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股开盘:道指涨近50点 阿里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开盘涨近1%
go
lg
...
份合约。这是自2011年11月美国主权
信用
评级
下调以来最悲观的数据。 AI遭全球围剿?欧洲之后,美国政府考虑对ChatGPT等工具进行审查 据媒体最新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商务部正式向公众征求意见,就其所谓的问责措施发表评论。问责措施包括,是否在新型人工智能模型发布前对其进行认证。这意味着拜登政府即将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监管方面迈出第一步。 “秃鹫基金”大佬:美联储降息恐导致通胀“死灰复燃” 面对不绝于耳的衰退警告声,美联储下一件事要干什么?美国对冲基金大鳄、有“秃鹫基金”之称保罗·辛格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美联储会再次开始印钞降息。这个结果可能就是,通胀“死灰复燃”,甚至比以前更严重,意味着利率将不得不长期走高。辛格被外媒誉为“末日投资者”,他曾精准预言2008年次贷危机,以及2020年后的通胀飙升。 穆迪经济学家:美联储应暂停加息,当前风险更倾向于过度紧缩 穆迪分析首席经济学家Mark Zandi认为,鉴于通胀放缓和劳动力市场的降温,美联储应该暂停加息周期。同时他也表示,除非经济真的陷入衰退,否则美联储不会降息。他称,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美联储加息不够,不足以平息工资和价格压力;而是过度紧缩和加息过多,破坏了经济增长。 美银:美国经济或在第二季度开始萎缩! 美国银行周一再次发布经济衰退警告,该行表示,近期的经济数据暗示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正在给美国经济降温,第二季度GDP有萎缩风险。美银建议在最后一次加息前卖出股票,它还警告称,投资人心中对降息预期太过乐观,而对经济衰退这一前景不够悲观。 安联首席警告:银行业挤兑警报暂缓,但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表示,尽管银行业所面临的挤兑威胁暂时缓解,但对经济的信贷扩张受限——不仅增加了衰退的风险,还增加了滞胀的风险。“我们正处于信贷收缩的边缘,这种收缩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下去,很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达到顶峰。与金融传染不同,这种现象并不容易被政策遏制。” 大摩:特斯拉在中国和墨西哥的投资是推出低价车型的关键 摩根士丹利表示,特斯拉可能即将推出低价Model 2车型,该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创新方法,加上墨西哥的战略优势,有助于实现期待已久的2.5万美元的价格点。随着电池供应超过电动汽车需求,特斯拉可能会实施双管齐下的供应链,在两个地区建立完全独立的电池“工业综合体”。凭借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特斯拉的目标是快速扩张,并建立成本领先地位。 谷歌再遭反垄断重拳:因打压当地竞争对手在韩被罚421亿韩元 韩国周二宣布,对Alphabet旗下谷歌处以421亿韩元(约32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利用其在移动应用市场的影响力挤压当地的竞争对手。目前,谷歌控制着韩国移动应用市场约四分之三的份额。截至发稿,谷歌盘前微跌。 库克“印度行”即将开启,届时将出席首家苹果零售店揭幕仪式 有媒体报道称,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计划于下周前往印度开设的第一家苹果官方零售店,库克可能将主持位于印度的孟买和新德里开设的这两家苹果官方零售店的“揭幕仪式”。苹果曾在上周二表示,将于4月18日在孟买开设一家官方零售门店,4月20日在新德里开设另一家门店。 小摩维持奈飞“增持”评级,警告付费共享服务或令Q2业绩预期面临短期风险 摩根大通分析师Doug Anmuth称其仍看好奈飞,但同时认为该公司的第二季度业绩预期存在短期风险,因为付费共享(Paid Sharing)服务可能在第二季度更广泛地推出。该行预计,奈飞将撤回其对第二季度付费用户净新增量高于第一季度的预期。此外,第二季度通常是该公司“季节性疲软”的时期,这一时期似乎也没有太多的“热门内容”,这也将使得推广付费分享服务的前景受到影响。 世界最大金矿收购案!Newcrest Mining接受纽曼矿业收购要约 澳大利亚最大的金矿商NEWCREST MINING周一表示,接受其美国竞争对手纽曼矿业提出的294亿澳元(约合19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隐含收购报价为每股32.87澳元,较最初的报价高出16%。 波音计划2025年前将737 MAX机型月产量恢复至52架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波音计划在2025年1月前将其737 MAX喷气式飞机的产量恢复到2019年的每月52架,波音该机型目前月产31架。该公司计划今年6月提高至38架,2024年1月和2024年6月分别增至月产42架、47架。2019年4月,在两起空难事件后,波音将737 MAX的月产量从每月52架减至42架。 阿里云正式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张勇: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宣布,大模型“通义千问”开始邀请企业用户测试体验,用户可通过官网申请,符合条件的用户可参与体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云峰会上表示,阿里巴巴所有产品未来将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进行全面改造。他认为,面向AI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 中国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35% 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4万辆和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市场占有率达到26.6%。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到26.1%。
lg
...
