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欧央行利率路径迷雾不散 欧元区经济疲态尽显
go
lg
...
坚定的一步”。 Kazimir讲话前,
法国
公布第二季度GDP意外环比增长0.5%,7月份通胀减弱。西班牙经济增长0.4%,但速度已经放缓,通胀率高于分析师预期。 德国仍然是欧元区主要的弱点所在。在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后,4-6月GDP持平。本月通胀有所降温,但6.5%的通胀率仍是目标的三倍多。有些人在谈论德国可能陷入滞胀。
lg
...
金融界
2023-07-31
终于有了起色!欧元区第二季GDP增长超预期 核心通胀压力大 欧洲央行“升息”难止步!
go
lg
...
5 点。德国DAX指数上升 0.2%;
法国
CAC 40指数上升0.4%;英国富时100指数几乎没有变化。 尽管欧元区的 GDP 数据看起来令人鼓舞,不过需要考虑到爱尔兰三个月来的强劲增长提振了欧元区的 GDP,增长了 3.3%。 爱尔兰去年占欧盟总产出不到 4%,对第二季经济增长贡献了约 0.1%。 在进行了第九次加息后,欧洲央行上周警告称,展望未来,欧元区的前景将变得更加黯淡。 在制造业持续低迷一年后,服务业现在也呈放缓趋势。一旦夏季旅游旺季结束,料这一趋势将会加速。 (来源:欧盟统计局、彭博社) 另一方面,企业的贷款需求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下降。住房和商业投资亦显示出疲软迹象。 (来源:欧盟统计局、彭博社) 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周末重申了其立场,即在当前不确定的环境下,下次加息或“或许暂停”是9月份下一次政策决定的选择。
lg
...
芷莹
2023-07-31
悦读书|《简读中国史》:从“真问题”找因果
go
lg
...
与资本主义精神》、《我看乾隆盛世》、《
法国
大革命》,等等,以及大量我们非专业读者并不熟知的历史专著和论文。 自然,这本书同时颠覆了大众认知里的很多“常识”(颠覆程度视读者既有颠覆程度而不同),透过现象审视本质,总结了很多“历史真问题”。对于常常陷在一大堆史实中“惘而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更容易帮助我们看懂历史脉络、梳理因果、效率更高。比如: ● 今天的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后代,还是从非洲走出的南方智人的后代? 参考其他研究结论一起说:现代基因研究已经证明,全世界人类族群都继承了同一个线粒体DNA,溯源指向非洲南方古猿的女性后代,所以有个比喻说全世界人都拥有同一个300多万年前的“非洲老祖母Lucy”。零几年的时候复旦大学在当代中国人当中做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起初是为了证明华夏文明的本土起源,第一次出来的结果却指向“非洲老祖母”,他们有点惊讶,又做了一次,结果还是指向“非洲老祖母”。 现在考古派学者还是坚持多起源说,而新一派基于基因采用单起源说:中国人和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类一样,是六万多年前从非洲走出来的。一部分智人在大约三万年前,抵达今天中国的疆域之内。而当年的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很不幸早就灭绝了,他们的基因对今天的中国人没有影响。 ● 伴随中华大地数千年历史的牛、羊、小麦、青铜器、马车,是我们祖先自研的,还是从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传至黄河流域的? 考古学家目前公认:人类文明最早期的一些驯化物种——小麦、绵羊、山羊、黄牛、马,几乎都是一万年前到八千年前在中亚和中东驯化的;青铜器在大约五千年前在中亚和西亚普遍使用,大约四千年前在东亚普遍使用;5500年前两河流域发明了轮子,马和轮子结合便诞生了战车。 而中国内地所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没发现过公元前2500年之前驯养黄牛和绵羊的遗骸,那之前用来祭祀的供品是猪(传统六畜中猪、狗、鸡是本土产生),那之后在中国的遗迹中才越来越多出现牛和羊;中国也没有出现小麦、大麦和燕麦栽培过程的考古证据。沿着考古遗迹可以发现,牛、羊、麦、青铜器、马车,都有从中亚和中东沿着新疆传到东亚的痕迹;包括十二生肖、十二地支,都可能源自古巴比伦;在中国的仰韶、良渚、三星堆、龙山、红山、二里头等早期遗迹中,还保留着青铜器和玉器在材料、形制上面的相似之处,沿着地理上从西往东能大致看出传播的轨迹。 