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0.73%,中资券商股、生物医药股大涨
go
lg
...
,哔哩哔哩涨0.84%。 CRO、
生物科技
、家电股、医疗器械、风电股、中资券商等板块涨幅靠前,新能源电池、在线教育、餐饮、虚拟现实、汽车股、小金属等板块跌幅靠前。 中资券商股上涨,华泰证券涨7.61%,广发证券涨7%,东方证券涨6.25%。 生物医药B类股上涨,药明巨诺涨19.05%,兆科眼科涨16.9%,再鼎医药涨13.11%。 红星美凯龙涨超24%,建发股份将以不超过63亿元收购美凯龙29.95%的股份。交易达成后,建发股份可能成为美凯龙的控股股东。。此外,本次转让中,公司的合作伙伴阿里巴巴拟通过“债转股”形式,换取美凯龙约2.48亿股A股股票。转股价较最新收盘价高出80%,转股涉及金额规模约21亿元。 百果园今日香港上市,股价涨11.79%,报6.26港元。 美丽田园今日香港上市,股价大涨57.09%,报30.35港元。
lg
...
金融界
2023-01-16
梁杏:为什么2023年看好医药多于食品?医药更看好生物医药创新药
go
lg
...
NA技术,还有重组蛋白疫苗,它可能就跟
生物科技
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它也在生物创新药里面会出现。 从弹性上来说的话,创新药要更猛、弹性更大一些,生物医药就是方向可能更确定,它就是走
生物科技
这个方向。所以从弹性,以及发展方向来看,我觉得可能创新药这个方向是未来的一个重点。 当然,也不代表说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不好,其实医疗器械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也是有科技含量的,比如国产心脏支架和海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都是有追赶的空间。包括国内的骨关节跟海外的优秀同行相比也都是有差距的,无论是医生的操作便利度还是病人的舒适感上,都有一些差距值得去追赶。 所以,其实医药行业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就是你要把技术提上去追赶人家,现阶段差距还是有的。 举一个例子,最近很火的P药和阿药,实际上从临床数据来看,P药的效果它还是比阿药要好。但是我们要想一件事情,如果以后我们国内也能够造出同等效果,或者说效果比人家还要好的药品,那我们干嘛还要去抢购海外的药对不对。 如果我们自身的这种科研能力提升到可以跟海外并肩甚至超越海外,那其实我们的这个市场它就不仅仅是国内的市场,全世界的市场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所以医药行业还有很深远的空间。 3、养殖:2023年基本面有超预期可能 主持人:消费板块还有一个养殖行业,去年受到猪肉期的催化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其实到了春节也是猪肉的一个消费旺季。但是前段时间养殖并没有如预期上涨,您认为这个主要原因是什么,2023年养殖行业还有机会吗? 梁杏:我觉得养殖行业涨幅不如预期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二级市场的学习能力或者说学习水平太快了,然后就造成了一个博弈。这个影响还是挺严重的,可能在过去几轮猪周期里边,大家都没有充分的去了解和学习能繁母猪存栏量这样的一个指标。 但是这一轮猪周期就感觉好像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指标。包括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为了这个指标大家还炒作一团,分成两派非常鲜明的观点。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指标。能繁母猪存栏量为什么重要,因为能繁母猪它就是养殖行业的产能。这个产能大约是分成4加6个月,什么意思?4个月是母猪怀孕生小猪的时间,术语叫育种。剩下来6个月是小猪生下来以后花六个月的时间养大,这个术语叫育肥。 猪肉这个行业其实挺有意思的,它的需求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当然也会有变化,但是大体来说就是5000万吨上下。2010年到2018年都是5000万吨往上,2019年以后就往下掉,因为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特别贵,然后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受到公共卫生防控影响,走亲访友、商务往来都少了很多。所以这个需求就掉到了5000万吨以下。整体来看,需求虽然有变化但是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不会上涨下跳太厉害。