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欧陆通上涨5.25%,报43.33元/股
go
lg
...
从事电源适配器、服务器电源、通讯电源和
动力电池
充电器等产品的制造,是国内领先的开关电源制造商。公司拥有自主品牌“欧陆通”和“ASPOWER”,在全球20多个国家与地区注册商标,主要客户包括全球各地的国际知名企业。 截至9月30日,欧陆通股东户数9848,人均流通股1.03万股。 2023年1月-9月,欧陆通实现营业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4.46%;归属净利润4291.48万元,同比增长5.07%。
lg
...
金融界
2024-04-18
凯中精密(002823.SZ):公司已配套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戴姆勒奔驰、丰田等国际、国内一线车企
go
lg
...
盈利能力提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公司
动力电池
及电机电控零组件订单需求旺盛、新项目转量产持续放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快增长;公司运营改善措施逐步取得成效,主营业务业绩提升。 (2)市场拓展国际、国内一线优质客户公司研发技术沉淀不断取得市场突破,在国际、国内新能源汽车三电、燃料电池、储能等市场领域获得一批一线车企、知名企业新客户项目定点,产品包括
动力电池
busbar/结构件、驱动电机连接器、电控系统逆变器/传感器组件、汽车轻量化零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热交换器等。 (3)海内外客户协同平台持续发力 公司海外子公司不断拓展全球市场,持续获取国际知名客户新项目和订单。公司在国内外设有多个销售、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搭建了国外和国内一体化运作的销售、研发等客户协同平台,为国际大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本地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4)智能制造技改取得突破 公司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技改技术取得突破,子公司深圳市凯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应用伺服控制技术、高精度传感器技术、视觉识别和检测技术、机器人运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并在各工厂推广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自动缺陷识别系统、注塑等关键工序数字化自动化系统,提升了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2、问:公司新能源精密零组件业务2023年度营业收入、增速、毛利率情况?新项目和客户拓展情况? 答: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产品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24.20%,毛利率提升10.85个百分点到18.19%。 公司新能源零组件毛利率增长主要来自于:(1)新项目转量产后持续放量,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技术工艺、精益管理持续改善,产品良率提升;(3)自动化技改推广、集中化生产,实现提效降本。 公司已配套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戴姆勒奔驰、丰田等国际、国内一线车企,同时也是德国博世、采埃孚、博泽、日本电产、电装等全球知名零部件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已获得国际、国内知名客户的数十个项目、几百款产品定点。公司与客户全程联合研发、深度协同一体化。 3、问:公司有哪些竞争优势? 答:公司具备如下核心竞争力: (1)公司具备与世界前端技术同步的技术能力,是行业领先的科技型精密制造企业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200余项国内外专利。在超精密金属和塑胶成型、高分子工程材料、高性能合金配比、光纤激光焊接、材料表面处理、自动检测和验证等方面具备多年的技术沉淀和自主知识产权,与客户同步研发。 (2)公司是全球行业领先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公司是国内外头部新能源车企、全球行业领先的零部件企业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享有良好的声誉,具备为行业顶尖客户提供长期稳定多品种定制化批量供货能力。 (3)公司具备值得信任的质量体系,拥有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公司打通全产业链,增强产品方案设计、量产交付、成本优势。 公司具备原材料自制能力、配备行业顶尖的模具中心、CNAS认证实验室、多个生产基地拥有电镀资质,为全球客户提供精密零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4)公司拥有全球化人才及经营网络。 公司同时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德国、日本设有多个销售、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打造“本地化生产+全球交付”的产业布局,实现快速响应;同时拥有国际化销售、技术和管理人才,具备与全球顶级客户一体化同步研发新产品,以及向客户提供前端技术支持的能力。 4、问:公司在新质生产力上有哪些体现? 答:一方面,公司注重技术创新,持续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储能、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领域对高精密、高强度、高电压、高电流、强阻燃等高性能要求的工业关键零组件的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依托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高端装备制造等创新技术,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与导入,推动生产制造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自动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公司先后获评《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三级)证书》和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殊荣。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18
工信部:引导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技术设施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
go
lg
...
施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比如,加快废旧
动力电池
、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好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未来产业。三是培育制造业绿色融合新业态。我们将大力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孕育新动能。
lg
...
