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今年A股最大的赢家
go
lg
...
金等长线资金入场,甚至大幅松绑它们对于
权益
资产
(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股票配置)的配置上限。 虽然当时多数股民声音认为这些仅是救市的一些临时举措,随后股市也依然继续下探。但实际上各种长线资金从那时起就已开始不断大举流入这些核心的资产,并推升它们走出独立行情。 还有,今年监管层对于公募基金大批量增量发行宽基产品也大开绿灯,甚至还单独开发了囊括更多行业巨头的中证A500指数。Wind数据显示,今年公募基金的市值规模较年初增加了4.63万亿元,达到了31.9万亿元。其中,从今年9月至今,股票型ETF规模增长就超过了1.72万亿元。 这些资金,为A股以“大金融”、“中特估”和“高股息”为代表的优质大蓝筹资产上涨带来极为重要的资金支持。 这里举一些数据: 今年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光大行等大行的年内涨幅均超过40%,人寿、人保、太保、新华保险几个分别上涨了54.58%、66.1%、51%、73.9%。 2023年的大金融板块总市值15.89万亿元,今年目前是21.16万亿元,增加了5.27万亿元。而A股沪深今年总市值87.5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9.94万亿元。这意味着这,单单是大金融板块对今年A股的市值增量贡献,就达到了53%! 还有石化、电力、煤炭等能源巨头,几大电信运营商巨头等,也贡献了非常可观的市值增量。 对比之下,A股市场上尽管每天都有大量各种概念炒作中小票,看似很吸引关注,但大多数都是超短期的过山车行情。长时间下来,真正能获得资金流入支持上涨的,基本集中在上面提到的几个核心资产领域。 对于这些资产,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这两年它们的涨幅已经足够高,可能透支了未来的上涨潜力,也不再显得低估。但实际上,通过国家对支持股市的意志表达、政策层对股市的积极举措,以及当下资金面极为宽松带来的支持,这些核心资产的增长上限可能还没有达到。 这个观点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很多遍,主要支持的核心逻辑包括以下三点: 1,如果以“中特估”为视角,当前A股仍有大量央国企的PB还低于1倍,市盈率处于十几倍以下。它们举例监管层期望的“市值管理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2,如果从资金成本回报率来看,目前长债利率和存款利率已经跌到2%以下,那么如果上市企业能持续稳定提供股息回报率超过3%或者苛刻一点到4%的,就仍然会有吸引力。现在,近几年的股息率能持续维持在3%以上的A股公司仍有不少,它们的重点集中在其如银行、保险、能源(石油、煤炭、电力)、电信等重点领域,而且不少恰好也是数以央国企或者其控制的企业,以及不少优质的核心民企。这些企业,甚至被市场当做了“类债资产”,它们当前依然能得到资金的追捧。 我们在《四大行,还没涨够!》中还提到,A股的几大国有大银行在大涨之后,仍有4.5%左右的股息率,相对市面上绝大多数行业都要稳定高出一大截。但实际上,它们的分红率长期都只是维持在30%的水平。 现在,监管层明确喊话提升分红回报,如果这些银行的分红率从30%,提升到40%、50%,那么它们的股息率还能大幅上涨几成,进而继续吸引资金的追捧。 3,现在内外政治、经济大环境复杂多变,对我国经济外循环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在没有强势逆周期干预下会对资本市场形成压制,这种背景下,资金出于避险需求,就会更倾向选择兼具稳增长和高分红的优质资产和政策所指的“中特估”资产,或者确定性很高的科技成长赛道。而前者,是更为稳妥的主方向。 所以综合来说,今年这一波大票显著跑赢市场的背后,都是有很硬逻辑支撑的。不要以为大涨了之后它们已经乏力,或许明年它们还能继续站在市场的C位。(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12-30
资金突然跑路,什么信号?
go
lg
...
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的情况下,理论上,
权益
资产
的配置价值不断凸显,尤其是高股息类的资产。
lg
...
格隆汇
2024-12-30
11月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什么信号?“幸运基”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连续2日净流入累计超3亿元!2025年市场流动性怎么看?机构前瞻
go
lg
...
