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财富格局重大变化!美国新闻周刊:中国经济低迷使155名亿万富翁从全球富豪榜消失
go
lg
...
是荣登中国富豪榜榜首,拼多多的黄峥超越
腾讯
的马化腾,位居第二。 此外,该报告还揭示了中国富人的移民趋势。报告指出,许多人已经搬迁到东南亚和美国,新加坡正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目的地。 拥有最多亿万富翁的亚洲城市不再是北京,今年印度金融中心孟买超越北京,总数达到92人,跃居亚洲亿万富豪最多的城市。
lg
...
风枫
2024-03-29
黄金突破上方阻力!多头还有向上空间!下周走势分析
go
lg
...
经网站特约黄金评论撰稿人。(东方财富、
腾讯
财经、搜狐财经、新浪财经、和讯财经、中金在线、汇金网、汇通网、环球外汇、金融界、外汇通、中国黄金投资、黄金评论网等)凭借多年来对黄金、外汇走势的分析与研究,具备其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与交易理念。其曾屡屡发表鹤立鸡群的观点,且观点明确,并非模棱两可。胜率达88%左右; (文/头狼指导 微亻言:MADA6233) 免责声明:以上分析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头狼论金
2024-03-29
张坤隐形重仓股大变动!去年下半年新进、清仓这些公司
go
lg
...
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
腾讯
控股、中国海洋石油、香港交易所、招商银行、药明生物、美团-W。 3月29日凌晨,张坤正式发布旗下基金产品2023年年报。相比2023年四季报,基金年报会公布基金产品全部持股明细以及基金经理最新思考观点。接下来,ETF进化论君就带大家来看看张坤2023年的隐形重仓股和最新的思考观点。 跟2023年上半年的前二十大持股名单对比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中只有伊利股份直接被清仓,取而代之的是药明生物,相比上半年的8415万股,张坤在下半年合计加仓了420万股。 其余的个股均是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加仓与减持,其中动作较大的是中国海洋石油、招商银行在下半年分别被合计减持3300万股和2000万股。 张坤减持招商银行是因为持有的招行净值超过“双十”而不得不减持。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在1月11日、1月12日两天,分别卖出了9908.2万元、9437.7万元的招商银行,合计规模近2亿元。公告称因为基金持有招商银行的比例被动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 后十大重仓股的变化较大,药明康德、新秀丽、泰格医药、L'OCCITANE、同仁堂药业和华润万象生活均是2023年下半年的新晋面孔。 其中药明康德在下半年被猛加仓2490万股,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在去年四季度一举买入药明康德2288万股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在去年四季度买入202万股药明康德 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在下半年合计加仓药明康德至270万股 从药明康德股价走势表现来看,药明康德在去年四季度累计下挫15.57%,2024年在生物安全法案、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拖累下,截止3月28日,药明康德股价继续下挫超36%。 仅从短期股价表现来看,张坤的压力不小啊。 张坤在下半年还合计新持有新秀丽、泰格医药、L'OCCITANE、同仁堂药业和华润万象,分别买入1830.0万股、720.0万股、580.0万股、1030.0万股和180.0万股,还大幅加仓巨子生物2000万股 减持方面,海吉亚医疗、爱尔眼科、国际医学、晶合集成(晶圆代工厂)在下半年均被清仓。去年上半年的持股9640股的致尚科技(消费电子公司)排名下降至第31名,下半年被张坤减持8676股至只剩964股。 由以上的调仓变化,可以看出张坤在生物医药方面可谓是大开大合,其从三季度就开始大力加仓药明生物、四季度将目标变为药明康德,还买入同仁堂国药、泰格医药,将海吉亚医疗、爱尔眼科、国际医学清仓。 同时张坤在美容护理、服饰扥方面的消费方面的加仓动作也很明显,包括加仓巨子生物(可复美)2000万股、新秀丽1830.0万股和L'OCCITANE(欧舒丹)的580万股。 这当中调仓的思路是什么?张坤在年报中最新观点或许能提供一点线索。 在2023年年报中,张坤主要围绕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投资思路应该如何变化?” 张坤从公司治理、公司估值和企业的商业模式三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公司治理,张坤认为在高质量增长的年代,低效的增长已经没有意义,关键在于管理层能否更加精细地配置公司的资本,更加审慎地评估投资新业务和帮股东加码老业务之间的机会成本差异。 第二,是公司的估值张坤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年代,除了个别高景气产业的公司,且拥有极深的护城河,公司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概率在降低。“我们会认真考虑企业在无流动性的一级市场的估值水平,并且非常审慎地付出溢价。”(这句话非常有深意) 第三,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在高质量增长年代,企业独特且难以快速模仿的“特质”更加重要。张坤显然更看好科技巨头在新增量趋势出现,更能抓住发展机会。“当真正显著的增量趋势来临时,比如AI(人工智能),所有企业都全力以赴时,其拥有的资源将会成为胜负手之一” 张坤最后总结道:“综上,我们认为这些变化应是结构性的,在粗放增长年代时常出现的“大力出奇迹”和“乌鸡变凤凰”将更难复制,企业的经营需要更加精细化,我们也需要用更加严格和细致的标准去评估投资标的”
lg
...
