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凉兮SPACE直播首秀 收到10万美金打赏
go
lg
...
过程。 除了广为人知的合约经历外,他在
微
博
上的个人生活记录,也让人大开眼界,真不是普通人的经历,实在是极好吃瓜内容。 凉兮space首秀有8k多个听众 这场space原本只是凉兮的单口相声,他一个乐呵呵分享这个圈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没想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KOL也在转推互动,听众迅速涨2k涨到5k,8k,越来越多。 到后面2个大所也转推了,孙哥和杜总都来互动了,2个大佬还每个人给凉兮打赏了 5w美元,资助合约启动资金,祝他再创辉煌。 独奏变成群演,做广告的不亦乐乎,蹭流量的呼啦啦,凉兮首秀也尝到流量甜头,直接涨粉近6万。听众们也好像被凉兮治好了精神内耗,各取所取,各得其乐。 凉兮space近期排名第一 持续有媒体和玩家讨论凉兮现象,说他打破了华语推圈的平静,是一股清流; 还有人给他职业规划建议,说他正面临人生重要岔路口,是继续合约,还是流量变现,还是站台带货,操碎了心。还有其他各种蹭流量的,好不热闹。 今天凉兮发推说,已经拿到了打赏的10w美金,但会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同时也会继续合约,争取100万美元突破。 真是个多方共赢互动,平台做了广告,凉兮赚了赏金,用户看了热闹。 凉兮的10万赏金到账了 合约利弊道说不完,可能结局都是一样的,但这个过程中各自精彩。 谁也说不好现在的凉兮是不是在人生辉煌时期,毕竟热闹过后,热点过去,或者亏完了,是不是依然有流量围观,还有资本青睐。 凉兮从合约出圈,他追求绚烂和刺激,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凉兮,大部人在合约道路上越走越远,越亏越多,没有一个合约玩家能够全身而退。绚丽只是短暂的,寂静才是永恒。 合约之外,加密圈子也从不缺少流量,每个热点来得猝不及防;在流量入口,谁也不知道哪个小小举动,可能带来巨大影响力。 比如这个最近特别火的公链项目APTOS,今天突然宣布主网上线,没有发空投,项目TOKEN APT同步在几个大所上线。 据说早前场外APT已经炒到60,而私mu价格才0.28,不知道明天上线是暴涨还是暴跌,是天王级还是天亡级。 之前埋伏空投做交互的人,这次是竹篮打水了,花了时间和精力,结果一无所获,只能寄托APTOS公链生态上的具体项目了。 公链项目APTOS主网上线了 在熊市,看热闹时也看好钱包;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机会和风险一样多,最重要的多看少操作,持续学习,等待机会。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无投资建议。我是初晓链,我在关注元宇宙和web3。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8
从社交图谱看Web3.0在社交领域的探索
go
lg
...
发布了什么内容。这类似于我们当下常用的
微
博
和Twitter。在Lens Protocol上,社交媒体的关键功能由NFT支持,并由用户所有。用户个人资料文件也是NFT,每个关注者持有一个关注者NFT,每篇帖子代表一个帖子NFT。 发展情况: Lens Protocol于2022年推出,由于社交网络产品的革命性和开发它的知名Aave (AAVE) 团队,它在区块链和加密社区中获得了很多关注。作为以太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贷款平台之一的分支,Lens Protocol寻求解决当前社交媒体环境中的重大缺陷,它做得非常成功,逐渐获得Web3.0-ready社区专用用户的基础。截止到5月底Lens Profile NFT铸造总数为 44,525,总发帖数 93,335,基于 Lens 协议搭建的应用达到 9 个,目前暂未发币,其它各项数据如下图所示: 局限性: 储存问题:Lens Protocol上的用户的社交行为和交互数据一般都是通过NFT来表示,比如当用户关注某人时,就会获得Follow NFT,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数据所有权掌控在用户手中,而弊端也很明显,就是NFT的存储问题,要知道区块链在链上存储容量方面是有限制的,因此,并非所有内容和NFT都能存储上。 安全问题:Lens Protocol出版物有一个特殊的内容,指向出版物包含的内容,无论是文本、图像、视频等等。所有原始文件都存储在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中,例如IPFS、arweaver甚至AWS S3等提供程序。因此,任何用户的内容都有可能被操纵。 存储问题与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如果原始文件没有记录在区块链上,它们可能会丢失或损坏。也存在智能合约和NFT维护的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也会提高。 CyberConnect CyberConnect 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协议,为Web3.0社会网络和元宇宙服务,它的使命是将社交图谱数据的所有权和实用性还给用户,同时为所有的Web3.0开发者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并加以整合,使社交图谱具有自主权、可移植性、可组合性、让社交图谱变得不仅仅只与区块链有关,还能让普通用户通过这种关联发现更多的社交身份意义。 CyberConnect的核心是一种防篡改的数据结构,可有效促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创建、更新、查询和验证。