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繁体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024-12-23 00:36:02
本田
和日产总裁访问日本产业省,汇报整合谈判情况。
2024-12-20 01:50:03
日经 225 指数周五上涨 0.3% 至 38,900 点上方,东证指数上涨 0.15% 至 2,717 点,日元跌至五个月低点,过去两周下跌约 5%。日元走弱增强了日本出口导向型行业的盈利前景,并支持日元套利交易。与此同时,投资者对数据显示日本 11 月总体通胀率从 10 月的 2.3% 加速至三个月高点 2.9% 做出了反应。核心通胀率也升至三个月高点 2.7%,超过市场预期的 2.6%。本周早些时候,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因为决策者需要时间来评估工资趋势、海外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下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出口导向型公司的股价显著上涨,包括丰田汽车 (+2.7%)、
本田
汽车 (+0.5%) 和索尼集团 (+2.9%)。尽管日经指数和东证指数周五上涨,但本周收盘仍下跌约 1%。
2024-12-19 01:04:04
日经 225 指数下跌 1%,至 38,700 点以下,而东证指数周四下跌 0.5%,至 2,706 点,创三周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美联储暗示 2025 年降息次数少于此前预期,华尔街股市也遭遇了大幅抛售。美联储目前预测明年仅降息两次,低于 9 月份展望中预测的四次。投资者在今日晚些时候日本央行公布货币政策决定前也保持谨慎。由于政策制定者正在评估最新的经济数据,央行可能会推迟加息。科技股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爱德万测试 (-4.5%)、软银集团 (-4.3%) 和东京电子 (-2.5%) 均大幅下跌。其他主要股票也出现下跌,包括
本田
汽车 (-1.3%)、丰田汽车 (-1.3%) 和索尼集团 (-0.9%)。
2024-12-18 16:54:03
欧洲股市周三小幅收高,收复本周连续两个交易日的跌幅,市场在收盘后等待美联储的利率决定。欧元区斯托克 50 指数上涨 0.3%,收于 4,960 点,泛欧 STOXX 600 指数上涨 0.1%,持于 514 点。美联储将下调其基金利率 25 个基点,FOMC 成员将对未来借贷成本的预期做出判断,为市场提供如何平衡通胀和失业风险的线索。另一方面,预计英国央行将维持其基准利率不变。阿斯麦股价上涨 2.2%,延续反弹势头,与全球芯片行业主要公司的波动性一致。另一方面,裕信银行也上涨逾 2%,有消息称,该公司通过衍生品增持了德国商业银行的股份。除基准指数外,雷诺股价上涨 5.6%,因有消息称日产正在探索与
本田
合并。
2024-12-18 16:51:03
受工业股上涨的推动,法国巴黎 40 指数周三上涨 0.3%,收于 7,385 点,而投资者则在当天晚些时候等待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雷诺领涨该指数,在
本田
和日产证实正在探索潜在合并后,该股飙升 5.6%,达到自 7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他值得注意的上涨股包括施耐德电气(上涨 1.1%)、赛峰集团(上涨 1.1%)和维旺迪(上涨 3.8%)。与此同时,达索系统和保乐力加表现落后,分别下跌 1% 和 2.8%。与此同时,人们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这是今年第三次连续降息,同时最新的经济预测表明 2025 年降息速度将放缓。
2024-12-18 08:47:05
周三,法国巴黎 40 指数在 7,375 点附近持平,投资者等待当天晚些时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 2024 年 12 月的会议上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这是今年第三次连续降息。政策制定者还将发布最新的经济预测,市场预计 2025 年降息速度将放缓。在企业方面,雷诺领涨该指数,飙升 5.4%,至 7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日本汽车制造商
本田
汽车和日产汽车证实他们正在探索潜在的合并。其他值得注意的上涨股包括意法半导体(上涨 4.2%)和维旺迪(上涨 1.5%)。相比之下,达索系统和威立雅环境的股价表现最差,分别下跌 0.9% 和 0.6%。
2024-12-18 08:32:06
周三,斯托克 50 指数和斯托克 600 指数均基本持平,交易员们正在等待当天晚些时候的 FOMC 货币政策决定。美联储预计将宣布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并放慢明年的降息步伐。英国央行明天也将维持借贷成本不变,特别是在英国工资增长加速且通胀连续第二个月上升之后。在企业方面,雷诺股价飙升 6%,此前有消息称日产-
本田
计划合并。与此同时,裕信银行已将其在德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增至 28%。这家意大利银行的股价上涨 0.7%,这家德国银行的股价飙升近 4%。另一方面,拜耳 (-1.1%)、巴斯夫 (-0.8%)、路威酩轩集团 (-0.6%)、Inditex (-0.8%) 和开云集团 (-0.5%) 表现最差。