小麦提升了主食来源,牛、羊提升了肉食来源,小麦需要灌溉从而提升了公共系统管理能力,牛和马促进了生产力,青铜器和车促进了文明的成熟,并且通过改变战力而改变了历史格局。华夏文明在新石器时代已经繁荣,并不能说是外来起源,本土文明一直是连续发展的,同时外来物种刺激了华夏文明的发展,交汇融合形成了成熟的农耕文化。 ● 中华文明的地理特征具有地理隔绝、农耕自足的特点,这对中国历史、民族文化,在根源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结合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国西面南面环山脉、东面临太平洋、北向是大草原和大沙漠,天堑保护挡住了很多外敌入侵;然而内部斗争也尤为激烈,因为成王败寇逃无可逃,所以总是你死我活赶尽杀绝,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所以乱世总是渴望统一,各邦博弈最后会走向统一;不像地中海文明,失败者可亡于海外,不必生死之斗,所以多少保留一点贵族血脉,所以统一不是刚需。 黄河长江两条大河形成冲积平原,土质松软且肥沃,非常适合农耕,比两河流域、恒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更容易生存繁衍,比地中海沿岸更容易自给自足、对通商的需求更少;农耕文明天然倾向于崇尚经验和权威、追求保守和稳定,而且因为太容易自给自足,所以也就缺乏一些创新的动力(也算是低烈度的“资源诅咒”)。 古希腊神话讲俄狄浦斯王“弑父”,而中古二十四孝故事讲“杀子”以饲母,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信号?海洋文明需要年轻血液和挑战权威,农耕文明需要前人经验和维护旧例。 ● 孔子心心念念的“复礼”,想要恢复的是什么?“周秦之变”,是古代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变化,周秦之变实质是什么? ——在几百年乱世的阴影下,各诸侯国对外争霸逐鹿、对内加强集权,孔子感觉到危机,比如“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他“述而不作”,主张全盘恢复周礼,本质上是希望恢复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的社会秩序。比如,主张恢复“天子之礼”实质是要恢复社会秩序、政治稳定和贵族精神,主张恢复“小国寡民”实质是要回到熟人社会使“民德归厚”。薛涌:“孔子可以说是最早看到了专制将腐蚀了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先知。” 周秦之变的直接变化是社会从一个个小共同体变成一个大共同体。周朝是分封制,周天子对诸侯国并没有生杀予夺权,人们生活在一个个小的自治社会当中,有点像西欧的封建城邦。秦朝用郡县制打破了分封制,国家直接控制到每一个小自耕农,秦朝还打散宗族令其分散迁徙、强迫老百姓分家。秦晖先生研究:从内地到边疆、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全都是非宗族化的乡村,没有一例聚族而居的,说明秦制为了打散家族的控制,花了很大的力气。现今很多村子只有一个姓,基本都是宋代之后宗族复兴的结果。 所以,周制的社会结构就像是大船中有一个又一个隔水舱,周秦之变的内容,就是国家权力打破层层限制,把小隔水舱全部打通,把一个个小共同体连接成了一个大共同体。由此,国家的汲取能力大大提高了。古代皇帝对民间的汲取往往缺乏制衡,又形成后世兴衰治乱的一条重要脉络。 秦制有集中的好处,集中力量好办大事,所以秦始皇能修长城,汉武帝能远逐匈奴,盛唐能万国来朝,乾隆时期能达世界GDP第一。国家强大不容易被欺负,秦制以来古代有一半时间是统一的,人心思统一而非分裂,所以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年绵延不绝。 ● 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迄今存在,汉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在用的古文字,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延续不绝?西方史断代很重视蛮族入侵,古罗马帝国亡于蛮族入侵(公元5世纪),一经解体之后西罗马再未统一。而几乎同一时期(4世纪),西晋亡于五胡乱华,经历南北朝之后隋朝再度统一。