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繁体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速递
更多
2025-05-20 07:15:18
印度医疗健康 AI 创业公司 Qure.AI 计划在两年内上市,其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公司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医疗服务,通过开发先进的诊断工具和数据分析平台,为医疗机构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医疗解决方案,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上市计划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2025-05-15 12:25:03
财信证券认为,未来医疗行业有望依托企业技术平台化、AI诊疗拓展、消费医疗延伸突破等实现多维发展,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看好行业高质量发展及长期投资机遇。
2025-05-13 07:04:03
据华为数据储存,华为在CHIMA 2025上展示了其助力医疗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最新成果。华为医疗卫生军团总裁张伟力强调,AI技术将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华为推出DCS AI解决方案,通过ModelEngine工具链、DCS XPU池化和AI数据湖等技术,解决AI应用面临的挑战,提升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缩短数据准备和应用开发周期。合作医院已显著缩短业务上线周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体验。华为持续构建AI生态,推动医疗行业数智化发展。
文章
对话宝盈基金基金经理姚艺:创新药10年浮沉迎来收获期,未来几年业绩将快速释放
go
坚守基本面聚焦三大核心 问:此外,您对
AI
医疗
如何看?特别是在大模型辅助创新研发上,未来可能会有哪些突破呢? 姚艺:我们认为
AI
医疗
的核心在于医疗本身,而非AI技术。AI作为工具,更多是提升医疗效率,辅助医生更便捷、准确地诊断,还需要时间。 在AI制药领域,AI改变不了药品的临床周期,即使通过AI筛选出药物,仍需进行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目前,AI制药在临床前环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筛选分子和模拟动物实验上,美国FDA已开始允许通过AI设计模型优化临床前实验,有助于提升临床前效率。但当所有创新药公司和CXO都采用AI技术时,对单家企业的意义不再显著,而是提升整体行业的研发效率,利好整个创新药行业发展。 未来研发环节的突破,目前较有可行性的是在临床前研发的动物实验中应用AI模型。或许未来部分新药无需进行动物临床实验,或仅需部分动物实验,通过AI模拟即可完成。但无论如何,人体临床试验仍是必不可少的,在可预期的未来内不会改变。不过在动物临床模型中使用AI模型已算重大突破。 问:未来,生物医药能否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呢? 姚艺:生物医药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每一次能创造新需求的革命都会带来经济增量,工业革命从农业迈向工业时代创造了大量需求,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时代也期望创造新需求以产生增量价值。 医药行业的创新药,通过研发新产品满足和替代未被满足的需求,致力于让人类活得更长、更好,本质上是在创造需求。只要需求被创造出来,就会有人类去消费,进而产生增量、贡献价值。因此,创新药具备成为经济新引擎的潜力。 当前,科技领域的三大方向为AI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创新药。创新药经过十年布局,已进入收获期,在创造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将带动收入提升、利润释放。 问:能否具体阐述一下您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 姚艺: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始终坚守基本面,聚焦景气度、兑现度与辨识度三大核心。景气度衡量产业及公司发展态势,直观表现为增速;兑现度检验企业战略逻辑能否落地为临床进展或业绩; 辨识度反映公司逻辑受医药基金或全市场认可度,决定上涨空间。 就创新药板块来说,政策红利叠加企业业绩兑现期,景气度持续向好。自去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企业业绩强劲增长,未来产品管线丰富,三期临床、上市放量、海外授权及上市等关键节点密集推进,景气趋势明确。随着产品成功商业化,兑现度将进一步强化,在医药基金及全市场基金中形成高辨识度,这正是我们重仓创新药板块的核心逻辑。 问:最后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基金经理之路,这些年的实战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呢? 姚艺:2021年3月,我接手了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基金。从今年以来以及近三年的相对排名来看,基金表现还不错。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是医药牛市的高点,从接手产品至今将近4年时间内,产品的超额收益还算不错。 我作为成长型基金经理,只要所投资的板块有机会,就有望贡献超额收益。例如,2021年3月到6月,我管理的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基金贡献了超额收益;但2021年6月到2022年全年医药板块几乎没有机会,我无法贡献(很难贡献)。不过2023年之后,无论是阶段性的消费医疗,还是阶段性的中药,还是这两年的创新药,只要有超额收益,我还是都能抓住。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昨天09:37
