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小米SU7 Ultra即将发布的关键时刻,小米SU7却陷入过坑断轴风波!
小米
汽车
紧急回应:驾驶员不当驾驶,70km/h的车速过坑
go
lg
...
澄清公告,公告中透露出了更详细的情况。
小米
汽车
透露,相关事故发生在今年1月30日,地点在淮安盱眙。当时驾驶员以约70km/h的车速高速过路面(该路段悬挂提醒20km/h限速的标识)。行至某一破损/坑洼路面,因前述不当驾驶行为,车身部位冲击凹坑边缘,导致车辆右后侧轮胎、轮毂、悬架等部位在冲击后受损。
小米
汽车
在澄清公告否认了断轴,
小米
汽车
称米汽车门店和工程团队于2月6日前往事故现场实地考察,再结合车辆受损部位的痕迹,推断用户车辆在该路况下严重超速行驶,同时车辆受到路坑边缘冲击下,轮胎异常受力后爆胎,而后冲击力直接传递到轮圈、摆臂上,导致摆臂受力过载后断裂,并非个别谣传断轴。最终,车辆右后悬架损坏,空气弹簧滑出,车辆继续滑行,摆臂以及减振器等受到磨损。车辆检测结果为事故的外力受损,非产品质量问题。
小米
汽车
事故发生之后公司持续同用户积极的沟通,包括沟通保司提供基础的保险理赔,也对车辆维修提出了合理的修理方案,相关方案未能得到用户的认可。
小米
汽车
还公告中指出当日11点19分,用户线上反馈发生事故,在用户授权下,400客服为其代报保险、安排了拖车救援服务。保险勘测员抵达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和保司相关流程提出让驾驶员做酒精检测,但驾驶员拒绝配合,而未能做检测。 目前正是
小米
汽车
的关键时刻。 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曾透露,小米将在本月底推出备受期待的小米SU7 Ultra。这款高端车型预售价高达81.49万元。雷军还表示,小米SU7 Ultra将提供五款配色,其中除了已经公布的闪电黄外,还有四款神秘配色暂未公布。 蛇年开工第一天,雷军向小米员工发出开工红包。雷军在现场有意无意的调侃,“我们给总裁发一个特别的红包,主要是因为2月工作量比较大,要发布两款Ultra(小米 15 Ultra 和小米 SU7 Ultra)。尤其是 SU7 Ultra,目标是(年销量)1万辆!假如完成,年底给我们总裁发个大红包,送我们总裁一辆 SU7 Ultra…… 车模!”
小米
汽车
官方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SU7车型在1月的交付量再次超过2万辆,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 12月31日晚,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跨年直播活动中透露,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超过13.5万辆,2025年交付目标30万辆。根据计划,今年1月将新增16家门店,预计覆盖呼和浩特,洛阳等6座城市,同时另有29家
小米
汽车
服务中心与授权服务中心开业。 截止1月底,目前
小米
汽车
的总交付量约为15.5万辆。 2月7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发文透露,自己正在汽车工厂的研发中心,与制造同学们会认真讨论在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产。 受益于造车,小米集团港股股价不断走高,2月6日,小米集团股价突破到40港币,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达到了1.02 万亿港元。7日小米集团股价加速上涨,大涨4.69%,截止收盘报42.5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小米集团总市值1.07万亿港元(9970.19亿元人民币),总市值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位列全球车企第三。在2025年以来,小米股价涨幅已超20%。 在造车利好的加持下,小米集团自2022年底两年多时间里,从8.31港元/股涨至42.5港元/股,小米集团股价涨幅超过410%。 2月6日,小米集团港股上涨,股价突破到40港币,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达到了1.02 万亿港元。7日小米集团股价加速上涨,大涨4.69%,截止收盘报42.5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小米集团总市值1.07万亿港元(9970.19亿元人民币),总市值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位列全球车企第三。在2025年以来,小米股价涨幅已超20%。
lg
...
