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英达成特朗普关税战以来首份贸易协议 细节缺位凸显仓促达成
go
lg
...
易框架协议,称其为一项“突破”,将降低
贸易壁垒
,并扩大美国商品的市场准入。 “我很高兴宣布,我们已与英国达成一项突破性的贸易协议,”特朗普周四在椭圆形办公室表示。 特朗普表示,协议的全部细节将在未来几周内继续磋商。但根据该协议,英国将加快美国商品的通关流程,并降低农业、化工、能源和工业出口品的壁垒。 “该协议将为美国出口产品提供数十亿美元的额外市场准入,尤其是在农业领域,这将大幅提升美国牛肉、乙醇以及我国了不起的农民生产的几乎所有产品的市场准入,”特朗普说。 这是自从特朗普对美国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以来所宣布的首份协议。 “这将促进我们国家之间的贸易,不仅将保护就业,还将创造就业,并开放市场准入,”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通过电话连线表示。 该协议在华尔街引发谨慎乐观的情绪,股市上涨、债券下跌,市场寄望该协议能成为未来谈判的蓝图。 特朗普对市场反应表示欢迎,并预测若国会通过延长其减税措施的法案,投资者将更受鼓舞,此番言论推动标普500指数延续涨势,上涨约1.5%,至盘中高点。 “如果此事落地,再加上我们正在推进的所有贸易协议,我国将达到一个节点 —— 大家最好现在就去买股票,”他说。 美英贸易协议可能为未来美国与其他经济体达成潜在协议的框架提供线索。根据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的说法,协议条款范围有限,并维持了10%的基准关税。 根据协议,英国制造商将被允许以10%的关税向美国出口10万辆汽车,而非此前特朗普提高关税后面临的27.5%的税率。 “对于英国汽车行业而言,这是总统同意的将会为他们保护的数万个工作岗位,”卢特尼克对记者表示。 卢特尼克称,罗尔斯·罗伊斯控股的发动机和飞机零部件将可免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一家英国航空公司将购买价值10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但未透露具体航空公司名称。 此外,英国农民将获得1.3万公吨牛肉的零关税配额。英国政府表示,不会对美国进口食品降低标准。 双方在一些关键细节上存在分歧,凸显了协议是在仓促之下达成的。 英国政府发表声明称,美国对英国钢铝的关税将降至零,但白宫在不到一小时后对此事做描述称,双方将商讨金属关税的“替代安排”,并称协议建立了相关金属的一个“新的贸易联盟”。 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英国是否以及会如何调整其数字服务税,该措施影响了一些美国科技巨头。 根据斯塔默政府发布的清单,该协议并不包括这一税种的调整。相反,两国已同意“就一项数字贸易协议展开磋商,以简化英国企业向美国出口时的文书手续”。 英国方面表示,双方还将继续就制药行业和剩余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但美国政府将在特朗普决定实施的任何额外行业关税方面给予英国“优惠待遇”,这些关税预计将包括药品、木材、铜和半导体等。 英国政府官员数周来一直敦促美方放宽25%的钢铝和汽车关税。 英国和美国还预计将就包括量子计算、核聚变和航空航天在内的先进技术合作进行谈判。 “今天的行动也为其他贸易伙伴促进与美国的互惠贸易定下了基调,“白宫在声明中表示。 然而,特朗普表示,对英国的10%关税税率不会成为与其他国家谈判的模板。 “这是一个较低的数字,他们达成了一个好协议。许多,一些(国家)会高得多,”特朗普表示。
lg
...
金融界
2小时前
泉果基金调研隆基绿能
go
lg
...
