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西部建设2024年财报:
营
收下滑
11%,净利润由盈转亏,预拌混凝土业务面临挑战
go
lg
...
01%,这是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四年
营
收下滑
。与此同时,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达2.63亿元,同比下滑140.71%。这一数据表明,公司在核心业务上的盈利能力正在急剧下降。 预拌混凝土作为西部建设的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然而,2024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基建投资的放缓,直接影响了预拌混凝土的需求。尽管公司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新增了54个搅拌站,但未能有效扭转
营
收下滑
的趋势。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区域布局优化未能抵消市场疲软 2024年,西部建设在区域布局上进行了优化,新增了7个盲点城市的市场覆盖,并在国家战略区域实现了预拌混凝土签约量8010万方,同比增长18.5%。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抵消整体市场的疲软。报告显示,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等热点区域的签约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其他地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此外,海外业务的拓展也未能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显著收益。尽管公司成功进驻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外区域的混凝土产量、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但海外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然较低,难以对整体业绩形成有力支撑。 管理改革与新兴业务进展缓慢 2024年,西部建设在管理改革和新兴业务布局上进行了多项尝试,但进展缓慢。公司深化了预拌厂改革,推动核心业务100%上线,并优化了80个制度流程,精简了25%的流程节点和35%的制度数量。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并未能显著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人均效能的提升也未能转化为实际的财务收益。 在新兴业务方面,公司虽然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领域,但相关业务的推进速度较慢。报告期内,砂石骨料业务仅实现了5个项目的关键突破,新材料业务的外销占比虽然超过40%,但整体规模仍然较小。此外,数字化建设方面,尽管“砼联平台”全年交易额超190亿元,用户突破14万,但这一业务的盈利能力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总体来看,西部建设在2024年面临了多重挑战,核心业务的疲软、区域布局优化的效果有限以及新兴业务进展缓慢,共同导致了公司业绩的显著下滑。未来,公司需要在市场拓展、成本控制和新兴业务发展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变化。
lg
...
金融界
04-02 22:30
龙蟠科技亏损难止,核心产品量增价跌,短债高企与项目延期 “雪上加霜”
go
lg
...
024年交出了一份降收增利的成绩单,其
营
收下滑
12.1%,归母净利润增长48.46%,但净亏损仍高达6.36亿元。 核心产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现承压成为业绩“失血点”,尽管销量大增64.9%,但产品价格暴跌,2024年平均售价同比“腰斩”,导致产品
营
收下滑
。利润端上,公司净利率为-10.41%,仍未实现“止血”。 证券之星注意到,近年来,龙蟠科技欲加速海外布局抢占市场份额,印尼一期项目预计于今年批量生产,龙蟠科技还在今年初为一期项目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这背后,龙蟠科技面临严峻的资金挑战,其资产负债率高达75.12%、短债资金缺口巨大,加之定增募投项目延期,龙蟠科技在资金和产能布局方面面临的挑战愈发凸显。 核心产品价格“腰斩”拖累业绩,净利率陷亏损 年报显示,龙蟠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76.73亿元,同比下降12.1%;对应归母净利润亏损6.36亿元,同比增长48.46%,亏损程度较2023年显著缩减。对比2023年,龙蟠科技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87.29亿元、-12.33亿元,降幅分别为37.96%、263.8%。 对于亏损原因,龙蟠科技解释称,2024年度,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在行业底部区间持续运行,磷酸铁锂产品价格较2023年有较大幅度调整,叠加部分产品的存货跌价损失以及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等事项影响,外加公司因少数股东金融负债等原因产生了较大金额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公司2024年业绩仍持续亏损。 截至2024年末,龙蟠科技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3.65亿元,公司实收股本为6.65亿元,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龙蟠科技成立于2003年,为“A+H”股上市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两大类。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制造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覆盖润滑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冷却液及车用养护品等。 分产品来看,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实现营收56.19亿元,占到总收入的73.23%,但同比下降16.8%;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实现收入18.36亿元,同比下降2.73%。