所以这个行业主要是由供给去决定的,供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能繁母猪,也就是产能。这个指标有提前十个月的指示期,这十个月就是育种4个月加育肥6个月。 这十个月的指示期它有一个什么作用,比如说2022年4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就到了底部了,那么之后养殖户开始补栏,按照10个月推算,2023年2月份刚好就是春节过后猪肉供给增加导致猪肉价格往下掉。这就是为什么2022年十一猪价创出了新高(27元/公斤),但是没反弹多少天二级市场就开始往下掉,后面就开始进入到了一个震荡阶段。这个其实主要还是市场的博弈心理在作怪的一个原因。因为我已经觉得,2023年2月份以后就不行了,那我肯定不会真的等到2023年2月份,我肯定现在就提前跑了呀。这个就是市场二级市场的一个博弈心理。 我们再来说基本面的情况。现在很有可能会出现的2023年的基本面情况是什么?有可能是补栏不足。前面说了2022年4月份猪周期就到底了,然后我们也会看到养殖户它慢慢的就开始补栏。这个补栏的行为会增加母猪和小猪的饲养。其实2022年4月份以后到现在,补栏都没有那么积极。这跟2019年非洲猪瘟有关,当时母猪死了很多,市场上的猪就很少,所以猪肉价格暴涨。之后养殖户积极补栏,导致存量上的非常快。所以2021年,猪肉价格暴跌是这么来的。 到了2022年的四月份,猪肉价格也开始反弹,到6、7月份的时候价格就特别高。但是这一轮的感觉就是,因为养殖户他们上一轮的伤害还是在的,所以其实我们会看到2022年4月份以后,这个补栏的积极性就没有那么高,最高的时候月度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也就是1%点多,好像没有看到破2%的。然后到去年11、12月,三方咨询机构给出来的数据竟然还是负值。但是我看到有关部门公布的去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数据是正的百分之零点几。所以我们确实看到补栏的积极性没有那么高。 所以很有可能发生的一个基本面上的情况就是,因为补栏积极性不高,所以2023年市场上猪的供应其实也不多,但是2023年消费可能是有反弹的,虽然高度有限,但是只要人流、物流恢复,走亲访友、商务往来又会忙起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猪肉的消费量也是会有复苏的。虽然我们说整体需求相对稳定,但是多多少少有点小复苏。那么在这个复苏的过程中,供给又跟不上,有可能2023年的猪肉价格还是会维持在高位,甚至不排除有创新高的可能性。所以这个就是它的一个基本面情况。 现在二级市场其实这几天养殖ETF(159865)有反弹了,而且最近持续有资金流入。这说明最近二级市场对养殖板块的兴趣又有点回来了。因为大家发现11、12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又不行了,那它就开始在走“可能供应不足、基本面复苏,导致猪价维持高位甚至创新高”这样的一个逻辑。养殖行业还是挺有意思的,总是在震荡,等基本面数据确认之后就会开始有一个二级市场的情绪博弈。 这些东西如果大家能够跟得上,你就去做短期的这种博弈,但是我觉得其实短期的博弈真的不是那么好做。其实,养殖行业它本身也是有长逻辑的,因为猪周期它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周期连成的,你会发现长期下来猪价还是持续上涨的。比如我们想想猪价现在多少钱一斤,我们小时候多少钱一斤,爸妈小时候多少钱一斤。过去30年猪肉价格的涨幅其实也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就是养殖这个行业其实也是在向头部集中的。大家觉得养猪需要技术吗?有科技含量吗?好像不太有对吧。但是现在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集约化、数字化,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来养猪,慢慢就会把小的养殖户、养殖场淘汰出去,当然现在不是说马上就淘汰,但是它是一个趋势。长期下来的话,向头部集中应该来说也是一个趋势。比如像美国前五大养殖场的占比是35%。我们国家前五大的占比现在差不多是10%。所以应该来说还是有很多空间的。 所以这就是养殖行业的一些长逻辑,如果你觉得短期的周期不好把握,你又想能够跟上猪肉价格的涨幅,那么做一个长线的投资布局也是可以考虑的。我自己也觉得,有的时候二级市场的情绪变化和波动有点太大了。在养殖这个行业上,大家对于关键指标的习得特别快才行。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数据大家也是很好找的,因为有关部门每个月大概10号左右都会发布数据。想要尝试做二级市场博弈,那你可以关注这个关键指标的变化。如果你觉得短期博弈做不好,那你就做我刚才说的长逻辑也是ok的。 四、港股市场机会解析 主持人:接下来请梁总聊聊港股的投资机会。 梁杏:港股是这样的,在2022年尤其是上半年的时候,港股的跌幅也是非常大的。