衡加剧,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叠加海外
贸易壁垒
升级,光伏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冲击下,2024 年成为公司近十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净利润亏损严重。对此,我和管理团队深感痛心,进行了深刻反思。通过深刻剖析业绩变动的内外原因,我们认真汲取经验教训,不浪费一次危机,继续坚持稳健经营,从严控制成本费用,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攻坚 BC 先进技术研发和量产,努力推动公司经营业绩改善。2024 年第四季度,公司主营业务得到明显改善,经营现金流净额转正,总体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 (一)谨慎应对市场变化,产品出货量稳中有进2024 年,为了应对激烈的价格竞争,公司谨慎采取了“控量保利”的策略,全年实现硅片出货量 108.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 82.32GW。单晶硅片在过去十年累计出货量全球第一,组件在过去六年出货量累计稳居前两名。2024 年,公司组件业务渠道下沉与价值推广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美国合资组件工厂满产满销,带动美国高价值市场出货强势增长;新兴市场塑造品牌、渠道优势的成效显著,中东非、亚太等新兴市场组件销量大幅增长。 同时,公司新业务不断取得突破,“和美乡村”整村开发业务模式在陕西区域跑通并复制,全年完成了 20 个示范项目建设。 (二)HPBC 2.0 产品持续领跑,高价值产品矩阵优势凸显作为产业变革引领者,公司一直在推动最高效率的晶硅电池技术—BC 电池技术的量产。公司 HPBC 2.0 电池技术采用高品质泰睿硅片,跨越了电池衬底、钝化技术以及制程工艺三大关键技术鸿沟,并成功量产。搭载 HPBC 2.0 电池的系列组件,采用了先进复合钝化、0BB 等创新技术,规模化量产效率高达 24.8%,是全球规模化量产效率最高的组件。 在形成集中式 Hi-MO 9、分布式 Hi-MO X10 全场景覆盖的 BC产品布局的同时,公司率先开发推出了防积灰、耐湿热、抗冰雹、极致全黑、防眩光、轻质组件等功能性产品,以持续迭代升级的丰富产品矩阵、深度融合细分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差异化场景产品趋势。2024 年,公司 HPBC 组件出货量超过 17GW,同比增长达 190%。目前,公司 HPBC 2.0组件已在中国、欧洲、中东非、亚太和拉美等全球市场实现规模化签单出货,引领 N 型高效技术的量产迭代。 (三)量产技术成果丰富,前瞻性研发多次刷新世界纪录 公司坚持产品领先和持续的研发投入,量产和前瞻性技术屡创佳绩,不断刷新行业世界纪录。在硅片环节,公司自主研发的“泰睿”硅片采用全新的 TRCz 拉晶工艺,具备更好的电阻率均匀性、吸杂效果,以及更高的机械强度,支撑全平台主流电池技术路线的效率提升,实现了太阳能单晶硅片领域近十年首次性能突破。在电池组件环节,公司围绕关键材料、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开展 HPBC 2.0 技术攻关和量产导入。2024 年 9 月,公司自主研发的 HPBC 2.0 组件效率达到 25.4%,打破了海外光伏品牌长达 36 年对晶硅组件效率纪录的垄断,充分验证了 BC 作为未来主流技术路线的降本提效潜力和领先优势。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前瞻性研发布局,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 34.85%,刷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自主研发的杂化背接触晶硅太阳能电池(HIBC)转换效率达 27.81%,创下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不断引领行业前沿技术突破。 (四)坚持稳健运营,健康财务状况提供穿越周期的保障 在行业竞争加剧、底部周期持续时间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下,公司聚焦长期可持续发展,在保障健康的现金储备基础上,资产负债率继续保持在 60%以下,维持行业较低水平,健康的财务状况为公司开发新产品、投放新技术产能,以创新发展摆脱行业同质化竞争、突围周期困境提供了可靠保障。 (五)提升组织能力建设,高效化、数智化迈上新台阶面对行业错综复杂的局面,公司不断优化组织能力,推进精兵简政,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组织。全方位深化“研产供销”协同,从产品全链条优化订单快速响应路径,构建敏捷、柔性的生产交付能力,实现存货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深入推动先进数智技术导入和“灯塔工厂”标杆裂变,赋能产品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推动核心业务流程变革,持续深挖精益制造降本空间,组织效能提升显著。 当下,光伏行业仍然处在激烈动荡的变革中,市场全面回暖尚需时间,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光伏发电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正是我们始终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2025 年,公司将深刻理解行业变化,树牢底线思维,保持稳健经营,集中资源加快先进 BC 产能的建设,打造 BC 技术平台在研产供销的全面优势,提升公司差异化竞争能力,为客户提供高价值解决方案,助力公司穿越行业周期。 谢谢大家! 二、公司 2024 年暨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回顾2024 年,全球光伏市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GW 级市场增加到 37 个国家,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 530GW,同比增长 36%。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光伏需求表现强劲,但是由于行业供需失衡加剧,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在 45%-65%,很多产品价格甚至跌破行业生产成本,致使光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承压。 