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价值仍被低估?港交所股价上破420港元,年内累涨45%
go
lg
...
表。 随着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赴港上市,
港股市场
的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港股迈入牛市 另一方面,港股连续上涨,恒指、国指、恒生科技指数均在昨日迈入技术性牛市,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等热门股股价屡创新高。 市场赚钱效应爆棚,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南向资金加大力度买入港股。 截至6月11日,南向资金今年净买入港股6744.77亿港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净买入额8078.79亿港元。 展望未来走势,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表示,港股将继续保持强劲,并为私人消费提供支持。 他指出,外资之前低配中国资产,DeepSeek崛起令外资重新评估内地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潜力,资金陆续回流,也见到不少新股准备上市。 他还称,地缘政治下,内地科技股到美国上市难度增加,若寻求国际融资,香港是自然选择,中央也支持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已提醒证监会及港交所做好中概股回港上市的工作准备。 国际投行纷纷上调目标价 在此背景下,港交所的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今年一季度,港交所的业绩已经出现大幅增长态势,期间实现总营业收入68.57亿港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为40.77亿港元,同比增长37%,创下历史季度新高。 基于对港交所前景的看好,国际投行纷纷上调其目标价。 摩根士丹利认为,考虑到港交所年初至今的强劲表现以及对金融体系周期见底的信心增强,将其目标价由440港元上调至500港元,重申“超配”评级。 高盛也重申对港交所的“买入”评级,目标价由398港元调升至455港元,并上调其2025至27财年的每股盈测2%、9%及10%。 高盛指出,虽然港交所的股价因每股盈利上调及估值扩张而有所上涨,但相对于近期较强劲的市场活动水平,其价值仍被低估。
lg
...
格隆汇
06-11 18:38
“牛市旗手”杀回C位!港A券商股疯涨,机构: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go
lg
...
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等纷纷跟涨。
港股市场
中,证券及经纪、中资券商板块涨幅靠前。截至发稿,光大证券涨超6%,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集体上扬。 政策红利释放 今日券商股大涨,核心驱动来自昨日落地的粤港澳大湾区政策利好,与早前中央汇金整合券商实控权引发的并购预期形成“政策红利+并购重组”的双重催化。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允许港交所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意见》提出,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这一政策不仅将为券商带来投行业务扩容,通过证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服务等全链条受益,更能促进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提升交易活跃度以直接利好经纪业务,同时双重上市企业对跨境合规、市值管理等专业服务的需求也将显著增长。 而由于A+H券商股天然具备跨境业务优势,更使其有望成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而早在6月9日,券商股已开启强势上涨行情,主要原因是中央汇金新晋多家券商实控人,令市场并购预期再起。6月6日,信达证券和东兴证券公告,实控人由财政部变更为中央汇金,至此中央汇金旗下控股券商已达8家。 在当前券商合并趋势下,同一实控人的背景大幅降低了券商间的整合阻力,市场预期这些券商未来有望通过并购产生显著协同效应,进而推动券商股股价持续走高。 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除上述政策与并购预期驱动外,近期多家券商密集披露回购进展亦释放积极信号。 国泰海通于6月4日公告显示,截至5月31日已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A股3248.84万股,占总股本0.1843%,支付金额5.57亿元;东方证券也于6月4日披露,截至5月31日,回购A股2562.45万股,占比0.3016%,耗资2.40亿元;除此之外,国金证券、财通证券等亦同步公布回购动态。 上市券商通过股票回购强化市值管理与提升股东回报,不仅彰显对自身长期发展的信心,更通过优化内部治理提升板块投资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券商板块估值仍具性价比,配置价值显著凸显。 民生证券认为,业绩修复与并购重组交易主线有望延续,估值仍处低位,配置价值凸显。上市券商自营收入保持较快增速,持续为业绩提供支撑,同时伴随业绩改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推进,券商净资产规模有望持续增厚,在攻防两端推动ROE提升。2025年行业内并购重组后的整合协同效应有望逐步显现。2025年以来,证券行业指数市净率(PB-MRQ)大致保持在1.45x水平,位于2014年至今11年以来偏低区域,配置价值凸显。 山西证券表示,行业估值仍具性价比。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细则将陆续落地,行业内涵外延式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券商将持续围绕并购重组提升资本质量,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重要领域实现业务突破。截至6月6日,证券行业平均市净率为1.33x,处于2018年以来38.20%分位,具有一定性价比,建议关注板块投资价值。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2025年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新规下券商板块景气度上行,行业整体有望实现盈利与估值双升,自营投资、财富管理和国际化布局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看好券商板块,推荐3条投资主线:(1)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综合实力强的头部机构,推荐广发证券A+H、中信证券A+H、国泰海通A+H;(2)业绩弹性较大的券商,推荐东方财富和招商证券A+H;(3)国际业务竞争力强的标的,推荐中国银河A+H、中金公司A+H。
lg
...