当时有中概股的影响,有美相关部门加息的影响,因为港股跟美股也有一定的情绪和资金上面的联系。港股它是一个自由的市场,所以会更容易受到像美相关部门加息等等风险因素它的影响。 所以港股去年的波动是非常非常大的。那在今年的话,很多相关因素都有缓解。我们刚才说,港股跟A股市场或者说跟内地经济也是高度联系的,很多A股的股票也在香港上市。很多香港公司跟内地也是有业务往来的。所以联系真的是千丝万缕,没有办法说剥离出来的。那我们刚才前面花了很长时间给大家分析,2023年我们认为国内的经济应该来说是会好转的,然后有一个复苏的过程。那么从基本面上,对港股上市的很多相关公司会有一个支撑,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的话,我们刚才也提到了,港股可能跟美国的风险资产或者说流动性也是有相关的关系,那比较好的消息就是,2023年外部的流动性就是美国加息是有望放缓的。有些卖方预测,美股加息终点可能是在4.5%-4.75%的水平,有可能到2023年四季度就开始转向降息了。目前大多数的市场观点认为美国加息的终点应该在2023年的上半年,到年底的时候并不排除它会转向。因为就像我刚才在给大家讲出口的时候,提到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这些重要的经济体,他们的经济增速都是在往下走的。它的人均收入总值的走势,还有PMI的方向其实从2021年二三季度开始就到达了一个高点,之后就开始变成了趋势往下的方向。所以其实美国它也不可能说无限制一直加息下去,也需要它的流动性来支撑经济的复苏或者说支撑经济继续发展。所以,外部的流动性应该来说也会得到一个相应的放松。 所以,第一,国内的经济复苏可能对港股的很多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支撑;第二,海外流动性的改善。第三点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政策的边际变化。 在香港除了传统的房地产之外,现在香港那边非常热门的就是科技股。比如我们的港股科技ETF(513020)除了互联网企业,还覆盖了生物医药、新能源、芯片等等。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是A股的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还有一些是A股没有的,比如港股科技股的“蔚小理”就不在A股上市。还有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腾讯、网易也不在A股上市,就可以通过一些基金的方式去进行投资。 具体来看,互联网方面2022年其实监管已经常态化了,跟美国的审计摩擦也逐步得到了妥善的解决。2023年我们要全力去复苏经济,所以很多方面可能也会有政策上的优化和边际改善,从政策面来说我们觉得问题也不是特别大。互联网企业在2022年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说降本增效。很多相关企业三季报的就能看出降本增效的效果,对业绩是有改善的。 第四方面的话,就是港股的估值。之前大家就老是说港股便宜,有人说港股值得投资是因为便宜,也有人说港股都便宜了十几年了,这其实是之前大家对于港股估值的讨论。包括去年其实我也会反复跟大家强调,我们去买港股应该注重的是它有A股没有的一些稀缺标的,而不是说冲着它的估值去买。 去年其实并没有看到港股估值有回归这样的一个趋势,但是在今年我们要说这个估值低确实还是一个挺好的优势。未必说它要向A股完全靠拢或者回归,但是因为估值低,它稍微弹一点就能够获得估值上的股价贡献。 所以,整体来看,港股目前拥有这四方面的优势。虽然去年已经开始有反弹,但是今年应该还是有机会的。大家可以去港股科技ETF(513020)和港股通50ETF(159712)。港股科技就是投资香港的科技股,港股通50是一个宽基,就是在港股通里面选了50个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股票。要论弹性的话,港股科技肯定是比港股通50大的,因为港股科技ETF里面是成长股,但是如果你想选一个代表港股方向的资产,那港股通50ETF它是可以达成目标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去选择。 五、2023年投资主线梳理 主持人:最后请梁总跟大家总结一下2023年您看好的投资主线。 梁杏:前面我们梳理过经济的三驾马车,我就顺着这个来给大家再梳理一下对应的二级市场一些行业和板块的投资机会。 1、 大消费板块 消费方面,食品饮料和医药都是看好的,但是可能更看好医药。然后医药里面,生物医药、创新药可能会弹性更大。另外养殖的基本面在2023年会有超预期的可能性,是二级市场的博弈心态比较重,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就建议大家放弃,或者从长逻辑来处理都是可以的。 