2024 年,在行业洗牌阶段,公司主营产品硅片和组件价格分别同比下降 61%和 39%,产品价格下行以及光伏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87 亿元,参股硅料企业发生投资损失 4.86 亿元,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 2024 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面对行业急剧变化,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全面实施成本的精益化管理,推动经营性现金流在第四季度出现了显著改善。 2024 年,公司产品交付保持稳中有进,全年实现硅片出货量 108.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 82.32GW,其中 BC 组件出货量达 17.33GW,同比增长高达 191%。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截至2024 年末,公司累计已获专利达 3,342 项,并在硅片、电池与组件环节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依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公司主持和参与的两项创新技术成果分别荣获国务院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24 年,公司持续攻坚高效 BC 技术,确立了 HPBC 2.0全场景产品矩阵,实现了组件功率 670W、效率 24.8%和双面率 80±5%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公司 BC 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已连续 21 次获得 PV Tech 组件可融资性最高评级 AAA。依托卓越的产品性能表现和产品质量,公司多次获得行业权威认可,推动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 ESG 方面,公司积极推进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和可再生电力使用,2024 年,公司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比例提升至47.5%,硅片、组件和氢能产品获得 53 张碳足迹认证证书,覆盖法国、韩国及国际 EPD 体系。MSCI 评级提升至 BBB 级,关键议题加权平均分位于半导体行业最高分和光伏产业链第一名。 2025 年第一季度,光伏行业仍然处于调整阶段,虽然 3月光伏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个季度价格仍低于生产成本,企业盈利继续承压。公司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深化降本增效,推动经营业绩同比实现减亏。硅片出货量达 23.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达 16.93GW,其中 BC 组件出货量 4.32GW。 2025 年,公司将重点优化产能结构,集中资源开展 HPBC 2.0先进产能建设和升级迭代,预计到 2025 年末,公司 BC 电池和组件产能均将提升至 50GW;同时,公司将持续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公司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预计硅片出货量 120GW,组件出货量 80-90GW,其中 BC 产品出货占比将超过 25%。 三、问答环节 1、公司今年在 BC 技术方面的降本计划是什么?公司 BC产能爬坡进度? 在 BC 组件降本方面,公司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和市场上主流的 TOPCon 产品成本处在一个比较接近的状态,目前成本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们更关注的是毛利差。此外,隆基更加关注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和能够给予产品价值的认可,所以我们一直坚持要做更高毛利的产品。 截至目前,公司已有 15GW 的 BC 二代量产产能,整个产能处在一个快速的增长阶段。预计到今年 6 月底,BC 二代产能将增加到 35GW,到今年年底将增加到 50GW。随着产能的快速提升,预计从今年 7 月份开始,BC 产品的产出比例将在我们整体产能中迅速提高,到今年下半年电池自有产能产出的BC 产品将达到约 50%。 2、公司在贱金属化方案上最新的进展情况是什么? 根据公司计划,预计在今年年底银耗量的比例将会大幅下降。从贱金属取代贵金属技术导入方面来看,我们希望做更加完整、全面的测试,解决量产工艺导入中遇到的各种细节问题。在没有消除所有障碍之前,可能都只是试产,对经营业绩不会产生贡献。目前来看没有遇到实质性的障碍,大部分的工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3、与 TOPCon 相比,BC 二代在使用铜浆料方面是否会有更明显的优势? 从 TOPCon 和 BC 二代使用贱金属的可能性和便利性,以及从理论分析和实际进展来看,BC 二代比 TOPCon 使用贱金属更容易。因此在贱金属方向上,BC 二代的难度更低。 在降本方面,相比银浆来看,使用贱金属替代贵金属的方案可以使金属化成本有每瓦两分钱的下降空间。 4、若公司推出贱金属化方案的产品后,是否会优先在分布式或集中式市场进行应用? 第一、使用贱金属化方案后,我们目前测试的可靠性等功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在使用方面来看,我们会优先在单面产品上进行应用。 5、杂化 BC 技术是否会是公司的下一代 BC 技术?杂化BC 相较于 BC 二代技术,是否会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低的成本? 公司在杂化 BC 技术方面已经开展了四年多的研究,我们有 600MW 左右的量产线,在标准组件尺寸下,目前产线最高功率可以做到 680W,具备一定优势。目前在成本方面还是高于现在 BC 二代技术的成本,但我们认为在某些需要更高功率的场景方面,杂化 BC 有可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6、如何看待钙钛矿叠层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最近两三年,钙钛矿叠层技术的进展比前几年快了很多,尤其是在稳定性方面。我们认为钙钛矿叠层将来还是有机会变成一种商业化产品。 7、在当前行业竞争背景下,公司如何去推进新的技术变革和进步? 目前来看技术难度在增加。对于企业量产的新技术,压力会增大,周期也会变长。公司会持续关注客户的需求,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方案。 在推动新技术进步方面,公司想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新产品能够带来的价值,当客户了解了这些产品的价值后,客户的需求就是市场上最大的推动力。