格隆汇
06-11 18:28
炸裂式扫货!四度称牛
go
lg
...
因素已不是问题。 更具历史性转变的是,
港股市场
正掀起回购热潮,阿里巴巴、腾讯在2024年都完成了1000亿的回购,是当之无愧的回购之王。 进入2025年,港股继续掀起回购热潮。截至6月9日,港股累计回购798.36亿元,其中港股互联网ETF(513770)的第三大权重股——腾讯控股回购290亿港元,继续是港股第一回购之王,美团、快手等企业回购金额也位居市场前列。 2 砥砺4年,互联网巨头迎来巨变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随即引出第二个问题: 南向资金的史诗级涌入,买了什么? 不同于上一次,南向资金这次更为理性,科技巨头+高股息+新消费多策略布局,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阿里巴巴、美团、腾讯,年内净买入规模高达932.15亿港元、325.05港元和297.76亿港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资金涌入互联网巨头的背后:一方面是政策对平台经济的转向,另一方面是手握重金、汇聚人才的巨头在AI上具有先发优势。 2023年7月,悬了三年的靴子终于落地;2025年2月,时隔六年再次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最大的变化是参会的科技企业的含量很高。 不可否认的是,平台经济不仅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同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正如历史上每轮行情都有主导产业,如05-07地产、12-15科创、19-21新能源,当前新旧动能转换中,AI产业浪潮正引领市场开启新的一轮周期。 如今放眼全球,AI除了看美国,就是中国。 3 资金蜂拥进港股互联网ETF(513770) 年初在DeepSeek引领中国资产重估叙事的大背景下,港股互联网巨头一马当先,引爆整个港股。 今年一季度,腾讯、阿里、京东、美团等头部企业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在资本开支高增的加持下,港股科技巨头更受益于AI产业叙事,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由于重仓港股互联网龙头,阿里巴巴、小米的权重超16%,腾讯权重超15%,美团超10%,远超同类指数,成为本轮港股科技行情的高效投资利器。 Wind数据显示,4月9日至今,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累计涨幅20.9%,明显优于恒指、恒科指的同期表现。 密切跟踪该指数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规模已经突破50亿元,来到50.84亿元,创历史新高。 规模的水涨船高一方面得益于跟踪指数的强势上扬,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今年累计上涨超27%,去年“9·24行情”以来飙涨超50%,弹性十足。 另一方面,资金加速借道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A类 :017125;C类: 017126)布局这波 “东方科技浪潮” 的爆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该ETF近10个交易日有6日获得资金净申购,合计净流入1.55亿元,年内净流入规模高达11.26亿元,位居同类标的前列。 截至6月10日,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年内日均成交额6.2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规模、流动性双双稳居同类产品前列。 4 小结 自4月7日单日大跌17%后,港股再度迎来技术性牛市。 如果从港股通互联网指数2024年2月的最低点498.08点起算,截至今年3月7日的1133.5点位,最大涨幅超110%,即便是今日的收盘点位1017.22点,区间涨幅也超80%。 即便如此,目前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市盈率为22.73倍,处于近十年14.3%的历史分位,目前仍低于全球其他多数主要市场。 拉长时间看,这轮港股上涨并非一路坦途。 昨日实际上是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自2024年2月触底后的第四次技术性牛市了。 如此频繁的技术性牛熊转换意味着高波动率,叠加外围关税谈判的悬而未决,又给投资平添难度。 然而,这次与四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2022年美国暴力加息后虹吸全球流动性,2024年9月美联储开始四年来第一次降息,最后一次降息发生在去年12月18日。 全球央行的货币宽松周期并未就此停止,市场依旧预期美联储今年会降息三次,中信证券预判下半年有望看到中美欧在经济和政策周期上再次同步。 在美元叙事出现松动的大背景下,香港的自由金融市场体制+港元挂钩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天然有承接全球流动性的优势。 由于美元资产波动性加大,年初DeepSeek的火爆叠加美国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资金看待中国资产的长期态度,外资存在极大的全球股票再平衡的动力。 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科技叙事的推进,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概率极大提升。 更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今年掀起的“A+H”上市热潮,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总额已突破7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激增逾7倍,远超2023年水平。 港股目前汇聚多种稀缺优质资产:闪耀全球的创新药、古法黄金、潮玩盲盒、平价奶茶,以及有望承接美股的中概股。 因此中信证券给出的下半年策略的第一条就是:首先是提升港股配置比例! 如今大家应该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机会永远属于那些率先打破固有认知边界的人,能屹立潮头的也是那些相信未来会更好的探路者。 (来源:ETF进化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4:47