金融界
02-09 16:10
港股周报:DeepSeek打破美国算力封锁,中国资产迎来大爆发!
go
lg
...
热门交易个股: Top1:小米集团,据
小米
汽车
官方2月1日公布的数据,小米SU7车型在1月的交付量再次超过2万辆,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CEO雷军称正在研究提产。与此同时,小米眼镜官博上线,引发市场乐观情绪,本周股价迭创历史新高; Top2:中芯国际,随着DeepSeek打破算力神话,先进大模型可以不依赖顶级芯片,半导体产业链迎来黄金发展期,中芯国际股价创历史新高; Top3:阿里巴巴,Alibaba发布Qwen 2.5-Max AI模型,称性能超越DeepSeek-V3,另有市场传闻公司将投资DeepSeek,股价大涨; Top4:金山云,DeepSeek爆火,引发世界关注,美国将之称之为AI界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引发AI概念股大涨,金山云作为云服务提供商,受益AI浪潮,股价大涨; Top7: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将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有望迎来智驾平权时代,自动驾驶芯片概念股大涨,地平线创历史新高; Top8:小鹏汽车,小鹏今年1月销量高达30350辆,同比暴增268%,股价大涨。 下周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1. 周日,中国将公布1月份CPI数据,经济学家预测同比增长0.4%,关注是否超预期; 2. 下周一,中国央行将公布1月份货币数据,包括M2、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等; 3. 下周三晚上,美国将公布1月份CPI数据,经济学家预测同比增长2.9%,关注通胀数据是否符合预期,或引发美联储利率走向; 4. 下周二,中芯国际将发布财报,除此之外,半导体行业的超微电脑、应用材料也将发布财报,关注业绩指引: $小米集团-W(01810)$ $比亚迪股份(01211)$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小鹏汽车-W(09868)$ $中芯国际(00981)$
lg
...
老虎证券
02-08 10:57
简直离谱,15.5万辆小米SU7撑起万亿市值!小米股价涨疯了,总市值达到1.07万亿港元,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拿下全球车企第三
go
lg
...
和浩特,洛阳等6座城市,同时另有29家
小米
汽车
服务中心与授权服务中心开业。
小米
汽车
官方2月1日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SU7车型在1月的交付量再次超过2万辆,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 目前
小米
汽车
的总交付量约为15.5万辆,也就是说,15.5万辆小米SU7支撑起了小米集团万亿市值。
小米
汽车业
务仍然处于亏损之中 不过,截至去年三季报显示,
小米
汽车业
务仍然处于亏损之中。2024年11月18日,小米集团公布三季报,第三季度营收925.1亿元,同比增长30.5%,预估902.8亿元;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9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95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2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17.1%,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39,790辆。 若以此计算,三季度目前小米SU7平均售价23.88万元,平均每辆车亏损37698元。 对于造车亏损,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
小米
汽车
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规模还不够大。自建工厂、自研核心技术,前期重投入,成本有分摊,所以前期有亏损,整个电动汽车行业规律也是这样。小米专注纯电动车市场,就行业来说,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普遍高于同级别的油车,以及插混/增程车。同时,小米SU7产品用料非常扎实,这也相应带来整车成本很高,所以短期内亏损是正常的。“我们交付规模还在持续提升,10月单月交付量已经超过2万台,全年10万台交付目标已经完成。未来随着交付量增加,亏损收窄,规模效应会更凸显。” 对于目前小米涨不停,不停涨的疯涨势头,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小米集团正在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硬核科技企业之一。小米上涨的“核心逻辑”包括:1)
小米
汽车
超预期成功,2)手机高端化见效,3)IoT 大单品策略爆发,4)新零售能力升级,以及后续可能落地的手机消费补贴等。 中信证券,认为组织进化和战略升级是小米市值上涨的“深层逻辑”,业务超预期带来的业绩α源自公司自 2021 年以来的“二次创业”。更深层的“时代逻辑”, 还在于小米抓住了互联网和 AI 的红利,逐渐探索出中国科技智造和全球化之路。 但是仅仅交付了15.5万辆小米SU7的小米集团,是否能够支撑住这万亿市值仍然是未知数。 2月7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上午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我在汽车工厂的研发中心,窗外就是涂装车间。今天我和制造同学们会认真讨论,在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产!” 雷军在2月1日曾表示,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新的一年小米汽车将持续扩充产能。 