2024-12-18 08:06:03
日产、
本田
合并谈判后,雷诺股价上涨7.3%。
2024-12-18 05:17:02
日本
本田
将在日本枥木(Tochigi)建造燃料电池系统工厂,目标是在 2027 年开始运营。
2024-12-18 02:54:02
TBS称,
本田
、日产预计12月23日发布声明。
2024-12-18 01:06:03
日经 225 指数周三下跌 0.5%,至 39,200 点以下,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并追随隔夜华尔街的跌势,因为投资者为美联储的政策声明做准备。国内方面,交易员分析的数据显示,日本 11 月出口增长加速至三个月高点,而进口意外下降。本周的日本央行政策会议也备受关注,由于决策者需要时间来评估经济数据,央行可能会暂缓加息。指数权重股如爱德万测试 (-3.9%)、软银集团 (-3.2%) 和索尼集团 (-2.3%) 均出现明显下跌。企业新闻方面,日产汽车飙升 21%,而
本田
下跌 1.7%,此前有报道称这两家汽车制造商正在考虑合并。
2024-12-18 00:10:02
本田
股价一度下跌2%,公司考虑与日产合并。
2024-12-17 23:34:02
本田
副总裁:考虑与日产业务整合等多种选项。
2024-12-17 23:34:02
本田
副总裁:确实我们也在考虑设立控股公司。
2024-12-17 18:09:02
日产:关于与
本田
潜在合并谈判的报告内容,两家公司都没有宣布。
2024-11-29 02:32:02
本田
11月27日发布消息称,明年2月将在全球最大两轮车市场印度销售电动两轮车。
本田
将在印度推出的是搭载两个可更换电池的“ACTIVA e:”。电池可以从车身上拆卸,在室内等地充电。
本田
还将推出搭载固定电池的“QC1”,这款车更注重价格,续航里程缩短至80公里。
本田
尚未披露两款车型的具体价格。
2024-11-27 00:57:04
日经 225 指数周三下跌 0.5% 至 38,300 点以下,而东证指数下跌 0.4% 至 2,678 点,延续前一交易日的跌势,因市场猜测日本央行下个月可能再次加息,日元继续走强。日元走强削弱了日本出口导向型行业的盈利前景,并使日本资产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更加昂贵。交易员也在等待最新的东京通胀数据,该数据被视为全国价格趋势的领先指标。出口型汽车和消费类股领跌,丰田汽车(-3.1%)、
本田
汽车(-2.4%)、日产汽车(-4.9%)和迅销(-0.9%)的跌幅显著。主要科技股也承压,包括爱德万测试(-1.3%)和东京电子(-1.7%)。
2024-11-26 19:14:03
周二,美国股市多数上涨,市场继续消化特朗普总统威胁征收关税以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上次会议纪要后贸易壁垒的潜在影响。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上涨 0.5%,道琼斯指数收复早盘跌幅,盘中接近持平线。纪要显示,在经济前景不确定以及短期内潜在通胀可能持续存在的风险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继续对降息步伐保持谨慎。市场对央行是否会在 12 月再次降息的看法不一。特朗普暗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并提高对中国的贸易壁垒。科技巨头领涨,支撑美国股市主要指数,微软、亚马逊和 Meta 涨幅接近 2%。另一方面,关税风险令汽车制造商承压,通用汽车、Stellantis 和
本田
跌幅超过 5%。
2024-11-20 10:50:02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披露,
本田
在美召回部分 2007、2009-2017年款CBR600RR,2008、2017、2019、2021年款CBR1000RR以及2010、2012-2013年款VFR1200摩托车,合计40,481辆。通报称,车辆燃油泵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停转,增加发生事故风险。
2024-11-07 03:19:12
本田
中国1-10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1%,至663626辆。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2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靓丽GDP背后,裂缝正在扩大——国企人送外卖、学校拖欠工资、地方政府勒紧裤腰带
特朗普重大表态!美国将以非常友善方式与中国竞争 和习近平关系“非常好”
中国房市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万科寻求将部分银行贷款期限延长最多10年
特朗普关税再传负面新闻、冲击开始显现!美联储降息恐等9月,小心财报坏消息
美国6月PPI意外持平,关税推升商品成本但未全面传导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36讨论
#链上风云#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