公司也会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进步,比如公司和英发、平煤的合作,目的就是让这些合作伙伴已有的生产设施不被浪费,通过公司给合作伙伴赋能的方式将这些生产设施升级改造,提升产品标准,适应客户未来的需求,给合作伙伴也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8、公司对 2025 年-2026 年光伏市场需求发展的判断? 我们认为整个市场在 2025-2026 年会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由于 2024 年整体增幅较大,因此 2025 年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与 2024 年相比,2025 年全年光伏需求可能是持平或略增长的状态。当电力系统在新能源接纳方面进行调整和适应后,预计 2026 年光伏需求仍将是增长的状态。 9、BC 二代产品目前的定价策略是什么? 如何考虑未来的定价策略? 长期来看,公司更加关注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通过主攻核心技术,来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提升。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光伏的发展已经不取决于组件的价格和组件的效率,下游客户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场景需求。 在产品端,公司推出了针对地面电站市场的 Hi-MO 9 产品及针对分布式市场的 Hi-MO X10 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本身是基于客户需求而推出的,因此这些产品定价也是针对客户需求及能够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进行合理定价,所以不同产品之间的定价差异较大。 10、公司对于美国当前的
贸易壁垒
有何看法?公司后续在美国市场有何应对措施? 目前公司在马来西亚生产光伏电池并出口至美国合资工厂,美国合资工厂生产光伏组件。当前美国针对马来西亚也出台了新的关税政策。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区域,马来西亚工厂面临的税率相对较低,具备一些相对优势。随着美国政策的变化,美国市场规模如何变化仍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将会继续依靠已经搭建好的供应链路径,稳步推进美国市场业务,对美国相关政策保持关注。 11、公司 BC 二代产品在产能规模、产品性能快速提升的同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在 TOPCon 方面也推出了新的产品。公司如何看待 TOPCon 产品性能提升后对 BC 产品的市场影响? 公司目前在密切关注 TOPCon 产品的性能提升,公司已具备 30GW 的 TOPCon 产能,新的技术也在同步进行研发和导入。与此同时,公司 BC 二代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们认为 BC二代和 TOPCon 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BC 二代产品的竞争力仍具备优势。 12、公司在储能业务方面有何规划和布局? 当前,公司整体的战略更为聚焦。关于储能方面,公司目前没有明确的意见和结论。 13、从长期来看,在产业链价格稳定后 BC 产品溢价及盈利能力会达到什么状态? 从长期来看,针对集中式市场,BC 产品的溢价期望在 15%左右,但对于分布式市场,由于产品多样性的原因,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溢价水平。一般情况下,分布式的溢价会比集中式市场溢价更高。对公司而言,我们希望今年能够逐季好转,依托新产品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昨天15:16
聚和材料:4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本土企业,随着东南亚四国受到双反关税和
贸易壁垒
影响,在东南亚四国设厂的中国电池厂商开工情况受到较大冲击。然而,由于公司早期布局非国内客户的海外光伏电池厂家,向其提供高品质和技术性能的浆料产品,公司海外市场开拓进展顺利,在印度市场市占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已在欧洲及埃及等市场开始批量出货。随着海外客户的产线投产,预计 2025年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将继续提升。问:公司是否有并购重组计划答:公司当前专注于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但也在密切关注外部潜在优质并购机会,特别是倾向于选择与光伏导电浆料的技术迭代相通、商业模式相似的行业,如有新的收购计划将会提前公告。公司上市后已在资本市场进行多项举措,包括以自有资金的方式参与认购产业基金,积极发掘并投资数个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领域优质企业,投资标的均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强协同性,有助于上下游市场实现深度协同,也有利于公司发掘优质投资并购标的,此前公司已有成功收购江苏连银的案例。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材料技术平台,从光伏领域延伸到其他行业板块,依托现有技术平台、雄厚资金实力,以及优秀运营团队,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 聚和材料(688503)主营业务: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聚和材料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94亿元,同比上升1.38%;归母净利润8965.33万元,同比上升18.24%;扣非净利润8858.69万元,同比上升5.9%;负债率46.47%,投资收益1269.28万元,财务费用1398.17万元,毛利率6.3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0.19。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485.31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61.13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昨天11:27
特朗普贸易“重磅炸弹”将袭:英美协议或打头阵,全球市场屏息以待
go
lg
...
