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华东医药、普洛药业大涨超3%,医药ETF(159929)年内低点附近连续4日吸金!
go
lg
...
)跟踪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指数成份股包含
恒
瑞
医药
、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等医药龙头,轻松实现医药板块整体行情一键布局。无证券账户可布局场外联接基金(A类:007076;C类:007077)。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医药ETF及联接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创新药出海有望迎来最新进展,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涨超1.5%,康弘药业涨停
go
lg
...
1.5%。 安信证券表示,5月17日,
恒
瑞
医药
及其合作伙伴Elevar宣布已就卡瑞利珠单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的一线组合治疗,向FDA提出新药上市申请(NDA)。目前来看,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出海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部分创新药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另外有部分创新药(主要为PD-1单抗)的审评有望在2023年获得最新进展,若相关产品在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则有望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创新药出海信心,强化创新药国际化逻辑可行性。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康弘药业上涨5.68%,创新药ETF(159992)现涨0.11%,资金持续关注
go
lg
...
年5月19日,该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包括
恒
瑞
医药
、药明康德、智飞生物、长春高新、沃森生物。(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近日,江苏
恒
瑞
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广东
恒
瑞
医药
有限公司收到关于SHR-1654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安信证券研报表示,目前来看,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出海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部分创新药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另外有部分创新药(主要为PD-1单抗)的审评有望在2023年获得最新进展,若相关产品在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则有望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创新药出海信心,强化创新药国际化逻辑可行性。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医药板块反弹回升,医药ETF(512010)盘中上涨0.65%
go
lg
...
年5月19日,该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包括
恒
瑞
医药
、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片仔癀等,前十大之和为69.27%。(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粤开证券分析认为,老龄化、新技术以及政策红利三向支撑创新药中长期高速增长,全行业蕴含优质掘金机会,关注传统制药转型、新兴biotech发展以及CXO三大板块。 关注医药ETF(512010),场外联接(A类:001344;C类:007883)。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威高骨科领涨,医药卫生ETF(159938)今日高开现涨0.64%
go
lg
...
骨科领涨超2%,康龙化成、XD天士力、
恒
瑞
医药
、美迪西等个股跟涨。 近日,
恒
瑞
医药
子公司广东
恒
瑞
医药
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SHR-1654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本品开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资料显示,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从中证全指样本股医药卫生行业内选择流动性和市场代表性较好的股票构成指数样本股,以反映沪深两市医药卫生行业内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于2011年8月2日发布,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19日,该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为
恒
瑞
医药
,占比9.46%。(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东莞证券认为,5月19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发布《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第2号)》,预计本次集采后续降幅相较于化药集采会比较温和。中药板块政策友好,多数公司受益于“中特估”逻辑,继续关注中药板块投资机会以及医美等板块机会。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今日已涨0.15%,贝达药业涨超3%
go
lg
...
3年5月19日,该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为
恒
瑞
医药
,其次是药明康德、智飞生物。(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指数成份股不代表个股推荐)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5月17日,
恒
瑞
医药
及其合作伙伴Elevar宣布已就卡瑞利珠单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的一线组合治疗,向FDA提出新药上市申请(NDA)。 安信证券研报表示,目前来看,国内创新药企业的出海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部分创新药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另外有部分创新药(主要为PD-1单抗)的审评有望在2023年获得最新进展,若相关产品在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则有望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创新药出海信心,强化创新药国际化逻辑可行性。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恒
瑞
医药
:子公司广东恒瑞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go
lg
...
2023年5月21日晚,
恒
瑞
医药
(600276.SH)发布关于子公司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近日,江苏
恒
瑞
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子公司广东
恒
瑞
医药
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关于注射用SHR-2001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药物名称:注射用SHR-2001剂 型:冻干粉针剂 申请事项:临床试验 受理号:CXSL2300163 审批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经审查,2023年2月28日受理的注射用SHR-2001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同意本品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临床试验。 注射用SHR-2001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临床皮下注射给药,拟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经查询,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获批上市。截至目前,注射用SHR-2001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2,879万元。 根据我国药品注册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药物在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后,尚需开展临床试验并经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通过后方可生产上市。 药品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药品研发及至上市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防范投资风险。公司将按国家有关规定积极推进上述研发项目,并及时对项目后续进展情况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本条资讯来源界面有连云,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提供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5-22
A股130家千亿市值公司:工业富联市值单周增长357.53亿元,中国电信蒸发逾500亿元
go
lg
...