近18天连续“吸金”,跟踪指数业绩排名同类第一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规模突破35亿元
go
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此外,
AI
医疗
作为科技方向,有望为医药产业带来新的变化,其产业趋势值得重视。 国元证券认为,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基本不受贸易摩擦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招银国际认为,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政策优化、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注: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同类指数分别为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HKD)、恒生创新药指数。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20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HKD)、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一年涨幅分别为42.60%、36.89%、39.06%、38.12%。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0至2024年的年涨跌幅分别为88.8%、-21.59%、-25.6%、-22.8%、-10.5%;恒生创新药指数2020至2024年的年涨跌幅分别为32.96%、-17.68%、-19%、-25.68%、-16%;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HKD)2020至2024年的年涨跌幅分别为48.88%、-11.74%、-20.64%、-19.33%、-10.8%;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0至2024年的年涨跌幅分别为25.47%、-7.25%、-23.26%、-19.91%、-14.4%。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还将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投资于权益类基金有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昨天03:47
联合健康飙涨8.21%:期权热潮与MSTR波动率套利策略解析
go
的Call 机构大单买入显示上行预期,
AI
医疗
应用前景乐观 监管风险、股价波动 MicroStrategy(MSTR) 波动率套利:买入2025年8月Put,卖出2025年6月Put 利用波动率差异获利,比特币相关题材维持高关注度 比特币价格波动、估值回调 多元化配置 投资科技与医疗ETF 分散单一股票风险,捕捉AI与医疗行业增长 市场系统性风险 联合健康的看涨期权适合追求高回报的投资者,而MicroStrategy的波动率套利策略适合风险中性者。多元化配置可平衡波动风险。 潜在风险与市场展望 联合健康面临司法部调查与医保政策不确定性,@bewisefinance在X平台指出其管理层变动加剧市场担忧,可能导致短期波动。 MicroStrategy的高估值与比特币价格高度相关,若加密市场回调,股价可能承压。Jim Chanos在X平台表示:“MSTR估值溢价是散户投机狂热的缩影。” 然而,AI技术在医疗与金融领域的应用为两家公司提供了长期增长动力。高盛分析师David Kostin在5月16日报告中预测:“AI相关企业的盈利增长将支撑科技与医疗板块跑赢大盘。”市场需关注监管动态与宏观经济波动对两股的影响。 编辑总结 联合健康股价飙涨8.21%,期权交易热潮反映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信心,
AI
医疗
应用与基本面支撑其上行潜力。MicroStrategy的期权活动显示波动率套利与方向性对冲策略并存,比特币战略推高关注度,但高估值隐含回调风险。投资者可通过看涨期权与波动率套利捕捉机会,同时配置科技与医疗ETF以分散风险。监管与宏观经济波动仍是主要不确定因素,需密切关注。 名词解释 隐含波动率:期权价格反映的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价格波动的预期,UNH为72.18%,MSTR为0.36%。 看涨期权(Call):赋予持有者在到期日前以特定价格买入标的资产的权利。 看跌期权(Put):赋予持有者在到期日前以特定价格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 波动率套利:利用不同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差异进行交易以获利的策略。 时间价差:通过买卖不同到期日的期权组合,赚取时间价值衰减或波动率变化的收益。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9日:联合健康股价上涨8.21%,期权交易量达72万张,隐含波动率升至72.18%,反映市场高度关注。 2025年5月15日:司法部宣布对联合健康潜在医保欺诈调查,股价单日下跌超6%,一个月内市值蒸发3500亿美元。 2025年4月15日:联合健康期权链显示熊市情绪,16笔异常交易中56%为看跌,目标价区间460-620美元。 2025年3月10日:MicroStrategy宣布按季度报告比特币持仓公允价值,股价波动性显著增加。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师David Kostin在研究报告中表示:“联合健康的
AI
医疗