地降低险企利润表波动,2025年险资的
权益
资产
配置仍有较大增量空间,预计全年流入4500亿元。从外资来看,拉长视角下北上资金呈现稳定增持A股的趋势,但近年来外资流入A股的长期趋势有所放缓,背后或系经济曲折修复下,具备基本面优势的核心资产表现承压,伴随我国基本面预期改善,外资2025年或有望延续净流入,预计增量1500亿元。(来源于海通证券《2025年能否迎来“流动性牛市”?》) 【A500或为ETF主要资金流入的方向之一】 其中,A500或为ETF主要资金流入的方向之一。华泰证券指出,2023年以来,ETF是A股最为重要的增量资金之一,而ETF最偏爱的是核心宽基指数,虽然近期ETF净流入规模收窄,但从净流入方向来看,资金由净流入沪深300转向流入中证A500指数。 其中长线资金或是ETF的主要增持来源,截至24Q2末中央汇金主要账户持有宽基ETF规模达5000亿元以上(占全部ETF的比重达到32.6%),其中以增持沪深300等大盘股指为主;险资也具备类似特征,24Q2,险资持有ETF基金规模提升至1556亿元以上。向后看,指数化发展仍是长期趋势之一,目前A系列中的A50已获得险资增持,A500或为资金后续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来源于华泰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指数巡礼,解码中证A500指数》) 【中证A500迎来首次调仓,五大优势有望全面提升】 12月13日盘后,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迎来首次调仓,调仓后中证A500指数有望实现“龙头属性更突出、新质生产力含量更高、基本面表现更强,估值性价比更高、长期业绩表现更优”五大优势全面提升! 龙头属性更突出,无论是从总市值还是盈利能力来看,预计新纳入的21只个股均强于剔除的成分股。纳入成分股平均市值均为700亿元左右、2024Q3平均净利润为11.87亿元,均高于剔除成分股(200亿元左右、8.37亿元)。 新质生产力含量更高,从行业来看,新增成分股数量最多的行业为电子、医药、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等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行业。 基本面表现更强,纳入的成分股ROE平均值为6.97%,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为22%,均高于剔除成分股(5%、-26%) 估值性价比更高,纳入的成分股近三年市盈率(TTM)分位数均值为58.23%,远低于剔除成分股。 长期业绩表现更优,自2021年以来,纳入的成分股平均收益率持续优于剔除成分股,长短期收益均亮眼。 注:统计区间为2021年1月1日-2024年12月6日。样本股过往盈利表现不代表未来,不代表指数表现。数据来源于中证指数官网、Wind。 被动资金与长期资金定价权持续提升,关注ETF资金主要流入与耐心资本偏好的宽基A500,认准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一键把握市场大BETA投资机遇!公开资料显示,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不仅综合费率为全市场最低档(管理费仅0.15%,托管费仅0.05%),更设置了“可月月评估分红”的盈利分配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可预期的稳定收益!最后,中证A500指数ETF(563880)是全市场唯一含“88”代码的A500类ETF,563880,谐音“我留下发发了”,倒着念更谐音“您发发365”!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2-30
民生加银养老服务混合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0.73%
go
lg
...
0月加入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
权益
资产
条线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基金经理。自2017年6月至2日至2024年6月18日担任民生加银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8年3月至今担任民生加银研究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12月至今担任民生加银养老服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2年12月至今担任民生加银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3年5月至今担任民生加银均衡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担任民生加银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担任民生加银聚利6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16年5月至2023年3月担任民生加银量化中国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截止2024年9月30日,民生加银养老服务混合前十持仓占比合计41.01%,分别为:爱尔眼科(4.71%)、安井食品(4.42%)、中国平安(4.19%)、爱美客(4.11%)、青岛啤酒(4.07%)、中国太保(4.04%)、伊利股份(3.95%)、招商银行(3.94%)、珀莱雅(3.79%)、美的集团(3.79%)。
lg
...
金融界
2024-12-27
中证A500ETF景顺(159353)午后涨近1%,重磅会议在京召开,机构:新一轮降准降息可期,增量资金正在路上!
go
lg
...
