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真正的财富洗牌开始了
go
lg
...
热潮。 2006-2008年,随着美国
房地产
泡沫
迅速扩大,金价诡异地突破1000美元。 但随后雷曼兄弟扑街、泡沫破裂,全球近50%的股价蒸发,金价也迅速急转直下。 2008年7月17日至11月17日,金价4个月内下跌了23%。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各国为了救市和维持经济的稳定,疯狂的印钞向市场投入巨量的货币,比如美国的QE,欧洲的国债计划低利率政策,日本的QE和QQE等等货币宽松政策,都是当年应对次贷危机的产物。 包括中国也搞了一次4万亿计划,房地产大牛市启动。在货币泛滥的背景下,信用货币贬值得飞快。 与之相对,黄金飞速上涨,直到2011年9月5日,达到1917.9美元。 所以,十年后的这波黄金牛市的真实逻辑是什么? 是信用货币的信用,加速坠落的体现。 50年来,信用货币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都在印钱。 区别在于,前20年信用很坚挺,所以作为对手的金价一直被压得死死的;次贷危机时期,全世界一起透支信用大放水,造成的恶果直到现在仍深受其害。 看下图,2020年至2024年一季度,不到4年,全球债务飙升了21%,总规模居然达到315万亿美元——这几乎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全世界现存的所有货币总量的3倍。 其中,仅政府负债,就接近百万亿美元。 如此大规模的债务,最直接的问题,是其本身要承受利率,现在的体量已经明显反噬到经济社会本身。 如此一来,将(或者说已经)引发更恶劣的后果:全球经济走向边际效益缩减。 简单来说,就是赚钱能力变差了。 放眼现在,全世界还有几个经济体能保持高增长的? 换个比较拟人的说法。 能赚钱的人是不怕借钱的,只要不是高利贷,迟早能还得起。 但经济是依赖于信心的,大家内心深处的恐惧在于,债务、利息越来越高,赚钱能力却越来越差,那很可能就还不起债,甚至是赖账。 这里,不单单说的是美债、日债、欧债,而是一个全球性、普遍性的问题。 事实上,美元已经是最稳定的货币了,如果用日元、欧元等其他货币去计价,黄金的涨势远比现在看到的更疯狂。 这也是信用货币体系最大的定时炸弹。 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至少部分解决,黄金的长期上涨的底层逻辑很难改变。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必然要给未来多兜底,不可能说不做两手准备,所以全球央行才会加大力度增加黄金储备。 从表面上看,这个过程叫做去美元化,最大的买家有两个,一个是PBOC(中国央行),一个是RCB(俄罗斯央行)。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有一个看黄金走势更简单而白痴的方法。 近三十年,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只要是中国进口的东西就会一直涨价。 比如,曾经的铁矿石、原油;比如,现在的黄金。 只要中国央行还在大量收购黄金…… 我们作为普通人,其实不用想太多,跟着买就是了。 03 尾声 讨论这波黄金牛市,为什么一定要拉长到整个信用货币历史这么长的周期? 因为这两年,很多人做空黄金的逻辑,就是将前两轮牛市作为对比,得出金价处在高位的结论。 其实以纯交易层面看,黄金确实处于高位,未来的空间可以说十分有限。 在整个信用货币体系延续至今的半个世纪中,黄金总体上而言,投资属性其实是比较差的。 但是,也正如前面所说,黄金自从失去了货币属性,价格实际上长期被人为低估。 前30年,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进入全球化后,世界经济飞速增长,但黄金价格纹丝不动。 为什么?因为它不是货币,经济增长不增长自然与其无关。 近20年,为什么能催生出两波大牛市? 一定程度上,是信用货币本身出了问题,使得黄金回归了一点货币的属性,投资价值开始显现。 所以,撇开深层逻辑,只拿着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作为背景判断黄金投资,是刻舟求剑。 …… 即便不考虑这些,只看当前的形势,黄金也不失为最稳的配置选择之一(当然现在涨太猛,不排除短期会出现再度回调的情况)。 对普通人而言,黄金价格是个最简单直接的指标。 如果金价稳定乃至下跌,那说明现在是好念头,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去创业、大胆去贷款、大胆去试错。 80年代后的大多数念头,都是这么个情况,投资渠道非常之多。 但这几年,我们能很明显感知到时代变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么奔放,必须更加谨慎。 而黄金,是国内大多数人唯一能接触到的,合法合规的全球化配置资产。 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它至少是个相对确定的选择。
lg
...
