人员划归到专属安全空间中进行防护,设置安全空间控制单元,能够针对数据泄露、模型攻击、内部滥用等典型问题,帮助企业构建多维度的纵深防御安全管控体系,从而实现强基础、控权限、审数据、拦攻击、清风险,为大模型应用保驾护航。 二是立足数据流转场景,构建贯穿全链路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当前数字安全风险挑战大,防护要求高,传统数据安全套件防护不能胜任。奇安信以“数据资产”为核心,打造了集“事件监测、风险分析、策略调整、访问控制”为一体的全链条闭环体系,并通过“零信任”架构,确保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访问合适的数据,有效杜绝“内鬼”隐患。 三是立足大模型内容生成场景,构建动态策略的内容安全管控体系。通过强化监测审计,实现对大模型的核心数据管控,监测审计用户使用大模型的不良内容,监控审计访问大模型相关数据库的行为,分析预警异常访问,拦截告警违规行为并调整策略。 四是立足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场景,构建“三级联动”的态势感知指挥体系。目前,各行业、各单位、各部门的数字化系统运营相对分散。面对高水平的网络攻击,难以形成合力。 齐向东介绍,奇安信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服务中,通过建立防御一线、场馆态势感知、冬奥技术中心三级联动的运营指挥体系,创造了奥运史上网络安全“零事故”的世界记录。现在,“三级联动”体系已经推广至全国,形成了“长沙模式”“西城模式”等优秀实践标杆,切实保障了数字城市、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建议未来各市、区县、重点单位也落地“三级联动”体系,切实筑牢网络和数据安全防线。 齐向东表示:“我相信,只要加快构建立足不同场景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就一定能够应对好数据的三重蝶变,迈向安全稳健、充满活力的人工智能新时代!”
lg
...
金融界
05-17 14:26
上一页
1
•••
43
44
45
46
47
•••
33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习近平暗示中国或终于将采取行动结束通货紧缩价格战
lg
...
中国突传大消息!重大转变:上海监管机构考虑对稳定币和加密货币的政策反应
lg
...
特朗普刚刚重大宣布!将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关税 美元/加元与金价短线急涨
lg
...
特朗普关税重拳砸下:市场有点麻木了!“卖出美国”又回来了,比特币破新高
lg
...
高盛警告:美元或重回“风险资产”轨道 VSTAR前瞻汇市动荡新逻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