应用与垂直整合模式为其长期增长提供支撑,股价仍有上行空间。” 2025年5月15日,知名空头Jim Chanos在X平台评论:“MicroStrategy的估值溢价远超比特币本身,投机泡沫可能引发回调。” 2025年5月18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ndrew Sheets在CNBC节目中指出:“联合健康的高波动率期权交易反映市场对其监管风险的担忧,但基本面依然稳健。” 2025年5月17日,瑞银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在客户报告中表示:“MicroStrategy的波动率套利机会吸引机构投资者,但需警惕比特币市场波动。” 2025年5月19日,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在X平台发文:“AI与比特币相关资产的热潮为UNH与MSTR提供了短期支撑,但长期风险需谨慎评估。” 来源:今日美股网
今日美股网
05-20 16:10
三生制药30%领涨创新药链!华富健康文娱(A:001563;C:019200)聚焦医药生物,看好创新药发展机遇
go
份、博士眼镜、金域医疗,涵盖了创新药、
AI
医疗
等方向,持仓集中度达66.32%。 海通国际认为,尽管外部环境有波动,国内医药行业仍然长期获益于政策支持创新和集采边际向好。一方面,医药代表“备案制”和医生“驾照制”的实施,将推动行业营销行为向合规化、学术化转型,数字营销需求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数字医疗营销市场规模将达到200-400亿元。另一方面,创新药械审评审批效率的提升,将带动新产品数量快速增长,2024年药监局批准的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分别达到48款和65款。 东海证券表示,特朗普发布行政令,要求制药企业按照可比发达国家“最惠国”价格在美国销售药品,该行政令的落地尚面临司法挑战和执行细节的调整,短期仍有不确定性。长期来看,若现行国际药价梯度被打破,或推动全球药企调整定价策略;我国创新药具备研发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或成为BD交易首选,中国有望成为低成本研发与生产中心,加速从“仿制跟随”向“创新主导”转型。 华富健康文娱(A:001563;C:019200) 聚焦医药生物,看好创新药发展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5-20 05:46
医药行业有望迎来向上的复苏机遇!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交投活跃
go
周期,今年也有强基本面的兑现支撑。国内
AI
医疗
已发展出三种商业模式,分别为AI+制药、AI+ Biotech和
AI
+
医疗
。医药行业在2025年有望迎来向上的复苏机遇。招银国际最新研报认为,受创新药出海成果、医保目录调整、药品集采政策优化及医疗设备招标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中国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中航证券表示,2025Q1医药行业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回升,但仍低于历史均值。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商业和中药持仓下降,化学制药和医疗服务上升。长期看,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好的企业将持续受益。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其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及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领域,同时挖掘估值较低的优质标的。 国金证券表示,创新药和部分仿创药继续是布局的重中之重,商保目录政策变化、集采/国谈预期落地,以及美国肿瘤会议(AACR和ASCO)数据公布都将继续带来后续股价催化机会,关键在于寻找个股预期差;与此同时,一季报后景气度反转和业绩改善也将带来连锁药房、器械、CXO、仿制药、中药、医疗服务等左侧板块的个股投资机会。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5-19 03:26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向好!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现涨超1%,实时成交额突破4亿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go
周期,今年也有强基本面的兑现支撑。国内
AI
医疗
已发展出三种商业模式,分别为AI+制药、AI+ Biotech和
AI
+
医疗
。医药行业在2025年有望迎来向上的复苏机遇。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5月19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5倍,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5月19日,港股市场开盘持续走弱,港股创新药板块逆势上涨。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先声药业涨超8%,远大医药、再鼎医药、云顶新耀、三生制药涨超5%,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涨超3%。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20个交易日获得2.52亿元资金净流入。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国信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投资前景,尤其是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的不断突破下,国内多家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如ASCO上崭露头角。2025年ASCO年会即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芝加哥举行,多项国产创新药的研究成果已被列入口头报告或壁报展示,显示出我国在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三特异性抗体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等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5-19 02:37