CyberConnect并不是直接面向个人用户,它通过社交图谱模块和推荐索引器,为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DApps)提供一个通用的数据层,用来嵌入有意义的和特定背景的社交功能。DApps在嵌入CyberConnect的代码后即可获取CyberConnect的社交图谱数据。但是否授权应用读取数据完全由用户决定,DApps无法像目前Web2.0中的社交平台那样可以随意读取数据,因此,数据的主权回归用户手中。 掌握数据主权的用户,可以将自己发布的内容同步到CyberConnect支持的所有DApp上的社交网络中,也可以将自己在不同的兴趣圈、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平台上的社会关系聚合到一张社交图谱中,不用担心退出某平台导致自己的朋友、粉丝、价值无法带走。 CyberConnect与Lens Protocol同属Web3.0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协议,但二者也有所不同,Lens 的生态项目都是基于Lens 协议原生的新项目,针对社交关系的选用是排他性的,而CyberConnect大多是与别的项目协作,给予社交关系做为一块功能补充,因此在可拓展性方面CyberConnect比Lens Protocol更强一些。 发展情况: CyberConnect是一个对开发人员友好的协议,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被一众资本看好,目前已经获得两轮共2500万美元融资,截止到7月份,CyberConnec在以太坊和Solana用户已接近150万人,总链接次数将近2000余万条,CyberConnect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竞争壁垒和网络效应。 局限性: 做通用性社交图谱,更依赖网络效应,这意味着只有越多的Web3.0项目使用CyberConnect ,它的价值才会变得越大,所以前期破圈以及后续保持规模增长对于CyberConnect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隐私性:CyberConnect所面对的是B端客户,在隐私和利益面前商家通常更愿意选择后者,这意味使用CyberConnect社交图谱的Web3.0项目对于不普通用户将变得不再安全,存在过度授权的隐患,隐私泄露的问题可能会出现。 Quest3 Quest3是一个发布任务的营销平台,相较以往通过构建通用性基础社交服务和搭建复杂生态系统构建的社交图谱不同,它通过优化任务发布流程,提高了B端和C端用户的体验,同时在B端与B端、C端与C端、B端与C端间建立沟通联系,形成了彼此关联的商业社交网络,这种方式的出现也为Web3.0社交图谱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游戏或NFT交易所可以依此为参考创作出同类的社交网络。 Quest3的产品被分为了B端和C端。在B端版本中,Quest3在门槛设计上更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无门槛地发布任务。这也就意味着,仅需一个钱包即可连接到Quest3的B端。随后在创建社区的选项中,填写社区名字和域名即可进行后续任务发布的操作。 无门槛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任何条件,用户不会无条件地相信项目资料的真实性。为了增加可信度,项目方可以为所创建的项目或社区绑定更多的社交账号。用户可以通过项目资料及各种社交账户进行资格考证,甚至可以通过对方提供的社交账号进行跨平台交流,也因此Quest3虽然是一个发布任务的营销平台,但是其已经开始出现了社交图谱的雏形。并且一旦用户体量达到了一定规模,Quest3将不再只是一个Web3.0上的广告平台,其背后有更多关于去中心化身份、链上行为分析和生态联动的文章可以做。这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远比广告工具本身要大得多。往更远的地方看,如果Quest3能够通过SBT,根据过往链上行为数据和交互情况,去分析用户偏好,再将数据导入生态中的其他产品中形成互联的社交网络,那么在未来Web3.0社交图谱领域必然会有Quest3的一席之地。 发展情况: Quest3依靠其独特的任务发布模式以及高奖励预期、知名项目,吸引了大批用户的参与,同时也引起了资本的注意,在今天七月份,Quest3举办的一次“寻宝”主题的活动就吸引了50家项目在平台上发布任务,这其中就包括:CyberConnect、MaskNetwork、SafePal、NFT Track、DAOSquare、Mexo、DAS和EPNS等。 局限性: Quest3目前还只是Web3.0上的一个广告营销平台,其用户规模和数据流量跟Web2.0的广告平台没有可比性,并且在功能上目前还比较单一,仅仅能够完成简单的发布和完成任务,在社交领域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而面对日趋竞争的Web3.0社交图谱之战,起点低,发展时间短或许是Quest3当下最大的短板。 社交图谱对Web3.0生态系统的作用 当Web2.0里面的社交平台升级为Web3.0里面的社交图谱时,其所带来的影响必将是深远且巨大的。而去中心化和所有权的确立也将开启新的经济模式,用户既是内容创作者,也是平台所有者。目前加密用户仅 1 亿左右,而全球有约 47 亿社交媒体用户,Web3.0 社交将更具想象空间。 (1)确立了用户对数据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控制权 社交图谱为Web3.0确立用户社交网络和数据所有权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它脱离了Web2.0时代用户身份信息需由社交平台提供的原则,在Web3.0时代用户的身份不属于任何一个平台,它是用户自有的且跟自己钱包地址唯一绑定,它剥离了传统的平台身份通过地址跟各种DApp交互,且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链上数据为该地址所有,因此掌握该地址秘钥的用户就获得了数据的所有权、管理权和控制权。