联总市值单周增长357.53亿元居首,
恒
瑞
医药
市值增长230.92亿元次之,邮储银行、海光信息市值增长均超过150亿元,中国船舶、立讯精密、晶澳科技、中芯国际市值增长超100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增长金额TOP10 中国电信本周市值蒸发逾500亿元,牧原股份市值蒸发217.7亿元,中国建筑、海天味业、中信银行均蒸发超过100亿元,中国中免市值跌去了超过90亿元,龙源电力、华能国际、中国联通等本周蒸发市值金额在千亿市值公司中靠前。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蒸发金额TOP10 从市值增幅来看(即周涨幅),前五名分别为工业富联、中国船舶、晶澳科技、韦尔股份、晶科能源;总市值降幅来看,前五名分别为中国电信、牧原股份、中油资本、华能国际、龙源电力。 截至当前,千亿市值榜单中总市值TOP5为:中国平安(9330.24亿元)、中国海油(9056.71亿元)、招商银行(8562.14亿元)、中国石化(7685.36亿元)、比亚迪(7545.10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5-21
一周透市:市场聚焦人民币汇率,北向资金周净卖出额创近3周新高,半导体吸金又吸睛,“XX智能”成牛股密码
go
lg
...
联总市值单周增长357.53亿元居首,
恒
瑞
医药
市值增长230.92亿元次之,邮储银行、海光信息市值增长均超过150亿元,中国船舶、立讯精密、晶澳科技、中芯国际市值增长超100亿元。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增长金额TOP10 中国电信本周市值蒸发逾500亿元,牧原股份市值蒸发217.7亿元,中国建筑、海天味业、中信银行均蒸发超过100亿元,中国中免市值跌去了超过90亿元,龙源电力、华能国际、中国联通等本周蒸发市值金额在千亿市值公司中靠前。 千亿市值公司市值蒸发金额TOP10 从市值增幅来看(即周涨幅),前五名分别为工业富联、中国船舶、晶澳科技、韦尔股份、晶科能源;总市值降幅来看,前五名分别为中国电信、牧原股份、中油资本、华能国际、龙源电力。 截至当前,千亿市值榜单中总市值TOP5为:中国平安(9330.24亿元)、中国海油(9056.71亿元)、招商银行(8562.14亿元)、中国石化(7685.36亿元)、比亚迪(7545.10亿元)。 新股风向 本周A股迎来10只新股的上市交易,从首日收盘涨幅表现来看,科创板中科飞测上市首日暴涨189.62%成为“全场最佳”,北交所晟楠科技、创业板蜂助手上市首日均收涨逾80%、世纪恒通首日收涨76.09%,华远股份、航天南湖分别上涨37.91%、27.68%,上述6只新股上市至今未现破发的情况。华纬科技上市首日小幅收涨7.04%,不过却在随后的交易中遭遇破发,最新价较发行价仍跌超4%。安杰思、德尔玛、慧智微上市首日不同程度收跌,遭遇破发,不过慧智微受益于本周半导体板块行情带动等因素刺激,随后收复失地,目前较发行价上涨超8%。 主力资金 本周主力资金累计净卖出净额为1059.64亿元,相较前一周净流出速度放缓。 行业维度来看,仅少数行业5日主力净流入为正,其中半导体行业一枝独秀,5日主力净流入44.65亿元,消费电子、能源金属、电子元件、电机、仪器仪表行业主力5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9.41亿元、4.2亿元、2.5亿元、2.25亿元、1.68亿元;文化传媒板块遭主力大幅出逃,5日净流出金额达到了127.23亿元,互联网服务净流出金额达77.65亿元,软件开发、电力行业净流出超50亿元,银行、证券净流出超40亿元,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游戏等行业净流出超30亿元。 个股方面,新股中科飞测主力净流入13.79亿元,工业富联、贵州茅台5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8.27亿元、7.49亿元,晶合集成、立讯精密5日主力净流入超6亿元,中微公司、兆易创新、中芯国际等5日主力净流入金额靠前;昆仑万维、蓝色光标、东方财富5日主力净流出金额位居前三,分别达17.61亿元、14.37亿元、13.85亿元,剑桥科技、中油资本、科大讯飞净流出规模超10亿元,牧原股份、中国中免、中国电建等净流出超9亿元。 北向资金 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本周北向资金有三个交易日呈现单日净流出状态。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本周累计成交5305.18亿元,成交净卖出16.91亿元,周净卖出额创近3周新高。其中,沪股通合计净卖出9.58 亿元,深股通合计净卖出7.33亿元。 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叠加上证指数 行业增仓方面,截至5月18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电池行业被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多,达到了25.4亿元,游戏行业也获“外资”净流入超20亿元,银行、能源金属、半导体、光伏设备、电网设备、专用设备、风电设备等板块获北向资金增持金额靠前,其中多数为“新半军”相关的赛道板块。