国内AI创新药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前走势积极,最新市盈率25倍布局性价比较高
go
发起成立,首批吸引了40家具有前瞻性的
AI
医疗
领域企业加入。该联盟旨在加速AI与生物医药深度融合,实现临床、学术及商业端的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AI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推动中国医药产业从“制药”向“智药”升级。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5月19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5倍,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5月19日,港股市场盘前走势积极,港股创新药板块有望延续修复。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远大医药涨超6%,再鼎医药、三生制药涨超2%,康希诺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药明合联、东阳光长江药业逆势上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10个交易日获得1.27亿元资金净流入。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西南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作为医药行业中最具成长性和技术驱动性的细分领域之一,近年来在政策支持、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市场需求扩大的多重推动下展现出较强的投资吸引力。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肿瘤、免疫、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部分企业已进入临床试验后期阶段或实现商业化落地,为板块带来了实质性的业绩支撑。此外,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包括加快审批流程、鼓励本土研发、推动医保谈判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整体发展环境。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5-19 01:16
2025年Q1美股13F报告解析:伯克希尔、桥水、柏基、ARK投资风向与信号
go
巨头并转向黄金与AI应用,ARK则聚焦
AI
医疗
与农业科技,反映了对经济不确定性和通胀压力的不同应对策略。以下分析各机构操作及潜在信号。 伯克希尔:清仓花旗、加仓星座品牌 伯克希尔哈撒韦(管理人:沃伦·巴菲特)Q1持仓总市值2590亿美元,较Q4 2024下降80亿美元,前十大持仓占89.02%。苹果(AAPL)仍是最大持仓,持股3亿股(市值666亿美元,占25.76%),Q1未减持,反映巴菲特对苹果长期价值的信心,5月2日股东大会上他高度评价苹果CEO蒂姆·库克。其他前五大重仓股包括美国运通(AXP,市值408亿美元,15.77%)、可口可乐(KO,286亿美元,11.07%)、美国银行(BAC,263亿美元,10.19%)、雪佛龙(CVX,198亿美元,7.67%)。 增持:伯克希尔大幅加仓消费与能源,星座品牌(STZ)增持638万股(+113%,市值22亿美元),Pool Corp(POOL,+145%)、达美乐比萨(DPZ)、Sirius XM(SIRI)、西方石油(OXY)均获增持,反映对消费品及能源板块防御性价值的看好。星座品牌(Corona、Modelo啤酒)虽受墨西哥关税影响(股价2025年跌14%),但其品牌护城河吸引巴菲特加仓。 减持/清仓:伯克希尔清仓花旗集团(C,1463万股,市值约10亿美元)和Nu Holdings(NU,4亿美元),减持美国银行(BAC,4866万股,-7%)、Liberty Formula One-C(FWONK)、德维特(DVA),显示对金融板块的谨慎态度,可能因关税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及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如潜在净坏账上升)。 股票 操作 变动股数 持仓市值(亿美元) 星座品牌(STZ) 增持 +638万(+113%) 22 Pool Corp(POOL) 增持 +86万(+145%) 未披露 花旗集团(C) 清仓 -1463万 0 美国银行(BAC) 减持 -4866万(-7%) 263 柏基投资:减持科技巨头、加仓AI软件 柏基投资(Baillie Gifford)Q1美股持仓总市值1150亿美元,环比下降150亿美元,前十大持仓占44.37%。前五大重仓股为MercadoLibre(MELI)、亚马逊(AMZN)、Spotify(SPOT)、Shopify(SHOP)、Sea(SE),但均遭不同程度减持(MELI、SPOT减持超10%),显示对高估值科技股的谨慎态度。 增持:柏基大幅加仓AI与新兴市场,Paycom Software(PAYC,+19倍,市值3.46亿美元)、智利矿业化工(SQM,+5倍,3.7亿美元)、Nu Holdings(NU)、赛富时(CRM)、Applovin(APP)获增持,反映对AI应用软件及资源类资产的看好,可能因AI商业化加速及能源转型需求。 