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净利润大幅收窄原因、增长较好的业务、分红政策;探讨了传统业务转型方向,以及现有 IDC 资产利用率和投入计划等。 据了解,公司算力云网布局成果显著,截至 2024 年底构建了算力基础设施,2025 年上半年以麒麟基地为主算力中心发展数据中心集群,推动技术创新,重视智算资源池建设,自建云平台已部署多个标杆性项目。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简介 江苏有线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在整合全省广电网络资源基础上成立的省属大型国有文化与科技上市公司,于2008年7月正式挂牌运营,2015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0959),信用评级为AAA级。 公司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宽带业务、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开发与经营,以及5G通信技术服务。 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牢树"两效统一"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文化有线、数字有线、智慧有线、活力有线、生态有线建设。 目前公司用户规模、营收规模和利润总额始终位于全国有线电视行业前列:全业缴费用户规模始终维持在千万级,数字电视、广电宽带和广电5G192手机用户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方阵;经营业绩总体态势保持稳中有进,连续四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公司连续16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5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两次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荣膺A股"上市公司‘金质量’优秀党建奖",是全国广电行业首个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单体类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25年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18.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39%;扣非净利率-0.06亿元,比上年同期-0.56亿元大幅收窄。 二、问答交流主要内容 1、苏超对公司有何业务影响?公司开展了哪些具体业务? 回答:近一个多月来,公司敏锐把握"苏超"赛事引爆的全民关注热潮,充分发挥"电视大屏+移动终端+社交互动"的立体传播矩阵优势,在平台端重磅上线覆盖全省的"苏超专区",构建起涵盖实时赛程、积分射手榜、精彩回看的多维度内容体系,满足了用户从即时观赛到深度回顾的全方位需求。6月21日,公司再次优化页面设置,"苏超专区"页签点击量暴涨76%,带动平台UI总点击量提升17.7%,付费转化率显著提升。 尤其在7月5日至6日举行的6场关键"苏超"赛事期间,公司创新宣推模式,集中发力线下场景。所属的13个设区市公司协同行动,调动近100块核心商圈户外大屏保障赛事同步直播,成功串联起"商圈活力""社区温度"与"夜经济动能"三大城市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全城观赛氛围。 近日,公司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开展业务交流,双方围绕"苏超"大小屏融合传播、核心商圈大屏宣发与特色消费、"苏超"主题微短剧投拍、文商体旅融合发展、赛事品牌运营和数字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2、公司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答:2025年一季度公司宽带收入保持良好增长趋势,DICT(包含设备销售、技术服务、网络服务、工程结算及租赁)、商品销售也在继续增长,一季度扣非净利率-0.06亿元,比上年同期-0.56亿元大幅收窄。 3、公司近几年增长较好的业务主要有哪几个? 回答:主要有以下3个业务。 数据业务服务(主要包括宽带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专线专网)营收从2020年的6.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25亿元,占比从9.52%提升至19.12%; 工程结算业务(主要包括智慧乡村、智慧安防等智慧工程建设等)2022年在财报中单项列支,营收从2022年的7.78亿元增长至10.86亿元,占比从10.37%提升至13.61%; 销售商品业务(主要包括机顶盒、器材、家用电器等商品购销业务)2022年在财报中单项列支,营收从2022年的3.91亿元增长至7.52亿元,占比从5.21%提升至9.42%。 4、公司分红政策是怎样的?未来是否有增加分红的计划? 回答:公司上市10年以来,除2018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未分红以外,其他年份均实施了分红。2024年度分红派发完成后,累计分红金额超20亿元。未来公司将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在具备分红条件的情况下提高分红回报。 5、有线电视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未来战略转型方向在哪里? 回答:我们十分重视传统业务面临的挑战,也始终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应对。近年来,受互联网视频冲击、用户收视习惯转变等因素影响,公司收视维护费等传统业务确实出现下滑趋势,这是行业发展的客观现状,我们正视并接受这一事实。 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固本强基"策略,我们持续优化传统业务服务质量。我们加大内容投入,引入更多优质影视、教育、体育资源,同时推进技术升级,部署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简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延缓用户流失速度。 另一方面,公司正以更大力度推进业务转型。我们依托广电5G和光纤双千兆网络优势,重点发展数据业务服务,2024年该业务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长16.41%。同时,我们布局了资本投资运作、算力服务支撑、内容技术输出等十大增值业务,覆盖电商、物业、广告、人工智能等领域,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逐步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6、公司现有IDC资产,资产利用率如何,是否会扩大这块业务投入,未来是否还有提升空间? 回答:公司现有IDC资产利用率超过70%,保持行业先进水平,并持续通过技术升级与资源整合优化运营效率。公司高度重视IDC业务发展,未来将持续结合市场需求及数字化转型趋势,适度扩大投入,重点提升高附加值服务能力。随着5G、云计算等新基建需求增长,业务规模与效能仍有显著提升空间,公司计划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生态合作进一步挖掘潜力,服务区域数字经济战略布局。 7、公司在算力云网上布局以及业务开展情况? 回答: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构建高标准、智能化的自主可控算力基础设施,全省已拥有超30000架数据中心机柜,开通专线网络超43000条。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麒麟基地作为主算力中心,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协同建设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新增1000个机架,并根据地市业务开展情况,逐步以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形成全省算力一张网的局势。同时推动算力基础设施技术创新,通过虚拟化技术优化,稳定运行千余台虚拟服务器,拥有70000+vCPU核心,内存容量达350TB,存储规模扩展至30PB,采用分布式架构与智能分层存储技术,实现热温冷数据的高效调度与毫秒级访问。此外重视智算资源池建设,智算规模较2024年增长726%。目前江苏有线自建云平台已部署10多个省市级标杆性项目。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