金融界
2023-04-11
2023年城投公司信用风险展望--江苏省
go
lg
...
价体系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
信用
评级
方法及模型(RTFU002202208)》[3],东方金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
信用
评级
分为个体信用状况和外部支持两部分。 个体信用状况主要考察不考虑外部支持情况下受评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程度,包括基础评分和调整因素。基础评分主要考察受评主体的经营规模、业务运营、盈利与获现能力、债务负担和保障程度等。调整因素主要考察受评主体业务多元化、债务结构、财务弹性、资产质量、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和其他因素。外部支持主要考察支持方对受评主体的支持意愿和支持能力。 2023 三、资本实力及业务运营 江苏省694家城投企业剔除无2021年财务数据的城投企业和发债子公司后,合并口径下共计453家城投样本企业。以上述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分析。 资产规模: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江苏城投企业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存货和应收类账款占比高,流动性较弱 城投企业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各地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江苏城投企业资产规模也随之大幅增长。江苏省城投企业体量庞大,占全国城投企业资产规模的17%左右。截至2021年末,江苏城投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44万亿元,较十年前翻了近4倍,增长速度较快;资产总额均值也由145.93亿元增至567.87亿元。 从资产构成看,江苏省城投企业的资产主要以流动资产为主,其中,泰州市与南通市城投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较大,维持在78%-80%。近年来,各市城投企业除连云港市外,流动资产均小幅增长,主要由存货、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和货币资金构成。2021年末,上述四项合计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92.79%。 存货主要包括政府注入的拟开发土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等开发成本,其中,南京市城投企业存货总量排在第一位,为0.94万亿元,泰州市、盐城市和徐州市2021年增速明显,分别为18.54%、17.91%及17.08%,说明这些地区的基建业务规模仍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城投企业业务可持续性较强。从各市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来看,徐州市占比最高,2021年末为57.06%,盐城市最低,2021年末为41.81%。 近年来,随着城投企业不断的市场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模式也逐步向自建自营模式转变,自建自营模式下的项目也有所增加,但各地市表现不同。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各市城投企业在建工程规模相差较大且变动幅度不一致。其中,南京市、盐城市和徐州市逐年上升,说明自建自营项目建设规模加大,2021年盐城市增幅最大,为65.86%,而泰州市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为-35.03%,部分自建自营项目建成转固。值得注意的是,自建自营项目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的偿还来源主要来自未来建成项目的经营性收益,如厂房的租赁费、体育馆等的门票收入等,未来能够实现收益的时间较长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且部分项目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未来也需要关注自建自营项目的运营及收益情况。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主要为应收政府部门及相关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回款以及与政府部门和其他非关联公司的往来款及保证金。江苏省应收类款项占比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政府占款情况比较严重。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下辖各市,除镇江市外,其城投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都呈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常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款之和占流动资产比重都在逐年增加,连云港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年增长率持续增加(2019年7,15%,2021年22.07%),地方回款压力加大。近三年,徐州市和宿迁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款增长率持续下降,镇江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款增长率稳定在2.8%左右。2021年,镇江市城投企业包括镇江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应收账款大幅下降,政府回款明显改善。 净资产:规模全国第一,逐年上升 2021年,江苏省城投企业所有者权益增长7.51%,低于全国2.31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排第18位,净资产规模增幅有所放缓。从江苏省各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所有者权益情况看,2021年,南京市和苏州市城投企业所有者权益规模较大,超过10000亿元,宿迁市和连云港市规模较小。2019年末~2021年末,除连云港市外,其余12个市的城投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各地市中,除苏州市城投企业实收资本增长率逐年增加,股东注资增加趋向良好,其余地市皆显出波动下降的态势,盐城市城投企业资本公积增长率下降明显,但在各地市中仍处高位,股东及相关方其他方面的支持力度靠前。2021年,徐州市、盐城市、无锡市和泰州市所有者权益增幅较大,分别为10.78%、10.57%、10.47%和10.31%。 