占比较少的其他产品,主要为碳酸锂、磷酸铁副产品等收入,营收则同比增长373.44%至1.64亿元。 财报显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销售量17.83万吨,同比大增64.9%。销量大增的情况下,公司营收却不升反降,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跌是关键因素。 从主要原材料基本情况来看,2024年,龙蟠科技对磷酸铁、碳酸锂的采购量分别为12.07万吨、3.0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76%、5.68%,但其采购价格分别下滑19.46%、63.78%。 根据港股2024年业绩公告,碳酸锂市场价格下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平均销售价格由2023年的每吨62424元下降至2024年的每吨30931元,价格已出现“腰斩”。 值得一提的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经过2023年亏本售卖后,2024年的毛利率提升10.38个百分点至2.56%。虽然核心业务毛利率的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实现增长,但更能体现公司真实盈利能力的净利率仍处在亏损态势,为-10.41%,同比增长6.94个百分点。 证券之星注意到,期间费用的整体增长也“吃掉”了利润。2024年,龙蟠科技期间费用为12.72亿元,同比增加1.29亿元;期间费用率为16.58%,同比增长3.4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减少16.68%、0.37%至1.64亿元、4.84亿元,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则分别同比增长48.39%、20.04%至3.71亿元、2.54亿元,销售与研发费用的缩减难以抵消管理费与财务费用的增长。 资金压力高企,募投项目延期 2024年,龙蟠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设计产能为23.18万吨,产能利用率79.68%,在建产能主要为印尼二期9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目前处于前期设计规划阶段,预计2026年6月完工。 跟随国内磷酸铁锂产业加速出海的步伐,龙蟠科技也积极推进海外磷酸铁锂工厂的产能建设。印尼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于2024年基本建成并于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 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龙蟠科技便在印尼建立海外第一家磷酸铁锂生产基地,规划建设年产12万吨的产能,项目计划投资2.9亿美元,其中第一期规划产能3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1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一期产能项目公司,即三级控股子公司PT LBM ENERGI BARU INDONESIA(下称“锂源(印尼)”)拟增资扩股并引入投资者。LG ENERGY SOLUTION,LTD.(下称“LGES”)拟以现金出资1597.09万美元,取得锂源(印尼)2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LBM NEW ENERGY(AP)PTE.LTD.(下称“锂源(亚太)”)对锂源(印尼)的持股比例(含间接持股)由100%下降至80%,仍为锂源(印尼)的控股股东。 证券之星注意到,LGES与龙蟠科技渊源深厚,2024年,龙蟠科技与LGES成功签署了5年的长期供货协议及修订协议。协议约定,自2024年至2028年期间,龙蟠科技合计向LGES销售2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这也成为2024年全球磷酸铁锂市场最大订单。 然而,作为锂源(印尼)控股股东的锂源(亚太)业绩表现欠佳,2024年1-10月的营收为零,对应归母净利润为-553.8万元。 龙蟠科技自身资金压力也难言轻松,其202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75.12%,维持在高位水平。同期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高达65.17亿元。但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仅32.7亿元,短期债务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迫于资金承压,龙蟠科技近日宣布拟使用总额不超过5亿元的定增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据悉,2022年,龙蟠科技定增募集资金净额21.76亿元,分别投向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年产60万吨车用尿素项目、年产4万吨电池级储能材料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年报发布同时,龙蟠科技宣告了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储能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的延期。该项目由公司控股孙公司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四川遂宁建设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一期2.5万吨产能和二期6.25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 龙蟠科技表示,由于募投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也在根据国内外磷酸铁锂市场情况及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逐步推进新工厂的投建进度。此外,由于项目建设规模较大,仍有部分土建款、工程结算款、设备款尚未支付,因此决定将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从2025年5月延期至2026年5月。(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lg
...