并且这些链上数据以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为背书,可信、可查、防篡改、防丢失,累积起来就形成用户的个人特征、社交关系和行为轨迹等,用户可以以此为自己画像,这在Web2.0中是很难做到的。这样一来,用户获得了主动权,可以通过规划设计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并基于协议(或者说契约)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的Web3.0身份”。 (2)加速构建加密经济生态 Web3.0社交图谱以协议的方式实现,可与各种DApp的自由组合,实现“社交网络+DApp”模式。一方面用户具有自主权,可以以“地址”在各个DApp之间交互,快速扩展个人的人际网络,进一步构建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更大规模的社交网络图谱;另一方面,作为发起DApp的项目方,也因为跟社交图谱协议的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用户规模增长,渡过冷启动期,大大提升DApp商业应用价值。所以二者相互加持,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用户规模+社交图谱+DApp”的加密经济规模效应。 (3)实现数据资产化促进价值创造和分配 在Web2.0时代平台为了自身的利益,除了掌控用户的数据所有权之外,还会限制用户的社交网络,跨平台交流受到很大限制,并且因为没有掌握数据所有权,用户也无法将身份、个人资料、创作内容以及社交关系等作为跟用户强关联的数据整合到一块,释放数据最大的价值。而在Web3.0时代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则可以完美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因为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图谱本质上是一个用户数据所有权协议,通过协议用户的社交网络可以铺设到各个平台,并且通过该协议还可以将用户核心数据资产化(即NFT化),以此将数据所有权还给用户,打开用户捕获价值的空间,也为DApp创新带来更多可行性。 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协议让用户实现了对数据的掌控和数据资产化,用户既是内容创作者也是平台的拥有者,享受内容创造收益的分配权,而收益又可以刺激用户创造更好的内容这也促进了Web3.0生态系统的构建。 (4)社交网络更加自由开放 在中心化的社交平台里,用户都被束缚在各自的平台中,无法做到跨平台交流,尤其是处于竞争关系的两个社交平台,例如抖音和快手,二者同属短视频行业有着不可以调和的商业竞争关系,平台为了保障自身的商业利益,必然会建立信息壁垒阻碍用户跨平台交流,用户一旦跨平台则意味着身份和社交关系重建,之前的社交关系和人脉都被平台收回。但在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中,用户身份和关系无需重建就可实现跨平台交流,用户可以因为自己和他人关注而铸造出Follower NFT和Following NFT,形成用户拥有和控制的社交关系网络。用户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授权相关内容和权限,这些操作平台都无权干涉,用户可以自由地在各种DApp之间转移自己的社交网络,跨平台交流将成为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5)聚合链上链下数据 Web3.0是未来,Web2.0是现在,Web3.0的发展是依托现有的Web2.0基础发展而来的,并非凭空而生,也因此Web3.0不应该也不能抛开Web2.0独立发展。Web2.0的资源和社交网络依然可以在Web3.0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充当它们之间桥梁的就是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比如在5Degrees中可以看到“Web3.0社交桥梁”这一应用,这是Web2.0 用户(如Twitter用户)进入Web3.0的门户,也为现有的Web3.0用户提供了将Web2.0人脉资源连接到Web3.0的渠道,同时依靠社交图谱可以实现用户链上数据和链下数据的整合,比如Cyberconnect Indexer可以索引来自IPFS网络、区块链网络(如Ethereum和Solana)的原始数据,并从Rarible、Twitter、NFTBank等平台获取链下数据。从而为DApp构建完整的数据图谱。这可以加速Web3.0社交生态系统的构建,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进来。 总结 社交图谱的概念虽然很早就已被提出,但真正让它发挥价值的是Web3.0的出现,现在各大机构都在发力部署自己去中心化的社交图谱,在见证过Web2.0时代社交平台所创造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后,人们更加确信,更具技术优势和叙事性的社交图谱必然会给整个Web3.0世界带来更广阔的商业前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6
希尔顿集团旗下酒店荣膺《悦游》2022 年度"读者之选"多项大奖
go
lg
...
"希尔顿Hilton"微信公众号、官方
微
博
,以及希尔顿荣誉客会中文APP与希尔顿集团联系。
lg
...
美通社
2022-10-12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携程跌超11% 理想汽车逆势涨近4%
go
lg
...