2023 四、盈利获现能力 盈利能力:受其半公益属性的影响,城投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盈利对政府补助依赖性高 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城投企业净利润总规模超过1400亿元,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广东省60.12%。分各地市来看,2021年,苏州市城投企业净利润规模285.49亿元,反超南京市成为第一。南京市、南通市、盐城市和常州市城投企业净利润规模呈现不同幅度的负增长,其中南通市和南京市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14.67%、14.17%。从江苏省下辖各市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情况来看,2019年末~2021年末,宿迁市城投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居第一,主要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的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洋河股份)盈利能力优异所致,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7%以上。2021年,洋河股份白酒业务收入为244.40亿元,毛利率77.07%,占总收入比重96.41%,。而大部分地市城投企业由于半公益性行业特征,主要依靠政府补助,整体盈利能力较弱。整体来看,随着城投企业业务转型的不断推进,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稳定性较差,对政府及相关方的补贴收入依赖程度仍较大。 回款情况:受到行业特征影响整体较弱,未来随着转型发展或将改善 从江苏省各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主营业务的回款情况看,2021年,宿迁市城投企业回款情况良好,现金收入比率为130.86%,主要由于宿迁产发持股的洋河股份(145.20%)拉动所致,宿迁市的其余城投企业(15家)中,部分现金收入比率虽超过100%(8家),但其净资产收益率皆不超过4%,盈利回款情况较差。连云港市城投企业回款情况较差,两市城投企业的现金获取差异较大。2019年末~2021年末,泰州市、扬州市和南京市城投企业的现金收入比率逐年上升,其中泰州市城投企业现金收入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最高,为6.52%。常州市城投企业的现金收入比率逐年下降,年均复合负增长6.42%。随着城投公司逐步的市场化转型,收入回款对政府的依赖程度或将有所下降,但短期来看,整体回款情况仍然较差且受到政府规划安排等方面影响较大。 2023 五、债务负担和保障程度 债务负担:规模增长,债务偏短期化,流动性部分趋紧 从江苏省下辖各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看,截至2021年底,苏南地区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较大,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分别为14615.09亿元和11054.02亿元,其他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均不足10000亿元。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大部分呈上升趋势;淮安市、扬州市和连云港市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48个百分点、3.14个百分点和2.78个百分点,均处于省内较高水平;镇江市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持续下降,2021年末较2019年末下降3.4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镇江市政府对地方城投企业化债的支持,地区平台企业债务压力有所减轻。从各地级市具体数值来看,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最高的为南京市(56.32%),依托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南京市近年来发展提速,随之债务负担也相应增加;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和宿迁市全部债务资本化率在50%以下。 从资金来源来看,江苏城投企业有息债务以银行贷款为主,其次是债券发行,截至2021年底,江苏省各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的债券融资占其全部债务的34%左右。江苏城投企业由于体量庞大,所以非标融资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前(第四位),其中无锡、盐城、南京非标规模排名前三,从非标占比来看,最高的地市为扬州、淮安和连云港。总的来看,在近年来清查高成本融资的背景下,江苏省非标融资的占比是有所下降的,整体占比不高,但是仍需要关注部分财力弱、非标高的地区,如盐城、淮安、连云港等部分县市。 从债务期限上看,江苏省整体债务短期化情况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以及镇江这种债务压力较大地区,需要防范集中兑付风险。从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情况来看,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大部分地级市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程度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反映出江苏省城投企业流动性部分有所趋紧;其中徐州市、南通市和盐城市降幅在各地市中较大;宿迁市、连云港市和无锡市2021年底现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较2020年底有所增长。截至2021年底,宿迁市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1.14倍,为各地市最高,其次是南京市和苏州市;盐城市、泰州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分别为0.55倍、0.51倍、0.47倍和0.46倍,在各地市中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2023 六、外部支持情况 (一)地区概况及资源禀赋 江苏省区位优势突出,一马平川通江达海,为其强劲的经济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区域中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接壤;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是中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点交汇地。 