容或将涉及英国取消针对美国的一些非关税
贸易壁垒
,其中就包括颇受关注的2%的数字服务税。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可能会减轻英国的关税负担,降低或免除对英国钢铝和汽车征收的25%的高额关税。这一协议一旦达成,对于英美双方来说,都意义非凡。对于英国而言,取消非关税
贸易壁垒
能够为美国企业进入英国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吸引更多的美国投资,从而带动英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英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而对于美国来说,减轻关税负担则有助于美国企业降低从英国进口商品的成本,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缓解国内部分行业因高关税而面临的成本压力。 回顾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动作,可谓是波澜起伏。上月初,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征收“对等关税”,这一举措犹如一颗“贸易核弹”,瞬间在全球贸易领域引发了轩然大波。众多国家纷纷表示担忧,因为高关税不仅会提高商品的成本,影响贸易的顺畅进行,更会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严重的冲击,进而威胁到美国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不过,特朗普政府随后也给予了许多国家90天的关税暂缓期,在此期间仅征收10%的基准关税,这一举措也算是给各国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时间,以便各国有机会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谈判,寻求更加合理的贸易解决方案。 自那以来,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们就马不停蹄地与美国的贸易伙伴展开了一系列会谈。特朗普近日也透露,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都已就潜在协议与其政府进行了接洽。但他同时强调,任何最终达成的协议都必须首先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一表态再次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在贸易谈判中的强硬立场,一切以美国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朗普周二还表示,他和他的政府高级官员将在未来两周内对潜在的贸易协议进行全面审查,以决定最终接受哪些协议。这一审查过程无疑充满了变数,也让市场对贸易协议的最终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事实上,几周来,特朗普政府官员就一直在各种场合表示,他们正在与十几个国家进行紧张的谈判,并且已经接近达成协议。然而,到目前为止,却还没有宣布任何实质性的协议成果。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让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能力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但此次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举行重大新闻发布会,公布重大贸易协议,又让市场看到了一丝曙光,也让全球市场对贸易局势的走向充满了期待。 在特朗普发表上述关税相关言论之后,市场的反应显得格外谨慎。美国股指期货出现了小幅下跌的情况。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毕竟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始终是悬在全球资本市场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此前,美联储一如市场预期按兵不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声称不急于降息,并警告当前贸易谈判的结果可能会明显重塑美国经济前景。鲍威尔的这一表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贸易局势的担忧。因为贸易谈判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企业盈利、就业等多个方面,进而对整个美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贸易谈判进展顺利,达成一系列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议,那么美国经济可能会迎来新的增长动力,美联储也可能会更加从容地调整货币政策。但如果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甚至引发新的贸易摩擦,那么美国经济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美联储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政策抉择。 从全球范围来看,特朗普此次即将公布的贸易协议,无论最终涉及哪个国家,都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英美贸易协议能够顺利达成,那么它将成为全球贸易局势的一个风向标,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议谈判热潮,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更加自由、公平、开放的方向发展。但如果贸易谈判再次陷入僵局,或者出现新的贸易摩擦,那么全球贸易局势将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增长也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他们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贸易协议的达成,降低关税成本,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许多美国企业都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高关税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生产成本,削弱了他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美国企业也希望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因此,他们密切关注着特朗普政府的贸易谈判进展,期待着能够迎来一个更加有利的贸易环境。 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伙伴来说,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也是他们的重要目标之一。他们希望通过与美国的贸易合作,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他们也担心在贸易谈判中被迫做出过多的让步,损害本国的利益。因此,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时,他们需要在维护本国利益和寻求贸易合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特朗普即将公布的重大贸易声明,无疑成为了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英美贸易协议的猜测,还是贸易局势的走向,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全球市场都在屏息以待,期待着特朗普能够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带来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为全球贸易局势注入一剂“强心针”。然而,贸易谈判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意味着,最终的协议达成并非一帆风顺,全球市场仍需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准备。
lg
...
金融界
昨天11:26
晶澳科技:三度叩关资本市场的光伏巨头能否破局行业寒冬?
go
lg
...