减持:柏基减持特斯拉(TSLA)、Spotify(SPOT)、MercadoLibre(MELI)、超微(AMD)、英伟达(NVDA),其中TSLA、SPOT、MELI减持市值超10亿美元,表明对高估值科技股的获利了结倾向,可能因市场波动及关税成本压力。 股票 操作 变动比例 持仓市值(亿美元) Paycom Software(PAYC) 增持 +19倍 3.46 智利矿业化工(SQM) 增持 +5倍 3.7 特斯拉(TSLA) 减持 未披露 超10 英伟达(NVDA) 减持 未披露 未披露 桥水基金:减持科技股、大买黄金 桥水基金(管理人:雷·达利欧)Q1美股持仓总市值216亿美元,略有下降,前十大持仓占31.8%。SPY(标普500 ETF)仍为第一大重仓股(占比8.67%),但减持近60%。桥水大举买入黄金ETF-SPDR(GLD,市值3.19亿美元,+19%),反映对通胀和经济不确定性的防御性配置,其万字报告强调黄金的低相关性价值。 增持:桥水加仓中概股,阿里巴巴(BABA,+7.1亿美元)、百度(BIDU,+1.73亿美元)、拼多多(PDD)、京东(JD,新进),显示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可能因中美贸易协议缓解部分关税压力。 减持:桥水减持科技股,Applovin(APP)、Meta(META,均超1.1亿美元)、谷歌-A(GOOGL)、英伟达(NVDA),反映对科技股高估值的谨慎及获利了结需求。 股票 操作 变动市值(亿美元) 持仓市值(亿美元) 黄金ETF(GLD) 增持 未披露 3.19 阿里巴巴(BABA) 增持 +7.1 未披露 Meta(META) 减持 -1.1 未披露 英伟达(NVDA) 减持 未披露 未披露 ARK:加仓Tempus AI、减持Palantir ARK投资(管理人:凯茜·伍德)Q1持仓总市值99.9亿美元,下降20.1亿美元,前十大持仓占48.49%。特斯拉(TSLA)为第一大重仓股(市值8.45亿美元),Q1仅减持0.87%,Q2股价反弹超32%,显示ARK对其长期潜力的信心。其他重仓股包括Roku(ROKU)、Palantir(PLTR)、Roblox(RBLX)、Coinbase(COIN)。 增持:ARK加仓AI与农业科技,Tempus AI(TEM,+9560万美元,+35.9%)、迪尔股份(DE)、铱星通讯(IRDM)、Gitlab(GTLB)、CRISPR Therapeutics(CRSP,+4060万美元),显示对
AI
医疗
及创新科技的乐观态度。 减持:ARK减持Roku、Palantir(PLTR)、UiPath(PATH)、Robinhood(HOOD)、SoFi(SOFI),减持规模均超1亿美元,反映对部分高估值AI应用股的调整,可能因市场波动及盈利压力。 股票 操作 变动市值(万美元) 持仓市值(亿美元) Tempus AI(TEM) 增持 +9560 未披露 CRISPR Therapeutics(CRSP) 增持 +4060 3.46 Palantir(PLTR) 减持 -超1亿 未披露 Roku(ROKU) 减持 -超1亿 未披露 背后信号与行业影响 经济不确定性与防御性配置:伯克希尔清仓花旗、减持美国银行,桥水、柏基减持科技巨头,反映对经济放缓(博斯蒂克预测2025年GDP增长0.5%-1%)和关税成本压力的担忧。伯克希尔加仓消费品(STZ、DPZ、POOL)、桥水买入黄金,显示防御性投资倾向,应对潜在通胀(CPI或超3%)和市场波动。 科技股分化:桥水、柏基减持英伟达、Meta等高估值科技股,ARK减持Palantir但加仓Tempus AI,表明机构对AI应用前景的分化判断。
AI
医疗
(Tempus AI)与企业软件(Paycom、CRM)获青睐,而高估值成长股面临获利了结压力。 中概股与新兴市场:桥水增持阿里巴巴、百度等中概股,柏基加仓Nu Holdings、SQM,反映对新兴市场及中国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可能因中美贸易协议缓解部分关税压力(中国关税仍高达125%)。 市场表现:截至5月16日,AAPL(211.73美元,+0.13%)、AXP(300.02美元,+0.16%)、KO(71.57美元,+0.06%)、BAC(44.48美元,+0.23%)、CVX(142.87美元,+0.43%)、STZ(197.07美元,+3.36%)、POOL(317.97美元,+1.42%)、DPZ(490.00美元,+0.84%)、SIRI(22.50美元,+0.60%)、OXY(43.62美元,+0.58%)均小幅上涨,显示市场对伯克希尔持仓的正面反应,但关税不确定性(未来2-3周新关税)可能加剧波动。 编辑总结 2025年Q1 13F报告揭示机构投资者在经济放缓、关税冲击及通胀压力下的策略调整。伯克希尔清仓花旗、加仓消费品,显示防御性布局;桥水大买黄金、增持中概股,柏基加仓AI软件,均反映对不确定性的避险需求;ARK加仓Tempus AI但减持Palantir,凸显AI应用投资的分化。市场需关注美联储6月利率决定及特朗普新关税细节,科技与金融板块可能持续承压,消费品与黄金或具防御价值。 名词解释 13F报告:SEC要求管理资产超1亿美元的机构每季度披露美国上市股票持仓的报告。 伯克希尔哈撒韦:沃伦·巴菲特旗下投资公司,持仓以价值投资为主,偏好消费品与金融。 桥水基金:雷·达利欧创立的对冲基金,注重宏观经济与多元化配置。 柏基投资:英国资管巨头,擅长成长型投资,聚焦科技与新兴市场。 ARK投资:凯茜·伍德管理,专注颠覆性创新,涵盖AI、区块链等。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伯克希尔Q1 13F披露,清仓花旗集团,增持星座品牌113%,维持苹果持仓不变。 2025年5月14日:特朗普宣布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维持10%普遍关税,降低汽车关税至10%。 2025年5月10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预测2025年GDP增长0.5%-1%,美联储或仅降息一次。 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暂停57国11%-50%对等关税90天,中国关税升至125%。 2025年2月14日:伯克希尔Q4 2024 13F显示新进星座品牌,减持美国银行与花旗。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6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表示:“伯克希尔加仓消费品如星座品牌反映防御性策略,但清仓花旗显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5日,高盛科技分析师Toshiya Hari指出:“ARK加仓Tempus AI而减持Palantir,表明