水资源丰富,江苏省拥有通江达海、江海联动的独特区位优势,东临黄海,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下游,内有京杭大运河,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地形地貌方面,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总土地面积的87%,域内有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土地财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交通方面以公路铁路为主干架、长江、大运河、沿海为主通道,以中心港为枢纽,各种运输方式互相作用,交通优势明显,是我国最重要的开放门户。 人口方面,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苏人口8474.80万人 10年增加608.81万人,增量人口主要是外来流入。省内苏北地区人口总量在2015年达顶峰,后人口呈净流出状态,人口吸附能力较弱,苏中地区人口总量基本维持稳定,区域内净流动较小,苏南地区人口虹吸效应显著,2015年后人口大规模净流入。人口增速前三名分别为苏州(18.13%)、无锡(14%)、南京(13.95%)。 交通方面,以公路、铁路为主骨架,以长江、大运河、沿海为主通道,以中心港为枢纽铁路路网密集:京沪铁路——东西向穿越江苏的南部、陇海铁路——东西向经过江苏的最北部,徐州为两大干线交点;沪宁城际,宁杭高铁,宁安客运专线,宁启动车,郑徐高铁贯穿境内;港口方面,省内沿江沿海地区共10个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数等多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公路方面,省内县县通高速,高速密度全国居首。 (二)经济状况及产业分析 1、经济概况 “实打实、沉甸甸”的业绩——全国前列,总量人均都优秀;2021年经济总量已超韩国,国内持续15年位居第二位 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江苏省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22年全省GDP为12.29万亿元,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位居第2位,仅次于广东省,且与广东省的差距越来越小;GDP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2.8%,人均GDP为13.7万元,仅次于北京、上海。2021年江苏省全省GDP水平已超韩国、澳洲、俄罗斯等国家。省内区域发展来看,苏南地区经济总量稳占全省57%,但近年来苏北及苏中地区也有不俗的表现,苏北、苏中地区经济增速普遍高于苏南地区,2021年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较2011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现阶段苏南地区经济要素流向苏北地区,可加速各地级市协调发展。 城市经济很“抗打”,总量人均都优秀;尖子班的“差生”也开始奋起直追 分地市看,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市均跻身百强市,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其中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四市均为万亿级城市,苏州市经济体量最大,南京、无锡相对规模较大,且均保持较平稳增长;淮安、连云港、宿迁地区经济规模偏低。经济增速来看,2021年除南京、扬州、盐城外,其他城市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层级,2021年,江苏辖内40个县市GDP总量最高的是苏州昆山市(高达4748.06亿元),无锡江阴市排第二(4580.33亿元),是江苏省内GDP总量超过4000亿元的两个县市。此外,GDP总量在2000亿元以上的还有苏州的张家港市和常熟市、无锡的宜兴市。另有12个县市GDP总量在1000亿元以上,有4个县市GDP总量在500亿元以下。 2、产业情况 产业结构: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逐步迈向高端,三产稳步增长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江苏省工业取得较快发展。1978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为27.57:52.60:19.84,工业拉动经济,二产占据主导。其中,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1952年提高了35.0个百分点。2022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为4.04:45.48:50.48,第一产业占比极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逐步迈向高端。近年来,江苏省工业增加值主要来自于苏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苏州市以9962.52亿元的规模,在全省工业增加值的占比攀升至21.83%。 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按累计增加值排名的前十大行业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6.1%,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电气机械、汽车、专用设备、医药、金属制品等6个行业分别增长6.3%、16.3%、14.8%、6%、11%和10.1%。工业生产是支撑全省工业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2年,全省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分别快于国有控股企业、三资企业8.8个、7.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全省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年内,全省新投产民营工业企业709家,对民营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18.7%,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15.2%,新投产企业拉动效果显著。 2021年江苏省超越广东省成为第一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为4.15万亿元,较上海高出0.74万亿元。2022年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89.1、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以上,均居全国第一。物联网、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10个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五年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累计新增境内上市公司274家。