哔哩哔哩-W拉升涨近13%,恒生科技HKETF(513890)上涨2.02%,港股交投活跃度有望持续提升
go
lg
...
,由于南向资金的成交活跃度更高,或催化
港股市场
整体换手率提升。港股通开通以来南向资金持仓规模持续提升。预计后续随着境内资本市场投资规模的扩张,南向资金持仓增长趋势或将持续,叠加更多A股标的赴港双重上市,南下投资者的参与度或有望进一步提升。 恒生科技HKETF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恒生科技HKETF(513890),场外联接(摩根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8577;摩根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8578)。 伴随AI驱动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兴起,摩根资产管理整合旗下“全球视野投科技”产品线,从主动管理到被动投资产品,助力投资者从全球视野布局优质科技企业,把握时代浪潮下的投资机遇。 主动管理方面,摩根新兴动力基金(A类:377240 C类:014642)从长期视角争取把握新兴产业趋势;摩根智慧互联基金(A类:001313 C类:016919)聚焦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机会;摩根动力精选基金(A类:006250 C类:013137)关注新能源车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摩根慧选成长基金(A类:008314 C类:008315),布局A+H优质成长企业;摩根太平洋科技基金(PRC人民币对冲(累计)968061,PRC人民币(累计)968962,PRC美元份额(累计)968063)精选太平洋地区优质科技企业。 被动投资方面,摩根恒生科技ETF(QDII)(证券代码:513890 ,联接A类:018577,联接C类:018578),一键布局港股科技资产;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证券代码:560900)一键布局中国创新药企;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QDII)(人民币A:019172人民币C:019173美元A:019174美元C:019175)一键布局全球科技龙头。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4:37
AI制药再现新突破!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今日溢价交易频现,实时成交额突破18亿元
go
lg
...
6月11日,
港股市场
低开高走,午后涨幅持续扩大,港股创新药板块小幅回调。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乐普生物-B涨超6%,和黄医药、泰格医药、先声药业、康哲药业、再鼎医药涨超1%。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获得超1亿份净申购,市场热度较高。 消息面上,6月份,号称“AI制药第一股”的英矽智能在研药临床II期取得良好进展,结果被刊登于全球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该药物的靶点识别和分子设计均由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驱动。通过AI技术来发现和设计药物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的效率提升、成本更经济,二是AI可以考虑得更多。至此,该药物成为全球进展最快的AI研发药物。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6月11日最新市盈率仅为31倍,不足3个月前的一半,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兴业证券表示,中国创新药已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2025年,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速,多个重磅品种在海外市场的商业化逐步落地,同时,国内政策环境也在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发展,包括审评审批优化、医保支付机制完善、商业保险覆盖扩大、药品配备使用的便利性提升以及投融资环境的改善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创新药从研发到商业化全过程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从而增强了其盈利能力和发展确定性。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3:37
港股午评:恒指涨0.95%创四月初以来新高、科指涨1.18%,大金融股齐涨,工行、建行创新高
go
lg
...