证券之星
04-01 10:39
达仁堂转型阵痛:营收两连降,出售天津史克股权谋求突围
go
lg
...
降11.14%,这已是该企业连续第二年
营
收下滑
。虽然通过转让天津史克13%股权获得14.5亿元收益,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2.29亿元,同比增长125.94%,但扣非净利润却同比减少21.62%,降至7.46亿元,显示出企业发展正面临深层次挑战。 转型阵痛期:
营
收下滑
背后的深层困境 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医药企业,达仁堂近年来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连续两年的
营
收下滑
不仅反映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更折射出传统医药企业转型升级的艰难。达仁堂的商业板块收入大幅下降,2024年,公司中成药、西药及其他产品的营收分别下降3.07%、29.75%和34.16%。其中,主打产品"速效救心丸"和"清肺消炎丸"的销量也出现明显下滑,降幅分别达到1.7%和18.72%。加之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以及商誉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影响,使得企业经营业绩承受较大压力。这种情况下,达仁堂不得不通过资产处置来维持利润水平,但这种方式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 战略调整:寻求突围的创新之路 面对经营困境,达仁堂正在积极寻求转型突破。通过转让天津史克股权,达仁堂不仅获得了可观的一次性收益,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了资金实力。作为一家拥有深厚中医药文化积淀的企业,达仁堂正着力推进产品创新和业务转型。公司在绿色中药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达仁堂也在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试图通过业务多元化来应对市场变化。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中医药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国家政策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作为行业重要的参与者,达仁堂具备深厚的品牌积累和技术优势。然而,要实现真正的转型突破,达仁堂还需要在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转型,才能帮助达仁堂走出当前的经营困境,重回发展正轨。
lg
...
金融界
03-31 11:50
2024年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显著,近半数净利润缩水,降费影响显现
go
lg
...
收入来源,管理费收入的减少直接导致整体
营
收下滑
。例如,广发基金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01%,至72.6亿元,尽管其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增长19.93%,但管理费收入却减少12.21%。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万家基金等公司中,反映出行业“增规模不增收入”的普遍现象。 此外,行业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加剧了业绩分化。2024年,债券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规模大幅增长,而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显著缩水。由于债券型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基金的管理费率较低,以往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主的基金公司,即便加大债基和被动指数型基金的布局,短期内也难以抵消规模流失的影响。例如,交银施罗德基金2024年混合型基金规模缩水250亿元,成为其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2024年公募基金行业在降费政策、产品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业绩分化加剧。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和资源禀赋,展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则面临更大的经营挑战。未来,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基金公司需通过差异化布局、提升投研能力和优化客户服务,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变局。
lg
...
金融界
03-30 12:29
兽药价格狂飙13.8%,回盛生物上演"咸鱼翻身",能撑多久?
go
lg
...
期底部,2024年前三季度兽药行业整体
营
收下滑
8.7%,需求复苏存疑;其三,政策监管风险不容忽视,农业农村部近期加强兽药残留监控,可能压缩终端产品利润空间。 面对资本市场的狂热,回盛生物正加快战略调整。除推进泰乐菌素生产线技改外,公司正联合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发新型替抗产品,试图抢占"禁抗令"下的替代市场。同时,其与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龙头养殖企业的深度绑定,也为订单稳定性提供保障。 从更宏观视角看,我国兽药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新版GMP认证淘汰近40%落后产能,新版《兽药管理条例》强化质量监管,这些都倒逼企业向集约化、创新化转型。 回盛生物能否借此次涨价潮完成技术升级与财务修复,将成为其能否从题材股蜕变为白马股的关键。
lg
...
格隆汇
03-27 14:00
中润光能港股IPO :主营太阳能电池片
go
lg
...