消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就是汽车,汽车其实是连接消费端和制造业两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国家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大力促进汽车的消费,2023年我们认为还是会继续促进下去,但是它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新能源车现在的占比越来越高。我们前面在讲投资的时候,讲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可能会受到出口的影响,首当其冲就是碳中和主线,所以新能源车、光伏虽然基本面都还是很好的,但是2023年可能会受到出口影响导致波动加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一点波动。 所以我不是说汽车机会不好,我是说它机会挺好但是可能会有波动,如果你能够承受这个潜在的波动和风险,那么汽车还是可以搞的。我们的汽车ETF(516110)是全市场唯一的一个品种,别家没有整车比例这么高的产品,它有55%的整车、38%的零部件,还有一些智能驾驶之类的东西。 另外,疫后修复也可以关注影视ETF(516620)。影视方面,这三年你去了多少次电影院,2023年我相信大家会比前面三年更多的走进电影院,这个其实是有一个基本面上的修复。 游戏我们也是看好的,一方面它基本面确实有复苏,去年腾讯等游戏公司都拿了不少的游戏批文,而且游戏估值也不贵。另外很多公司游戏出海也很积极,同时还有元宇宙概念的加持。当然元宇宙是一个机遇风险并存的东西,一旦炒作概念的时候能给你炒成天,但是它也能让你下来。所以游戏板块可能波动会比较大。如果是按照它基本面走的话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一旦有元宇宙这个概念加持就上上下下特别快。可以关注游戏ETF(516010)、游戏沪深港ETF(517500)。 2、科技成长板块 再看看科技成长板块。 (1) 芯片 我们对芯片的观点就是短空长多。 芯片有三重周期,需求周期、科技创新周期、国产替代周期。目前需求周期还是在往下走,可能2023年随着经济的复苏,芯片的需求周期会进入上行阶段,但是在那之前我们的观点还是小空的。科技创新和国产替代这些中长期周期都是往上的,所以它就是小周期往下、中周期往上、长周期往上。 什么时候可能变?可能要到2023年的下半年基本面会发生变化。大家想捕捉它基本面的变化就勤搜新闻,有没有芯片砍单这样的情况再出现,如果没有了,大家都开始对芯片追加订单,然后晶圆厂扩产了,搜到这样的新闻可能就是可以考虑大力投资芯片板块的时候。现在比较适合做定投,或者分批布局。 (2) 信创 信创从去年十一之后就很热,信创现在在市场上没有直接的ETF,相关性非常高的是我们的软件ETF(515230)。 信创其实业绩还没有释放出来,去年业绩也就是个位数。信创去年四季度在二级市场涨了20%多,有一点透支。但是今年的话,基本面是很有可能跟上来的。因为信创分成政府信创和企业信创,政府前面三年都在抗疫,没时间、没精、没钱来搞信创。现在随着公共卫生防控告一段落了,那未来政府就有时间、有精力去搞政府信创了。然后企业信创也很积极,还在持续的加入。企业信创在各个行业都会出现,就是百花齐放的一个局面。 所以2023年,大概率能够看到整个信创产业包括软件行业的业绩有所改善。而且还有政策的强力支撑。大家如果想去投信创,可以关注软件ETF(515230),相关度还是很高的。如果你觉得信创的波动大,想搞一个稳一点的,可以考虑计算机ETF(512720)、通信ETF(515880)。这两个的波动都比软件ETF要小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波动。是风险资产就一定会有波动的,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 (3)军工 说到自主可控,军工肯定也是首当其冲。军工这几年业绩向好,缺点就是大家老是觉得不够透明。又不让我去调研,然后也不够透明,过往还老是炒概念,所以资本市场有的时候不太喜欢军工。 去年军工被压的很惨,2023年军工的估值以及基本面应该是能够看到投资机会的。不过波动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分批或者做做定投,军工板块长线肯定还是向好的,而且现在已经不光光是说我们国内的武器装备行情了,比如之前研发的东西现在都要生产,然后都要给装备上。我们会看到,海外的一些国家他们的军费开支也在提升,我们国家一直都是在7%左右。有一些处在和平状态的国家也开始提升军费开支。所以军工我们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2023年军工ETF(512660)也是值得关注的。 (4)碳中和 碳中和刚才说过了,2023年应该来说基本面是好的。碳中和这个大的方向问题肯定也不大,然后就是小小的波动会放大。因为今年出口可能会往下走一走,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像光伏它的上游也在降价,然后技术也有创新,降本增效等等也都有,所以前景也不差。