江苏省境内有多家高市值制造业企业,如恒瑞医药、天合光能、亨通光电、徐工机械、威孚高科等,涵盖医药制造、电器机械、计算机通信等多个行业,为江苏高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动力。 聚焦产业:“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专精特新”企业遍地开花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聚焦新兴领域、突出特色优势,培育壮大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前沿新材料、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和绿色食品),发展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激发化工等4个传统产业(化工、钢铁、纺织和机械)发展动能。江苏省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成功举办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4.4万家。 江苏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0.8%、48.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7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在锂离子电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的拉动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贡献拉动作用明显,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工业战略布局来看,江苏省境内建设的10个集群进入工信部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数量属全国第一,规模居全国首位;推进“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特高压设备、晶硅光伏等7条产业链达到中高端水平,全年新增48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42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数居全国第一;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新增25家和14家,总数分别达96家和27家;协同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带,支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沪宁产业创新带、太湖湾科技创新圈等,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截止2021年末,全省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58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其中,6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入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单。江苏省工业布局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江苏省加快江苏省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五年分别增长2.17倍和3.48倍,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全年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改造项目、1万家完成改造任务,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9家。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批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经济拉动效果明显 江苏省加快构建服务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331”工程,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专利、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满足产业链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江苏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基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批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占据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前三名,其中金融业对江苏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增强。2022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其中,金融业增长7.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6%。近20年来,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8.73%增长至2022年的15.62%,2022年江苏金融业增长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达33.73%。2022年江苏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8.05%,占全国比重10.75%,依然高于江苏GDP占全国比重(10.15%),对全省的经济影响较大。2022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2%、13.3%、11.8%、11.4%,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产业科技创新持续加快,带动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同比增长33.3%。 地级市产业:乘着国家级战略的春风,各市特色产业百花争艳 江苏省苏南地区作为先发地区,已经完成前期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的积累,现阶段以高科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电子,纺织、机械行业优势显著。