为什么同样是蛮族入侵,在西方和东方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合阅读谈我自己的体会。华夏文明延续的重要原因:统一的文字是文明延续的重要载体;农耕文化对外侵略扩张性不强;汉文化基于农耕文化表现出强大的融合功能;地理特征相对封闭且自给自足;大一统的帝国疆域辽阔,国家强大不容易被灭绝。 文字是文明的最重要的载体。文字统一,文化就容易统一;文字延续,文化就容易延续。汉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在用的古文字,非常了不起。秦始皇第一次统一时发明了“书同文、车同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即使我们现在用的简体字,也不是建国后才发明的,是来自于秦朝“书同文”时弃用的列国文字,在建国后推行简化字时选用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在音不能传的古代,即使互相听不懂,写的字却能看懂,古代因为书写材料金贵,书面语和口语是两条线发展,即使今天很多古音改变,但我们依然能够看懂作为古语的文言文。 农耕文化依赖农业,喜欢固守农耕疆域。中原王朝对自己疆域的要求基本上是以是否适宜农耕为标准,对外扩张性不强,因此免了很多兵戈祸患。当外来文化进入农耕区域时,则需要适应这片土地固有的自然规律、社会经验、人群,才能长久生存,因此汉文化表现出强大的融合功能。 人心思统一是这块土地的文化特性。夏商周合计两千年,秦制以来两千年,周秦之变是民族能否延续的重要节点。在两千年帝制的历史中,统一的时间占了一半以上。改朝换代时期人口大起大落非常惊人,经常损失一半以上乃至1/10(概要见本书第154-156页,数据研究见《中国人口史》)。古人皆知“离乱人不如太平犬”,大乱之世总是渴望统一。 在统一疆域、统一文化的基础上,加上有效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强大,给民族存续提供了有效的集中和保护。因此千年一统的大帝国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总能绵延不绝。 反观欧洲,欧洲历史没有统一的传统。人口发展曲线不是大起大落,战争带来的人口减少不如灾荒和传染病。欧洲各国文字不同、文化有差异,虽然彼此交融,但自治、独立的观念深入人心。再者,黄河长江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形成冲积平原,容易集中人口;而欧洲被的四面八方的河流和山脉分隔成支离破碎的地理单元,从地理上讲就没有内聚力。因此,蛮族入侵灭掉古罗马帝国以后,欧洲不再出现大一统的强大帝国。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不是西北的少数民族(匈奴、契丹、柔然,在冷兵时代游牧民族明明最能打),而是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鲜卑、辽、金、蒙元、满清)最后能够统一北方及至入主中原? 东北与西北的地理条件不同,东北不像西北只以游牧为主,而是兼具游牧、渔猎、农耕三种特征,因此东北民族能够熟练地将游牧者的军队与汉式的行政管理结合起来。“所谓的游牧人征服,主体并不是纯粹的游牧人,而是混合文化人群。” 有稳定的农耕为基础,经济上汉化了,这样的国家能够给作战提供强大的保障;军事上不汉化,保持了马上民族的军事能力,能“理解游牧民族的联盟如何构成以及他们的弱点在哪儿”。比如起自陇西、有鲜卑混血的李唐王朝,在初唐时能够同时对中原和草原进行有效控制;满清对于蒙古草原且拉且削弱的办法,说明深刻理解游牧制度的根基。 纯汉人政权建立的朝代,统治区域通常都局限在胡焕庸线以南,或者说,通常只在农耕区内,无法对草原进行有效的控制。 ● 有秦以来直至清末,两千年间王朝更替,在漫长的循环之中,我们看政治演变的因果,可以主要看什么脉络? 细述起来太长,这里记录一下思路。 (1)中原与草原的角逐:汉唐的疆域奠基、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纷争、游牧血液促进历史进化、元明清的制度倒退。 (2)皇权与周边权力的博弈:相权、官僚、豪族。 (3)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郡县制下的吏治、地方治理、税收、军事等等,本书观点,最终表现为皇权对民间的汲取如何达到以及达到何种程度。 ● 夏商周约两千年,秦制以来又两千年间,后两千年间王朝更替仿佛循环一般。我们看王朝覆灭的原因,为什么每隔二三百年,大一统的王朝总是出现周期性的崩溃? 