酿酒行业则被北向资金净卖出最多,达到17.06亿元,证券、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均被减持超10亿元,消费电子、钢铁行业、家电行业、航运港口、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等行业的净卖出额的规模靠前。 个股变动方面,截至5月18日的近5个交易日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名单中,北向资金增持的个股中,变动比例最高的是光力科技,公司涉及传感器概念、半导体概念;斯瑞新材变动比例也较高,达到了923.45%,泽宇智能、特钢发、凯盛科技分别位列前三至前五,天喻信息、恒星科技、隆扬电子、德昌股份、珍宝岛等增持变动比例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加仓个股 同期,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名单中,金智科技变动比例最高,该股涉及充电桩概念、智能电网概念,本周股价大涨%;湖北广电、确成股份、雅博股份、贵广网络、国联水产、司尔特等变动比靠前。 近5日北向资金大比例减仓个股 如果从同期北向资金增持金额来看,汇川技术、三花智控、阳光电源、天齐锂业、国电南瑞、韦尔股份等增持规模居前,而广联达、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遭北向减持规模居前。 机构调研 本周已披露相关调研信息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83家(前一周为211家),其中5家公司获得超100家机构调研,其中半导体板块晶晨股份成为机构“宠儿”,合计有191家机构调研了该公司。 另外,中矿资源、通裕重工、万润股份、万和通等同样受关注,均获得百家机构的扎堆调研,亿帆医药、朗姿股份、亿通科技、凯盛新材等迎来超过50家机构的聚焦。 本周获得超过50家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
lg
...
金融界
2023-05-19
葛兰再度增仓
恒
瑞
医药
!医药是否迎来新一轮投资周期?
go
lg
...
恒
瑞
医药
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曾经受到各路资金的广泛青睐,市值不断创出新高,但此后受集采影响,公司业绩连续下滑,股价也是一路走低。在此背景下,
恒
瑞
医药
曾在2022年4月推出股份回购,而近期
恒
瑞
医药
再次推出了股份回购计划。根据回购公告显示,葛兰在3月31日至5月15日期间增持了近310万股
恒
瑞
医药
。 从业绩看,今年一季度
恒
瑞
医药
重回正增长,那么在沉寂和调整了近两年后,医药板块是否将迎来新一轮投资周期呢? 葛兰再度增仓
恒
瑞
医药
5月18日晚间,
恒
瑞
医药
披露了回购股份公告。公告显示,截至5月15日,葛兰目前管理的规模最大的基金中欧医疗健康持有恒瑞医药7166万股股份,较一季度末增持了近310万股。在持续两年的股价低迷后,
恒
瑞
医药
于今年实现了反弹,截至5月18日收盘,
恒
瑞
医药
的股价年内累计上涨24.63%。 从历史数据看,葛兰对于
恒
瑞
医药
还是非常看好的。其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葛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增持
恒
瑞
医药
。 对比2022年年报,中欧医疗健康一季度十大重仓股中,葛兰仅增持了两只股票,除
恒
瑞
医药
之外,另一只为凯莱英,而其他八只重仓股均进行了不同程度减持。 葛兰在一季报中表示,医药生物板块部分子版块前期涨幅较大,一季度有所盘整,其仍坚持以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为投资导向。 “我们仍严格按照我们的投资框架进行个股选择,在长期看好的核心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产业链,医疗服务、消费性医疗进行布局。”在葛兰看来,医药行业仍保持了较强的韧性,随着疫情扰动的逐步减弱,行业总体恢复显著。优秀公司的长期增长驱动因素并未因近3年的疫情出现重大变化。 展望二季度,葛兰预计相关公司将会回到长期增长的趋势中。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依然是行业成长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集采对公司的影响将逐渐弱化
恒
瑞
医药
作为创新药龙头企业,曾经是市场中各路资金抱团的重要标的之一,因此公司股价也在2021年初核心资产如火如荼的行情中一度触及96.79元,市值最高超过6000亿元。 但之后开始一路下滑,去年4月份一度跌至26元,市值缩水超70%。而在这背后除了市场风格的切换外,集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2022年,
恒
瑞
医药