格隆汇
2024-10-22
传中国将严征20%海外投资收益税 超级富豪为避税或转战加密市场?
go
lg
...
施扣押或罚款。上述种种迹象或反映中国在
房地产
泡沫
破裂、经济增长严重放缓的现况下,有迫切需求扩大财政收入来源。 随着2024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Memebet脱颖而出,成为全球首个专注于Meme币的去中心化游戏平台,迅速赢得了用户青睐。平台最近与阿根廷国家足球队携手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体育博彩领域的影响力。 Memebet结合了Meme币与在线游戏 Memebet为用户提供了使用各类热门Meme币下注的机会,包括$PEPE、$DOGE等流行代币,为玩家开辟了新的游戏和投资管道。平台上拥有丰富的游戏选项,涵盖数千款游戏,满足不同玩家的娱乐需求。与传统平台不同,Memebet采用去中心化模式,用户无需进行身份验证(KYC),只需连接钱包即可匿名参与。 平台的Play-to-Earn(P2E)模式尤为亮眼,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乐趣,还可以赚取额外的MEMEBET代币。持有者还可以通过平台享有一系列专属福利,提升代币的市场价值。 立即进入Memebet预售 Memebet基于以太坊区块链,提供透明、可靠的交易环境,智能合约保障了所有游戏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平台设有战利品盒(Lootbox)奖励机制,进一步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奖励体验。 通过技术创新和去中心化经济激励,Memebet成功结合了Meme币与在线游戏,为玩家和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娱乐与投资选择,成为该领域的标杆平台。 立即进入Memebet预售
lg
...
Business2Community
2024-10-22
中国突传重磅信号!政府经济学家:中国刺激计划“绝对应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go
lg
...
他坚称,中国不太可能重复日本30年前
房地产
泡沫
破灭后的经历,因为“中国有大量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14亿人口中,略高于66%的人生活在城市地区,但只有48.3%的人拥有城市户口——这是所有中国公民都必须拥有的户口登记文件,根据持有人的出生地决定其是否享有公共服务。农民工持有家乡户口,这意味着他们在移居到其他城市工作时享有的公共服务权利有限。 他还呼吁央行加大国债购买力度,这是中国很少使用的货币工具,自3月份引起公众关注以来引发了热议。 他说,在这方面,大门“必须打开得更大”,就像许多市场经济体的情况一样。刘尚希认为,此类购买是帮助管理债券市场和稳定经济的一种手段,并表示人们应该改变旧的思维方式,不要再担心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他还表示:“发行更多货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并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并警告称,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在8月份开始从二级市场购买1000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债券,这是近20年来首次进行此类货币操作。上个月,该行又购买了200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 本月初,央行和财政部召开了首次国债交易联合工作组会议,承诺为政府债券交易提供“适当的环境”。
lg
...
圈内人
2024-10-20
大火之后,追踪中国股票的美国ETF又开始苦苦挣扎
go
lg
...
指出:“通过宽松的融资条件来刺激一个因
房地产
泡沫
崩溃而负债累累的国家,可能不是最佳解决方案。消费者和企业需要时间重建资产负债表,并在去杠杆化之后恢复借贷的信心。”(市场观察)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0-19
中国政府的经济学家称,刺激计划规模“绝对应该超过”10 万亿元,否则经济可能断崖式下跌
go
lg
...
希还坚称,中国不太可能重复日本30年前
房地产
泡沫
破裂后的经历,因为“有大量人口正在成为城市居民”。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14亿人口中略超过66%居住在城市地区,但只有48.3%的人拥有城市户口。户口制度控制了中国公民根据出生地享有的公共服务。 农民工户口还在家乡,这意味着他们在迁往工作地的城市时,享有的公共服务权利有限。 这位著名政府经济学家还呼吁央行加大国债购买力度,这是中国很少使用的货币工具,自今年3月引起公众关注以来引发了激烈讨论。 他表示,在这一点上,“大门必须开得更大”,就像许多市场经济体的做法一样。 刘尚希认为,购买国债是帮助管理债券市场和稳定经济的手段,人们应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不再担心通胀的可能性。 “发行更多货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不是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他说,并警告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的通缩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从8月开始从二级市场购买了1000亿元人民币的国债,这是近二十年来首次进行此类货币操作。上个月又额外购买了2000亿元人民币。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2024-10-19
中国恐重演1980年代日本房市泡沫浪潮!英国《金融时报》:临时政策使情况更糟……
go
lg
...