润光能的财务表现欠佳。2024年,公司
营
收下滑
45.7%,利润由盈转亏。 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片 中润光能成立于2011年,主营业务为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2024年公司在全球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18.3%,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14.6%。 从电池类型来看,过去中润光能产品以P型(PERC)电池片为主。 2024年之前,P型电池片因其成熟的技术及较低的生产成本,在光伏电池片市场占据了显著份额。随着P型电池片的效率接近其理论极限,具有效率更高及温度系数更好等多重优势N型电池片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导致行业从P型电池片向N型电池片进行技术革新。 图1:中润光能产能利用率 受此影响,中润光能也处于产品过渡期。根据招股书,公司核心业务单晶电池片的产能从2022年的13GW上升至2024年的41.1GW,同期N型电池片的产能从0GW上升至22.6GW。公司称,加上处于产线改造的产能,公司的N型电池片的总产能预计约50GW。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单晶电池片产能利用率从98.5%降至89.3%,多晶电池片产能已清零,光伏组件产能出现小幅上升。 2024年由盈转亏 2024年,中润光能实现营收113.2亿元,同比下滑45.7%;年内亏损13.63亿元,与2023年盈利16.81亿元形成反差。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13.6%降至2024年-10.1%,公司称主要由于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光伏产业链整体价格下滑。 图2:中润光能财务数据 财报显示,中润光能存货余额从2022年的9.38亿元增至2024年的24.03亿元,其中产成品的存货超过15亿元。2022年至2024年,中润光能存货减值亏损分别为9391.2万元、3.09亿元、1.89亿元,后续减值风险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在 2024 年末攀升至83.7%,对比晶科能源、通威股份、爱旭股份等可比公司时,中润光能的负债率较高。 技术转型过程中,中润光能的研发投入略显不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约2.89亿元,同比下降54.2%。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率约2.95%、3.03%、2.56%,较晶科能源、爱旭股份等企业略低。 A股转战港股 募投项目变更为海外基地建设 早在2023年5月,中润光能向深交所申请IPO。2024年,因业绩亏损及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撤单终止A股IPO,公司于2025年转战港股。 深交所曾对中润光能进行过两轮问询,内容涉及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及偿债能力、产能过剩风险、关联交易合理性等多个问题。 需要关注的是,在A股IPO招股书中,中润光能原计划募资23亿元,其中20亿元投入中润滁州年产8 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二期),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而本次港股申报稿中,中润光能的募资计划用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的海外生产基地、研发、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图3:中润光能募资使用计划 目前,实控人龙大强及其配偶孟丽叶合共可行使50.64%的投票权。包括龙大强直接持股35.44%;孟丽叶直接持股6.47%;两人通过皓日电子、龙泰管理、恒辉管理合计持有8.73%投票权。 【看新股】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新股和次新股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lg
...
面包财经
03-27 09:48
苹果Q2:iPhone很香,但股价只能靠回购续命!
go
lg
...
致预期的926亿,同比下滑2.5%:
营
收下滑
并不意外,根据IDC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4.6%,PC出货量同比下滑29%,加上全球宏观经济不佳,电子产品正处于行业低谷。 除需求不振之外,一季度美元升值也带给苹果5个百分点的损失。 分产品来看,iPhone二季度营收513亿美元,逆势增长1.5%,大超分析师预期的489.7亿;Mac收入72亿,同比下滑31%,主要是宏观经济不佳和去年推出的M1 MacBook热销造成基数较高,不及分析师预期的77.4亿;iPad二季度营收66.7亿,同比下滑12.8%,与分析师预期相近;可穿戴设备二季度营收87.6亿,同比下滑0.6%,略超分析师预期的85.1亿: 二季度软件服务收入209亿美元,同比增长5.5%,继续扮演压舱石角色,但不及分析师预期的211.1亿: 分地区来看,美洲市场二季度营收377.8亿美元,同比下滑7.6%,表现最为糟糕;欧洲市场营收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8%;大中华区营收178亿美元,同比下滑2.9%,下滑幅度较上一季明显收窄,主要是中国取消疫情防控;日本营收71.8亿美元,同比下滑7.1%;亚太及其他区域表现亮眼,二季度营收81亿美元,同比大增15.3%,主要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收入大增: 盈利能力方面,虽然二季度是电子产品消费淡季,但苹果的毛利率达到了44.3%,创近年来新高,净利率更是与上一季(旺季)持平,达到了25.5%: 展望下一季,苹果预计营收增速与本季相似,汇率仍将会产生近4个百分点的不利影响,预计毛利率在44%-44.5%之间,续创新高! 总的来说,苹果二季报大超市场预期,但值得关注的是,当下苹果滚动市盈率高达28倍,处于近5年来的高位: 展望未来,苹果如无重磅新品加持,业绩增速也许只有个位数,且仍难摆脱宏观经济的影响,目前28倍的市盈率,也许存在即合理,但很难赚到估值继续提升的钱,唯一能指望的也许就是巨额回购了,在二季报中,苹果宣布将追加900亿美元用于回购! 回购将缩减苹果总股份,提升每股收益,从历年股份数量来看,苹果回购力度之大,世所罕见,不愧是巴菲特偏爱的重仓股: $苹果(AAPL)$
lg
...