哔哩跌超7%,百度跌超5%,阿里巴巴、
微
博
、拼多多跌超4%,蔚来、网易跌超3%,京东、腾讯音乐跌超2%。尚乘数科涨超35%,理想汽车、盈喜集团、雾芯科技涨超3%,智富融资涨超1%,满帮小幅上涨。 领涨中概股列表: 领跌中概股列表: ” (文章来源:哈富证券)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0-12
中国概念股收盘:途牛逆势涨6%,好未来重挫21%、每日优鲜跌16%
go
lg
...
,哔哩哔哩跌超10%,拼多多跌超8%,
微
博
、爱奇艺跌超7%,腾讯音乐跌超5%、唯品会、京东、满帮、百度、富途控股跌超4%,网易、小鹏汽车、蔚来跌超3%,理想汽车、阿里巴巴跌超2%。途牛涨超7%,雾芯科技涨超5%。 泰和诚医疗涨超22%,研控科技涨超17%,悦航阳光、途牛涨超6%,泛华金控、叁腾科技、祁连国际、雾芯科技等涨超3%。 德卫、九洲大药房、医美国际、奥瑞金种业、公路控股、中国绿色农业等涨超2%,数海股份、金融壹帐通、中环球船务、小牛电动、泛华金融、聚好商城、恒异电子、宁圣国际、智能照明、第一高中教育等涨超1%。 尚乘数科跌超19%,智富融资跌超17%,每日优鲜跌超16%,新氧、声网跌超13%,苏轩堂跌超11%,宝盛科技、哔哩哔哩、华住酒店集团、e家快服、新东方跌超10%,微美全息、贝壳、金太阳教育跌超9%,盈喜集团、盐港明珠、拼多多、乐居、拓臻生物、云米科技等跌超8%。 悦商集团、比特数字、一起教育、寺库、简普科技、昱辉阳光、斗鱼、易电行等跌超7%,优克联、爱奇艺、世纪互联、优信、品钛、360数科、华富教育、第九城市、携程、猎豹移动、团车等跌超6%。
lg
...
金融界
2022-10-11
是浪潮还是泡沫?Web3 的价值应该如何判断
go
lg
...
是 Web3 的资产没有保障,比如我的
微
博
号被盗了,我给客服打电话说我的密码被盗了,只要通过证明手机号等可以重置密码,所以他的资产还在。而在 Web3 中,用户证明是账号的拥有者,只有持有私钥,假如私钥被盗了,那么你所有的资产都可以被黑客轻松转走,但是 Web3 不存在所谓的平台方,无法去找他们帮我找回来账号,没有这种机制,所以很多人就觉得 Web3 的资产安全性是一种倒退。 第二个层面是智能合约的安全性,有一些项目本身的代码存在漏洞,然后存在这些项目里的资产一夜之间被黑客盗走了,这些资产也是找不回来的。即使是开发者和贡献者也并没有权限来做这种事情。 Jiang: 我觉得这是 Web3 早期的一些表现,回顾互联网早期的时候,也不安全,当时在互联网上支付、花钱的时候也比较胆战心惊。这需要一个过程,就好比现在“Web3 需要用户自己管理私钥”是一帮极客搞出来,在用户体验方面,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优化。 就恢复账号来说,还有其他方案,例如 Vitalik 提出的 Soulbound 灵魂绑定,例如用社交手段去恢复账号。其实还是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值得探索,我认为 Web3 的账号系统和 DID(去中心化身份)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说指纹、面部生物特征等方式,不见得一定是私钥,但私钥一定是最后手段。 Tim: 早期接触区块链的用户大多是技术出身,所以觉得私钥丢了并不是什么需要争议的地方,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讲,使用私钥和简化了的助记词来保存他的账号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最近几年有很多加密公司开发了新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社交恢复、硬件钱包、多方管理的钱包等。创新虽然很小,但是能够在用户体验上带来提升,这个解决方案就能很快证明它的价值。 Jiang: 我觉得我们这种搞产品、搞技术的开发者实际上是处在一个“黄金时代”。 我觉得 Web3 是创业历史上技术人士地位最高的一个时代,因为有太多东西都是技术驱动。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做《胖协议瘦应用》,之前 Web2 都是应用为王的,开发者在每个公司都是做底层。 但到了 Web3 就不一样了,Web3 是一个大规模协同的体系,它不像是 Web2 去了 BAT 等大厂,最后发现每个公司都有一堆类似的团队在做一样的产品,但是团队与团队之间都根本不沟通,而 Web3 是“胖协议”,底层的基础设施例如 ETH,非常的值钱,而且投资人也非常的认可,所以大家如果找到了一个比较踏实的、比较好的方向做初创公司,融资还是非常容易的,甚至说不考虑 VC 的融资,自己发币,也是可行的。 所以 Web3 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从技术出发而且技术作为主导的时代。 Tim: 虽然干的事情差不太多,但是在 Web2 时代,无论是腾讯系还是阿里系,就算是同一个链接,在他们的软件里都是不通的,例如提示这个链接“有安全风险”,更别说有什么公共的 API 了,实际上用户对于这个现象只能捏着鼻子忍受。 但是 Web3 在这种事上就跟 Web2 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他们看起来差不太多,都是网页,也是一些相同的交互,“登录按钮”顶多换成“连接钱包”,但是业务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Web3 背后的业务逻辑是写在智能合约里面的,智能合约是开源的,所有人都可以审查代码,所以 Web3 所有的产品都是透明的,它们又同时存在于 Web3 生态系统,所以不会产生生态上的巨大割裂感。 此外,智能合约又形成了一个可组合性,而可组合性又是一个创新的点。