本书的主线是研究古代王朝的周期性崩溃、对比东西方发展路径以及近代的差距,展望历史发展方向但不得出结论。 直接原因:灾荒、土地兼并、吏治腐败、政局不稳,导致农民起义或政变;内乱容易导致外敌入侵。 底层规律:秦朝以来的帝制是一元刚性结构,主要通过对内盘剥来支撑开支;农业税表面上看起来税率不高,但农民上缴的税收95%都流失在各级官员的征收过程中(现代社会透明得多),所以国家实际收到的并不多;在不多的农业税之外,有一些变相的税收或者对工商业的变相抽佣,比如汉武帝的“告缗令”、历代的专营制度,宋代一度工商业税收占到历朝最高比例,但因为历代重农抑商,所以税收来源主要还是靠农业税; 在总量有天花板的财政收入基础上,王朝的开支却越来越大,每到王朝末年,官僚冗员、繁衍的皇族、皇帝各种作的庞大开支,常常让国家财政左支右绌。每当皇权对农民的压榨到了一定程度,就超过了社会能够承受的临界值,这个时候就会面临周期性崩溃。 “周期性崩溃”是本书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及至后来,科技和民生发展缓慢,英国马戛尔尼出访乾隆朝,如何发现“饥饿的盛世”,从而用坚船利炮撬开了古中国的大门,都是一系列后果。 延伸阅读:推荐许倬云《万古江河》 读毕掩卷沉思,自己是否对历史获得了一些更新的认识?是否忍不住思考未来,比如自新冠、俄乌和AI以来的变化的世界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 当然,因为这本书不是以记载事实为主的通史,具有极强的观点主张,而历史观点见仁见智,需要读书人自己判断。 《简读中国史》往后,如果延伸阅读,我觉得还可以看看许倬云的《万古江河》。《万古江河》是一部通史,也是在世界史体系下看中国,论述中国历史文化的演变。 据说前几年清华邱勇校长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就会随信附赠一本《万古江河》。许倬云先生的研究扎实可信、格局深远。他是台大历史科班出身,后赴美国留学,40岁前在台湾从事历史科研及校务管理,忙于事功,1970年四十岁开始移居美国,专心研究和著书。因此他的研究既具备深厚功底、又博采西式方法和信息所长。而且因为许老对美国非常了解,兼具历史学家大视野,所以他写的《许倬云说美国》也值得对照阅读。 许倬云先生是我们难得触及的在世的史学大家。93岁高龄在B站开课,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责任”,想把他一生对于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研究及经验,传承给千千万万年轻人,他说,“我对着你们就像对着奥利弗(许老的孙子)讲话一样。” PS,最近因为考古发现,三星堆很热,对青铜神树、“纵目”面具的解释五花八门,连外星人都出来了。在我偶然刷到的范围内,我觉得许倬云的解释最清楚,可见功力深厚。 他认为:(1)三星堆人是来自青海甘肃一带的亚洲白种人,也就是突厥的祖先,向南迁徙进入四川盆地建立了古蜀国,晋朝《华阳国志》的记载可以佐证。“纵目”面具既有陇人的特征,也有神明沟通天地所需的特征——眼大、耳大、嘴巴大。 (2)成都平原有铜、有地热,可以冶金,所以有青铜并不奇怪(有的解释说像是在二里头“高定”的)。 (3)出现象牙并不奇怪,那时气候比现在炎热,西南国度不乏大象遗迹,大象不是来自于东南亚。 (4)三星堆不是主人迁徙走了,而是那块土地上换了新的主人,《公羊传》、《礼记》皆有记载,灭国时要把那国祭祀神明的场所,用一根红绳系住,“绝天地通”。四川、湖湘、江西一带,民间巫觋的信仰,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那些痕迹存在于楚辞之中,楚国的遗物分天、地、人三界,树根通往地泉,结构和三星堆神树非常像。 (5)铜鼓的传统,在云贵、海南岛有很多遗迹,三星堆人的祖先,可能是走恒河这条路进来的。非洲出来的人的祖先,走这条路的,不会少于阿富汗那条大走廊,那条路成为东亚草原人,这条路成为东亚大陆的本体。恒河过来进入西南河谷平原,分到海边继续往上,走到珠江口,走到山越南边,有海上丝道。云南的红鹿洞有人骨头,最近检测基因跟美国的印第安人一样。印度瓷器是从恒河进去的,不是从喜马拉雅山进去的。恒河那条路是从非洲进入亚洲的干道,将来考古会有非常重要的发现。 "悦读"书友介绍: 文心舒言,读书笔记博主。投生于巴蜀,躬耕于帝京。先祖以上古凶兽之食铁兽(大熊猫)为坐骑,驱驰山海。近年读书阅世、带娃学习、以六艺会友,沉淀一些粗浅的思考或好玩的事情,拟于公众号“耕读记023”上记录一二。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赐教交流。
lg
...