果。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刺激需求。巨大的
房地产
泡沫
是此类经济体的一个特征,而不是缺陷,当泡沫破裂时,迫切需要疯狂干预也是此类经济体的一大缺陷,”他写道。 (来源:Financial Times) 2000年至2024年,中国国民总储蓄平均占GDP的45%,日本平均占28%。而美国平均仅为18%。当投资机会极好时,这些高储蓄率可以为超高速增长提供资金。在中国,与日本一样,高储蓄率在21世纪初之前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资金。然而,在长期增长之后,高回报投资的供应不可避免地会下降。因此,投资会减弱,需求也会减弱。曾经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来源:Financial Times) 日本和中国都采取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在进行高投资的同时保持巨额经常账户盈余。但在这两个国家,这一方案都遭遇了外部阻力,尤其是来自美国的阻力——日本在1980年代遭遇阻力,中国在2010年代遭遇阻力。在这两个国家,货币政策都放松了,信贷激增,房地产市场繁荣,日本在1980年代再次遭遇阻力,中国在2010年代再次遭遇阻力。信贷推动的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成为需求的新引擎。 (来源:Financial Times) 沃尔夫续称:“‘让
房地产
泡沫
来吧’这一解决过度储蓄问题的方案的巨大缺陷在于,泡沫破裂将导致资产价格下跌、债务无法偿还、金融受损和民众不满。更糟糕的是,泡沫破裂还会导致需求进一步疲软,因为泡沫破裂的影响会进一步削弱投资,从而加剧过度储蓄。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行动,过度储蓄几乎肯定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衰退。” 他分析起来,解决方案有3点:暂时刺激需求,避免萧条;清理金融系统(就中国而言,包括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是,找到新的、强大的长期需求来源。他认为,中国最终会做到前两个,即使这意味着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会有大量债务。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第三个问题上却犯了错误。 (来源:Financial Times) 最大的问题不是供应方面的潜力,而是需求方面的薄弱。一个潜在增长率最多为5%的经济体不会将超过40%的GDP用于生产性投资。他提到:“一定水平的投资或信贷扩张所产生的增长已经崩溃。中国太大了,不能指望对全新制造业的投资能够取代过去十年对房地产的巨额投资。” (来源:Financial Times) 他提到,房地产繁荣只是超高储蓄经济的最后一搏。现在,该经济将带来长期疲软的需求。根据赖特的说法,家庭收入占GDP的比例仅为61%。由此产生的低消费比例太小,无法吸收中国的潜在产出。但世界其他国家不会弥补这一差额。但相反,试图将GDP的40%用来投资肯定会导致浪费,并导致更大的坏账。 他总结时表示:“中国需要提高消费。但这一现实给中国高层带来了挑战。他们似乎觉得投资和生产是良性的,而消费和收入再分配是无意义的。然而,正如知名经济学及亚当·斯密斯(Adam Smith)所言,‘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目的’。”
lg
...
圈内人
2024-10-16
见证历史!上证指数开盘暴涨超10% A股近千股涨停 重磅新闻发布会马上召开
go
lg
...
能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结果。其中包括中国
房地产
泡沫
的有效缓解、金融市场杠杆率的显著下降,以及美联储降息周期对全球经济的正面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认为当下是政府推行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增强市场信心的绝佳机会。 中国官方目前做多股市的态度坚决。继9月24日宣布降准、降息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金融利多政策后,官方10月6日又预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将在周二中国股市恢复交易后,于上午10时率四名副主任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召开记者会。 根据国新办网站发布的通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对于郑栅洁这场记者会外界高度关注,预期中国官方将继续对财政政策“放大招”。 掌管8.6万亿美元资金的全球最大公募基金贝莱德上周二(10月1日)宣布看多 A 股,成为欧美首个对A股空翻多的巨头资金,10月2日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空翻多,摩根士丹利10月3日也跟进。 高盛在10月5日的报告中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高盛认为,中国股市仍有进一步的上涨潜力,将MSCI中国的目标价从66提高到84,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从4000点提高到4600点。这意味着,从当前水平来看,总回报率有大约15%—18%的上升空间。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表示,当前更偏好A股且继中国A股后,将H股评级提升至超配,未来12个月涨幅上看14%到15%,但将战术偏好从H股转向 A 股。具体配置上,他继续看好“股东报酬提升”主题,建议购买A股中小型股,在行业方面,将保险业升级至超配。 瑞银(UBS)也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价,并从H股战术性调整至A股。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说,由于政策协调性改善以及美联储降息,到年底 MSCI 中国指数本益比估值可能升至比历史均值低0.5个标准差左右,与2024年5月高点时的水平一致。由于政策支援加码以及即将实施的公司治理改革对A股更有利,短期内A股表现可能超过H股。 中国国庆期间,中国以外股市跟中国相关的资产大涨。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代表中概股表现的那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在10月1日至10月4日暴涨 11.35%,富时中国 A50 指数期货上涨11.05%。此外,美国股市的中概股以及中国龙ETF 指数在长假期间也都是累积 10% 以上涨幅。 兴业证券的最新报告指出,长假期间(10月2日至4日)港股主要指数普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以10%领涨。这也表明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强烈,有望对A股节后行情形成催化。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罕见谈股市,称那些讲中国崩溃论者,这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在不断地崩溃,讲中国经济见顶论者现在也正在见顶。 据《星岛日报》周一报道,中国驻美国大使馆9月30日晚举行国庆75周年招待会,谢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9月下旬开始,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振兴经济的举措,效果非常好。 谢锋说:“中国的股市都涨疯了,中国的股民现在是在排队开户,外国资本现在是跑步进场,所以我们中国人民现在对中国的发展前途充满了希望。”
lg
...