98%。但这一战略亦暗藏风险:欧美市场
贸易壁垒
高企,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实施“双反”,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增加合规成本。公司在中报中提示,“国际贸易摩擦可能侵蚀海外毛利率优势”。此外,中东等新兴市场低价竞标频发,如2023年迪拜项目创下1.62美分/KWh的全球最低电价,价格战压力不容小觑。 管理层“换血”与治理稳定性考验 晶澳科技的创始人靳保芳家族,从登顶邢台首富到财富蒸发超500亿元,折射出行业周期的残酷性。年报显示,靳保芳与女儿靳军淼、靳军辉通过控股股东晶泰福科技共同控制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和24%。近年来,管理层变动频繁:2025年3月,副总经理兼董秘武廷栋因“内部工作调整”辞任,由来自TCL中环的秦世龙接任。尽管公司强调“核心管理团队历经多个行业周期”,但年报披露期与IPO关键节点的高管更迭,仍引发市场对治理稳定性的担忧。 技术迭代压力亦考验管理层的战略定力。2024年,晶澳科技研发投入降至9.87亿元,低于晶科能源的15亿元,其N型组件量产转换效率为23.5%,而竞争对手已突破25%。公司若无法在港股募资中加大技术投入,恐难以支撑高端市场竞争。
lg
...
金融界
昨天09:56
中国政府敦促大科技公司扩大海外业务以对抗特朗普关税,京东方和联想正考虑积极扩张
go
lg
...
盟与华盛顿保持一致,并采取类似的关税或
贸易壁垒
,”沙泰尔说。“不过,我们并不认为欧盟会欢迎太多的中国并购交易,这类交易可能仍会面临日益严格的审查。” TrendForce研究副总裁Boyce Fan表示,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显示器制造商一直将东南亚和印度作为扩展后段显示模组产能的优先目标。与此同时,电视组装行业早已在多个地区市场布局,因各国长期实施的关税措施所致。 “我们可以看到供应商在制定许多应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战的应急计划,包括评估欧洲产能。但考虑到关税政策可能再次变动并影响资本支出,现在执行这些计划仍为时尚早,”这位资深显示器分析师表示。 “比如看墨西哥,几个月前曾是被针对的对象,许多在当地有产能的显示器供应商紧急制定替代方案,准备向东南亚转移。但现在看来,墨西哥暂时没有问题,”这位分析师说。“最好等90天宽限期结束后再做决策,到时情况会更加明朗。”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昨天00:00
泉果基金调研聚和材料
go
lg
...
本土企业,随着东南亚四国受到双反关税和
贸易壁垒
影响,在东南亚四国设厂的中国电池厂商开工情况受到较大冲击。然而,由于公司早期布局非国内客户的海外光伏电池厂家,向其提供高品质和技术性能的浆料产品,公司海外市场开拓进展顺利,在印度市场市占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已在欧洲及埃及等市场开始批量出货。随着海外客户的产线投产,预计2025年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将继续提升。 7、公司是否有并购重组计划 答:公司当前专注于提升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但也在密切关注外部潜在优质并购机会,特别是倾向于选择与光伏导电浆料的技术迭代相通、商业模式相似的行业,如有新的收购计划将会提前公告。 公司上市后已在资本市场进行多项举措,包括以自有资金的方式参与认购产业基金,积极发掘并投资数个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领域优质企业,投资标的均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强协同性,有助于上下游市场实现深度协同,也有利于公司发掘优质投资并购标的,此前公司已有成功收购江苏连银的案例。 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强大的材料技术平台,从光伏领域延伸到其他行业板块,依托现有技术平台、雄厚资金实力,以及优秀运营团队,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07 14:26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聆讯通过:募资50亿美元,动力电池销量飙升21.79%
go
lg
...