金融界
2023-07-31
航运巨头砸重本购新船 稍不留意创900亿美元订单 行业大亨忧“运力过剩”近在咫尺?
go
lg
...
olphe Saade)及其家人控制的
法国
达飞轮船公司对市场状况恶化发出警告,并表示新的船舶运力“可能会对运费造成压力”。 本月早些时候,以星综合航运服务有限公司 (Zim Integrated Shipping Services Ltd.) 因运量增长低于预期且运价疲软,下调了 2023 年财务前景。 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 )预计,今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可能萎缩 2.5%,并警告下半年出现的供给侧风险。德国 Hapag-Lloyd 表示,今年和明年的供应可能会超过需求。 总体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贸易量仅增长 2%,较 2022 年预计的 5.2% 大幅下滑。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彭博社) 在此背景下,德鲁里海事研究公司(Drewry Maritime Research)截至 7 月 1 日的新集装箱船订单已达 890 艘,占当前全球以 20 英尺当量集装箱单位计算的运力的 28%。 根据德鲁里最新的集装箱预报,仅今年的交付量预计将增加 175 万标准箱,约占拆解调整前船队总数的 6.6%,并预计明年净新增产能将创纪录地增加 182 万个标准箱,到 2025 年将增加 140 万个标准箱,达到 3050 万个标准箱,比十年前增长近 55%。 Blue Alpha Capital 创始人、行业资深人士 John McCown 表示:“我们正在关注集装箱运输历史上最大的订单。” “他们已经清理了资产负债表,现在正在进行再投资。”
lg
...
marsh
2023-07-31
本周热点前瞻:两大央行决议、欧元区GDP数据携美“非农”重磅来袭!
go
lg
...
t)、巴克莱银行(Barclays)和
法国巴黎
银行(BNP Paribas)在内的一些大银行仍预计将再增长50个基点,达到 5.5%。 NatWest 英国利率策略主管 Imogen Bachra 表示:“核心通胀(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在 6 月份意外下滑,低于上月,但这一好消息不应被夸大。” 她补充道:“我们认为,较高的服务业通胀率与高于预期的工资通胀率相结合,8 月份更有可能加息 50 个基点。” 服务业通胀是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关注的重点,6 月份利率降至7.2%,仍显着高于英国央行 5 月份货币政策报告中 6.7% 的预测。 欧元区会恢复增长吗? 过去两个季度,欧元区 20 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停滞不前,甚至略有收缩。 然而,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周一(7月31日)公布该数据时将恢复小幅增长,料截至 6 月份的三个月内经济增长率为 0.1%;而 7 月份通胀率将持续下降,提振自去年俄乌冲突以来一直举步维艰的欧元区经济。 继德国和
法国
7 月份物价增速下滑之后,尽管西班牙同期通胀有所上升,但预计通胀也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经济学家预测 7 月份欧元区消费者价格上涨 5.2%,低于 6 月份的 5.5%,这将是自 2022 年 1 月以来欧元区通胀率最低的一次。 欧洲央行决策者将密切关注这些数据,继 7 月升息 25 个基点后,本周提出了 9 月份将暂停加息的可能性。 咨询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 Riccardo Marcelli Fabiani 表示,本周的国家通胀数据“好坏参半”,同时补充说,这些数据“没有理由担心欧元区目前正在经历的广泛通货紧缩趋势可能会逐渐停止” 。
lg
...
IreneLim
2023-07-31
67%对中国持负面看法!24国民调创新高纪录:日本与澳大利亚对华最为不满……
go
lg
...
中没有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 在加拿大、
法国
、以色列、西班牙和瑞典,超过50%或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中国根本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3个非洲国家和印度尼西亚中只有50%的人表示,他们认为中国倾听他们的声音。 “这是我们上次2013年在一些国家提出的问题,”皮尤研究中心副主任劳拉·西尔弗(Laura Silver)表示。“过去10年时间里,中国的国际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国与其中许多国家的双边互动可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接受调查的国家中超过70%的受访者还表示,他们认为中国“为全球和平与稳定做出的贡献很少或根本没有做”。相比之下,有23%的人表示,中国正在“做很多或相当多的事情”。 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西班牙和美国,大约70%的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干预主义国家,2022年的一项类似调查显示,许多人认为中国参与本国政治是一个严重问题。 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中国领导层没有信心。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南非,则是对中国领导能力保持信心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的软实力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中引起了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国家高度评价该国的军事和技术进步,但其娱乐业、大学和生活水平主要吸引中等收入国家。 “我们发现,在接受调查的8个中等收入国家中,至少有50%的人表示,来自中国的投资使他们国家的经济受益,”西尔弗说。 除韩国外,所有24个国家都对中国的技术成就持积极态度,69%的国家认为中国的技术成就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最好的,或高于平均水平。 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形象,在高收入国家中比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更强,尽管前者大多数人持负面看法。 目前,仍有更多人将美国视为全球头号经济强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高通胀。 “虽然很难说全球公众只是认为美国更强还是中国更弱,但我们确实看到过去几年,在多个国家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西尔弗说。
lg
...