就是有一点小小的波动可能会放大,所以大家要有这个心理预期。 就是这个东西还是好的,不过可能海外需求扰动会使得它波动有点放大。可以关注碳中和50ETF(159861)、新能源车ETF(159806)、绿电ETF(159669)。 3、 周期板块 有色的话,2023年我们也比较看好。因为美元掉头之后,有色、黄金这些都会有表现。但是有色其实它有一块是来自于新能源车的需求。新能源车的问题刚才前面讲过了,基本面还是好的就是有点小波动。可以关注有色60ETF(159881)、矿业ETF(561330)。 煤炭也有可能不会有这么高的一个涨幅,应该还是会有阶段性的行情,可能要从用电高峰那个时候开始。今年煤炭收益可能不会有前面三年那么高。 房地产还是值得关注的,大家可以继续看一下房地产的发展进程,有可能上半年涨的会比下半年要好一些,因为要使经济企稳,政策上肯定是上半年先出。家电、建材在2023年可能也会跟着房地产产业链有表现的机会。可以关注家电ETF(159669)、建材ETF(159745)。 4、金融板块 金融板块我觉得可能成不了全年主线。因为金融板块它有一个大的帽子叫做“服务实体经济”。其中的证券行业有可能有阶段性行情。 说了这么多,一个结论就是权益资产2023年应该是有所表现的。建议大家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可以适当的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不管是A股、港股甚至美股都有机会。美股方面就是美国加息到头以后也有可能会迎来反弹的机会。 商品我们比较看好黄金。随着美元加息到头,黄金也还是有机会的。可以关注黄金基金ETF(518800)。 债券建议大2023年的时候可以稍微小心一下。因为经济复苏的时候债券它有可能就会进入一个震荡调整阶段,赔率也比较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CRO概念板块持续走强,凯莱英涨停,药明康德大涨6%
go
lg
...
邮证券在上周行业周报中表示,从今年港股
生物科技
和A股医药指数的走势来看,港股
生物科技
在10月13日左右触底,并受医保国谈政策等因素影响出现快速上涨,至11月中旬已上涨约30%,CRO板块则平均实现约20%的涨幅,符合第一阶段的市场表现——CRO板块走势相对弱于港股医药
生物科技
指数。从CXO市场表现情况来看,2022年12月21日,CXO指数开始触底回升。同时,2022年7月以来港股IPO医药企业已没有出现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接下来一个季度如果CRO企业能迎来需求端复苏,相信市场将迎来联动第二阶段,板块的关注度和超额收益也将快速提升。
lg
...
金融界
2023-01-16
生物医药板块强势领涨,生物药ETF(159839)上涨超3%
go
lg
...
0)聚焦中药生产与销售等相关领域;美股
生物科技
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一只美股行业ETF,是投资美股
生物科技产业
最便捷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全球资产配置标的;港股
生物科技
ETF(513280)聚焦港股生物医药医疗行业。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6
康方生物-B(09926.HK):NMPA批准安尼可®联合化疗用于一线治疗局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申请
go
lg
...
-B(09926.HK)公司简介:康方
生物科技
(开曼)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产品研发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专注于满足肿瘤、免疫及其他治疗领域在全球的未决医疗需求。该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AK104、AK105、AK112及AK109。该公司于中国市场及海外市场开展业务。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司简介: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一间主要从事药品业务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通过三个分部运营。中药现代制剂及西药分部主要从事生产、销售及配销中药现代制剂产品及西药产品业务。投资分部主要从事长期及短期投资。其他分部主要从事相关医疗及医院业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1-16
ETF周报:周内新成立1只股票类ETF,596只股票类ETF涨幅为正、最高上涨10.17%
go
lg
...