老虎证券
03-26 13:50
农夫山泉,暴雷了!
go
lg
...
回落至下半年的6.6%;其他产品下半年
营
收下滑
11.9%,下滑幅度亦高于上半年的7.2%: 由此来看,农夫山泉去年下半年业绩恶化,不止是负面舆情持续带来的影响,应该还有其他因素。 会是什么呢? 答案是消费不振和消费降级。 消费不振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上半年,我国饮料零售额的增速还在6%左右,而等到去年三季度,饮料类零售额的增速开始出现负增长,到2024年12月份,单月零售额竟然同比下滑了8.5%,下滑幅度创多年以来记录,比疫情最严重的月份还要惨淡! 今年1-2月,我国饮料零售额为539亿,同比下滑2.6%,下滑幅度较去年底有所收窄,但在主要消费行业中,是少有的下滑,可见消费者对饮料类产品需求仍不足。 除了大环境恶化之外,饮料消费降级的现象也存在,拿农夫山泉为例,去年4月,公司重新推出了纯净水,单瓶售价低于1元,远比天然水的售价要低。 早年,农夫山泉称纯净水不含矿物元素,不宜长期饮用,但在消费降级的压力下,只能违背初心,大肆宣传,抢夺市场。 三重打击之下,农夫山泉的饮用水业务加速下滑也就不难理解了。 展望未来,农夫山泉的业绩能否重拾增长? 从政策上看,中国经济已经过了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的阶段,贸易战升级之下,提升消费,不仅成为重中之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头等大事。 目前,国家促消费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补贴上,饮用水这类必需品尚未纳入政策范围,但随着国家大力扶持消费,整个经济都有望重回健康增长的道路上来,农夫山泉有望受益。 但是,促消费不是一件易事,能否成功,犹未可知,投资者不妨盯着统计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如果饮料类零售额重回增长,农夫山泉或许会迎来反转。 目前,农夫山泉的市盈率为29倍,偏高,当下价格谈不上良机: 从分红来看,农夫山泉计划派息85亿,每股0.76元,按现价算,股息率2.4%,不算高。 震荡多年的农夫山泉恐怕还得以时间换空间: $农夫山泉(09633)$
lg
...
老虎证券
03-26 11:41
华润啤酒2024业绩双降!喜力增长难掩啤酒销量下滑 白酒增势缓慢未达预期
go
lg
...