tqttier
2024-10-08
任泽平大胆预测:A股周二开盘即收盘!一揽子提振市场信心措施的规模超10万亿
go
lg
...
能是多方面因素的合力结果。其中包括中国
房地产
泡沫
的有效缓解、金融市场杠杆率的显著下降,以及美联储降息周期对全球经济的正面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认为当下是政府推行强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增强市场信心的绝佳机会。 曾任中国恒大集团中国恒大首席经济学家的任泽平形容,目前这波涨势为“信心牛”,5年才一遇,市场将经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的四个阶段,低迷一年的A股和港股,短短一周的涨幅远超美股、日股,港股更登顶全球股市榜首。 任泽平写道:“预计下周A股开盘即收盘,可以早早下班。所以节前内部建议持股过节。人民币资产领涨全球!低迷了一年的A股和港股,短短一周的涨幅,已经远超美股、日股。港股更是登顶全球股市榜首,下一个是开市的A股。国庆A股休市,港股3个交易日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600多点,涨幅7.59%;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0%。港股登顶年内涨幅全球主要市场第一!信心牛来了,节前内部建议持股过节。” 任泽平又表示,股市上涨,有助于楼市回暖,通过财富效应传导。如果股市、楼市持续繁荣,经济将会随后触底复苏,进而改善就业和消费。政策层面这次要有定力,持续发力,不可虎头蛇尾。 (截图来源:微博) 任泽平认为,由于美股估值已经很高,房市已涨多年,通膨也特别高,加上中东局势、俄乌局势,美国自顾不暇,中国因此赢来难得的市场。只要股市繁荣,房地产止跌回稳,经济复苏,就业改善,民众收入成长,企业家积极投资,一片欣欣向荣,则全球资金将会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支持中国经济发展。 开盘即收盘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市场状态,通常发生在极为乐观情况下,凸显投资人对某一特定事件或经济数据预期高度一致,导致股价在开盘时迅速反应,进而形成涨停或跌停。 任泽平的预测是基于一系列经济复苏信号。房市回温与政策调整为市场注入新活力,美联储降息为全球经济增添流动性,两者结合为A股创造较理想的上涨环境。 任泽平并指出,随着
房地产
泡沫
明显去化、金融杠杆大幅下降、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拐点等,为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是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提振市场信心措施的关键时间窗口。 他写道:“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大力扩大内需,拉动就业,调控要缓,救市要急,一鼓作气,提振信心。采取组合拳,一揽子提振市场信心措施的规模在1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包括地方化债、新基建、消费补贴、生育补贴、住房银行等,采取特别国债、超长期国债、央行再贷款等工具,规模要大,资金成本要低,民众获得感要强。” (截图来源:微博) 此番言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质疑任泽平的预测是否过于乐观,甚至调侃他是否过于“自信”。另一些声音则认为这是“马后炮”,担忧市场不应成为随意猜测的对象,强调股市预测需慎重,以免误导投资者。 分析人士指出,任泽平的预测虽充满希望,但潜在风险不可忽视,因市场不可预测,乐观预测恐因突发事件生变,像是涨多获利回吐或投资者情绪转悲观。 中国官方目前做多股市的态度坚决。继9月24日宣布降准、降息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金融利多政策后,官方10月6日又预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将在周二中国股市恢复交易后,于上午10时率四名副主任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召开记者会。 根据国新办网站发布的通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对于郑栅洁这场记者会外界高度关注,预期中国官方将继续对财政政策“放大招”。 高盛在10月5日的报告中将中国股市上调至“超配”,高盛认为,中国股市仍有进一步的上涨潜力,将MSCI中国的目标价从66提高到84,将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从4000点提高到4600点。这意味着,从当前水平来看,总回报率有大约15%—18%的上升空间。
lg
...
tqttier
2024-10-07
任泽平预言A股“开盘即收盘”,是预言还是误导?
go
lg
...