通医药ETF(159776)、南方基金
生物科技
ETF港股(159615),周内涨幅分别为5.56%、5.50%、5.47%、5.36%、5.29%、5.28%、5.24%,位居周内股票类场内ETF涨幅第四至第十名。 成交额方面,周内成交榜单TOP10的股票类场内ETF中,3只ETF成交额超过百亿元,剩余7只均超60亿元。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周内成交额达132.86亿元,位居周内成交榜单首位。 紧随其后的是华泰柏瑞基金沪深300ETF(510300)、华夏基金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周内成交额也在百亿元以上,分别达125.77亿元、113.86亿元,位居周内成交榜单第二至第三名。 此外,在周内成交榜单TOP10名单中的股票类场内ETF还有易方达基金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广发基金中概互联ETF(159605)、华泰柏瑞基金恒生科技ETF(513130)、富国基金1000ETF(159629)、华夏基金科创50ETF(588000)、南方基金中证1000ETF(512100)、华夏基金上证50ETF(510050),周内成交额分别为83.44亿元、81.4亿元、70.72亿元、69.63亿元、69.46亿元、69.33亿元、68.81亿元。 年内涨幅方面,截至本周五,680只股票类ETF涨幅为正。从上涨幅度来看,4只ETF涨幅超10%。 具体来看,年初以来累计涨幅榜单TOP10中,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易方达基金港股通医药ETF(513200)、华泰柏瑞基金沪港深创新药ETF(517120)、易方达基金中概互联网ETF(513050)累计涨幅均超10%,分别达12.13%、10.29%、10.11%、10.09%,位居前四名。 紧随其后的是,国泰基金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富国基金沪港深创新药ETF(159748)、华夏基金恒生医药ETF(159892)、鹏华基金香港医药ETF(513700)、南方基金
生物科技
ETF港股(159615)、招商基金香港科技50ETF(159750),年内分别累计上涨9.89%、9.81%、9.57%、9.55%、9.54%、9.54%。 规模篇:周内379只股票类ETF实现增长,最高新增17.79亿元 截至本周五收盘,379只股票类ETF周内实现规模增长,其中新增规模排名前十的ETF合计新增71.89亿元。从涉及主题来看,周内多只宽基ETF规模增长居前,交通运输、证券保险、酒、券商等行业ETF受到资金青睐。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300ETF基金(510330)、华夏基金交通运输ETF(159666)、嘉实基金沪深300ETF(159919)周内新增规模分别为17.79亿元、9.10亿元、7.10亿元,位居新增规模前三名。 紧随其后的是易方达基金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易方达基金证券保险ETF(512070)、国泰基金证券ETF(512880)、鹏华基金酒ETF(512690),周内新增规模均超5亿元,分别为6.72亿元、6.58亿元、6.39亿元、5.23亿元。 在周内规模增长榜单TOP10名单中的股票类场内ETF还有华宝基金券商ETF(512000)、华安基金上证180ETF(510180)、华安基金纳斯达克ETF(159632),规模分别增长4.99亿元、4.17亿元、3.82亿元。 2022年初以来,合计507只股票类ETF规模实现增长。其中,年初至今规模增长前十名中,2只基金规模增长超20亿元。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华夏基金300ETF基金(510330)、华夏基金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年初至今规模增长排名前三名,规模分别增长40.81亿元、26.02亿元、19.48亿元。 年内新增规模排名前十的股票类ETF还有华夏基金芯片ETF(159995)、鹏华基金酒ETF(512690)、华宝基金券商ETF(512000)、易方达基金证券保险ETF(512070)、南方基金中证500ETF(510500)、华夏基金新能源车ETF(515030)、国泰基金证券ETF(512880),年初以来规模分别增长18.06亿元、16.48亿元、13.63亿元、12.40亿元、11.86亿元、11.84亿元、11.46亿元。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5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1.04% 生物医药、航空股走强,新东方在线涨超15%再创历史新高
go
lg
...