缓迹象,百威亚太、重庆啤酒等企业均出现
营
收下滑
;另一方面,青岛啤酒等竞争对手加速高端产品布局,对华润啤酒的"喜力+雪花"双品牌战略形成挤压。 证券之星了解到,长期来看,华润啤酒的高端化战略能否持续转化为业绩增长,仍需突破多重关卡:如何在保持高端产品增速的同时,优化中低端产品的盈利结构;怎样应对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场景创新激活消费需求。 白酒业务增长乏力 在啤酒主业面临存量竞争的背景下,华润啤酒的白酒业务近年成为其多元化布局的重要方向。2024年,华润啤酒旗下白酒业务实现营收21.49亿元,同比增长4%,与管理层此前提出的30%增长目标相去甚远。尽管白酒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至68.5%,但这一提升主要源于成本控制,而非收入规模的实质性增长。从季度表现看,上半年白酒业务收入达11.84亿元,同比增长21.2%,而下半年收入骤降至不足10亿元,增速腰斩,暴露出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 证券之星了解到,华润系的白酒版图扩张始于2021年,当年华润啤酒通过投资山东景芝白酒正式进军白酒市场。2022年,华润啤酒斥资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同年华润集团的全资附属企业华润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还收购了金种子集团49%股权。然而,收购后的整合效果未能达到预期。例如金种子酒在华润入主后业绩持续低迷,2022年和2023年,金种子酒分别亏损1.87亿元和2206.96万元,而在2024年,金种子酒预计亏损2.01亿元到2.91亿元。 相比之下,金沙酒业作为华润白酒业务的核心资产,其表现亦喜忧参半。尽管旗下大单品“摘要”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35%,贡献了超70%的白酒业务收入,但品牌运营问题逐渐显现。市场反馈显示,摘要・珍品指导价低于市场价,价格倒挂现象严重损害品牌价值。为此,华润啤酒在2024年对金沙酒业进行了两次管理层调整:2月,侯孝海卸任金沙酒业董事长,由魏强接任;12月,原总经理范世凯升任董事长,旨在强化渠道管控与价格体系治理。 在今年召开的金沙酒业经销商大会上,范世凯表示,我们目前所有的发展策略都将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即如何让合作伙伴长期、持续、稳定地赚钱。范世凯认为,经销商能否赚钱在于三个因素,其一是产品的价格设计有没有竞争力,其二是价格能不能稳定,其三则是产品能不能卖得好。 而站在大股东华润啤酒的角度,华润啤酒收购金沙酒业时,曾期望其高利润率和现金流能显著提升集团盈利能力与估值。然而,目前白酒业务营收占比不足6%,对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 从行业环境看,白酒市场正经历从量到质的转变,华润啤酒若想在白酒领域实现突围,不仅需要解决短期的价格倒挂和渠道混乱问题,更需构建长期的品牌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未来,其白酒业务能否从“战略投入期”转向“价值回报期”,将成为衡量华润多元化战略成败的关键指标。(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lg
...
证券之星
03-26 10:10
【美股盘前】三巫日来袭,联邦快递耐克财报忧,美股走弱,蔚来亏损扩大
go
lg
...
确定性,连续三个季度下调财测。虽然上季
营
收下滑
幅度少于预期,但耐克警告截至5月的第四财季将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滑,理由是关税的潜在影响。 美国银行:股市资金流入强劲,关税风险或解除 美国银行表示,流入股市的资金已经达到今年以来最高点,特朗普当选以来德国和中国的股指上涨,这些迹象表明投资人对美国关税政策会否导致经济衰退持怀疑态度。截至19日周三当周,全球股票基金流入434亿美元。 3、重要数据/事件 20:30 芝加哥联储行长古尔斯比接受媒体采访 21:05 纽约联储行长威廉姆斯讲话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3-21 20:32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3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给鲍威尔“送大礼”?!美联储降息暂停已成定局,6月再观望?
lg
...
中美都没说瑞士会晤是“正式谈判”!中国暴露政策局限性,鲍威尔要和特朗普对着干?
lg
...
【直击亚市】中美终于要谈了!中国央行突然大放水,美联储决议来袭
lg
...
中美突发重磅表态!特朗普称不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以启动中美贸易谈判
lg
...
黑天鹅不会发生!美联储决议展望:鲍威尔将维持利率不变 关键原因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