秉哥说市
1评论
2023-07-31
拜登制造经济复苏假象!《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美股上涨是一场陷阱 买入黄金、比特币对冲泡沫
go
lg
...
8月22日,大约41个国家,甚至可能是
法国
,在南非联合起来,对世界进行“去美元化”。他表示:“金砖国家(BRICS)将发行黄金支持的共同货币。” 他展望该货币1比1锚定现货黄金,称后市金价将上看3000美元。“再见美国,”他最后写道。
lg
...
小萧
2023-07-31
中法重要表态!
法国
财长:
法国
希望更好进入中国市场 而不是与中国“脱钩”
go
lg
...
财经报社(香港)讯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
法国
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周日(7月30日)在会见中国高级官员后表示,
法国
希望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建立更“平衡”的贸易关系,而不是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 (截图来源:路透社) 7月29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
法国
财长勒梅尔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九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两国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 勒梅尔在
法国
驻华大使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具有“建设性”。 勒梅尔说道:“我们不希望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遇到一些立法障碍或其他障碍。这当然是我们讨论的核心。我们希望更好、更平衡地进入中国市场。” 勒梅尔补充道:“我们完全反对‘脱钩’论,‘脱钩’是一种幻想。美国、欧洲与中国经济之间不可能出现任何形式的‘脱钩’。” 在7月29日的会议上,何立峰表示,中国希望
法国
能够“稳定欧中关系的基调”,而北京愿意在某些领域深化与巴黎的合作。 欧洲官员一再表示,他们不希望与中国脱钩,而是希望在面对七国集团(G7)所称的中国“经济胁迫”时“去风险”。 勒梅尔表示:“去风险并不意味着中国是一个风险。去风险意味着我们希望更加独立,如果出现新的危机,我们不希望在我们的供应链中面临任何风险,比如新冠疫情导致一些价值链完全崩溃。” 中国是
法国
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
法国
公司越来越担心,他们可能会被卷入世界经济超级大国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 当被问及一些欧洲汽车制造商担心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EV)可能涌入欧洲市场时,勒梅尔表示,
法国
有自己的计划,正在与欧洲合作,以更好地集中
法国
和欧洲的电动汽车补贴,以提高竞争力。 他表示:“我们随时准备欢迎中国企业在
法国
和欧洲投资汽车行业。”他还表示,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和发展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勒梅尔指出,
法国
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为
法国
化妆品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
lg
...
晴天云
2023-07-31
CWG Markets:美元上周五冲高回落,金价在大跌后反弹,美国通胀放缓拖累美元走软
go
lg
...
涨幅0.01%,报7693.31点;
法国
CAC40指数7月28日(周五)收盘上涨11.23点,涨幅0.15%,报7476.47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7月28日(周五)收盘上涨19.50点,涨幅0.44%,报4467.55点; 西班牙IBEX35指数7月28日(周五)收盘下跌10.01点,跌幅0.10%,报9684.69点;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7月28日(周五)收盘下跌86.81点,跌幅0.29%,报29511.00点。 美国股市收盘:道琼斯指数7月28日(周五)收盘上涨176.24点,涨幅0.50%,报35458.96点; 标普500指数7月28日(周五)收盘上涨43.22点,涨幅0.95%,报4580.63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7月28日(周五)收盘上涨266.55点,涨幅1.90%,报14316.66点。 主要商品收盘:美国期金收涨0.8%,报1960.40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0.75美元,结算价报每桶84.99美元;美国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0.49美元,报每桶80.58美元。 CWG后市预测: 美元今天短线以逢低做多为主,破位止损,有盈利30个点以上就设好止赢,在美国开市前撤出所有没有成交的挂单。本策略适合保证金,实盘可作参考。 美元指数:可以在102.00---101.30的区间的下限买入,有效破位3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欧元/美元:可以在1.1065---1.0965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英镑/美元:可以在1.2910---1.279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美元/瑞郎:可以在0.8735---0.8655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美元/日元:可以在142.10---140.1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澳元/美元:可以在0.6705---0.6615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美元/加元:可以在1.3260---1.321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35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黄金:可以在1968.00---1947.0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10美元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如果当天策略首先达到预期的平仓目标,求稳的投资者可以放弃当天的操作计划。投资者在实际执行本策略的时候,可以提前5--10个点开始布置相应的仓位,但止损的价位应该不折不扣的执行。 依据本策略做单,当有30个点以上的盈利的时候请做好平价保护,也可以获利了结,千万不要让盈利单变成亏损单。 建仓标准:风险承受能力在20%以下,每2000美元做单0.1手就可以;风险承受能力在20%--50%之间,每1000美元做单0.1手就可以;风险承受能力超过50%以上,每1000美元做单0.2--0.3手就可以。 CWG Markets作为一家FCA全授权并监管的交易服务商,本文所含内容及观点仅为一般信息,并未有将您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投资需求考虑在内。任何引用历史价格波动或价位水平的信息均基于我们的分析,并不表示或证明此类波动或价位水平有可能在未来重新发生。部分研究报告预测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敬请广大用户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寻求独立顾问的建议。 2023-07-31
lg
...
