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GameFi市场复苏, 以 GoSleep 为代表的 Sleep to Earn 叙事成 X2E 新宠
go
lg
...
改善用户睡眠质量。 在GoSleep
CEO
公开发表的一些文档中,对整个睡眠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亚太地区的整体市场增长最快。例如,正念冥想应用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30.5%,到 2028 年将超过 26.3 亿美元,由亚太地区领导(2021 年市场份额为 23%)。另一个指标也显示,在冥想应用中,睡眠类应用最受消费者市场青睐。GoSleep以东亚作为切入点,首先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次是韩国。日前社区的活跃地区已经覆盖,东亚、北美、欧洲等。 用户使用 GoSleep 时,需要设定一个睡眠目标,比如我想在完善十点入睡,睡到第二天早上的8点,那么当我设定好睡眠目标后,就可以按照睡眠质量(这个作为完成度)来获得不同的奖励 ,达成目标且睡眠质量好,那么获得的代币奖励就越多。 P2E类游戏、Move to Earn、Learn to earn以及Write to Earn等,能够对任务指标完成度明确量化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对用户行为进行衡量、判定,以及量化激励。相对而言, Sleep to Earn 并不能十分直观的对睡眠质量进行量化, GoSleep 采用苹果的健康数据中心或者谷歌睡眠API来获取用户的睡眠数据,并分析用户在睡眠时手机的环境光照、噪音、设备传感器(心跳、体温等)等数据,以此来检测用户的睡眠质量。 在如何对数据进行量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精准性与公平性将决定生态发展的持久性。而对于数据处理,GoSleep使用了先进的AI睡眠算法模型,睡眠评分算法考虑了以下睡眠参数: 1.睡眠时长 2.睡眠效率 3.入睡潜伏期 4.睡眠周期一致性 5.睡眠障碍 6.睡眠目标实现 睡眠质量分数是通过对这些参数应用权重并对结果求和来计算的。权重由每个参数在评估整体睡眠质量中的相对重要性决定。睡眠质量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睡眠质量得分 = w1 * 睡眠持续时间得分 + w2 * 睡眠效率得分 + w3 * 入睡潜伏期得分 + w4 * 睡眠周期一致性得分 + w5 * 睡眠障碍得分 + w6 * 睡眠目标实现得分。 为了让分数计算更加精准与公平,GoSleep 已经认识到需要一种更先进、更准确的睡眠评分方法,这也是其选择将人工智能 (AI) 算法纳入下一阶段开发的原因。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有效分析大量睡眠数据,识别模式和趋势,并适应新信息。这使得 AI 非常适合提高GoSleep睡眠评分系统的精度和适应性。 通过将 AI 算法纳入睡眠评分策略,其有望实现以下目标: 1.增强的睡眠质量评分模式: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睡眠数据,检测人眼可能看不到的模式和趋势。这将使 GoSleep 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睡眠质量评分,帮助他们更好地决定自己的睡眠习惯。 2.作弊预防:人工智能可以识别睡眠数据中的异常情况,例如暗示虚假数据输入的模式。通过检测这些不一致,GoSleep可以确保只有真实的睡眠数据用于评分和奖励,从而为所有用户维护公平的游戏体验。 当然,用户在参与通过 GoSleep 参与 Sleep to Earn 之前,需要提前获得房间 NFT,该NFT具备稀缺性、等级以及属性,这些NFT指标都与用户赚取代币的数量挂钩。 属性:应用内的所有NFT都具有效率和舒适度两个随机属性,效率主要影响睡眠代币的产出,舒适度主要影响治理代币的产出。 稀有性:根据稀缺度将NFT划分为免费、普通、稀有、史诗和传奇五个稀有度, NFT满级后可将领取收益切换为治理代币。 等级:所有NFT的初始等级都一样,用户可以通过消耗睡眠积分代币来升级,等级越高产出睡眠代币奖励的速度越快。不过,等级越高,升级时需要消耗的睡眠代币数量就越多。 耐久性:每个NFT都具备耐久性,用户每次收取奖励时都会扣除当前NFT的耐久性。当耐久为0时,NFT便无法使用和领取奖励,此时则需要用户消耗代币来修复,并且消耗的代币数量会随着NFT修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直到修复次数使用完毕。提高NFT的品级将会增加可修复次数。 我们上文提到的星光版NFT、夜间版NFT就是房间 NFT 的一种,它们具备的赚取效果也不同。 所以, GoSleep 具体的量化指标将包括: 1)用户睡眠目标匹配度 根据用户的实际睡眠情况与设定睡眠目标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进行数据匹配,匹配度越高,奖励的代币越多。 2)用户睡眠时长匹配度 GoSleep的目标是引导拥有健康的睡眠习惯,世界公认的每日睡眠时间是7到9个小时,用户实际的睡眠时长越接近公认度,奖励越高。睡眠不足(低于公认值)和睡眠时间过长(高于公认值)时,获得的代币奖励更少。 3)佩戴iwatch等硬件设备 iwatch或者手环等硬件设备提供的数据更加准确精细,佩戴硬件设备的用户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系统。 