格隆汇
2024-03-29
歌尔股份:下半年毛利率改善明显,重点关注"靴子落地"后的基本面变化
go
lg
...
领产业发展。 根据市场消息,Meta与
腾讯
达成初步协议,2024年开始在中国销售价位较低的新款VR头显。华泰证券研究所在歌尔股份绩后发布研究报告称,其在Semicon等展会看见AI大模型有望提升AR交互能力,且后续类似苹果MR的低价产品推出,或将提振整体VR销量。其进一步做出预测,认为2024年在Meta、华为等品牌带动下,歌尔股份VR/MR业务出货量有望迎来增长。 另外,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的歌尔股份,并不止两条成长曲线。公司坚持"4+4+N"战略,布局四类零组件(声学、电、光学、精密结构件)以及四大智能整机领域(TWS耳机、VR/AR、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并不止TWS和VR/AR两个增长引擎。 东吴证券研究所认为,歌尔股份TWS耳机整机设计及核心声学元件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主要客户订单及份额有望稳步回升,同时产品的迭代也有望助力智能声学整机营收和利润率稳中有升。 有着"最准苹果分析师"之称的天风国际郭明錤发文表示,瑞声科技与歌尔股份已被确定为iPhone16的麦克风供应商,出货量分配相当。受益于规格升级,每只iPhone16的麦克风单价将较iPhone15至少高约100–150%。华为P70也发布在即,作为华为高端智能手机声学器件主供货商,歌尔股份有望持续受益。 此外,歌尔股份全新的成长曲线渐露雏形。公司依靠着声学、无线、软件、光学、系统集成等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在汽车电子方面持续发力,推出品类丰富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入局座舱光学方面,歌尔陆续发布车载AR-HUD的PGU模组PGU4620、PGU4620 Gen2,亮度达到200lm,可实现高刷新率120Hz、高对比度1800:1、高色域,推出可应用于AR-HUD的自由曲面镜及冷光镜,目前车载HUD曲面镜及PGU模组均已实现量产出货。 在汽车座舱主动降噪方面,推出创新的RNC(路噪主动控制技术)和ENC(高性能发动机/增程器主动降噪技术)等汽车智能声学技术方案及"软"、"硬"融合解决方案,显著提高车辆驾驶、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可降低汽车传统被动降噪的成本与时间投入。目前技术及解决方案已得到多个客户认可。 当然,如果抛开基本面,我们可以看到歌尔股份更多的努力——它坚持持续分红、积极进行股权激励;我们也可以看到投资机构纷纷给出买入评级。 在"靴子"已落地的当下,当公司逐渐回归常态之时,更多有利消息正在涌现。这会给歌尔股份带来怎么样的变化?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lg
...
格隆汇
2024-03-29
27分钟大定破5万台,小米ADR涨超12%!中概互联ETF(513220)、香港科技50ETF(159750)持续受资金关注
go
lg
...
0)获资金净流入2054万元。 近日,
腾讯
控股、拼多多、美团、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大厂均已公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整体盈利水平显著回暖。 以中概互联ETF(513220)成份股为例,已披露财报的8只成份股2023年净利润均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携程集团净利润同比大增超6倍,百度集团、小米集团、京东集团净利润同比翻倍,美团扭亏为盈此8家互联网公司在中概互联ETF(513220)标的指数中的权重占比超64%。 天风证券指出,截至3月22日,恒指12个月前瞻PE较2019年来中位数折让2个标准差,处于2019年来历史分位值约5.6%;恒指相对MSCI全球指数前瞻PE较2019年来中位数折让3.6个标准差,处于2019年来1.3%分位值;恒指股权风险溢价高于历史中位数1.5个标准差,处于2019年来约83%历史分位值。或可关注互联网平台、新消费、新势力标的成长价值和重估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9
神州信息(000555.SZ):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0.30%
go
lg
...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林芝
腾讯
科技有限公司、Infinity I-China Investments (Israel), L.P.、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程艳云、吴冬华、黄维钦,持股比例分别为39.60%、5.05%、2.06%、1.99%、1.33%、1.15%、1.12%、0.84%、0.73%、0.37%。 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为7.29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05%,同比上升0.79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9
含“米”量极高,港股互联网ETF(159568)盘中交投活跃
go
lg
...