AI
医疗
领域更具长期潜力。”(来源:高盛行业分析) 2025年5月14日,瑞银集团经济学家Seth Carpenter评论:“桥水增持黄金与中概股,反映对通胀与新兴市场复苏的乐观预期。”(来源:瑞银市场简讯) 2025年5月10日,巴克莱银行分析师Michael Gapen表示:“柏基减持特斯拉与英伟达,可能因高估值压力与关税成本担忧。”(来源:巴克莱投资报告) 2025年4月30日,彭博社经济学家Anna Wong分析:“机构投资者分化操作反映经济不确定性,消费品与黄金或成避险首选。”(来源:彭博社经济周刊) 来源:今日美股网
今日美股网
05-16 16:10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收涨近1%,多重利好助推医药板块回暖,主力资金连续加仓医药!
go
线涵盖药品临床数据进展、设备更新政策、
AI
医疗
等多个主题以及并购重组预期等。 3)、红利主线方面,具备长期稳定增长、较好现金流和高分红比例的红利资产是不错选择,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和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 科创生物医药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集中在 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手术机器人等前沿 “硬科技” 领域,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等优质赛道,彻底规避传统仿制药、中药等政策风险板块,投资者可通过其一键布局相关优秀标的。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5-16 08:48
“中国药王”登陆港股,港股医药ETF(159718)涨超1%,医疗创新ETF(516820)盘中震荡
go
线涵盖药品临床数据进展、设备更新政策、
AI
医疗
等多个主题以及并购重组预期等。红利主线方面,具备长期稳定增长、较好现金流和高分红比例的红利资产是不错选择,包括高股息 OTC 个股和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 截至2025年5月16日 13:01,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931484)下跌0.24%。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华东医药(000963)领涨2.34%,兴齐眼药(300573)上涨1.67%,奕瑞科技(688301)上涨1.60%;川宁生物(301301)领跌3.00%,新产业(300832)下跌2.53%,爱美客(300896)下跌2.04%。 医疗创新ETF(516820)下跌0.58%,最新报价0.3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15日,医疗创新ETF近1周累计上涨1.78%。 规模方面,医疗创新ETF最新规模达15.78亿元。 港股医药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医药卫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药明生物(02269)、信达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京东健康(06618)、中国生物制药(01177)、阿里健康(00241)、翰森制药(03692)、再鼎医药(0968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54%。 医疗创新ETF紧密跟踪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从医药卫生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选取30只盈利能力较好且具备一定成长性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兼具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医药及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93148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恒瑞医药(600276)、药明康德(603259)、迈瑞医疗(300760)、爱尔眼科(300015)、联影医疗(688271)、科伦药业(002422)、华东医药(000963)、长春高新(000661)、爱美客(300896)、惠泰医疗(68861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6.51%。 港股医药ETF(159718),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港股医药ETF联接A:019598;平安中证港股医药ETF联接C:01959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有连云
05-16 05:16
点击加载更多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中国当局就走私调查约谈金属行业老板 释放关键信号
小心特朗普断送王者美元!市场意识到乐观过了头,黄金趁机站上3310
中美芯片争端再起、特朗普直言不讳地警告!黄金反弹站上3310美元
中东突传重大巨响、美国通过关键法案!比特币飙升逼近11万 黄金3324避险加剧
美国将有“大行情”发生?分析师:特朗普召开特别晚宴 可能公布重磅行政命令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34讨论
#链上风云#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197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