打个比方,我想把淘宝、微信、抖音的一部分功能组合起来,给用户带来便利,但是 Web2 连链接都打不开,但在 Web3 中开发者可以组合任何的协议,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便利。 Jiang: 其实可组合性是非常的重要的。 实际上我自己抽象的认为,Web3 的价值是一种激励机制,激励大家去创造更多的价值,然后再合理的分配价值,是这样的一个新的趋势。 而我们当下的互联网趋势已经走到头了,一方面,互联网公司都变得很大了,根本没办法整改了,比如说推特的创始人 Dorsey,他已经根本改不动现在的代码了,所以才选择另起炉灶,构建去中心化社交协议 Bluesky,还搞了一个 Web5 的概念,总而言之他的动机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 我觉得年轻人更应该学习 Web3,因为这个圈子里面有特别多的有才华的开发者。虽然以前还是相对小众的一个领域,但现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能干的人都在这个领域深耕,所以有能力、有梦想的年轻人应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Tim: 刚才你提到 Web3 领域里面有很多工程师活跃,从行业来说其实不全是这样,只是工程师有优势做产品,但便利性也就这么多了。比如说在 DAO 领域里,传统的创业者和用户在里面也玩的有声有色,也不需要太多技术背景,因为已经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工具随便使用了。有人之前问我没有技术背景能不能在 Web3 中做一些事情,在 2022 年,我觉得这个障碍不是特别的大。 Jiang: 我主要说的是技术人员应该更多投入到这个领域,也不是说纯技术就可以解决问题,运维能力也尤为重要,你看 ETH、Solana 等区块链,它们原生代币的价格高的原因就是在于核心团队有超强的运营能力,所以运营是非常重要的。 Tim: 很多人关注区块链,虽然区块链的核心是技术,但是从运营角度来讲,一个项目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社区,用户自发来传播,会比传统的产品推广更加有效,如果项目没有核心社区,在 Web3 是行不通的。 我们在做 Web2 的时候会用到许多常规手段,例如营销,把产品卖出去,我们就能获得利润。但是 Web3 的大部分项目需要有品牌和社区,解决“用户为什么来用我们的产品”这个问题,社区才会产生凝聚力。 Jiang: 这个也很重要,其实这个在 Web3 挺独特,有点类似于开源社区的运营,他在建立产品的时候还需要建立一个很好的社区,现在 Web3 还比较早期,还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好的方面是大家能一起贡献,大家是一个社区,有一堆志同道合的人来共同决策方向,而不只是核心团队。有时核心团队做出的决策也未必是正确的,有社区的参与和出谋划策,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如何分析 Web3 的项目价值? Tim: 我先说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就是有一种观点说 Web3 目前商业价值并不大,价值更多来自于一些类似庞氏骗局的产品,刘老师怎么看? Jiang: 只从外部来看,其实很难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旁氏。 真正的旁氏,是主观上就是骗人的,因为团队就没想干什么事,只是来忽悠,这种是典型的旁氏。美国的一些监管部门列出的旁氏特征,就是回报率特别高。 我觉得有好多人说旁氏的时候,其实关注的是说项目现在没有什么收入,它其实是靠新的用户“接盘”来维持。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其实不能作为判断旁氏的依据,让我们思考一个极端的问题,“人类社会是不是旁氏”,如果按上述依据,一个社会,没有新人了,比如说有些科幻片里,人类都失去了繁殖能力,是不是也会崩溃?但你不能说这个社会是旁氏对吧?所以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包括已经上市的公司,如果最后它失败了,没有真正支撑它的市值或者它的估值失败了,那你说是不是旁氏?其实很多不是的。 所以大家要理性看待这个事,关键还得看,某个项目的团队是不是真的在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这才是一个真正要去判断的重点。 Tim: 我们抛开这些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如果来细分一下 Web3 上的项目,它背后到底给用户提供了什么东西,我简单分为 3 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偏金融的场景。在最近几年,区块链行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叫做去中心化金融(DeFi),DeFi 领域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借贷,普通用户实际上都是有借贷的这种需求,比如说我有一种资产,我用它去借贷另外一种资产,这种叫做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实际上在目前的传统金融领域里,门槛还是非常高。但是在 DeFi 里,实际上就是它可以做到一种无许可、无门槛的使用方法。我可以把我的第一种资产抵押在里面,然后我就可以不需要任何人审批立刻拿到我想要的另一种资产。比如说用户有一些比特币,他现在要交房租,他没有流动资金,他就可以把他的比特币抵押在里面,然后去借一些美元,再去把他的房租交了。