4)NFT的属性、稀有度和等级 首先,用户需要有一个房间NFT才可以进入“睡眠赚钱”模式,房间NFT作为核心资产, NFT的等级、属性和稀有度,直接和用户可以获得的代币奖励数量挂钩,等级越高、稀缺度越高的NFT可以获得的代币奖励也越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GoSleep 允许玩家在注册时除了可以购买外,可以免费领取一个房间NFT,这意味着非付费用户也将能够从中获得 Sleep to Earn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匹配更多的 Web2 用户,虽然可能会存在一些早期羊毛党(这是所有 Web3 应用无法避免的),但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 Web3 营销手段,对于其长远的发展一定是有利的。 在建立了最基本的 Sleep to Earn 机制后,GoSleep 进一步将其 GameFi 化以及 SocialFi 化。 GoSleep 除了推出了房间 NFT ,并设定了升级机制外,还推出了道具类的 NFT(床、窗帘、枕头),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装扮来提升赚取收益的能力,同时这些道具还可以合并、升级,并能够在市场中交易(比如交易一些具备特点的合成NFT,将能赚取收益,平台将收取5%作为收入)。 用户也能通过 GoSleep 进行社交游戏、设定睡眠组、分享睡眠记录等来增加用户粘性,并通过社交来形成新的用户裂变。 此外, GoSleep 还将基于搭载睡眠AI算法模型的睡眠助手,基于大数据帮助用户生成睡眠分(综合分数),并给出睡眠建议,这类功能在 Web2 产品中通常是付费的,所以该功能是 GoSleep 面向 Web2 用户群体的一个竞争优势。同时,围绕自身体系,GoSleep有望能够探索更多的商业行为,并充分发挥加密代币的职能与优势。而对于GoSleep 与用户双方来说,两端角色都是双赢的,平台能够从海量的用户中获得收入并探索更多元化的商业场景,用户赚取代币并改善睡眠质量,它本身的叙事就是积极向上的。 ● GoSleep的代币模型 GoSleep采用了双币系统,分别是应用内产出的睡眠积分代币NGT,以及GoSleep生态系统的治理代币ZZZ。GoSleep的代币经济学模型旨在使GoSleep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项目本身是循环代币经济学模型,包括从生成(赚取)到消费(支付/支出),代币总量保持在必要数量以下,以保持整体价值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睡眠积分代币NGT作为应用内产出的代币,代币总量不设上限,用户使用GoSleep完成睡眠任务就可以获得NGT代币奖励。可用于NFT升级、NFT修复、开NFT宝箱等。 ZZZ作为GoSleep生态内的治理代币,总量为6亿枚。ZZZ可用于Staking,获得治理投票权和质押奖励。在应用内消耗,包括对NFT升级、铸造出新的NFT和质押提高NFT升品概率等;在GoSleep应用中,用户铸造新的NFT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ZZZ代币和NGT代币。GoSleep 的代币模型更多的沿用了 StepN 的模式,不过这种代币模型在 Sleep to Earn 的叙事中到底能否起到增加护城河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 Sleep to Earn 的叙事是否能长久? Sleep to Earn 叙事本身就有其自身的优势,睡觉是一种刚需性行为,任何人都需要睡眠,而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迫切的,且理论是上所有人都是其潜在用户。相对于跑步、唱歌、读书等,它们所面临的潜在用户群体就相对更为“狭隘”,这些行为并不是人人必须要做的事情,尤其是跑步、读书这种虽然听起来叙事是向上的,但懒惰、好逸恶劳本就是人的本性,绝大多数用户并不一定能够持续进行,这就会引发很多用户转向投机目的。所以相对而言,Sleep to Earn 类应用更加能够打动用户的爽点,除了 Earn 以外,玩家从这个产品获得的其他好处更加明显,对于用户与GoSleep这类的 Sleep to Earn平台本身就是双赢的。 Sleep to Earn 也更加具备“轻”的特性,其实从GameFi的角度看,轻量化已经成为了趋势,比如三消等益智类游戏正在成为 GameFi 的新基调,用户参与门槛更低且不限时间与场合参与。而 Sleep to Earn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 X2E 叙事,也更具备轻的特性,它并不需要另外购置其他的重型外挂设备就能参与,相对而言 C 端用户的进入门槛更低。比如 GoSleep 对于硬件设备的要求就不是很高,通过手机、智能手表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这些智能设备基本普及),这也是 Sleep to Earn 叙事最大的优势。 从 X2E 赛道本身看,“X” 与 “Earn”是两个部分,后者服务于前者,即期盼通过“Earn”特性来更好的促进“X”叙事,产品本身最终的目标一定是期望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并长远、持续的发展生态。但实际上,众多 X2E 类项目在实际的发展中本末倒置,比如StepN 早期用户基本三天就能回本一双鞋,但市场因素的变迁以及产出下降,导致很多用户产生收益落差导致其用户流失。 所以从产品增长的角度来看,仅仅依赖于引流手段的"To Earn"并不足以保证持续的增长,如果过于关注项目的经济模型设计而忽视了X场景本身的价值,一旦经济产出回报比降低,就可能导致用户大量撤出,使得产品无法持续存在,最终变成了纯粹的“资金盘”。另外,项目对大众带来正向价值,也是产品能够吸引更多Web2用户、扩展用户圈子的关键。毕竟,当前Web3用户基数有限,通过向Web2用户扩张,可以带来更多的用户和流量,为生态的发展创造巨大的想象空间。那么再从这个角度来看,Sleep to Earn 板块本身的叙事是更包容且更具备潜力的。 