率“资产配置荒”背景下,险资或加速配置
权益
资产
。在此背景下,与传统宽基指数相比,中证A500市场代表性强、核心龙头突出,更加广泛覆盖了A股市场的核心龙头企业,500只成分股不仅跨市场、覆盖面广,还在整体市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望继续受到增量资金的青睐。 据了解,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 (159353)费率处于全市场股票指数基金费率最低一档水平,管理费、托管费分别为0.15%/年、0.05%/年,助力投资者一键低成本布局A股核心资产。场外投资者可关注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A类:022444;C类:022445;Y类:02289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2-24
四大行再创新高,港股红利策略ETF全线飘红,港股央企红利ETF涨超3%、港股通红利ETF和港股红利ETF涨超2%
go
lg
...
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跌破2%创出新低,
权益
资产
的性价比在提升。此外年末险资较关注股息率在4%以上的红利资产。例外,小微风格向其他风格的切换,红利风格的表现有望再度占优。 从基金规模来看,目前规模较大的港股红利产品有港股通高股息率ETF、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ETF、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摩根基金港股红利指数ETF最新规模为56.63亿元。 华泰柏瑞基金红利ETF、华泰柏瑞基金红利低波ETF最新规模为222.95亿元和124.64亿元。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主要集中在央企相对比较强势且分红相对较高的行业,如石油石化、通信、煤炭、公用事业,由于编制方案的限制,在金融和房地产上的权重较低。 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按照股息率进行选股,因此会相对超配交通运输、银行。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在编制方案上有微弱差异,包括剔除波动较高、近期表现较差的股票等,虽然也会相对超配交运、金融、房地产,但超配幅度有差别,房地产比例会更高且交运占比相对低。 港股通高股息精选在选股过程中,股息率仅用于负向剔除,选股时使用质量因子进行综合评分,因此会和几个指数有明显差别,会大幅超配非银金融和石油石化,且没有银行。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限制金融、地产的权重,而且“以大为美”,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石油石化、通信、煤炭,这3大行业占了67.61%的权重。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剔除波动率较高、股价表现不好的股票,然后采用股息率加权,成分股权重差异较小,银行、非银金融占了48.43%的权重。 对比指数股息率,四个指数整体股息率水平较为接近,最新股息率均在6.6%-7.4%之间。
lg
...
格隆汇
2024-12-24
聚焦尖端小盘科创机遇!首只科创200ETF(588230)今日上市
go
lg
...
来已经历了深度的调整,或是当前资金布局
权益
资产
中的重要“洼地”。(注:今年10月A股新开户数达685万户,创2015年6月以来新高;数据均来源:Wind,截至24/12/19) 今年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紧扣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题提出一揽子改革举措,着重提出“丰富科创板指数、ETF品类及ETF期权产品”。在政策落地后的半年内,科创板指数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供给持续丰富,ETF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选择,截至今年11月底科创板相关ETF总规模超2600亿元,反映出市场对于科创板投资的旺盛需求。(数据来源:Wind) 本次科创200ETF(588230)的上市体现不仅拓宽了科创板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有望进一步引导资本向“硬科技”企业和新质生产力集聚,有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未来随着“科创板八条”各项举措的渐次落地生效,科创板的投资价值有望继续提升。 科创200ETF(588230)也让华泰柏瑞基金成为目前全市场首家集齐跟踪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和科创200指数三大科创板宽基指数ETF的管理人。同时,华泰柏瑞也是市场仅有的同时获得中证报“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证券时报“被动投资明星基金公司”、上证报“金基金·被动投资金牛基金管理公司”三大荣誉的基金公司。华泰柏瑞基金旗下产品包括全市场规模居首的沪深300ETF(510300)、红利ETF(510880)等标杆精品,截至2024年11月底,旗下非货ETF规模超过450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梯队。(注:截至24/12/20 沪深300ETF规模为3651.27亿元;截至24年11月底华泰柏瑞非货ETF规模为4537亿元;数据均来源:交易所) 备注:华泰柏瑞于23年12月/22年8月/21年9月/20年3月/19年4月/17年4月/16年3月七次荣获中证报“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于23年8月/22年11月/21年7月/20年7月/19年4月五次荣获上证报“金基金被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奖”;于23年6月/22年7月荣获证券时报“被动投资明星基金公司奖”。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相关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等。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
lg
...