来增长的关键,我们将通过本地化生产应对
贸易壁垒
。”然而,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对IPO估值产生影响。 指标 宁德时代 比亚迪 LG新能源 2024年动力电池销量(GWh) 381 190 155 全球市占率(2024年1-10月) 36.8% 16.8% 13.5% 2024年营收(亿元人民币) 3620.13 6024.36 2500 数据来源:SNE Research、企业财报及行业报告 财务表现 根据宁德时代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主要受碳酸锂价格下跌影响,电池价格随之调整。尽管如此,公司归母净利润达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如麒麟电池和神行超充电池的快速渗透。报告期内,动力电池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占总收入67.8%;储能电池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毛利率达26.84%,高于动力电池的23.94%。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45.53元,总额约200亿元,股利支付率创历史新高。首席财务官周佳在3月24日表示:“成本控制和产品创新是我们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然而,价格战和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对未来盈利构成挑战。 行业趋势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行业进入新阶段,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达1135万辆,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激增;二是储能电池应用场景扩大,船舶、航空器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三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推动企业加速本地化生产。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545.1GWh,同比增长28.5%,宁德时代以36.8%的市占率稳居第一。国金证券分析师陈升在5月4日研报中指出:“宁德时代通过海外建厂和产业链整合巩固竞争优势,但需警惕价格战和政策风险。”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如比亚迪、LG新能源加大磷酸铁锂电池研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编辑总结 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募资50亿美元为其全球化战略注入新动能,匈牙利、西班牙和印尼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2024年,公司虽受价格战影响营收下滑,但凭借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实现净利润507.45亿元,展现强劲盈利能力。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销量分别增长18.85%和34.32%,海外收入占比达32.7%,凸显国际化成果。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将考验宁德时代的成本管理和市场适应能力,头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将成为竞争关键。数据来源:港交所、SNE Research、证券时报及企业公告 名词解释 孖展:香港股市融资认购方式,投资者通过券商借贷资金认购新股,以放大投资回报。来源:东方财富网 动力电池: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驱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为其代表产品。来源:行业报告 储能电池: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应用于电网、工程机械等领域,宁德时代EnerOne为其代表产品。来源:企业官网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6日:宁德时代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启动PDIE,计划募资50亿美元,创近年港股最大IPO纪录。来源:港交所 2025年4月19日:宁德时代港股IPO受美国议员施压,保荐人摩根大通和美银坚持参与,上市进程未受影响。来源:新浪财经 2025年3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完成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备案,拟发行不超过2.2亿股H股。来源:证券之星 2025年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递表港交所,保荐人包括中金、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募资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来源:财经网 专家点评 陈升,国金证券分析师,2025年5月4日: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占率分别为36.8%和36.5%,技术领先和规模效应使其在价格战中仍保持高盈利能力。来源:证券时报 Laura Chan,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5月3日:宁德时代募资50亿美元将加速匈牙利和西班牙工厂建设,海外收入占比超30%显示其国际化潜力,但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对估值的影响。来源:财经网 David Wong,瑞银分析师,2025年5月2日: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量381GWh,储能电池毛利率达26.84%,其产业链整合能力为行业标杆,但价格战可能压缩未来利润空间。来源:东方财富网 James Goldstein,CreditSights分析师,2025年4月30日:宁德时代通过技术创新和海外建厂巩固市场领导地位,储能电池销量增长34.32%,将成为未来利润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来源:世界电池网 George Choi,花旗集团分析师,2025年5月1日:宁德时代港股IPO有望成为近年最大规模,募资将推动其在欧洲和东南亚的产能扩张,但需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挑战。来源:纳斯达克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07 00:11
金价持稳3200-3350美元区间 美联储会议与贸易政策引关注
go
lg
...
:英为财情 贸易政策:国家间关于关税、
贸易壁垒
等的经济政策,常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来源:Statista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28日:华鑫证券发布贵金属周报,指出美联储鹰派预期升温,短期金价承压,但长期看涨逻辑不变。来源:中国能源网(‽web:12) 2025年4月10日:美元指数跌破104,创一个月低点,黄金价格突破3300美元/盎司。来源:路透社(‽web:15) 2025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对欧盟部分商品加征25%关税,金价应声上涨至3450美元/盎司。来源:彭博社(‽web:18) 2025年3月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2025年降息节奏将放缓,金价跌至3200美元/盎司。来源:CNBC(‽web:20) 2025年2月28日:现货黄金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受避险需求激增推动。来源:金投网(‽web:22)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2025年4月28日,Goldman Sachs分析师Andrea DiCenso表示:“美联储会议前,金价可能在3200-3350美元区间震荡,但贸易战风险和通胀预期将推动金价年底升至3600美元/盎司。” 2025年4月22日,JPMorgan Chase首席策略师Natasha Kaneva称:“美元走软为金价提供短期支撑,但美联储若释放鹰派信号,金价可能跌破3150美元/盎司。” 2025年4月14日,UBS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指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预计2025年二季度金价将测试3400美元/盎司。” 2025年3月31日,Bank of America贵金属研究主管Michael Widmer表示:“黄金市场情绪谨慎乐观,美联储政策和地缘政治将是决定金价突破的关键。” 2025年3月17日,Citigroup分析师Tom Mulqueen称:“金价在3200美元附近获得支撑,但贸易谈判进展可能引发短期波动,投资者应关注美联储会议结果。”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06 00:11
随着俄罗斯和土耳其也施加高额关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海外出口处于十字路口
go
lg
...