Sleep to Earn 板块在市场上的叙事比较受欢迎, GoSleep 这类项目的早期市场额度几乎是很难获取的,并且在NFT市场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用户对其 GoSleep NFT 的认可度,而在4月2日 GoSleep 公测版上线仅36小时,就突破了3万名真实用户,目前(4-15)总注册用户在11.3万左右,在限制IP后目前活跃用户在5万左右,这都能说明 Sleep to Earn 赛道受欢迎程度。 总结 本质上,X to Earn 是 Web2 产品形态在意识形态上的新变迁,它既是一种新尝试也是一种新突破,随着 X2E 板块叙事发展,该领域的应用也正在变得轻量化、广泛化。虽然无论从产品成熟度、用户体量上,这类面向 Web3 的应用都无法比拟,不过以 Sleep to Earn 为概念的应用比如 GoSleep 等一旦对Web2用户产生虹吸效应,有望推动 Web3 世界形成质的飞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6
OpenAI
CEO
:大语言模型规模已接近极限,并非越大越好
go
lg
...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
CEO
Sam Altman在麻省理工学院“想象力行动”活动上谈到了大语言模型(LLM)的发展趋势和安全问题。他认为,OpenAI正接近LLM规模的极限,规模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模型越好,而可能只是为了追求一个数字而已。LLM的规模不再是衡量模型质量的重要指标,未来将有更多的方式来提升模型的能力和效用。他将LLM的规模与过去芯片速度的竞赛进行了类比,指出今天我们更关注芯片能否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他表示,OpenAI的目标是为世界提供最有能力、最有用、最安全的模型,而不是为了参数数量而自我陶醉。
lg
...
金融界
2023-04-16
比特小鹿登陆纳斯达克 上市首日缘何走跌
go
lg
...
代的开始。”合并交易完成后,比特小鹿
CEO
孔令辉表示。 但在上市之后,比特小鹿股价一路走跌。行情信息显示,其股价一度跌至 6.3 美元,盘中最高跌幅约 30% 。上市首日即告破发。 仅在短短两日之前的 4 月 11 日,比特小鹿宣布相关企业合并在 Blue Safari 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上市公司 Blue Safari Group Acquisition Corp 与比特小鹿将于 4 月 13 日完成合并。交易完成后,合并后公司更名为比特小鹿科技集团(Bitdeer Technologies Group),股票代码为 BTDR,而吴忌寒则担任董事长,由孔令辉担任公司
CEO
。 这家在市场颇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加密企业,为何首日亮相即出师不利? 矿业教父梅开二度,时隔五年终获上市 比特小鹿为吴忌寒旗下企业。而提起矿业大鳄吴忌寒,在加密世界恐怕无人不知。而他所参与创立的比特大陆也曾一度面临上市,但最终却未能如愿。 2018 年 9 月,比特大陆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半年营收为 28.45 亿美元,净利润 7.43 亿美元。作为矿业的绝对霸主,彼时比特大陆一度占有全球矿机市场约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有趣的是,由于矿机生产需要自主设计芯片,比特大陆还一度成为中国第二大芯片设计公司,仅次于海思。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几番拉扯过后,比特大陆提交的招股书过期失效。而公司内部也迎来重大的人事变动和结构调整。最终比特大陆的上市以失败告终。 2018 年比特大陆计划赴港上市之时,公司估值一度达到 120-150 亿美元。而如今以收盘价格计算,比特小鹿市值 6.58 亿美元。 业绩不佳成功上市,资本市场表现乏力 SEC 披露的文件显示,比特小鹿为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加密货币矿企。该公司在全球运营六个挖掘数据中心, 2022 年底的总电力容量为 775 MW。而其业务则分为“自营挖矿”、“算力共享”和“托管”三大业务线。且所有业务线都由自主开发的集成智能软件平台“Minerplus”支持。 而本次收购则采用近年来已被科技企业广为使用的 SPAC 模式。所谓 SPAC 即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是一种“空头支票”壳公司,先向公众募集资本,而后对标的公司进行收购。SPAC 的优势在于可以绕过传统 IPO 流程,缩短上市时间,降低上市成本,同时也可以为被收购公司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机会。 而本次收购比特小鹿的 Blue Safari Group Acquisition Corp.即是这样的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该公司由 BSG First Euro Investment Corp.支持。在此之前,包括矿机制造商 CanaanCreative、矿企 RiotBlockchain、Hut 8、加密借贷公司 BlockFi 等均采用了 SPAC 方式上市。 上市后,比特小鹿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得以进一步发展业务。作为矿业“教父”级人物,吴忌寒与詹克团的“内斗”事件此前早已满城风雨,本文在此不再赘述。不过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之后,其最终的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矿业巨鳄比特大陆的拆分。 