金融界
2024-04-18
电池ETF(561910)盘中顽强翻红!厦钨新能、当升科技、均胜电子均涨超5%;韩媒:中国电池正冲击海外市场
go
lg
...
业在欧洲市场的地位将受到“威胁”。韩国
动力电池
研究机构SNE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在2020年前一直维持在10%左右,但到去年已超过了40%。另一边,韩国国内电池企业在同一时期的市场份额则从70%下降至约57%。文章接着援引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E)数据称,中国产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从2019年的0.4%急剧上升至去年的19.5%,并预计今年将进一步增至25.3%。此外,有调查发现,去年在西班牙和法国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有33%出自中国制造。 【1-2月锂电池行业总产量117GWh,中国电池制造商占全球电池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2024年首两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保持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份全国锂电池总产量逾117吉瓦时(GWh),同比增幅高达15%。其中储能型锂电池产量突破17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为50GWh。同时,今年前两个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规模庞大,累计达619.4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池产量持续攀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抢眼。据IT之家早前消息,2023年全球乘用车
动力电池
装机量同比大涨44%,主要得益于每辆车平均电池容量提升及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在中国市场,入门级电动汽车市场迅速扩大,带动了产能和平均电池容量的提升。 另外,中国电池制造商的发展势头迅猛,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宁德时代占比35%,比亚迪占比16%。 【机构观点:国内外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正在加速】 中邮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国内外的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正在加速。从产业链机会来看,固态电池的变化主要在于电解液方面,从液态形态切换成了固态的电解质;正极将会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如超高镍;负极会掺杂使用硅负极。快充方面的主要变化在于负极材料,通过进一步改性、碳包覆等形式实现材料性能的提升。产业技术进程不断突破,建议关注快充和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低位布局产业链核心,电池ETF(561910)】 电池ETF(561910)跟踪的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涵盖电池制造、核心材料、锂电设备、储能逆变器核心标的。其中超5成权重为新能源车概念。而从产业角度,CS电池指数更聚焦新能源车产业“核心部分”,更具高成长、高弹性特征。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12日,CS电池指数(931719.CSI)最新估值为20.24倍PE,位于十年期4%的分位数,即比近十年的近96%的时间都便宜。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截至2024.4.12,近10年维度。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国联证券表示,24年初锂电板块估值已跌至近十年底部,板块已经历成长赛道期、洗牌期,正处于出清末期。23年碳酸锂价格下跌82%,碳酸锂价格的企稳,锂电材料有望迎来补库周期。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中证电池主题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36.08%(2019)、140.43%(2020)、52.43%(2021)、-30.22%(2022)、-33.08%(2023)。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18
日产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速,能量密度翻倍引领电动车续航革命,相关产业链受关注!
go
lg
...
车产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并可能重塑全球
动力电池
行业的竞争格局。而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将在此过程中分享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市场红利和发展机遇。
lg
...
金融界
2024-04-18
当升科技上涨5.11%,报52.68元/股
go
lg
...
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广泛应用于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高端数码电池等领域。公司拥有近600项申请专利,250余项授权专利,产品大批量供应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高端
动力电池
材料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创业板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十强”和“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五十强”。 截至2月29日,当升科技股东户数6.26万,人均流通股8066股。 2023年1月-12月,当升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51.27亿元,同比减少28.86%;归属净利润19.24亿元,同比减少14.80%。
lg
...
金融界
2024-04-18
腾远钴业(301219.SZ):产品中硫酸钴、硫酸镍、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可应用于新能源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领域
go
lg
...
镍、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可应用于新能源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领域。
lg
...
格隆汇
2024-04-17
南北水 | 南水抛售宁德时代超6亿元,北水抢筹腾讯超8亿港元,连续10日加仓中国移动
go
lg
...