4%。 机构观点 中金公司称,上半年,
港股市场
显著跑赢A股,全球表现居前,展现出韧性。但问题在于反弹呈现“脉冲式冲高回落”,且上涨高度集中,仅约35%的个股跑赢指数。考虑到近期市场再度显露疲态,下半年
港股市场
将面临过剩流动性的和有限回报的“资产荒”局面。预计整体指数将维持区间震荡,结构性行情仍是主线。 国泰海通认为,尽管宏观层面缺乏向上的弹性,但产业层面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顺应当前产业发展趋势的新消费、AI应用等港股稀缺性资产或更受市场关注。此外,展望下半年,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推动港股继续向上,结构上恒生科技更加值得重视。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可能到来的指数牛市的关键入局点前,市场还将经历3~4个月的过渡阶段。从宏观面来看,内需和价格信号仍偏弱,还需要看到更多反内卷和提振内需的实际举措。 光大证券国际表示,基于外贸环境具改善契机,以及内地已经开启新一轮对内循环经济的刺激政策,预期港股下半年将平稳向上,恒指最高目标可看25000点,此与去年12月其对全年港股所定的最高目标水平一致。
lg
...
金融界
06-11 12:07
6月11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14家车企作出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go
lg
...
8%,迈入技术性牛市。2024年以来,
港股市场
持续推进多层次改革,优化上市机制,提高上市效率,IPO市场明显回暖,“A+H”双重上市提速,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 3、据财联社消息,美国洛杉矶市长巴斯10日傍晚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于当地时间10日20时至11日6时在市中心一小片区域实施宵禁。巴斯宣布当地出现紧急状态,对市中心约1平方英里的区域实施宵禁,以阻止破坏和抢劫。 02. 行业新闻 1、据证券之星不完全统计,继昨日晚间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赛力斯、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中国一汽等7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后,6月11日上午,又有奇瑞集团、小鹏汽车、小米汽车、长城汽车、北汽集团、零跑汽车、理想汽车等7家车企表态“将支付账期统一到60天内”。 2、欧佩克秘书长阿尔盖斯称,石油需求在短期内不会见顶。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未来25年石油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该组织预计,从现在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24%,在此期间,石油需求将超过1.2亿桶/日。他指出,欧佩克认为“原油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出现峰值”。阿尔盖斯表示,欧佩克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但必须专注于减排而非挑选能源来源。 3、马斯克称,首辆实现全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汽车将于6月28日从工厂生产线直接开到客户家中。Robotaxi公开试运营预计将于6月22日开始。 03. 板块掘金 1、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短期内,供需趋紧态势延续,叠加海外下游钨制品溢价的刺激作用,我们认为钨价已进入牛市通道,有望持续突破历史高位。长期看,预计钨的供需缺口有望从2024年1.83万吨扩张至2028年1.91万吨,预计2024-2028年全球钨供需缺口占原钨需求的比例分别为-18.4%/-16.6%/-17.0%/-16.8%/-17.4%,钨价中枢有望持续提升。 2、华泰证券研报表示,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社交媒体内容的超速增长以及VR/AR的逐步成熟,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作为捕捉和分享动态瞬间与沉浸式体验的关键设备,正逐步从极限运动玩家的小众影像设备,“破圈”成为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短视频用户的创意生产力工具,“新消费”属性显著,行业处在快速增长阶段。 3、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是中国信创领域里程碑事件,在美国持续加强对中国科技制裁的背景下,信创与算力巨头的重组不仅是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更是推动国产算力+信创全面升级的战略布局,2025年信创有望进入新一轮周期,产业链整合也将加速推进,重点关注国产算力及硬件、国产操作系统、国产EDA等“卡脖子”领域。
lg
...
证券之星
06-11 11:47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今日小幅回调,实时成交额突破15亿元
go
lg
...