金融界
2024-12-24
机构建议投资者逢低配置
权益
资产
和转债,可转债ETF(511380)成交金额超11亿元,锦鸡转债、天路转债涨超6%
go
lg
...
以来的区间震荡走势,建议投资者逢低配置
权益
资产
和转债。当前市场背景下建议持续维持类“杠铃”的组合配置思路:股市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当前小盘行情仍未结束,后续科技、高端制造相关的小票仍将持续走出超额行情;偏绝对收益的投资者建议关注高股息、金融板块的股票/转债,这类资产在股市波动的背景下防御优势显著。我们认为短期内转债估值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但后续修复的节奏会有所放缓,并且估值可能呈现高位震荡的现象;进入25年投资者可能需要转换思维,向攻守兼备的转债策略切换。 三类策略较易获取估值修复的超额收益:(1)正股和转债均有资金增量流入的转债品种,一方面宽基ETF扩容利好大中盘正股对应的转债,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回补转债资产或仍偏好加仓基本面较优的标的;(2)低估值平衡转债,平衡转债相比股性转债更靠近债底,在震荡行情内或容易走出超额收益,可以关注有估值性价比的平衡转债;(3)小市值弹性转债,当前成交量仍处于高位,低关注度的小市值正股对应的转债或继续呈现超额收益。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12-23
惊天大反攻!
go
lg
...
”偿二代”二期规则正式落地,其实不利于
权益
资产
定价和获取回报,如今保险偿二代二期延长到明年年底。且去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把科创板股票和沪深300的风险因子调低了。 《通知》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 市场分析认为,风险因子的降低,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为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空间,对活跃资本市场有一定意义。 周五A股科创板的全面爆发,与保险偿二代二期延长到明年年底的消息是不是存在一定的正面联系? 对于险资2.5%的资金成本而言,如今国债利率不断创新低,对险资而言,
权益
资产
的配置性价比越来越高,尤其是高股息资产。 目前险资权益总投资超6万亿元,权益投资比例约为20%,其中股票及股票基金投资规模超3.8万亿,占比12.3%,仍有提升的空间。 本周依旧有多只红利策略ETF被资金买入,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华泰柏瑞红利ETF、南方红利低波50ETF、招商中证红利ETF、红利ETF易方达和摩根港股红利指数ETF合计净流入54.65亿元。 下周,机构还会继续干活吗? 最后,祝大家冬至快乐呀,记得吃饺子汤圆嗷~
lg
...
格隆汇
2024-12-21
多元投资新时代: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理财产品激增82.3%,投资者如何平衡固收与权益策略?
go
lg
...
,理财公司正逐步构建具有银行理财特色的
权益
资产
投资体系。通过“固收+”和混合类等产品的布局,逐步积累权益投资经验,并向纯权益类产品过渡,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权益投资选择。尽管目前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中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占比相对较小,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从长远来看,权益类资产无疑是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成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从当前理财产品类型结构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占比有待提升。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存续规模高达27.63万亿元,占比高达96.88%;而混合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0.78万亿元,占比仅为2.73%;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则更为有限。分别仅为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面对固收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的选择,投资者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权衡。相较于固收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的收益波动较大,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且具备中长期投资规划的投资者。同时,投资者还需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短期风险,避免盲目跟风追涨。建议采取分散投资策略,以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在选择产品时,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风险等级等信息,并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投资目标进行科学配置。
lg
...
金融界
2024-12-20
上一页
1
•••
29
30
31
32
33
•••
8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大消息!彭博:北京严阵以待美国贸易协议试图将中国排挤在外
lg
...
中美突发重磅!美国已开放芯片设计软件出口中国 为中美贸易协议一部分
lg
...
4.1%!美国6月失业率意外回落,美联储7月降息的大门已经“关闭”
lg
...
习近平出席高层经济会议,释中国经济发展重大信号!一文介绍这一国家重点
lg
...
非农数据“闪瞎双眼”、“粉粹”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黄金爆挫近40美元、直逼331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