苏中、苏北地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加速赶超阶段,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产业逐步高端化,产业集中化、产业链聚集化发展。 2022年江苏省入围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的10个集群中,苏南地区有6个(江苏省无锡市物联网集群、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江苏省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江苏省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江苏省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苏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苏中地区有1个(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苏南苏中合作的有1个(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高端纺织集群),苏北地区有1个(江苏省徐州市工程机械集群),跨三区的有1个(泰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生物医药集群)。2022年公布的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中,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宿迁、溧阳8地特色产业,涵盖基因与细胞技术、集成电路制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药、电子元器件、动力船舶、高分子膜材料、动力电池等,各市特色创新产业百花齐放。 (三)财政及债务情况 1、财政实力 江苏省整体财政实力很强,省内各地市财力呈现梯队格局 江苏省财政实力很强,土地财政依赖度高,但财政自给率排名中上游。2021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5亿元,居全国第二,增速10.5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171亿元,全省税收占比为81.6%,财政收入质量较高。由于腹地广阔,人口集中度高,可供出让的土地较多。2021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363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2789亿元,全国土地市场增长承压下,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绝对值全国位居第一,同比增长16.68%,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较高,当年度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86亿元,财政自给率为69%,排名全国5位,相对靠前。整体来看,在财税承压的大背景下,省内财政创收维持稳定,各渠道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江苏省各地市财政实力分化明显,苏南地区财政实力领先。分地市来看,南京与苏州财政实力绝对领先,镇江、淮安、连云港和宿迁财政实力相对较弱;苏南(除镇江)财政自给率较高,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则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苏州、南京综合财力最强,高于4000亿元,远超其他地市,两市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43.45%,主要得益于发达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较强的税收产出能力和大规模的土地出让;无锡、南通、常州财政实力较强,处于第二梯队,综合财力在2000-4000亿元之间;徐州、盐城、扬州、泰州财政实力在省内属于一般水平,处于第三梯队,在1000-2000亿元之间;而宿迁、淮安、镇江和连云港财政实力相对较弱,分别为938.0亿元、922.8亿元、828.2亿元和747.1亿元。质量方面,各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均在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较高。财政自给率方面,南北分化较大,苏州、南京、无锡、常州财政自给率均在80%以上,财政自给率较高,而宿迁、淮安、盐城财政自给率不足50%,处于较低水平。需关注的是,常州、泰州、南通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超过60%,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其财政实力易受影响。 2、债务情况 体量居首、债务率高,各地市城投债存量压力分化明显——显性无忧,隐性压力大 从债务情况看,截至2021年末,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8963.76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10.07%,整体债务率73.62%。其中一般债务7167.51亿元、专项债务11796.25亿元;省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705.53亿元,主要债务分布在市、县区域。2021年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0823.14亿元,尚有一定空间。从债务率上看,2021年城投债务/综合财力为320.76%,债务压力仅低于天津市,城投行业严监管环境下,仍需关注省内弱资质地区债务偿付及滚续情况。 地市层级来看,镇江、泰州、淮安广义债务率较高,债务负担较重。从广义债务规模[5]来看,南京、苏州、无锡广义债务规模均超过万亿;其次分别为南通、常州、盐城、泰州、镇江,广义债务规模在6000-10000亿之间,其余依次为徐州、淮安、扬州、连云港、宿迁,广义债务规模在2000-6000亿之间。从债务率[6]来看,苏州、徐州、宿迁广义债务率相对较低,在300%以内;第二梯队依次为常州、无锡、扬州、南京、南通、连云港、盐城,广义债务率在300%-500%之间;淮安、泰州、镇江广义债务率较高,在500%-800%之间,债务负担较重。曾经的网红城市镇江债务率维持高位,在江苏省排名第一,这几年债务周转压力仍较大,但得益于江苏省及当地政府的支持,镇江市整体债务规模增长有所遏制,融资步伐大幅放缓,且债务结构优化,短期有息债务占比下降。 2023 七、总结与展望 江苏省是一个给大家又惊又喜的省份,喜在于他拥有全国最强的经济财政实力和区位优势,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可投资产,而忧在其雄厚的实力下却也积累着庞大的债务规模。 经济财力方面,未来江苏省整体还将继续保持强劲。产业方面,苏南地区将会重点发展高端精细化产业,苏中、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省内全域一体化战略将推行,加速各地市的协调发展,全省未来经济财政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尤其是苏北地区。 