新能源车企价格战不断 但是等待小米的并不是坦途。蛇年刚开年,新能源车企价格战就打响了。 2月1日,蔚来在推出5年0息的限时金融优惠政策。2月1日至2月28日,消费者支付定金购买蔚来相关车型,可享5年0息金融方案,首付仅需20%,手续费全免。 节后上班第一天,特斯拉、小鹏汽车就纷纷加入战局,打法和策略与蔚来如出一辙,瞄准贷款买车的免息空间。2月5日,特斯拉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推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方案:“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特斯拉保险补贴首次覆盖Model 3全系车型,也是保险补贴和5年0息政策首次同时出现。 就在特斯拉疯狂降价的同时,直接逼出了小鹏汽车“五年0利息0首付”大招。 同一天,小鹏汽车宣布推出业内唯一的“五年0利息0首付”购车优惠措施,最高贴息金额达5.7万元,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以及小鹏G6等车型。此外,零跑汽车也发布了2月的购车政策。以C10为例,报废旧车购买可享受2万元的国家补贴,同时还有1.5万元的现金优惠以及增换购礼、金融礼、选装礼等权益。 合资厂商也不甘寂寞。广汽丰田发布“一口价”活动具体细则,即日起至3月31日,锋兰达、威兰达“一口价”分别为8.98万元起、12.98万元起,最高直降4.4万元。广汽丰田方面同时称,限时期内购车可享“0首付、0利息”、“三大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等政策。 考验雷军的时刻正在到来。
lg
...
金融界
02-07 17:51
德意志银行刷屏研报全文: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go
lg
...
很可能也已经领先——福特首席执行官驾驶
小米
汽车
,很难看出这种趋势会改变。即使在服务业,中国也在迎头赶上,例如在运输服务方面,份额每年增加约0.5个百分点。 图3:主要类别出口市场份额 以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代理指标 中国拥有完整的价值链,并在当地形成专业集群,在关键行业拥有多个类似硅谷的专业领域,并且在研究方面与国内大学紧密合作。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拥有约70%的专利,5G和6G电信设备领域也处于类似地位。 2023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占全球近一半。由于中国理工科毕业生数量比除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总和还多,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此外,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许多毕业生也是中国人。因此,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中国企业主导地位的上升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被阻止。 中国确实面临贸易壁垒,美国和欧盟对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西方在采取行动时受到限制,因为他们需要考虑可能带来的更严重后果(例如通货膨胀、竞争力下降和报复)。20世纪80年代,美国试图抑制日本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认为中国如今的情况并非1989年的日本,而是更像此前几年的日本。 图4:2023年专利申请数量 中国 vs.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查阅维基百科后我们惊讶地发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4%,但这仍被视为其经济 “奇迹” 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如今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率是4% 还是5% 感到焦虑,并且认为这个增速 “缓慢”,但事后看来,这种观点可能会演变为将其视为一种 “奇迹”。 《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升值40%,这减缓了日本的工业领先优势。这导致经济放缓,日本政府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1987 - 1989年,经济增长恢复到5%,这一时期股市强劲上涨,出现了泡沫。经济增长的回升带动了钢铁和建筑业的复苏,提高了薪资水平并增加了就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需求而非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可能发生。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日本的经济增长是通过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投入、资本的密集使用以及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国内投资占GDP的比例超过30%,金融抑制使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对投资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通过合资企业获取新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的储蓄率达到GDP的40%,到80年代初降至接近30%。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在海外设厂以避免贸易摩擦。