实现营业收入212.75亿元,同比下降17.87%;实现归母净利润39.06亿元,同比下降13.77%,扣非净利润34.10亿元,同比下降18.83%。 这是
恒
瑞
医药
自2021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以后,第二次出现营收利润同降的情况。 具体来看,年报显示,自2018年以来,公司涉及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35个品种,中选22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4.5%。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个药品,2022年销售收入仅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6亿元,同比下滑79%。2022年11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的5个药品,2022年销售收入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2亿元,同比下滑48%。 有分析指出,集采对医药企业的业绩具有较大影响,无论是否中标,均会令药企短期内收入和利润方面受到不利影响。 好消息是业内普遍预测,集采于
恒
瑞
医药
的负面影响有望在2023年基本消化,一方面,随着国家带量采购步入常态化和成熟化,后续企业的降价压力将大为缓和;另一方面,截至目前
恒
瑞
医药
未被纳入集采的超10亿元的仿制药大品种已所剩无几。 集采影响的弱化也能从
恒
瑞
医药
的一季报中看出,2023年一季度,从产品销售情况来看,
恒
瑞
医药
迎来了久违的业绩拐点。 一季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54.92亿元,同比增长0.25%;创造归母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增长0.17%。这是自2021年下半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以来,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首次同时止跌回升。 医药或迎来新一轮投资周期 而在业绩预期有望改善的情况下,机构资金也已经提前布局。截至一季度末,将
恒
瑞
医药
纳入前十大重仓股的偏股型基金共计211只,继2022年四季度大幅增加后(2022年四季度、2022年三季度将
恒
瑞
医药
纳入前十大重仓股的偏股型基金分别为175只、94只),一季度数量再度提升。 除了中欧医疗健康,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也持有1706万股
恒
瑞
医药
。此外,工银瑞信基金的赵蓓管理的4只基金持有恒瑞医药合计3850万股。不仅如此,华安基金的万建军、许之彦,泓德基金的王克玉、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沈楠等知名基金经理都有产品持有恒瑞医药。 那么医药板块是否迎来了新一轮的投资周期呢? 目前整体的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经过此前调整,机构在医药板块的持仓占比也处于低位,未来有很大的仓位提升和增配的空间。之前压制医药板块的众多因素在2023年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医药行业数据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 今年整个对医药行业的政策有望触底,迎来相对宽松的周期,这也是往后看好医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投资逻辑上首先是常规诊疗将有明显强劲的复苏,也会带动相应的药品、器械、高质量耗材等需求的释放,对医药板块的整个利好其实是全面性的。 此外随着AI在医疗场景中技术积累越发成熟,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国际和国内 AI医疗的热度持续上升。在“AI+医疗”的实践应用中,部分领域已迎来发展进阶,尤其是以医疗影像为主的医疗器械领域和以辅助诊断为代表的医疗服务领域。 因此在调整了近两年之后,医药板块或许有回暖的机会。
lg
...
证券之星
2023-05-19
上一页
1
•••
260
261
262
263
264
•••
31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发重磅关税威胁引爆避险!金价惊人暴涨近63美元 如何交易黄金?
lg
...
【美股收评】特朗普再掀关税战火,美股全线收跌 苹果大跌3%领跌科技板块
lg
...
【欧股收评】特朗普再掀关税风暴,欧股重挫创月内最大跌幅
lg
...
【原油收评】美伊核谈前景不明“叠加”长周末补空操作,油价上涨
lg
...
特朗普威胁对 iPhone 制造商征收 25% 关税后,苹果股价下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7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