拆分后,吴忌寒获得了比特大陆的部分业务。而这一部分业务也被他进行了重整,其中历史悠久且久负盛名的 BTC.com 矿池被出售。而剩余部分,包括云平台、自有矿场等业务,则一步步发展为了现在的比特小鹿。 公开文件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比特小鹿资产净值 3.163 亿美元,财务预测收入则为 3.303 亿美元,亏损估计为 2170 万美元。 最终,比特小鹿并未能收获一个令人满意的首日涨幅。 矿业格局突变,矿企艰难求生 尽管当下市场已持续回暖,但这并不是一个对矿工来说温暖的时代。 OKLink 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全网算力约为 342 EH/s,难度约 48 T。而查询历史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自 2021 年大牛市结束以来,比特币价格持续探底,但算力却稳健上升。矿工的挖矿成本并未显著降低。 整个 2022 年,对于加密矿企来说都是艰难求生的一年。 而比特小鹿的主营业务,无论是自营挖矿、还是机构托管,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并不能获得多么显著的优势。 更何况,上市之后监管部门对加密行业左右摇摆的模糊监管动向,更是一个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就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多家加密矿企、上市矿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甚至多家矿企破产。 9 月初,矿企 Compute North 成为本轮矿企破产的“先行者”。随后,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矿企 Argo 宣布其 2700 万美元融资计划失败,股价暴跌逾 50% 。12 月,矿企 Bitfarms 收到了纳斯达克的股票退市警告。同月,曾经风光无限的“最大上市矿企” Core Scientific 遭到集体诉讼,且申请第 11 章破产保护。 在最近的一个牛市中,矿业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曾经的家庭矿工、矿池这些“旧势力”已经不新鲜了,而“工业化”的大型上市企业自营挖矿成为了“新潮流”。这种重资产生意也让工业化的大型矿企背上了高额的负债,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矿企的杠杆率让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加拿大矿企 HUT 8 的首席执行官 Jaime Leverton 早在去年就对 2023 年做出了预测—— 2023 年上半年将是矿企生存危机的最高峰,而她并不确定下半年是否会缓解。 但对比特小鹿来说,赛道整体温度的不明朗,或许并不意味着更糟。毕竟竞争对手的倒下,意味着更多空余的市场份额。上市首日似乎战绩不佳,但这并非最终的结果,精明的投资者,素来是不会缺乏耐心的。 来源:星球日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6
头部和黑马 NFT 交易市场最近都在卷什么
go
lg
...
NFT 玩家的关注。 Open AI
CEO
领投的 mint.fun 开放通行证铸造 昨天,mint.fun 的通行证铸造在推特上的热度很高。mint.fun 是一个 NFT mint 聚合平台,由 Web3 钱包追踪应用 Context 推出,其大火的原因是 Context 去年由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领投,借着 chatGPT 的热度,mint.fun 便成为了撸毛党们押注的下一个金矿。 mint.fun 目前提供的功能包括:一个界面 mint 多个 NFT;对每个项目运行自动安全检查,把可疑项目进行标记以便用户谨慎交互;汇总项目的所有信息,包括项目启动时间、已 mint 的百分比、top minters 等等;项目创建者还可以设定 mint 价格,许多项目都是免费铸造的。 此次开放的通行证铸造,会用于后续交互获取积分使用,截止发文,已有接近 25, 000 个地址成功 mint 该通行证,并获取了相应积分。该积分与 Blur 玩法相同,积分越高,获得的箱子就越稀有,并在未来追溯奖励。 Manifold 推出多 NFT 销毁机制「Multiburn」 Manifold 是一个允许创作者自行部署合约的 NFT 平台。创作者在部署完自己的 NFT 合约后, Manifold 将提供一套工具,帮助创作者自定义 Drop 机制,且无需编码能力,只需单击一下即可将其安装到你的合约中。并且 Manifold 完全免费使用,不收取任何平台费用或任何销售版权。重点是 Manifold 由 a16z 投资。 近期,Manifold 宣布推出全新 NFT 销毁机制「Multiburn」,用户可以销毁多个 ERC-721 和 ERC-1155 的 NFT 以创建全新独特的代币,多代币销毁还将提供全新的铸造费用,目前每铸造一次的费用为 0.00099 ETH,而单代币销毁的费用维持 0.00069 ETH 不变。 此次更新不仅能够减少燃烧代币所需的费用,还为创建新的 NFT 玩法提供了可能。 虽然近期的蓝筹 NFT 叙事和发展格局正在进入调整期,但是 NFT 交易市场却热闹非凡。无论 Opensea 是否能够维持其护城河,「Blur 机制」们是否会继续带动 NFT 市场流动性,高手之间的竞争一定会让 NFT 交易平台在用户体验、产品创新、奖励机制上有所突破。 撰文:十文 来源:比推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6
《福布斯》对话Blur:10人团队如何改变NFT市场格局
go
lg
...
