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随着以美国、欧盟、新加坡等一众国家的快速推动下,已经为新时代的全球货币交易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从稳定币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空间来看,的确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吸引力。不过投资者在参与之前仍然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以美元、美债为基础的稳定币的传播和繁殖将会完全绕开各国央行体系和监管机构。这意味着未来很多国家央行将完全丧失货币调节能力,一旦出现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这些经济体以及企业、居民将会遭遇难以想象的灾难; 将稳定币与美元、美债直接捆绑。给稳定币背书的看似是美元信用,实则是发行机构而非美国财政部。而发行机构并未将对应的底层美元资产储备闲置,而是用作投资。例如泰达公司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已经是美债第四大持有机构。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用户要求集中兑付,稳定币同样会引发新的系统性危机; 黑客攻击和网络安全风险。黑客攻击事件屡见不鲜,包括币安等在内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均遭遇不同程度的直接损失。 监管制度不成熟。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于稳定币的监管立法仍然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例如美国对符合规则的实体发放稳定币许可证的权利可以下放至州政府,缺乏了联邦政府的约束和信用担保,州政府运作可谓是鱼龙混杂。 作为支付功能是否具备更加强烈的吸引力。归根到底,美国政府推行稳定币仍然是想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用户选择使用稳定币而非美元作为支付手段在于它具有更加独特的吸引力,否则难以大面积推广。 总结成一句话,接受美元稳定币,相当于默认将自己的资产完全和美元绑定,所谓的稳定指的是美元金融体系的稳定。引用兔主席的经典评论,“究其本质,美国的稳定币法案本质仍然是以他国货币主权为代价(“薅羊毛”),为自身财政的不负责任和不可持续换取喘息空间,同时通过捆绑其他经济体,继续推进美元霸权。” 投资者如何参与? 最后,投资者如果想要投资稳定币及相关概念,除了可以直接参与我们梳理出的(如图所示)相关个股和加密币以外,还有以下几个ETFs可以供投资者参考:Bitwise加密行业创新者ETF(BITQ)和FT SkyBridge加密行业和数字经济ETF(CRPT)。 Data Sources: TradingKey As of: July 17, 2025 两者都属于成立时间较早并且布局于加密行业相关资产的ETF产品,除了通过持有比特币的ETF间接投资比特币以外,前者底层持仓主要布局在加密行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企业(例如矿企、交易平台和技术服务商),而后者则还持有部分数字经济行业的优质企业(例如英伟达和脸书)。但是可以看到,由于持仓的差异,两者在过去三年中仍然跑出了相对明显的累计收益差额。 Data Sources: TradingView, TradingKey As of: July 17, 2025 原文链接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