CWG Markets
2023-07-31
大英博物馆要把文物做成数字藏品 宣布合作元宇宙平台
go
lg
...
FT,2021年,「大英博物馆」宣布与
法国
NFT平台La Collection合作,将博物馆藏品以NFT方式进行售卖。 出售的NFT包括浮世绘巨匠葛饰北斋的名作「富岳三十六景」系列的《神奈川冲浪里》与《凯风快晴》等超过200枚的北斋作品。其中,《神奈川冲浪里》的NFT最终以4.5万美元(10.6ETH)成交。 2022年,双方再度联手,「大英博物馆」推出第二波馆藏NFT。这次的主角是英国国宝级画家泰纳(JMW Turner,1775-1851),最便宜的画作NFT仅799(RMB 5,720)。 本次NFT藏品来自前佳士得高层Robert Wylie Lloyd(1868-1958)赠予馆方的50幅泰纳水彩画作中特别选取的20幅,如《风暴沉船》和《罗马斗兽场》。 同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俄罗斯「艾尔米塔日博物馆」也在2021年加入了NFT这场火热的潮流中。 「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在 Binance NFT 市场拍卖了其藏品中几幅最有代表意义的杰作ーー列奥纳多达·芬奇的 Madonna Litta,梵高的 Judith和Lilac Bush,瓦西里·康定斯基的 Composition VI,还有克劳德·莫奈的 A Corner of the Garden at Montgeron。 不仅是顶级博物馆,世界著名的绘画艺术美术馆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也以NFT的形式出售馆藏画作。例如,米开朗基罗的《多尼·托多》以17万美金的价格成交了一枚NFT。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品也被NFT化,并在区块链上出售。这种趋势表明,NFT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艺术品市场,为艺术家和收藏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 海外的博物馆同国内同样有发行数字藏品,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就曾共同与「幻核」合作,推出了梵高和莫奈系列的数字藏品,一经推出便立马售磬,只不过如今随着幻核的退出,这款精品的藏品也被大部分用户申请退款了。 不可否认,地域限制和旅游成本是线下博物馆普遍面临的的问题。NFT数字藏品不仅可以为博物馆筹得更多的资金补贴,还能帮助博物馆接触到更多的观众。否则,一些普通群众可能永远无法亲自到线下博物馆接触这些艺术品。 数字藏品可以为博物馆带来许多好处,包括筹得更多资金、接触到更多观众以及解决版权问题等。虽然目前NFT数字藏品的市场还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将成为博物馆和艺术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获得数字藏品的用户无疑会对该藏品和博物馆生起浓厚的兴趣,打卡博物馆、让数字藏品和实物藏品合影成了一件很有趣、也很值得分享的事情。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7-31
上一页
1
•••
922
923
924
925
926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鲍威尔一则劲爆传闻撼动市场!美元、黄金惊现“巨震”行情 如何交易金价?
lg
...
中国重磅信号!习近平打击价格战之际 中国调查一些顶级投行 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美突发重大信号!彭博:创纪录数量的美国公司削减在华投资计划
lg
...
中美突发重磅!彭博独家:特朗普软化对华立场 以确保与习近平举行峰会并达成贸易协议
lg
...
特朗普关税突传大消息!特朗普宣布:将对150多个国家设定统一关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