而中国直到最近才开始采取类似举措。 问题在于:中国在这条发展道路上处于什么阶段?与日本一样,中国也经历过房地产泡沫,但程度远不及日本。此外,自信贷收紧、房地产行业开始下行已经过去了六年。房价下跌了三分之一,抵押贷款利率下降了一半,名义GDP增长了约三分之一,因此购房负担能力已恢复到多年未见的水平。由于利润率较低和市盈率倍数较低,股市估值也处于低位。所以,这并非1989年处于泡沫中的日本(当时日本股市市值在过去20年里增长了50倍)。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不会走上日本那样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只会像日本一样陷入经济低迷。但实际上,中国正走在一条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韩国、西班牙以及东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走过的道路。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中等收入陷阱中挣扎,但与它们不同的是,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以及越来越多服务行业的领导者。 图5:迈向发达经济体的标准进程 日本大约在这个时候实现了金融体系的自由化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报告《中国经济转型》的第12章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有相似之处。在《广场协议》之前,日本的金融体系受到高度监管,利率受到管制,资本管制严格,由于企业资金充裕,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有限。日本投资者持有大量美国资产,再加上日元贬值,促使外界呼吁日本开放金融市场,提高日元计价资产的吸引力。这反过来又导致资金流入日本,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和资产泡沫。 中国可能也正朝着类似的方向发展。特朗普总统可能会效仿里根总统的做法,在贸易协议中推动中国金融自由化,而中国可能也准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们认为这对股市是利好消息,因为人民币可能会贬值,从外汇角度来看,这将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中国资产的吸引力。美国为什么要推动这一点呢?原因可能包括:1)达成协议的政治考量;2)认为人民币贬值可以抵消关税的影响,使贸易能够继续进行并征收关税,而不是让贸易受到排挤;3)认为金融自由化会使人民币升值,从而削弱中国的竞争力。 无论外部压力如何,如果中国想要促进消费,金融体系自由化将有所帮助,通过使利率正常化,结束从储户到企业的财富转移。这将减少过度投资和恶性竞争,因为资本将得到合理配置,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缓解财政压力,因为国有企业的回报率将会提高。我们预计大型企业、投资公司和家庭将越来越多地向政府施压,要求缓解恶性竞争以提升股市价值。就像政府之前减缓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过度投资一样,抑制工业过度投资显然将是下一步举措,而且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我们预计这将成为2025年的一个关键话题,既能安抚美国,也是形势所需,并且我们预计这将推动一轮大牛市。 但是中国人口下降有何影响? 中国人口的下降对经济增长构成拖累,但许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完全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中国有两个优势:1)自动化领先,全球约70% 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在中国,这带来了生产率优势,进而提升人均财富;2)拥有庞大的潜在市场,“一带一路” 倡议将中亚、西亚、中东和北非地区纳入其发展轨道,拓展了市场潜力。 中亚地区虽然只有8000万人口,但资源丰富;西亚地区人口达3.1亿,总体较为富裕。南亚地区有21亿人口(尽管其中三分之二在印度,目前印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但从中期来看这种情况可能改变)。此外还有非洲,拥有14亿人口。换句话说,非洲的潜在消费人口数量与中国相当,中亚、西亚和南亚(不含印度)的潜在消费人口数量与东盟加拉丁美洲相当,如果中印关系改善,印度的潜在消费人口数量也将成为巨大的市场。因此,只关注中国国内人口情况可能会让人对中国的未来得出错误结论。 2024年,中国出口增长了7%,对巴西、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的出口分别增长了23%、19% 和18%,对 “一带一路” 沿线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长了13%。目前,中国对东盟加金砖国家+的出口额已与对美国加欧盟的出口额相当,在过去五年里,对这些目的地的出口市场份额每年上拉近两个百分点。即使在拉丁美洲,中国也在迅速拓展市场。因此,尽管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中国造成伤害,但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团队认为,若美国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加征10%的关税,鉴于美国出口占中国GDP的3%,这将给中国GDP带来0.5% 的下行压力,这是一个可控的冲击。 