adfellaz 流行系列的创始人兼
CEO
Betty (化名)在最近的一条推文中说:「当你不承认或支持创造你交易的人时,你怎么指望经济繁荣呢?」 然后还有监管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直在加大对 Crypto 公司的执法力度,并越来越将 NFT 视为潜在的证券。一起针对流行的 NBA Top Shot 创作者 Dapper Labs 的诉讼指控该公司的 NFT 是证券,SEC 据报道正在调查领先的 NFT 工作室 Yuga Labs,因为其涉嫌未注册证券形式的 NFT(如 Bored Apes)的销售。 诸如 Blur 的奖励 Token 也可能受到审查,Eversheds Sutherland 的证券执法和诉讼实践合伙人 Adam Pollet 表示,即使 Token 仅用作治理 Token 以改进和资助平台的发展,Blur 仍可能面临监管行动。 他补充说:「这降低了违规行为的风险,但绝对没有消除它。」 Roquerre 则表示,Blur 正与其律师团队和 Paradigm 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确保他们处于法律的正确一方。他说:「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一直关注确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符合监管规定。」 原文标题:《Forget Art, Let's Trade: How A 10-Person Startup Came To Dominate NFT Markets》 原文作者:Maria Gracia Santillana Linares, Forbes 原文编译:Kxp,BlockBeats 来源:星球日报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6
NFT市场竞争白热化 老玩家和新选手们都使出了什么“解数”
go
lg
...
NFT 玩家的关注。 Open AI
CEO
领投的 mint.fun 开放通行证铸造 昨天,mint.fun 的通行证铸造在推特上的热度很高。mint.fun 是一个 NFT mint 聚合平台,由 Web3 钱包追踪应用 Context 推出,其大火的原因是 Context 去年由 OpenAI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领投,借着 chatGPT 的热度,mint.fun 便成为了撸毛党们押注的下一个金矿。 mint.fun 目前提供的功能包括NFT:一个界面 mint 多个 NFT;对每个项目运行自动安全检查,把可疑项目进行标记以便用户谨慎交互;汇总项目的所有信息,包括项目启动时间、已 mint 的百分比、top minters 等等;项目创建者还可以设定 mint 价格,许多项目都是免费铸造的。 此次开放的通行证铸造,会用于后续交互获取积分使用,截止发文,已有接近 25,000 个地址成功 mint 该通行证,并获取了相应积分。该积分与 Blur 玩法相同,积分越高,获得的箱子就越稀有,并在未来追溯奖励。 Manifold推出多NFT销毁机制“Multiburn” Manifold 是一个允许创作者自行部署合约的 NFT 平台。创作者在部署完自己的 NFT 合约后, Manifold 将提供一套工具,帮助创作者自定义 Drop 机制,且无需编码能力,只需单击一下即可将其安装到你的合约中。并且 Manifold 完全免费使用,不收取任何平台费用或任何销售版权。重点是 Manifold 由a16z投资。 近期,Manifold 宣布推出全新 NFT 销毁机制“Multiburn”,用户可以销毁多个 ERC-721 和 ERC-1155 的 NFT 以创建全新独特的代币,多代币销毁还将提供全新的铸造费用,目前每铸造一次的费用为 0.00099 ETH,而单代币销毁的费用维持 0.00069 ETH不变。 此次更新不仅能够减少燃烧代币所需的费用,还为创建新的 NFT 玩法提供了可能。 虽然近期的蓝筹 NFT 叙事和发展格局正在进入调整期,但是 NFT 交易市场却热闹非凡。无论 Opensea 是否能够维持其护城河,「Blur 机制」们是否会继续带动 NFT 市场流动性,高手之间的竞争一定会让 NFT 交易平台在用户体验、产品创新、奖励机制上有所突破。 原文:《头部和黑马NFT交易市场最近都在卷什么?》 作者:十文 来源:panewslab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6
一周财闻:多项数据超预期;我国首个AIGC监管文件或将出炉;马斯克计划建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go
lg
...
司 与Open AI展开竞争 推特
CEO
马斯克计划建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与Open AI展开竞争。他正在组建一个由人工智能研究员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还在与SpaceX及特斯拉的投资者讨论融资事宜。报道称,马斯克从英伟达获得了数千台高性能GPU处理器。
lg
...
金融界
2023-04-16
明面抵制 暗中布局 对于AI 马斯克的言行为何如此“割裂”?
go
lg
...