江苏省债务规模在不断积累,未来随着全省建设进度的逐步放缓以及化解债务压力的加大,债务增速或将有所放缓,债券发行不会出现大幅增长情况。在资产荒背景下,江苏省的债券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导致隐性债务负担不断的加重,并且区域经济债务水平有一定分化,江苏省的化债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江苏省各地对于基建项目的建设逐步理性化,加大对于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资金平衡的测算,做到“把钱用在刀刃上”。因此未来预计江苏城投企业的融资速度将有所放缓,除了借新还旧的刚性债务需求外,对于新增项目借款会更加谨慎。同时,江苏省对于城投企业融资资金来源提出银行借款:债券发行:非标融资7:2:1的目标,预计未来非标融资将进一步压缩,由于江苏城投企业多涉及隐性债务,债券融资只能借新还旧,因此未来债券规模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江苏省债务短期化情况较严重,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以及镇江这种债务压力较大地区,需要防范集中兑付风险。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积累,部分地区融资空间压缩,且由于城投平台成立时间较早,部分企业涉及隐性债务,因此整体融资渠道不畅通,债务短期化情况严重。尤其是要关注苏北地区的债务风险,苏北地区整体的债务压力高于苏南地区的,债务的短期化压力比较大,镇江、盐城、淮安、泰州等地的债务压力仍需关注,需要甄别市场红利下埋藏的风险隐患。 伴随江苏省融资平台的清理整合,部分转型过程中城投地位弱化的片区平台信用质量值得关注。随着中央及省内融资平台清理整合的政策不断出台,近年来城投兼并重组的情况较多,地区主要平台的信用资质或将有所提升,同时我们也关注到江苏省的平台企业众多,尤其是一地多平台的情况很多,出现了较多以片区开发为业务的企业。未来随着这种平台的整合以及当地政府对城投企业的重新规划,部分片区类城投企业地位或者城投属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警惕这种城投地位可能弱化的企业的信用质量。 注:[1]剔除无公开级别主体74家。 [2]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所辖区域;苏中地区指南通、扬州、泰州三市所辖区域;苏北地区指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五市所辖区域。 [3]详见https://www.dfratings.com/index.php?g=portal&;;m=lists&;;a=view&;;aid=2672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5]政府债务余额+城投有息债务 [6]债务率=广义债务/综合财力 本文作者 |公用事业二部张伊君 佟晨菲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研究观点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未获书面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或/及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本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按照东方金诚的研究流程及标准做出的独立判断,遵循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未受第三方组织或个人的干预和影响。东方金诚可能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也可能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没有义务和责任更新本报告并通知报告使用者。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声明为本研究报告不可分割的内容,任何使用者使用或引用本报告,应转载本声明。并且,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lg
...
金融界
2023-04-11
东方金诚:2023年江苏省城投公司信用风险展望
go
lg
...
价体系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
信用
评级
方法及模型(RTFU002202208)》[footnoteRef:2],东方金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
信用
评级
分为个体信用状况和外部支持两部分。 [2: 详见https://www.dfratings.com/index.php?g=portal&m=lists&a=view&aid=2672] 个体信用状况主要考察不考虑外部支持情况下受评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程度,包括基础评分和调整因素。基础评分主要考察受评主体的经营规模、业务运营、盈利与获现能力、债务负担和保障程度等。调整因素主要考察受评主体业务多元化、债务结构、财务弹性、资产质量、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和其他因素。外部支持主要考察支持方对受评主体的支持意愿和支持能力。 三、资本实力及业务运营 江苏省694家城投企业剔除无2021年财务数据的城投企业和发债子公司后,合并口径下共计453家城投样本企业。以上述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分析。 资产规模: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江苏城投企业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存货和应收类账款占比高,流动性较弱 城投企业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各地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江苏城投企业资产规模也随之大幅增长。江苏省城投企业体量庞大,占全国城投企业资产规模的17%左右。截至2021年末,江苏城投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2.44万亿元,较十年前翻了近4倍,增长速度较快;资产总额均值也由145.93亿元增至567.87亿元。 从资产构成看,江苏省城投企业的资产主要以流动资产为主,其中,泰州市与南通市城投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较大,维持在78%-80%。近年来,各市城投企业除连云港市外,流动资产均小幅增长,主要由存货、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和货币资金构成。2021年末,上述四项合计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92.79%。 