这一大胆预测背后的逻辑。他指出,中国的
房地产
泡沫
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去化,这是市场走向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此外,金融市场的杠杆水平也有了大幅下降,降低了系统性风险。更为关键的是,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这一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可能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任泽平认为,这些变化为政府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他判断当前是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的最佳时机。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甚至出现所有股票涨停的极端情况。 然而,任泽平的这一预测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在网络上,不少网友对此表示质疑和讽刺。有网友戏谑道:“任泽平这次是不是又喝多了?每次大放厥词都搞得好像股市是他家开的一样。如果真的能随便猜准股市走势,那他自己早该富可敌国了吧!”还有网友直言:“这不就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吗?等真到那个所谓‘涨停板’的时候,估计他已经躲起来不敢说话了。股民的钱包可不是用来开玩笑的!” 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们不得不审视任泽平作为公众人物发布这样极端股市预测的法律与道德边界。在我国虽然对于个人发表股市分析意见没有明确禁止,但根据《证券法》及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若任泽平的言论被证实是基于错误或故意误导的信息,则有可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如果任泽平的行为造成了投资者损失,他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作为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发表专业意见时应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如果他的预测被认为是有意夸大其词或缺乏合理的依据,可能会影响他在业界的声誉。不过,要证明某人因发表股市预测而需承担责任通常比较困难,因为这涉及到判断该人的主观意图以及预测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金融市场本质上具有不确定性,即便是专家也难以做到每次预测都准确无误。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恶意或欺诈的情况下,单纯的预测失误通常不会导致法律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公众人物可以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作为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任泽平应当更加谨慎地发言,避免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波动。 事实上,任泽平的这一预测也引发了对于经济学家角色和责任的更广泛讨论。经济学家作为专业人士,他们的言论往往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他们在发表观点时应当基于充分的数据分析和合理的逻辑推理,避免夸大其词或故意误导。 同时,投资者也应该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股市投资本身就具有风险性,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经济学家的预测和观点,投资者可以参考,但不应完全依赖。 总的来说,任泽平的这一大胆预测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场震撼。无论这一预测最终是否成真,它都提醒我们,在金融市场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里,谨慎和理性始终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原则。同时,公众人物在发表言论时也应该更加负责任,避免给市场带来不必要的波动和损失。
lg
...
金融界
2024-10-07
中国经济重量级表态!全球金融巨头达利欧:中国领导人面临“不惜一切代价”时刻
go
lg
...
领导人会面,他表示,中国方面正处于应对
房地产
泡沫
破裂和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加的十字路口。 这位亿万富翁投资者表示,中国要么陷入与日本过去类似的经济困境,要么成功削减债务并避免危机。 他认为,为了实现他所说的“完美去杠杆”,中国需要重组坏账,同时创造更多资金以减轻债务负担,而不会引发过多的通胀。 他说,这种“再通胀”举措将使现金的吸引力低于其他资产,从而鼓励人们冒险。 “这些做法开始重新点燃抄底和‘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他写道。“我们现在清楚地看到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达利欧警告称,去杠杆将是痛苦的,因为它将摧毁财富,并带来充满地缘色彩的决定,即谁将承担债务损失的成本。 他补充说,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中国面临的挑战。 “因此,虽然上周我们看到了伟大的行动和言论,我相信随后将出台高度刺激的政策,这些政策将大有帮助并支持资产价格,但我认为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以了解中国将如何应对国内的债务、货币和经济挑战,”他写道。
lg
...
圈内人
2024-10-02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3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取消”中国关税豁免!彭博社:对中国大型零售商造成毁灭性打击
lg
...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苹果从美国采购190亿枚芯片 在美销售iPhone不再来自中国
lg
...
中美重磅!彭博社:中国大型零售商“放弃”中国进口战略 特朗普关税施压转向
lg
...
【比特周报】三驾马车突变!中国、特朗普关税谈判传巨响 比特币牛回再战10万
lg
...
非农成特朗普“大救星”?!4月美国就业数据仍超预期显示韧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