6月11日,
港股市场
低开高走,港股创新药板块小幅回调。港股创新药指数成份股中,泰格医药、和黄医药涨超2%,绿叶制药、先声药业、乐普生物-B涨超1%,金斯瑞生物科技、康龙化成、再鼎医药逆势上涨。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溢价交易频现,市场热度较高。 消息面上,我国创新药产业迎来多项突破性进展。从多款创新药集中获批上市,到企业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示亮眼临床数据、出海交易金额屡创新高,行业活力尽显。政策层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加码支持,叠加市场需求攀升、技术进步赋能,创新药产业正加速驶入爆发式增长快车道。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盈利持续消化估值。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6月11日最新市盈率仅为31倍,不足3个月前的一半,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小而美、高弹性: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大而全: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该指数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华福证券表示,创新药板块具备显著的投资价值,主要源于其在全球创新药格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强劲的基本面支撑。随着多款重磅药物面临专利悬崖,全球市场释放出超过24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跨国药企对创新药的需求愈发迫切。中国药企凭借技术平台和研发效率的优势,正在成为全球创新药供给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前沿技术领域,中国在研管线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并且在716个赛道中研发进度领先。这种研发实力的积累使得中国创新药企业能够通过License-out模式实现技术价值的全球化兑现,填补跨国药企专利到期后的市场空白。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1:17
平安资管8日两度举牌招行H股,银行迎系统性重估?银行ETF优选(517900)年内份额增138%同类第一
go
lg
...
为凸显。 【月度AH价格优选策略:优选
港股
、A
股市场
“更便宜”的标的】 资料显示,银行AH指数由中证银行指数及其中同时有AH上市的香港市场证券组成,采用AH价格优选月度证券类别转换策略,目前共有42只成份券。截至最新,港股银行股14只,权重40%,A股银行股28只,权重60%。 简而言之,银行AH在中证银行指数基础上,在AH市场中优选“更便宜”的标的。从历史表现来看,这一策略有效性得到验证。 截至6月10日收盘,银行AH全收益指数年内上涨18.44%,跑赢同期中证银行指数近7%。 自2017年12月6日指数发布以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81.44%,大幅领先同期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59.17%表现。值得关注的是,自指数发布至今,估值(PE)收缩达14%,显示指数区间收益全部归因于其盈利增长与分红,而非估值扩张。 统计区间:2017.12.6-2025.5.30。 从投资胜率来看,截至5月底,银行AH全收益指数多区间跑赢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同时,各区间跑赢多数AH中资银行股,相对个股投资,拥有更高胜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5.30,各区间对比中资银行股胜率时,剔除区间内新上市个股。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可通过基金管理人或代销机构提供的移动客户端、官网等渠道查询其基金交易、保有情况和持仓收益等信息。
lg
...
金融界
06-11 10:57
蓝色光标(300058.SZ)计划赴港IPO,2024年盈转亏
go
lg
...
内相继披露港股IPO计划。 相较A股,
港股市场
审批周期更短、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为AI等技术迭代领域企业提供持续投入的融资渠道。 公司公告显示,此次H股发行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AI技术研发、全球业务网络建设、营销业务拓展及并购投资等领域。这与其国际化布局和AI转型两大核心战略相契合。 但赴港上市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轻松。截至5月31日,港股2025年已有28家公司IPO,合计募资776.8亿港元。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142.58亿元,同比下降9.66%,但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16.01%。 在AI转型道路上,营销行业正站在AI技术重塑产业格局的转折点,这家老牌营销巨头能否借力资本市场的东风完成华丽转身,市场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1 10:48
上一页
1
•••
44
45
46
47
48
•••
45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已经意识到问题了!政府支出重点已经转向……
lg
...
中美突传重磅!路透独家:特朗普推动贸易之际 美国两党议员拟推法案施压中国
lg
...
一个关键数据:中国破纪录的贸易恐遭重大减速!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称并不寻求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但可能访问中国
lg
...
中美谈判进入第二天!欧美协议批评声加大,美元强势拉升等数据风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