中国出口主导地位的弊端在于,世界上许多大国甚至在金砖国家+内部都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因此中国的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由于其知识产权和制造业附加值的优势,中国企业很可能会通过在其他市场设厂或出口零部件进行组装等方式,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美元的武器化使得投资海外基础设施和工厂相较于投资美国国债更具吸引力,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相当明确。 图6:中国拓展新经济市场(单位:百万人) 中美贸易问题可能迎来意外利好 市场普遍预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水平高于德意志银行的预期(我们预计2025年分两步实施20% 的关税,其中一步已经宣布)。但实际情况可能比这种悲观预期要乐观得多。 特朗普政府显然热衷于将关税作为一种财政收入来源,并且出于经济和战略原因,将中国视为主要的关税收入来源。然而,特朗普总统似乎更看重战术性胜利,或许比对那些难以获得支持的意识形态立场更加重视。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有投资者,也有交易员。近年来,交易员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也许特朗普总统更像是一个政治 “交易员”,而非坚守意识形态的 “投资者”。如果是这样,预计他会严格设定止损点。 “DeepSeek” 的出现打破了西方认为能够遏制中国的幻想。美国最好通过降低监管、提供廉价能源以及降低国内无法竞争生产的中间产品的进口壁垒等方式来刺激商业发展。最后一点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实现,但我们预计美国众议院、参议院议员以及商业领袖们会产生内部诉求,促使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回归传统共和党的立场。这可能需要一些反复协商,但本分析师预计,在中期选举前,更倾向贸易的立场最终将成为 “美国优先” 议程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一个政治 “交易员” 会寻求尽早锁定成果,因此可能会在2025年上半年达成中美贸易协议,然后将重点转向西半球事务。一项快速达成的协议可能包括有限的关税(如德意志银行所预期)、取消部分现有限制,以及中美企业之间的一些大型合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本分析师认为会发生),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上涨。 贸易与行情并非紧密相关 在历史上,贸易和经济实力一直相辅相成。因此,我们惊讶地发现,很少有研究将出口与股市表现联系起来。然而,中国的出口与全球货币供应量增长密切相关,全球货币供应量一直在上升,但目前正在放缓。当我们促使德意志银行的人工智能平台寻找相关研究时,它告诉我们:“一些研究表明,出口增长可以提高企业收益,从而提升股票估值……(但)一些研究也表明,仅仅关注出口增长有时可能会以牺牲国内需求为代价,这可能会阻碍整体经济增长,从而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具有矛盾性的是,出口下降在一段时间内反而可能会推动股市上涨。中国在各个行业的崛起伴随着在许多领域的过度投资。在太阳能领域,目前正在努力削减供应,如果其他行业也效仿,这对股市可能是利好消息,还可能释放一些资金用于国内消费。 中国家庭存款增速已放缓至名义GDP增速的两倍,但自2020年以来,中国家庭储蓄增加了10万亿美元,我们预计这些储蓄在中期内将大量用于消费和投资股市。因此,香港/中国股票在盈利加速增长和市盈率重估方面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图7:中国家庭银行存款 图8:美国和欧盟M2与中国出口增长对比 给市场领导者估值 图9:市净率中位数与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图10:纳斯达克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图11:沪深300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对比 投资科技行业的问题在于,利润往往集中在市场领导者手中,因此企业会为争夺这一地位展开激烈竞争。中国的投资者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曾经像亚马逊这样的领先科技股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如果我们将沪深300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进行比较,这两个指数都包含各自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我们发现,美国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中国企业的两倍,但投资者为美国企业支付的市净率(P/B)却是中国企业的四倍(8.2倍对比2.0倍)。大多数中国大盘股也在香港上市,在香港,它们的股价通常要便宜40% 左右,接近1倍市净率。如果看MSCI中国指数,它与世界指数相比,市盈率折价达到创纪录的10个百分点,同时也接近其估值区间的下限。 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扩张,这种估值折价在未来某个时候似乎应该转变为溢价。我们认为,投资者在中期内必须大幅转向投资中国股票,而且如果不推高股价,可能难以获得这些股票。我们一直看好中国股市,但之前一直困扰于找不到让世界觉醒并买入中国股票的因素,而我们认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或者还有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等事件)就是这个因素。我们预计,香港/中国股市在中期内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就像2024年一样。 图12:MSCI中国指数与MSCI世界指数预期市盈率对比 图13:亚太地区投资组合模型
lg
...