.85%。前五大权重股美团、小米集团、
腾讯
控股、快手、同程旅行合计权重超60%,重手聚焦互联网巨头企业。 招商证券表示,小米SU7正式上市标志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实现完整闭环,智能互联生态有望驱动新成长。小米深耕手机、智能设备领域十余年,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2023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销量高达1.46亿台,连续14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全球正在使用小米手机和小米平板的用户数量达6.41亿。 本次小米汽车的亮相则标志着小米从手机+IoT到汽车的跨越,“人车家全生态”正式完整闭环。小米汽车坚持正向研发、自建工厂,持续高投入可能导致24年盈利承压;但智能汽车作为未来物联网生态的重要入口,中长期有望加强用户黏性、带动小米实现智能驾驶、智能互联、智能服务领域新突破,打开新的增长点。 小米作为消费电子巨头,在软硬件技术/生态/品牌/渠道等领域优势显著;此外小米系投资机构长期投资布局多家智能汽车感知层、决策层公司,在供应链方面具备先发优势,中长期有望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3-29
大举加仓
腾讯
!知名基金经理赵诣“独门基”年报出炉
go
lg
...
有的全部股票数量由37只减少至32只,
腾讯
控股、中伟股份、比音勒芬新进入前二十大重仓股,金博股份、联赢激光、中国化学退出前二十大重仓股。经粗略计算,2023年下半年,该基金买入7.12亿元
腾讯
控股、3.68亿元晶澳科技,2.42亿元恩捷股份、2.20亿元科达利、1.13亿元美团-W。
lg
...
金融界
2024-03-29
北大黄益平:数字经济时代,我们普遍大而不强,缺乏前沿领先技术
go
lg
...
3月28日,在由
腾讯
新闻、
腾讯
财经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数字经济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表示,目前我们已进入发展新阶段,包括成本提高、全球化出现地缘政治冲突、人口红利走向老龄化等,这些变化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则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要从过去低成本基础上的要素投入型增长,逐步走向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与国内市场。 黄益平称,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非常关键,我们现在普遍问题就是大而不强、前沿领先技术比较少,包括大模型技术,“我们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对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非常乐观,会带来很多机会”。 以下为发言全文: 首先我要感谢
腾讯
每一次给我们国发院提供特别多的机会。双方机构和同事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使得合作都非常顺畅。 我也代表国发院感谢各位领导、专家、企业家参加。关于今天的主题问题我也没什么研究,分享几点我的感想,也提几个问题,向大家请教。 第一点我想分享的是,因为国发院是国家高端智库之一,我们和布鲁金斯学会一起做了一个研究,叫“中国2049”,这个研究的主题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指标,我们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需要一些什么样新的应对。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注意到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确实是大环境改变了,我们总结了三条最重要的点。 第一条成本提高了,原来低收入,现在很快就进入了高经济收入时代。 第二,是原来全球化现在出现了很多地缘政治冲突的大环境。 第三,原来是人口红利,现在走向了人口老龄化,这样一些变化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我想这个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简单的结论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要从过去低成本基础上的要素投入型增长,逐步走向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更加重视技术,更加注重创新,更加重视国内市场,这是我们大概的理解。 我想起来在几个月以前请了日本央行前任行长白川方明,国发院有一个央行行长系列讲座,他其中有一个分享,有一张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张图它把日本GDP的增长在过去30年和另外的七国集团国家放在一起比较,日本的经济成长速度是慢。但是你把GDP转换成劳均GDP,发现七国当中,日本增长是最快的。这个结论是有争议的,他的结论是日本经济问题不是你们所说的增长乏力的问题,而是劳动人口减少。因为劳均增长非常快,总量增长不够快就是因为老龄化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后来我也跟其他国外的专家做过交流,接着他们做讲座的是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他说,说到日本的问题,他说日本的情况算好的。日本是老龄化,但是有产,有资产,他说韩国很惨,韩国人老龄化的时候没有资产,我们也不是很乐观。但是这不是我今天主要关注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如果劳动力的减少是因为日本经济,我们所谓叫做失去了二十年、三十年的原因,那么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机会。比如说调研了很多机构,我自己做金融研究比较多,看到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里头的应用有一些是已经非常成功的。我们知道的支付宝已经做得非常好,在信贷领域用科技平台获客,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做信用风险评估也已经都比较成熟。现在不仅仅是大科技平台,商业银行这样做的也都很多。 但是确实有一些领域没有获得根本性的突破,比如说智能投顾我们一直说要做,但是没有做起来。但是起码有一点我们看到,调研一些金融机构,他们现在发现客服被机器人替代率是很高的,我们去了深圳平安集团,他们说93%以上的客服都被替代掉。好消息是劳动人口减少,也许我们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将来是可以弥补一部分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当然短期也会有结构调整的问题,这些人都没工作了,将来会去做什么?这不是我今天讨论的问题。