础上进一步减速,甚至可能出现下滑。 “
贸易壁垒
如今明显对中国汽车在多个主要市场的出口造成了压力,这种拖累今年只会进一步加剧。”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师埃尔南·崔在1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她表示,由于中国车企的海外产能仍在建设中,“受这些阻力影响,2025年的汽车出口可能会下降”。 在一些地区,中国车企的本地生产已经开始改变市场格局。荣鼎咨询分析师塞巴斯蒂安和恩德弗·田指出,中国电动车在泰国的产量增长已抑制了从中国的进口。他们预计部分中国车企将开始从泰国向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市场出口。今年1月的一份报告中,他们指出,中国车企在泰国国内市场的销量份额从2022年的5.3%上升至去年的12.4%。 在审视各国对中国汽车的政策立场后,这两位分析师计算,到2027年,占全球汽车需求四分之一到一半的市场,将在实际上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和本地投资关闭大门。 美国、加拿大和印度是主要的封闭市场,但分析师预计,日本、韩国和以色列也会切断中国的准入,原因包括“来自美国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巨大施压”,以及日韩两国保护本国汽车制造商的意愿。 塞巴斯蒂安和恩德弗·田预测,占全球需求另外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市场,将通过关税和其他
贸易壁垒
“使直接出口在商业上变得不可行”,从而进一步迫使中国车企在当地设厂。 与此同时,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可能已开始不鼓励本地车企在海外投资设厂。路透社此前报道称,商务部官员去年“强烈建议”汽车公司不要在俄罗斯和土耳其设厂,同时对在泰国和欧洲的投资也表示谨慎。 相较而言,中国观察人士对2025年的出口前景较为乐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徐海东预计,今年海外出货量将再增加50万至60万辆。中国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出口将在去年640万辆的基础上增长10%。 “当前全球经济动能疲弱,
贸易壁垒
迅速增加,”崔东树表示,“特朗普激进关税政策的外溢效应预计将非常显著。” 因此,他预计2025年中国电动车的国际出口可能将停滞,但传统汽车的海外销量将增长9%。在欧盟买家为规避电动车关税而转向混合动力车的推动下,他预测混动车销量将增长70%。 根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商务部支持的,是中国车企在海外设立以“散件组装”为主的工厂。 目前,这些企业似乎也别无选择。 “中国并没有类似日本的企业集团体系,”汽车咨询公司Dunne Insights的首席执行官邓恩表示。他所指的是日本车企通过交叉持股所维护的供应链网络。“中国车企会从全球供应商采购,而不是试图自建体系吗?” 到目前为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与会者透露,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3月在香港的一场私密投资者简报会上表示,为支持公司将2024年海外销量从41.72万辆翻倍的计划,比亚迪将重点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同样地,奇瑞汽车在3月提交的香港IPO招股书草案中表示:“我们认为,散件组装模式能帮助我们快速进入新市场,建立强有力的市场存在,同时满足客户需求与偏好,并适应当地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奇瑞在中国车企中一直是海外出口的领先者。去年12月,奇瑞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设了一家合资工厂。公司在招股书中称,计划在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进一步扩张产能。 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没有转化为关税或其他监管限制,对中国车企而言,最终可能不会构成难以逾越的障碍。菲律宾和澳大利亚近年在多个问题上与北京存在摩擦,但却成为中国汽车的重要进口国。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显著的本土汽车制造产业。 此外,马尼拉支持将中国汽车销售视作一种消费形式,而堪培拉则热衷于通过推动电动车销售实现其气候目标。 回到伊斯坦布尔,太阳能公司的运营总监内斯利汉·多库曼,对她3月开始驾驶的比亚迪Atto 3紧凑型车表现非常满意。 “在土耳其,人们普遍对中国制造有负面印象,但这辆电动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她说,还笑着补充道,“我们总经理租了一辆宝马,我一直跟他说我的车更好。”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06 00:01
上一页
1
2
3
4
5
•••
5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宣布“重大决定”!美英“首发协议”或重塑关税谈判格局
lg
...
特朗普刚刚传出重大“关税”信号!中美贸易谈判前,美国总统罕见提起TA……
lg
...
特朗普刚刚又发帖了!“兴奋的日子”刺激全球股市,美元强势重返100大关
lg
...
市场老兵警告:台币突然飙升,预示美元“雪崩”风险!最大的脆弱点在中国
lg
...
决策分析:特朗普将宣布与英国达成协议!中美贸易战混乱信号,美联储降息恐推迟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