而我们在传统金融里,想要抵押贷款,需要去跟银行打交道,需要去跟金融机构打交道,它们还会审查看你的资质,这种流程实际上是很不顺畅的。 像 DeFi 的借贷、去中心化交易所,在传统金融领域里用 Web2 中心化的方式也能解决,但是效率、透明度、信任度相比来说弱一些。所以 DeFi 也是主流用户目前比较关注的领域。 第二个方面是数字商品,也就是 NFT,这也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如果未来有了虚拟世界,也叫所谓的元宇宙,在元宇宙里,用户会在里面创造很多具有所有权的数字商品。 大家不要急着认为 NFT 就是图片,凭什么值钱。NFT 这个市场不容忽视,各种各样的传统收藏品,包括原来的邮票等,其实还是有很多受众的,包括艺术收藏品啊,都有很多受众,将传统收藏品转变为 NFT,只是 NFT 刚出圈的一种方式,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事情。 我觉得图书出版也可以考虑 NFT 的方式,因为目前我们阅读的图书实际上都是在电脑里面完成的,都是数字化操作,比如说我们用一些读书软件,把一些书看完了,其实也没有给图书出版付费,我们只交了软件的会员费。但是图书出版付费是另外一回事,图书阅读消费已经完全数字化了,但是图书市场本身还是传统方式来运作,所以是很有机会把它变成 NFT 这样一种模式的,Jiang 老师在这块有哪些思考? Jiang: 这是我现在正在琢磨的事情,因为大家知道其实出版业的转型目前是直接变成电子书。Kindle 现在在中国都停止服务了,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收益不符合预期,大家可能不知道现在纸质图书在中国大概是 1000 亿的市场规模,但是电子书可能最后做起来,只就做到一家公司分 10 亿,(当然不算那种网络小说)所以基本上这个赛道没有做成。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其实问题很明显,从本质上来看,它实际上是一个图书,实际上属于创作者经济,问题在于“这个作者写的图书,有很多读者可能会觉得好,读者怎么给他钱”,出版社其实是一个中间商,编辑、制作、发行、销售,这个价值链上的很多价值怎么去分配,只有出版社决定。 大家思考一下,假设我们在 Web3 中出书,很可能有这样的一个模式:作者、出版商(平台)、读者所有人在这里参与,最后这个书卖了很多,每个环节的人都会分到一定的价值,这样的话能鼓励更多人来参与这件事情。 Tim: 我要说的第三个方面是新的 Web3 领域,叫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一种组织方式的创新。Jiang 老师刚才提到的 Web3 出书方式就是 DAO 的方式。如果用 DAO 的方式,让很多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丰富每个环节还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目前 DAO 已经有一些现成的工具,比如说刚才提到的我们利益分配的问题,也有工具来让 DAO 成员参与表决,这样整个 DAO 可以共同思考这个事情如何可以做得更好。虽然说 DAO 是组织方式的创新,但是它实际上不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它还是用 Web3 这个基础设施,用区块链这个基础设施来解决一些问题。 我们原来可能用公司化的方式不一定能解决好一些问题,就像 Jiang 老师刚才举的图书出版例子,实际上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场景,可以用 Web3 的方式来进行升级,去做一些重构,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得更有意思。 Jiang: 其实公司这个模式有它的好处,但是它也不灵活。比如股权,一开始股权就定了,但公司在从创业开始到后期发展,到底谁创造的价值多?如果这个公司做到一定价值/规模的时候,你就发现其实也很难谈合伙人的贡献有多少,大家判断的标准也不一样。往往有些公司到了这个阶段时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价值分配不合理。大公司更是这样,实际上每个人在公司真正创造的价值和回报不是很公平,也不是很透明,更多的是因为你上一个工作的薪资基础上再分配的回报。 在 Web3 或者 DAO 中,就是按你创造的价值去评判,更多贡献更多回报,而且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不断的调整这个利益分配。你只要做了贡献,你就会获得代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新的地方。 其实某种意义上,比特币就是一个成功 DAO,只不过那时候没有这个概念而已,虽然它的价格最近跌了很多,但是它还是万亿级的一个事业,全世界目前也没几个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大家想想,比特币的创始人是谁?比特币有没有公司?有没有专业团队去维护它?许多自发的比特币相关公司、开发人员参与进来,共同维护它,使得它仍然能够保持这样巨大的价值。比特币已经证明了 DAO 这种新的组织模式,是有效的。 Tim: 刚才提到了很多关于 Web3 的工作方式、组织方式,都是很有意思的。下一期我们更多的来展开去去聊一聊。 风险提示: 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0
基金早班车|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高管变更人数已达248人
go
lg
...