Open 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与现任
CEO
Sam Altman等人于2015年创立,致力于研究人工智能并确保不会毁灭人类的非营利组织。 马斯克在2018年离开,公开解释是避免与特斯拉发生任何潜在的利益冲突。不过有媒体报道称,马斯克与Open AI其他管理层理念不合,包括在对待AI安全的立场上,最终促使他离开了该公司。面对资金短缺,OpenAI在2019年转型为一家营利性公司。 ChatGPT刚上线一个月,马斯克并未吝啬对其的称赞,甚至发文称“强大的人工智能要来了”,然而在其暴露出一系列缺陷后,他便开启了“炮轰模式”,“OpenAI如今追求利润最大化,且被微软牢牢把控”“我们需要的是TruthGPT”……从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马斯克并不看好OpenAI现在的发展理念。 最后,打不过AI就加入。如今,AI技术已经成为了全球科技、商业和政治等领域极具竞争力的一种工具。虽然所引发的风险和威胁不容忽视,但马斯克从来没有否认AI的重要性,并已将其视作“最有可能影响人类未来的事情”,应该让它以良好的方式到来。 总结 对于人工智能,马斯克的言行或许并不割裂,因为呼吁监管与发展AI并不矛盾。ChatGPT横空出世,全世界都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而可信度、隐私保护、伦理等问题却引发空前争议。暂停研发,强调安全,思考到底如何设计和应用人工智能,这也是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发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5
Binance创始人CZ:以平衡视角看待CeFi和DeFi风险 大部分监管者缺乏加密行业经验
go
lg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Binance
CEO
CZ与HashKey Capital的
CEO
邓超进行了圆桌对话,他表示,CeFi和DeFi有不同的风险,都需要将安全列入考量。其实传统的金融服务供应商、银行都有风险,甚至各个国家都有风险,你只需要学习风险的管理就好了。非常重要的是,不要用一种非黑即白的天真方式看待事情,要有平衡的视角。 他还指出,如果行业没有监管的清晰度是最糟糕的,哪怕有严格的限制性监管制度都好于这个,从业者至少知道可以做什么事情。在有清楚监管规则的情况下,仍会出现一些或好或坏的决定。每一个监管方向的决定肯定是有所考量的,需要找一个理想的平衡点,同时平衡也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改变的。目前大部分监管者没有加密行业经验,大部分金融业监管者仅有银行从业经验,所以行业之间的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 “Web3领域的重点主要是基础应用,我称之为所谓实验性的或者早期创新,一旦技术被证明可行,我会希望能够让上亿人都受益,但钱包是目前最大的阻碍加密货币采用的困难点。”CZ还在圆桌对话中表示。 以下为对话全文: 邓超:大家下午好!我知道今天非常长,但非常令人兴奋的一天,我是HashKey Capital的
CEO
邓超,我们是最大,也是最早期的区块链空间投资者,我们是机构投资商,从2015年开始投资了超过10亿美元,超过了500个全球性项目。我非常荣幸能够进行炉边的聊天,通常我会花几分钟的时间介绍一下嘉宾,但今天这位嘉宾是不需要介绍的。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一起欢迎CZ,谢谢你花时间参加我们的会议,你要不要和观众先说一下Hello? CZ:大家好,我是币安的
CEO
,由于时间的冲突没有办法去到现场,我去过香港很多次也非常喜欢这里,也期待下一次能够参加这个会议。 邓超:今天这个课题是谈CeFi,我要代表观众问一些问题,关于CeFi的生态系统,要听一听你的想法和你的洞见。首先从用户最在乎的安全问题,最近我们看到有一些安全事故,前几年有一些人在说,由于CeFi对于中心化基础设施的依赖,没有那么安全。我们怎么样预防基础设施的故障,以确保用户的资金是安全的? CZ:CeFi和DeFi有不同的风险,都需要将安全列入考量,CeFi有自己的风险特征,不是说一个比另一个更安全,你必须把安全的措施考虑进来。对于CeFi来说,CeFi的交易所也可以是非常透明的,有很好的储备证明,这个在区块链上是可以验证的。 举例来说,币安的钱包地址其实非常透明,反观FTX的钱包地址从来没有公开,所以CeFi的平台如果是透明的话,其实是可以比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更加透明。 谈到DeFi,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密钥妥善保护的话,自己保管私钥就会是是一个好的方式,也会有更多控制权。但我认为,今天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完全妥善保护自己安全或密钥的,即使使用电脑或硬件钱包,仍需要做备份,并且也要保护备份资料,所以有很多因素,有不同的风险特征。用户必须将这些都纳入考量,不能只单方面考虑说一个比另外一个好。而且在使用DeFi的时候钱包也可能会被攻击,我昨天就遇到这样的例子,有一位用户的钱包IP地址被泄露了,就导致他失去了资金。 邓超:第二个问题是和安全相关的信任,关于一些臭名昭著的CeFi平台内部坍塌以后,在新闻上、头条上一直围绕着CeFi的关键因素“信任/缺乏信任”,用户怎么信任CeFi公司呢?CeFi、Web3公司能做什么事情重新在用户群体内建立信任,包括其他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取得信任。 