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提出来了现在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非常关键的,今天的经济发展结合现在面临的大环境,怎么样使经济有韧性,在人口老龄化、全球化逆转和成本提高以后,确实遇到了很多挑战。我就不展开说了。 政府已经对新质生产力特点,最终发展有什么样的结果,有很多的论述。对经济学者来说,新质生产力也好,或者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持可持续增长也好最终要做的一点就是总要素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效率提高可能是一个根本的挑战,但是我觉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起码和日本相比它当时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我们的条件更好一些,我们有这样的机会。我记得我看到一个数据,2022年的时候中国组装机器人的总量是远远超过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总量。当然这个在技术水平上可能有差异,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数据经济方面的发展是有希望的。 最后一点,也不是说轻而易举我们将来就能化解这些问题。即便是人工智能、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有三个问题,其实我没有特别想好,我自己思考一下,但是也想跟各位请教。 第一个问题,我们一直说数字经济做得不错,但是事实上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大而不强,前沿、领先的技术比较少。包括像我们大语言模型经常说的,我跟很多公司调研他都非常有信心说,六个月,八个月就赶上前沿了,还没有做完,比较夸张的是一个新的就出来了。但是这个也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判断,距离到在什么地方,不是一个静态的距离。对我们来说经济要发展有没有可能真的是赶上了,还是我们将来跟美国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这个我们是需要思考的,对将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技术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问题和风险,怎么样监管也是现在好多的讨论。但是困难就是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机会带来很多变化,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一些困难。有的困难短期就可以看到,有些困难短期是看不到的。 最后一点,我们都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给我们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非常乐观,觉得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机会。但是我想起来上一轮技术进步的时候,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进步的时候当时有一个更大的困惑是技术快速的被应用,全面铺开。但是就没有想到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现在还有这个问题,有的是说可能在美国看到最新的极限要起来了,我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过去的一些数字技术改变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但是没有增加我们的产出。比如说我们都去点外卖了,感觉很方便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扫微信了,没有做其他的经济,这点可能是对产出度量的问题,是不是也是一种进步?但是总之这是我对经济学研究来说需要回答的问题,当一种技术在社会上经济当中普遍应用的时候,就没有看到在经济计量当中看到总要素生产率明显的提升,是因为我们的度量问题,还是本身这样的效果会滞后?还是它将来就是不会发生的?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对于回答今天的讨论主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分享这几个我自己没有想清楚的问题,有机会想向大家请教。
lg
...
金融界
2024-03-29
吴晓求:金融如果没有信用基础、没有软实力是不行的
go
lg
...
3月28日,在由
腾讯
新闻、
腾讯
财经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数字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金融强国是我国金融发展的总目标。他表示,要实现“金融强国”非常重要,但又要坚定不移地“实现”,会比实现“贸易强国”要困难得多。 吴晓求认为,金融强国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需要将完善的法制以及国家的综合性能力排在首位。他还表示,对中国来说,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强有力、有竞争力和有创新力的市场,更要有综合性吸储的软实力。 吴晓求表示,“金融如果没有信用基础、没有软实力是不行的”。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是艰难的,在这个实现过程中涉及了市场化等领域。 吴晓求认为,没有市场化的金融不可能实现金融强国。金融强国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但重点是要着力推进市场化。 除此之外,吴晓求还认为,金融强国的难点在于法治。他认为,中国经济最难的就是法治,“有了完善的法制,有了很好的营商环境,中国经济将无以匹敌”。 吴晓求认为,这是因为完善的法治和营商环境可以给企业家、市场主体带来安全的激励机制。 在吴晓求看来,金融的本质是契约交易,“法治化特别重要,社会契约机制很重要”。
lg
...
金融界
2024-03-29
上一页
1
•••
775
776
777
778
779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习近平暗示中国或终于将采取行动结束通货紧缩价格战
lg
...
中国突传大消息!重大转变:上海监管机构考虑对稳定币和加密货币的政策反应
lg
...
特朗普刚刚重大宣布!将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关税 美元/加元与金价短线急涨
lg
...
中美突发大消息!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暗示可能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
lg
...
中国央行顾问:建议再增1.5万亿元刺激对抗美国关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