内回撤15%-20%。10月5日,但斌
微
博
发文称,“飞抵肯尼迪机场,2020年以来第一次出国。”随后,就有声音称但斌是“逃离中国”。10月6日晚间,但斌发
微
博
辟谣称,“去看女儿,就这还有造谣的,也是服了……按计划,月底回!” 四、基金人事 盘点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屡见高管变更,Wind显示,截至10月10日,变更人数总计已达248人,涉及108家基金公司。作为公司“掌舵人”,基金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两个核心职位的变动备受关注。具体来看,30家公募基金公司的59位董事长变更,24家基金管理人的46位总经理发生变动,此外,副总经理、督察长变动人数分别为96人和46人。 五、新发基金 “四冠王”赵诣加入新东家后的首只基金本周四发行,这是一只3年期偏股混合基金,可投港股,规模上限为100亿。他本人研究机械行业出身,以新能源投资闻名。赵诣风光时刻:2020年管理的农银汇理工业4.0、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农银汇理研究精选和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4只基金全年收益分别达到166.56%、163.49%、154.88%、137.53%,包揽基金收益全市场前四强。
lg
...
金融界
2022-10-10
元宇宙时代真的来了?中青宝90后董事长办“虚拟线上婚礼”
go
lg
...
。 甚至罗永浩也相中了这条赛道。在
微
博
回应网友的关切时,他提到,未来创业要做AR,而不是扎克伯格定义的那个VR元宇宙。 警惕被割韭菜 毋庸置疑的是,元宇宙这个概念充满了无限潜力,但当前无论是底层技术还是应用场景,与未来的成熟形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支撑元宇宙这个概念的落地。 近两年,在元宇宙概念的火热下,市场上诞生了一批新的社交产品,它们普遍都强调虚拟形象、线上空间、社交互动等特点,但其中不少仍然是基于老的社交产品逻辑在做,只是对旧玩法的升级或者原有产品是3D化,提供给用户的沉浸感不足。 准确的说目前元宇宙还正处在一个萌芽阶段,类似于古时战争“粮草未动,兵马先行”。业界普遍预计,相关技术至少还需要10到20年的积累才能逐渐实现元宇宙这个概念。 自元宇宙被“爆炒”以来,官媒也多次发文称,元宇宙是镜花水月,个人投资者应对当前被热炒的“元宇宙”概念股保持清醒认识。甚至连中信证券都曾无奈的表示,从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来看,与元宇宙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融合的愿景仍然相距甚远。 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来说,热炒元宇宙是为了摆脱当下的发展困境,试图占领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其实都是为商业化做下的铺垫。 而投资者应分清是真风口,还是美丽的“泡沫”,毕竟投资不是虚拟世界的游戏,而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盲目追捧某一概念,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的钱袋子。
lg
...
证券之星
2022-10-09
Huobi九年掌舵人 在今天结束了自己的时代
go
lg
...
3 年几大交易平台突发行情界面(图源:
微
博
用户小朋友帝) 2011 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李林第一次知道了比特币这种东西。清华毕业、技术出身并在顶级互联网甲骨文工作过的李林当晚回到家,就查询相关资料,加入了比特币相关的讨论组。显然,他对这种不同于主流货币的产物很感兴趣。 2012 年底,先后经历了两次不那么成功创业经历的李林也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在了解到比特币交易平台痛点后,李林意识到了这个机会。2013 年 9 月 1 日,Huobi 正式上线。 当时 Huobi 一上线便宣布免除交易手续费,以此吸引流量,占据一席之地。这可能也是新入场玩家的迫不得已,放弃手续费收入,在增值服务上收费也让 Huobi 迅速有了声量。随后,Huobi 发展中规中矩,上线新项目和新产品,稳步积累用户。 2017 年,行业「九四」出现。9 月 4 日,中央七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叫停 IC0,将其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所有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被勒令限期关闭,并停止新用户注册,Huobi 不得不宣布暂停所有用户交易,以应对政策影响。重拳严打之下,各大交易平台纷纷停止国内业务,转而出海发展。在这一阶段,Huobi 开始了自己的全球布局,在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地设立站点。 但在巨量利润的吸引下,严打风头过去不久,「出逃」的交易平台就又回来了。2018 年 7 月,《新京报》调查发现,全球前十大交易平台中,有五家都对中国用户开放了注册。2017 年 11 月,Huobi 发布月度报告,称新用户增幅 2055%。 随后几年,Huobi 也追随 Binance 等交易平台,推出自己的平台 Token HT 和 IE0 服务,交易平台进入白刃战时代。Binance 还没完全站稳中文市场,Huobi 与 OKEx 想方设法维护自有用户,不夸张的说,那是交易平台影响的市场时代。市场由牛转熊,项目没有创新,在那个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时候,交易平台的一系列运营在维持着用户的留住。 平台 Token、IE0,这些产品让各大平台在运营上绞尽脑汁,每隔几天就有一个新项目,每隔一段时间平台 Token 就有新的场景,不得不说,那几年可能是交易平台战斗最精彩的时候。 火币网
