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亿元,亏损额虽逐年收窄,但尚未实现盈利。 镁信健康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历史亏损主要归因于中国医药多元支付市场的独特性和行业初期的基础设施投入。公司强调,短期亏损是必要的“策略性投资”,将带来可观的长期成长机会,同时为未来的获利能力建立稳固的基础。这一逻辑在资本市场并不罕见,例如,平安好医生2018年港股上市时也曾以“处于流量获取阶段,需要获取足够用户,改变用户习惯”为由解释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的亏损。 从行业视角看,镁信健康的业务模式与医疗支付领域的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民众健康意识提升、产品持续创新以及数字技术赋能的共同推动,2024至2030年间医疗支付结构将迎来深刻变革。随着商业健康险覆盖率预计从2024年的7.7%扩大至2030年的17.0%,此前占比过高的个人自付支出预计将从43.3%降至38.8%。这一结构性转变将凸显出保险模式在提升医疗可及性与支付能力方面日益重要的价值。 而且,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620亿元增至2030年的41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7%;同期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将从9773亿元扩容至2.3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8%。这意味着,镁信健康的业务增长仍有充足空间,但能否实现盈利并完成资本市场的价值兑现,是其上市后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镁信健康首席商务官郎立良曾在6月27日举行的“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数智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主旨会议上表示,镁信健康的定位为医药多元支付平台,致力于解決患者、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要做的是串联不同的支付方案,将多元支付方案、多元主体连接起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例如,通过惠民保等产品将社保结算与商保支付打通,从患者视角设计出连续性支付体验,让商保真正成为医保的补充机制。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