补,相关公司业绩和估值有望得到修复。在
生物科技
方面,随着尾部企业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受益。 航空股走强,南方航空涨超5%。国泰君安指,目前疫后复苏已开启,待出行心理建设完成,不仅将现盈利大年,更有望迎来基于空域时刻瓶颈的航空超级周期。疫后盈利中枢上升的确定性,以及高景气的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春运预期回归理性,短期博弈风险降低。建议把握近期战略布局时机,维持中国国航、南方航空等股增持评级。 新东方在线涨超15%,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大和发研报称,新东方在线已建议将公司名称改为东方甄选,标志着业务重点正式转向直播电商。该行预测其截至去年11月底止上半财年营收为20亿元人民币,经调整盈利为4.65亿元人民币。大和将新东方在线截至今年5月底止下半财年的商品成交额预测提高10%至43亿元人民币。大和维持“持有”评级,目标价由39港元升28%至50港元。
lg
...
金融界
2023-01-13
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尾盘强势拉升涨近3%,金斯瑞
生物科技
涨超8%
go
lg
...
创新药尾盘强势上行,金斯瑞
生物科技
涨超8%,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等多股跟涨。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涨近3%,成交额超1600万元。 财通证券表示,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企业创新业务经过多年培育,产品逐步进入收获阶段,为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同时,随着医保对于创新药放量加速的影响不断加强,国内创新药的达峰周期大大加速,许多创新药有望在医保谈判的后快速完成进院,并在上市后3-5年内就达峰销售;再者,近期康方生物、科伦药业license-out喜讯不断,为国内创新药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新信心;最后,医保谈判在“简易续约”规则下独家品种降幅预期缓和,有望为1月创新药行情提供催化剂。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3
医药板块拉升,消费医疗领涨,医药ETF(159929)涨超2%
go
lg
...
0)聚焦中药生产与销售等相关领域;美股
生物科技
ETF(513290)是全市场唯一一只美股行业ETF,是投资美股
生物科技产业
最便捷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全球资产配置标的;港股
生物科技
ETF(513280)聚焦港股生物医药医疗行业。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3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震荡涨0.16% 生物医药板块走高
go
lg
...
涨0.36%,报3957.9点。
生物科技
、医疗器械、在线教育、专业零售、CRO概念、医疗美容等板块涨幅靠前,硅片、光伏玻璃、风电股、机电股等板块跌幅靠前。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SW涨0.45%,腾讯控股涨0.11%,京东集团-SW跌2.02%,小米集团-W跌0.17%,网易-S涨3.14%,美团-W跌1.97%,快手-W涨0.48%,哔哩哔哩-W涨0.48%。 生物医药板块走高,康诺亚涨12.68%,心通医疗涨13%,兆科眼科涨超14%。 内房股上涨,融信中国涨5.77%,宝龙地产涨超4%,越秀地产涨近3%。 洪桥集团涨9.86%,公司拟获吉利集团的全面收购要约,每股要约股份现金0.08港元,较1月12日收市价0.355港元折让约77.5%。 宝尊电商涨9.64%,1月4日,摩根大通再度增持宝尊电商约90万股,最新好仓占比升至6.42%。去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摩根大通大举建仓,位列H股第二大股东。同时,上月底,摩根士丹利的好仓持股越过5%披露红线,最新占比为5.39%。 诺辉健康涨11.51%,诺辉健康公告,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总额预期将介乎7.51亿元(人民币,下同)至7.83亿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2.13亿元增长了252.7%至267.7%。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预期将介乎6.39亿元至6.56亿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1.55亿元增长了313.2%至324.5%。
lg
...
金融界
2023-01-13
上一页
1
•••
635
636
637
638
639
•••
68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习近平暗示中国或终于将采取行动结束通货紧缩价格战
lg
...
中国突传大消息!重大转变:上海监管机构考虑对稳定币和加密货币的政策反应
lg
...
特朗普刚刚重大宣布!将对加拿大商品征收35%关税 美元/加元与金价短线急涨
lg
...
特朗普关税重拳砸下:市场有点麻木了!“卖出美国”又回来了,比特币破新高
lg
...
高盛警告:美元或重回“风险资产”轨道 VSTAR前瞻汇市动荡新逻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