微
博
(图源自网络) 也是在同一时期,吃到过监管苦头的 Huobi 开始了自己的上市与合规之路。2018 年 8 月,李林联手前国开行干部滕荣松,以每股 2.72 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桐城控股 71.67% 的股权。在随后的两年间,Huobi Global 控股股东 Huobi Universal 又连续 8 次增持股票,掌握了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2019 年底,Huobi CFO 李书沸在采访中透露,希望通过并购的形式完成公司的上市目标。而在逐渐向上市公司整合业务后,Huobi 慢慢来到了「阳光底下」,与权威越走越近,在 Huobi 高管们口中,常听到「助力数字金融产业」、「瞄准国家级应用」、「通过区块链技术服务全球市场」等术语。 2021 年是 Huobi 和其他国内交易平台命运的转折点,走上合规大道不久的 Huobi 更是被当头来了一棒。 此前一年的 10 月 26 日,有传言称李林被警方带走,随后第二天官方便出面澄清。到了 11 月又爆 Huobi「二号人物」朱嘉伟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平台 Token HT 应声大跌。 次年 9 月 15 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银保监会、外汇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严厉打击虚拟货币交易和炒作行为,其中就包含向大陆用户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的交易平台。 随后,Huobi 宣布彻底清退大陆用户,李林甚至亲自在社群中向高净值客户道歉,「即使没有火币,大家也可以选择 Binance 和 OK」。根据 Huobi 联创杜均的说法,清退大陆用户让 Huobi 失去了 30% 的利润。自此以后,Huobi 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今年 8 月 12 日,彭博社报 Huobi 创始人李林正在与一群投资者谈判,以高达 30 亿美元的估值出售其在 Huobi 的股份。官方则表示「目前没有就大股东股份转让形成任何方案,公司运营一切正常。」不到两月时间,与百域资本的股权交割就正式完成。 今天,加密交易平台 Huobi 的李林时代结束了。 下一个十年 这个行业,每年都有新的财富神话、新的 KOL 、新的热点,唯一能与比特币常青的,除了项目,可能也只有交易平台。Huobi 的成长已经足够快,但 Binance 更疯狂,3 年时间就站在全球顶峰;但 Binance 也不敢懈怠,后面还有仅用了两年就傲视群雄的 FTX。 尽管 Huobi 依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位见证了行业从零到 1 再到 10 的亲历者。「在 Huobi 交易了很多年,眼看着这个圈子从没什么人交流到现在形成一个行业」,这是一位加密圈老韭菜的感叹。从网页到 APP,Huobi 的账户记录了行业 9 年的故事,同时也见证了 Huobi 的发展,从几个加密货币的简单兑换,到现在衍生品、节点、矿池等产品的全生态庞大体系。 谁也无法判断交易平台的未来形态。公链能为交易平台赋能多少?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能代替中心化吗?云服务是不是刚需?他们谁也不知道。唯一能肯定的是,Huobi 走了一个李林,还会有张林、王林,在下一轮热潮中,主流交易平台一定不会缺席,就如许多加密网友所说的那样:「还会有新的财富故事诞生的」。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08
大摩为首的多家银行或因推特(TWTR.US)收购案面临5亿美元亏损
go
lg
...
备和Internet提供社交网络服务和
微
博客
服务。该公司还可以用作企业的营销工具。其产品和服务包括Twitter,Periscope,Promoted Tweets, Promoted Accounts和Promoted Trends。Twitter由Jack Dorsey,Christopher Isaac Stone,Noah E. Glass,Jeremy LaTrasse和Evan Williams于2006年3月21日成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0-08
上一页
1
•••
406
407
408
409
410
•••
42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中国当局就走私调查约谈金属行业老板 释放关键信号
lg
...
特朗普突发语出惊人!黄金、比特币“战争”避险买盘飙升……
lg
...
黄金刚刚爆发!金价亚盘大涨26美元 彭博分析黄金本周突然“大变脸”背后的原因
lg
...
中东突传重大巨响、美国通过关键法案!比特币飙升逼近11万 黄金3324避险加剧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减税引爆债市!美元连跌四日,比特币突破11万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7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