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有所不同。产品定制模式中,化学服务、生物学服务和原料药制剂研究服务大概1-3个月,药效学研究服务1-10个月;设计研发模式,根据具体约定服务内容,所需周期存在差异,约半年到两年半;联合攻关模式(FTE),根据合同具体约定,通常情况是半年或1年。 问:公司GLP认证的实验室规模有多大? 答:公司拥有经中国NMP认证的GLP资质,且通过了美国FD的GLP现场检查,具备符合国际标准的GLP体系,并且获得LC认证,实验动物管理质量标准获得国际认可。2023年4月,公司已通过NMP的GLP资质定期复查,同时新增试验项目和南汇园区新增实验设施均通过了 NMP 的GLP认证,由此公司GLP服务范围从8项增加到9项,GLP 实验室面积从1.1万平方米增加到2.9万平方米。 问:公司三大业务板块的营收占比? 答:2022年度,公司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3,523.56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4.32%。临床前研究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2,363.43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5.68% 问:2022年公司临床前研究板块业务增速较快的原因? 答:公司具备全面的临床前研究服务能力,能够提供系统的体内药效学和GLP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拥有超过550种稳定的药效评价模型,可对细胞毒及靶向类小分子、单抗及双特异抗体等大分子药物、DC、CR-T/CR-NK 细胞治疗抗肿瘤新药提供全面系统的评价。公司对大量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建立了系统分析方法和体内外评价方法,包括小分子和大分子生物分析平台、免疫分析工作站及放射性同位素药代动力学研究平台等,支持早期筛选、成药性评价和IND申报等。公司拥有经中国NMP认证的GLP资质,且通过了美国 FD的GLP现场检查,具备符合国际标准的GLP体系,并且获得LC认证,实验动物管理质量标准获得国际认可。公司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地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试验申请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按照中美双报标准进行的临床前试验服务。 问:公司AI技术的应用情况? 答:公司一直高度关注I技术的发展趋势,已与多家I制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充分整合外部技术资源和内部研发能力,实现双向赋能。公司将结合自身业务,继续积极探索相关技术在研发业务中的应用。 12、公司在大分子药物研究方面有布局吗? 公司围绕临床前研究一体化策略,持续深化融合发展,将目前的一体化优势从化学药延伸至生物药领域,进行横向扩张。 生物药作为药物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公司临床前一体化业务拓展延伸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在化学药研发领域已经具备了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的全面一体化研发服务能力;在生物药研发领域,公司已具备了系统且丰富的临床前研发服务能力,未来还需进一步补齐生物药的药物发现、药学研究的能力。公司已经启动了抗体、纳米抗体、ADC、核酸药物等生物药在药物发现阶段的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并已为部分客户提供研发服务。在生物药的药物发现部分,公司将持续增加相应的先进设备投入,引进资深人才,加强团队建设,完善技术平台。 问:公司CDMO这块业务有什么规划? 答:公司的药学研究服务包括原料药研究服务和制剂研究服务,目前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CDMO/CMO是公司未来努力重点扩张的方向。公司计划扩展CDMO服务量级,通过战略合作、自身建设或并购,建立符合GMP标准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问:公司定增项目的进展? 答:公司已于2023年2月7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文件,有效期为一年,公司将在中国证监会批复有效期限内,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择机尽快启动发行相关工作。 美迪西(688202)主营业务:通过研发技术平台,向药企及科研单位提供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的医药研发服务,属于CRO行业中的临床前CRO领域。 美迪西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51亿元,同比上升26.8%;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上升31.58%;扣非净利润9867.77万元,同比上升32.06%;负债率30.93%,投资收益2.0万元,财务费用373.9万元,毛利率43.5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5761.66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