金色财经
02-06 23:17
智驾概念午后拉升,港股汽车ETF(520600)涨近5%,换手率高达131.05%!
go
lg
...
台,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达30万台。
小米
汽车
表示,新的一年将持续扩充产能。多家车企公布2025年1月销量。其中,小鹏汽车单月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大幅增长超268%,登上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0.05万辆,同比增长49.16%;零跑汽车1月交付量25170台,同比增长105%;蔚来1月交付新车13863辆,同比增长37.87%;吉利汽车1月销量突破26.6万辆,新能源销量同比劲增约84%。 东莞证券认为,2025年以旧换新及新能源下乡等政策支持延续,有望保持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随着相关政策的发布和标准的制定,有望加速推进L3级及以上智能驾驶应用落地;各大车企布局智能驾驶软硬件协同升级,叠加“车路云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智能驾驶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动力。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2-06 14:58
开年就干!新能源车企继续疯狂价格战,特斯拉坐不住了,掏出史上最大力度优惠“组合拳” 、小鹏、零跑、蔚来、广汽丰田纷纷跟进
go
lg
...
拉旗下一款纯电动中型轿车;小米SU7是
小米
汽车
的首款产品,定位为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 在第四季度,特斯拉交付量为49.56万辆,同比增长5%,在中国市场的季度车辆交付量创历史新高。其中,Model 3/Y车型有47.19万辆。特斯拉2024年全年交付量约为178万辆,这是公司首次出现年度交付量下滑,低于市场预期的180万辆。 季节性的下滑 对于1月份汽车市场的表现,业内分析表示,首月出现了季节性的下滑,这一趋势主要归因于春节假期的到来以及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受春节影响,节前购车客流量和交易量均有所下降,部分购车需求已在12月提前得到满足,车市出现了短暂空窗期。此外,虽然2025年的“双新”指导意见于1月8日正式发布,但地方的置换更新政策直至下半月才陆续有部分省份发布细则。因此,在1月上半个月,消费者普遍持观望态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在“两新”政策的支持下,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回暖,但春节假期和政策观望情绪等因素仍将对当前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lg
...
金融界
02-05 18:33
2月5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6970亿元!刚刚,央行出手
go
lg
...