CZ:当我们在谈信任的时候,我通常会考虑到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对于科技的依赖。在我们这个去信任化的行业,是可以使用技术来验证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产生效用。如果用比特币,或使用区块链,就可以自行验证你的钱是不是在那,你的密钥等。 第二个层面,对于平台来说,你做任何服务和业务,即便说使用区块链、比特币,还是要信任社群。这种信任需要时间来验证,特别是对中心化平台。过去十年有成千上万的失败交易所出现,所以信任需要时间来取得,并且是必须通过我们的行动去证明,我相信,币安拥有非常强的用户信任。 第三个层面,要进行自我教育和风险管理。每一件你所做的事情都有风险,中心化平台有风险,DeFi也有风险,传统的金融服务供应商、银行都有风险,甚至各个国家都有风险,你只需要学习风险的管理就好了。非常重要的是,不要用一种非黑即白的天真方式看待事情,要有平衡的视角。 邓超:对于安全放心信任平台之后,下一个问题是谈到交易所是让人们进入到加密货币或Web3的门户。很多人是通过币安进入到加密货币、进入到Web3领域,但是看看用户的体验,在Web2和Web3的应用中还是有体验差距的,到底是什么阻止了用户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到Web3呢?你能不能分享一下币安在提升用户体验上做了什么工作,你是怎么样看待CeFi能够更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将更多用户带入到Web3世界的呢? CZ:确实是这样,今天CeFi在Web3的体验并不是那么好,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注册,需要做2FA认证,需要做硬件密钥,还要做KYC和地址证明,不同阶段会有很多的风险控制。 在Web2里,大部分Web2不需要做KYC,大部分社交媒体例如在使用Google、WeChat时是不需要做KYC的,因此Web3这种用户体验并不像使用互联网那么简单。 谈到DeFi,大部分的DeFi是没有KYC、AML流程的,其实它更加容易使用。但今天大部分人倾向使用CeFi,因为他们更青睐于使用邮件、客户服务的支持,如果失去了密码,在通过验证后可以简单找回来。 在Web3世界,因为我们在处理的是用户的资产以安全至上。我们目前还没有实现一个最优解,让所有的东西都非常安全同时非常易用,安全和便捷是成反比的。我们必须使用非常多的安全措施,希望在相应技术的提升后,我们可以减少这些层层措施。 提到这里,币安做了很多事情以提升用户体验,如在KYC方面,我们会按国家、按区域有当地KYC的流程,用当地政府资料库和用当地供应商提出专业化、定制化解决方案。比如说用当地驾照来进行KYC,使用本地化的解决方案。 但总体来说,我本人对Web3的使用体验还并不是很满意,有很多提升空间,但这也意味着有很多机会。 邓超:谢谢CZ,你一开始谈到了CeFi和DeFi的比较,今天下午也有论坛讨论了这一课题。结论不是CeFi和DeFi对抗的情况。可能有一段时间,CeFi和DeFi是共存的,你同意这种结论吗?你觉得DeFi和CeFi在未来一年或几年内会不会共存? CZ:确实,CeFi不是反对DeFi,而DeFi也不应该反对任何人。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以及去中心化的行业内不应该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任何两个人在一起合作就是中心化,纯粹的去中心化就没有合作了,当你形成公司、形成项目团队的时候,这就是中心化,总是会有一些中心化的元素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上。 从DeFi角度,我们要帮助更多人从传统行业进入到加密资产与DeFi行业,在这两个地方之间搭建“桥梁”,我们也在积极促进这种转换。所以当下我们要做的是一起协作,在技术、产品服务方面填补差距。因为有太多差距要填补,这无关竞争,无论使用DeFi还是CeFi都是用户的选择问题。更多人使用DeFi的话,也会有更多人使用CeFi,两边都有不同的用户群体,我们只需要一起合作把行业做大。 邓超:就CeFi和DeFi的比较,你怎么看待大规模采纳?我们已经有几轮周期讨论这个事,你觉得什么会触发加密和区块链大规模的采纳,触发点会是什么?是杀手级应用吗?是监管吗?还是竞争吗?现在进度到了哪里了?到底什么会是下一波触发点? CZ:什么能够触发下一次大规模采用,这个问题总是随着时间有所不同,说实话我也没法预测,2013年初我也无法保证预测比特币会像这样大规模地起飞;2017年是ICO的一年,每个人都在做ICO;2020年中的时候DeFi起飞了,紧接着2021年的热点是NFT。 当下重要的是我们要提供生态环境,让人们可以尝试不同的东西,不同事物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今天如果这样问我的话,我想说很多国家政府在尝试控制加密货币,但这样做可能反而触发了加密货币的增长,对于传统金融市场更多的限制,就会促使更多人来到加密货币的市场。想要让大家留在传统金融,最好的做法是让传统市场费率降下来,让交易更加容易,更好提升用戶体验。但传统金融行业目前内缺乏改进,这是我们现在或将来看到推进行业的动力。 邓超:你既然提到政府和业界,结束之前我必须得问一下关于监管方面,你的看法。非常感谢香港政府大力支持Web3行业,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星期我们能够聚集在香港出席Web3嘉年华。我们都同意监管机构应该参与互动、交流制定好的规则、好的监管框架,也需要能够平衡、鼓励创新和防范非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你会给监管机构什么样的建议呢?