个股 宁德时代:消息面上,4月16日,
动力电池
头部企业宁德时代发布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营业总收入为797.7亿元,同比下降10.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1亿,同比增长7%;扣非净利润为92.5亿元,同比增长18.56%。 贵州茅台:华创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白酒预期企稳,价值回归,当前头部酒企库存处在健康水平,“量价”基本面均较稳健,短期不乏价盘向好、回购/增持/分红等催化。 迈瑞医疗:迈瑞医疗4月16日于互动平台表示,欧盟将针对中国医疗器械启动调查的消息中提到对中国医疗器械参与欧盟采购调用国际采购工具(IPI)。IPI影响的是招标采购金额在500万欧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而公司目前在欧盟不存在任何单个招标采购合同金额在500万欧元以上的项目。因此调用IPI不会对公司参与欧盟采购造成任何影响。 北水关注个股 腾讯:腾讯控股将在5月14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据国海证券和交银国际两家的券商研报,他们均指出,腾讯在今年一季度的游戏业务将出现回暖。以国海证券的研报为例,该券商预计20224年一季度的腾讯游戏收入480亿元,同比下滑1%,环比增长17%。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泰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王兴表示,可控的资本开支将为三大运营商的现金流、盈利能力提升良好的保障。资本开支预算的下降,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预将能够带动相关公司ROE水平持续提高。小摩也发表报告指,2023财年业绩公布后,继续对电信股持正面看法,看好未来两至三年资本支出削减后不断扩大的自由现金流。 理想汽车:据理想汽车官方微博,全新理想L6产品发布会将于4月18日8点举行。光大证券此前指出,增程仍为2024E理想销量增长主要驱动力(关注L6上市的催化剂效应),预计交付量有望逐季企稳改善。该行还指出,矩阵组织2.0升级标志着公司已从开始反思迈向付诸行动,CEO办公室职能减负+聚焦产品定义与落地有望实现公司用户价值、经营效率、决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后续新产品落地提供保障。 中石油:摩根士丹利称,基于在近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对原油价格的最新预测,上调中石油和中海油的盈利预测及目标价。高盛表示,若油价维持在每桶80美元水平,中石油将成为长期投资者的理想选择,并且这一价格水平有望持续到2025年。
lg
...
格隆汇
2024-04-17
神火股份(000933.SZ):预计未来2年内公司铝加工板块形成25万吨的铝箔生产能力
go
lg
...
说明会上表示,神火新材二期6万吨新能源
动力电池
材料项目进展顺利,首台轧机已于2024年2月开始带料调试,预计2024年8月8台轧机全部投产。云南11万吨铝箔项目分坯料和电池铝箔两期建设,预计2024年年底坯料生产线完成安装。预计未来2年内公司铝加工板块形成25万吨的铝箔生产能力,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lg
...
格隆汇
2024-04-17
动力电池
回收千亿市场来袭!行业洗牌加速,头部企业或占先机
go
lg
...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动力电池
回收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据预测,未来8年内,中国
动力电池
质保到期的汽车将累计突破近2000万辆,退役规模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与此同时,
动力电池
回收企业数量也迅速增长,截止2024年4月初,总数已达12万家,相比5年前增长了9倍。然而,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洗牌已然开始。 市场竞争加剧,"小作坊"面临淘汰 近年来,
动力电池
回收行业的快速扩张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进入。据企查查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将近80%的
动力电池
回收企业于2021年左右成立。然而,行业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废旧电池中提炼的金属盈利。这导致了大量"小作坊"式企业的涌入,它们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缺乏保护措施,恶性竞争现象严重。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以及国家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引导,这些"小作坊"式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头部企业发力,产业链一体化成趋势 在行业洗牌加速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凭借资金、技术、渠道等优势,纷纷加快布局,抢占先机。比如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公司将构建"电池生产-销售-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生态闭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事实上,产业链一体化已成为
动力电池
回收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它可以有效解决退役电池流通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在成本控制、质量把控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未来,随着行业规范化、集中度的提升,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动力电池
回收已成为千亿级别的朝阳产业。预计未来随着退役电池数量的持续增长,市场空间还将进一步扩大。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行业正加速走向规范化、集中化发展。对于众多
动力电池
回收企业而言,打造环保与经济兼具的可持续商业模式,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lg
...
金融界
2024-04-17
上一页
1
•••
97
98
99
100
101
•••
34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中国当局就走私调查约谈金属行业老板 释放关键信号
lg
...
特朗普突发语出惊人!黄金、比特币“战争”避险买盘飙升……
lg
...
小心特朗普断送王者美元!市场意识到乐观过了头,黄金趁机站上3310
lg
...
黄金刚刚爆发!金价亚盘大涨26美元 彭博分析黄金本周突然“大变脸”背后的原因
lg
...
中东突传重大巨响、美国通过关键法案!比特币飙升逼近11万 黄金3324避险加剧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7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