付量25170台,同比增长105%。
小米
汽车
:1月交付量超2万台,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 奇瑞集团:1月销售汽车22.43万辆,同比增长10.3%。 2、中基健康(000972)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新业能化100%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2月5日开市起复牌。 3、横店东磁(002056)公告,公司全资孙公司东望发电和东赣发电拟在江苏连云港投资建设两个光伏发电项目,测算总投资约22.43亿元。 4、据华为云官方公众号,DeepSeek-R1开源后引发全球用户和开发者关注。经过硅基流动和华为云团队连日攻坚,现在,双方联合首发并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务。 此外,百度智能云、阿里云、腾讯云、360数字安全、云轴科技等多个平台宣布上线DeepSeek大模型,网友可以在各大平台上调用DeepSeek-R1、DeepSeek-V3等模型。 03. 产业观点 1、中信建投研报表示,DeepSeek R1训练和推理算力需求较低,主要原因是DeepSeek R1实现算法、框架和硬件的优化协同。过去的预训练侧的scaling law正逐步迈向更广阔的空间,在深度推理的阶段,模型的未来算力需求依然会呈现爆发式上涨,充足的算力需求对于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进步依然至关重要。 2、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复盘历年春节后1个月内的数据表现,煤价短期呈现低波动的特征,板块多数年份有正收益,但超额收益仅在1~2周内有所体现。今年春节前后,海外并无超预期的负面因素,动力煤基本面表现或符合往年节奏;焦煤价格节前调整较多,预计节后随黑色产业链的潜在宏观驱动,也有一定的支撑。在此预期下,叠加政策支持长线资金入市、加强央企市值管理等工作,煤炭板块红利龙头依然具备吸引力。 3、民生证券研报称,特斯拉等机器人领域领先企业的快速发展将有望带动整个行业产业应用的提速,底层逻辑不断完善叠加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下机器人规模量产可期,低成本方案落地有望加速。同时国产大模型的加速演绎与硬件厂商的深度配合也有望助力AI在端侧的应用推进,后续对于AI智能终端(如机器人、智能音箱等产品)的智能化控制、感知交互、持续学习等方面产生助推作用。
lg
...
证券之星
02-05 11:45
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小鹏汽车超越理想,重回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多家车企2025目标出炉
go
lg
...
,目标增长率为40%。 零跑汽车盈利,
小米
汽车
持续增长 零跑汽车1月交付量达到25170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0.8%。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汽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零跑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为50万辆,与2024年相比,目标增长率为70%。
小米
汽车
1月交付量超过2万辆,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过2万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辆,与2024年相比,增长率为122%。
小米
汽车
表示,新的一年将持续扩充产能。此外,
小米
汽车
还计划在2025年六七月推出第三款车型——SUV小米YU7。 蔚来销量下滑,鸿蒙智行销量领先 蔚来1月交付新车13863辆,同比增长37.9%,但环比下降55.5%。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为了提升销量,蔚来在2月1日宣布推出5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政策,用户在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支付定金购车,可享受多重优惠。 鸿蒙智行1月全系交付新车34987辆,连续9个月稳居中国车市成交均价榜首。鸿蒙智行计划在2025年推出多款新车型,并挑战100万辆的交付目标。 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表现分化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在1月表现分化。广汽埃安1月交付新车1.43万辆,环比下滑69.3%,同比下滑42.3%;极氪交付新车1.19万辆,环比下降56.1%,同比下降4.7%;岚图汽车交付新车8009辆,环比下滑34%,同比增长14%;阿维塔交付新车8826辆,环比下滑20.2%,同比增长25%。 多家车企2025目标出炉 2025年,多家车企制定了较高的销量目标。例如,岚图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为20万辆;极氪为32万辆;蔚来为44万辆;零跑为50万辆。传统车企如长安汽车2025年目标销量为300万辆,吉利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同比增长约25%。 政策方面,2025年汽车“两新”(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出台,力度超出市场预期。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指出,2026年新能源汽车免交购置税的政策将调整为减半征收,这将刺激2025年底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助推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升。据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50万辆(含出口),同比增速接近30%,渗透率超过50%。
lg
...
金融界
02-02 21:00
车企“大洗牌”!小鹏1月交付量超3万,时隔30个月重回榜首,小米连续4个月超2万
go
lg
...