如何才能设计深思熟虑又有实际务实的监管框架。同时你会给业界从业者什么建议?在座有很多从业者都在跟监管机构对话,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CZ: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我完全同意你所说的,行业如果没有监管的清晰度是最糟糕的,哪怕有严格的限制性监管制度都好于这个,从业者至少知道可以做什么事情。举例来说,2017年中国监管要求交易所停止运营,所以我们离开了。在有清楚监管规则的情况下,仍会出现一些或好或坏的决定。每一个监管方向的决定肯定是有所考量的,需要找一个理想的平衡点,同时平衡也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改变的。 当行业还在很早期的时候,主要是要让行业发展,因为那时候你还无法预测什么东西会成为热点。例如在NFT还没有推广开的时候,没有理由需要为其设置监管,或者为未来某一个我们还不知道的领域设置监管范围,现在我们需要让行业先发展成长,在行业成长起来之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不法分子或损坏其他利益的人,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将这些人隔绝在监管之外,以防止他们去伤害其他人。 还有一种自然的倾向,监管者试图用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模板,套用于加密货币领域,但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而且加密资产类型也不一样,有的看上去更像证券,有的看上去是商品,有的看上去是功能代币,而有的是结合了上述的几种特征。 因此对监管者来说,能对行业有深入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我必须直白地说,目前大部分监管者没有加密行业经验,大部分金融业监管者仅有银行从业经验,所以行业之间的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从业者而言,必须非常积极地跟监管机构打交道,比如我们积极与各国监管机关交流沟通,有些国家政府监管接受度非常高,有些则是持怀疑态度的,这都不要紧,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耐心地交流。 通常第一版监管条例,会限制过度。从现在有限的监管框架,到一下子变成过度严厉的监管,肯定要有调整,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找到最佳的平衡,这是我的观点,币安也在世界各国非常积极主动地跟监管机构交流打交道,我们也乐意在香港探索更多可能。 邓超:接下来两三年哪个Web3的领域会让你非常兴奋? CZ:很多方面都不错。我的重点主要是基础应用,我称之为所谓实验性的或者早期创新,这是我这个人的性格决定的。一旦技术被证明可行,我会希望能够让上亿人都受益。 现在有些实验非常有意思,NFT、比特币以及其他的区块链、加密货币支付,说到底还得解决钱包的问题,今天的钱包不够好用,我认为这是目前最大的阻碍加密货币采用的困难点。对于币安而言,我们作为平台服务商,要做得是让人们能够接触到加密货币,也能让项目打造加密货币生态系统。这是我们的角度,但我个人对很多东西都觉得非常有意思。 邓超:有很多可以值得期待,时间有限,这场对话就到这里,非常感谢CZ跟我们非常坦诚而富有洞察的分享,感谢CZ! 作者:PANews官方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5
FF首台量产车下线,贾跃亭发文官宣!曾表示有信心颠覆迈巴赫、法拉利、宾利等,可以考虑下周回国建厂了?
go
lg
...
。 九年前,贾跃亭刚刚从乐视网辞去
CEO
职务,投身于电动汽车产业。当时,许多人对他的选择表示质疑和不解,但他始终坚信电动汽车产业将是未来交通领域的大势所趋。过去九年,贾跃亭和FF团队历经诸多困难,如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技术研发等,但他们始终坚定信念,毫不动摇。贾跃亭曾表示:“我们不仅是为了改变汽车行业,更是为了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 贾跃亭曾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的债务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还称希望法拉第未来能成为塔尖市场的行业第一,有信心颠覆迈巴赫、法拉利、宾利等。如今FF终于量产了,“PPT”的宏伟梦想已经照进现实,贾跃亭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某个下周回国建厂了?
lg
...
金融界
2023-04-15
上一页
1
•••
981
982
983
984
98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中美贸易战突传劲爆消息!亚币罕见集体疯涨,中国降息降准大放水
lg
...
下周展望:小心中美失望消息逆转市场!美国CPI或没那么糟,别忘了日英GDP
lg
...
是什么让中国重启与特朗普的关税谈判?路透揭露背后内幕
lg
...
市场对中国新一轮刺激不买账!中美贸易谈判恐复杂且耗时,北京把大招留到以后
lg
...
史上首次!美国副总统万斯确认出席全球最大比特币盛会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