05%。3 月份零跑B10即将上市。
小米
汽车
宣布,今年1月,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过20000台。目前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超2万,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 蔚来汽车宣布,1月交付新车13863台,同比增长37.9%。 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台,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台。 截至目前,蔚来公司已累计交付新车685427台。其中,蔚来品牌累计交付新车658754台,乐道品牌累计交付新车26673台。 极氪2025年1月交付11942台。 阿维塔1月共销售8826台,同比增长超25%。 阿维塔06将在二季度与大家见面,届时阿维塔的销量数据估计还能增长。 岚图汽车1月交付新车8009辆,同比增长14%。 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2025年1月,岚图汽车开局良好,为全年高质量发展打开了非常好的局面。目前,岚图汽车绿色化、高端化、数字化工厂已累计生产高端新能源汽车17万辆,产值超500亿。 岚图汽车方面表示,将全力冲刺年销20万辆目标。 车企放大招 在公布1月交付量的同时,多家车企还同时放大招,表示春节不打烊,并官宣了优惠购车政策,以便继续促销量。 其中,蔚来推出5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政策。自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用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可享5年0息金融方案,首付仅需20%,手续费全免。 在此期间购车,用户还可叠加享受1万元选装基金、价值4800元的48张免费换电券、5年NOP+免费使用权在内的多重新春购车好礼。 零跑汽车发布了2月的购车政策。以C10为例,报废旧车购买可享受2万元的国家补贴,同时还有1.5万元的现金优惠以及增换购礼、金融礼、选装礼等权益。 2025年,国补政策将进一步加码,车企又在开年之处就经历了销量“大洗牌”,部分车企在这个时候增大优惠力度算是比较好的策略。
lg
...
格隆汇
02-01 18:47
刚刚月度交付量超过特斯拉Model 3 后, 3.1万辆小米SU7就被召回!占已交付小米SU7总量的23%,小米紧急回应!导火索或是一天出现的70多起智能泊车事故
go
lg
...
月24日消息在春节之前的关键出行时点,
小米
汽车
宣布大规模召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
小米
汽车
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车辆型号BJ7000MBEVR2涉及车辆18410台;车辆型号XMA7000MBEVR2涉及车辆12117台;车辆型号XMA7000MBEVR5涉及车辆404台)。 对于此次召回,
小米
汽车
表示因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小米
汽车
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小米
汽车
召回数量虽然绝对值不大,但是对于
小米
汽车
却相对庞大。12月31日,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跨年直播活动中透露,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超过13.5万辆,2025年交付目标30万辆。 此次3.1万辆小米SU7标准版被召回,相当于近23%已经交付的小米SU7被召回。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表示,“主要信息就是关于今日我们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SU7标准版OTA召回计划的情况,如果您的车辆在计划车辆之中,可在收到OTA提示后升级即可。” 而此次召回的导火索或是小米SU7多起泊车事故。 2024年11月14日,全国有多名小米SU7车主遭遇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车辆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和碰撞。据车主统计,至少70多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在2024年11月14日中午至2024年11月15日凌晨,因自动泊车功能异常而发生撞击、剐蹭。 半个月前小米刚刚更新了自动泊车版本。2024年10月30日,
小米
汽车
宣布自动泊车功能更新1.4.0新版本。公开资料显示,
小米
汽车
自动泊车功能为驾驶员行驶车辆至车位附近后,开启自动泊车功能,车辆将识别目标车位并自动泊入。 当时小米客服表示是小米系统bug,导致自动泊车功能异常。 此次召回的时点异常敏感,除了临近年关之外,还正是
小米
汽车
起势的关键时刻。 1月21日,
小米
汽车
副总裁李肖爽发布的微博,其贴出的国内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显示,2024年12月,小米SU7销量为25815辆,排名第五;特斯拉Model 3销量为21046辆,排名第六。排在前三的分别为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缤果,均为低价车型。 随后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转发,并称小米SU7“上个月交付量超过了Model3”。 但是三天之后,小米SU7就宣布了大规模召回。
lg
...
金融界
01-24 18:25
上一页
1
•••
19
20
21
22
23
•••
15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祭出关税绝招:接下来轮到欧盟!中美传积极进展,今日小心这一风暴
lg
...
日本突发重磅!日本读卖新闻:日本首相石破茂最快将于本月宣布辞职
lg
...
特朗普突然宣布!中美贸易传新消息 黄金来到顽固阻力 是突破还是回落?
lg
...
黄金突然“大变脸”的原因在这里!金价暴跌近45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特朗普突发重磅关税表态!特朗普:将对大部分国家征15%至50%关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