存货主要包括政府注入的拟开发土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等开发成本,其中,南京市城投企业存货总量排在第一位,为0.94万亿元,泰州市、盐城市和徐州市2021年增速明显,分别为18.54%、17.91%及17.08%,说明这些地区的基建业务规模仍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城投企业业务可持续性较强。从各市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来看,徐州市占比最高,2021年末为57.06%,盐城市最低,2021年末为41.81%。 近年来,随着城投企业不断的市场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模式也逐步向自建自营模式转变,自建自营模式下的项目也有所增加,但各地市表现不同。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各市城投企业在建工程规模相差较大且变动幅度不一致。其中,南京市、盐城市和徐州市逐年上升,说明自建自营项目建设规模加大,2021年盐城市增幅最大,为65.86%,而泰州市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为-35.03%,部分自建自营项目建成转固。值得注意的是,自建自营项目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的偿还来源主要来自未来建成项目的经营性收益,如厂房的租赁费、体育馆等的门票收入等,未来能够实现收益的时间较长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且部分项目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未来也需要关注自建自营项目的运营及收益情况。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主要为应收政府部门及相关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回款以及与政府部门和其他非关联公司的往来款及保证金。江苏省应收类款项占比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政府占款情况比较严重。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下辖各市,除镇江市外,其城投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都呈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常州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款之和占流动资产比重都在逐年增加,连云港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年增长率持续增加(2019年7,15%,2021年22.07%),地方回款压力加大。近三年,徐州市和宿迁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款增长率持续下降,镇江市城投企业两项应收款增长率稳定在2.8%左右。2021年,镇江市城投企业包括镇江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应收账款大幅下降,政府回款明显改善。 净资产:规模全国第一,逐年上升 2021年,江苏省城投企业所有者权益增长7.51%,低于全国2.31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排第18位,净资产规模增幅有所放缓。从江苏省各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所有者权益情况看,2021年,南京市和苏州市城投企业所有者权益规模较大,超过10000亿元,宿迁市和连云港市规模较小。2019年末~2021年末,除连云港市外,其余12个市的城投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各地市中,除苏州市城投企业实收资本增长率逐年增加,股东注资增加趋向良好,其余地市皆显出波动下降的态势,盐城市城投企业资本公积增长率下降明显,但在各地市中仍处高位,股东及相关方其他方面的支持力度靠前。2021年,徐州市、盐城市、无锡市和泰州市所有者权益增幅较大,分别为10.78%、10.57%、10.47%和10.31%。 四、盈利获现能力 盈利能力:受其半公益属性的影响,城投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盈利对政府补助依赖性高 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城投企业净利润总规模超过1400亿元,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广东省60.12%。分各地市来看,2021年,苏州市城投企业净利润规模285.49亿元,反超南京市成为第一。南京市、南通市、盐城市和常州市城投企业净利润规模呈现不同幅度的负增长,其中南通市和南京市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14.67%、14.17%。从江苏省下辖各市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情况来看,2019年末~2021年末,宿迁市城投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居第一,主要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的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洋河股份)盈利能力优异所致,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7%以上。2021年,洋河股份白酒业务收入为244.40亿元,毛利率77.07%,占总收入比重96.41%,。而大部分地市城投企业由于半公益性行业特征,主要依靠政府补助,整体盈利能力较弱。整体来看,随着城投企业业务转型的不断推进,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稳定性较差,对政府及相关方的补贴收入依赖程度仍较大。 回款情况:受到行业特征影响整体较弱,未来随着转型发展或将改善 从江苏省各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主营业务的回款情况看,2021年,宿迁市城投企业回款情况良好,现金收入比率为130.86%,主要由于宿迁产发持股的洋河股份(145.20%)拉动所致,宿迁市的其余城投企业(15家)中,部分现金收入比率虽超过100%(8家),但其净资产收益率皆不超过4%,盈利回款情况较差。连云港市城投企业回款情况较差,两市城投企业的现金获取差异较大。2019年末~2021年末,泰州市、扬州市和南京市城投企业的现金收入比率逐年上升,其中泰州市城投企业现金收入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最高,为6.52%。常州市城投企业的现金收入比率逐年下降,年均复合负增长6.42%。随着城投公司逐步的市场化转型,收入回款对政府的依赖程度或将有所下降,但短期来看,整体回款情况仍然较差且受到政府规划安排等方面影响较大。 五、债务负担和保障程度 债务负担:规模增长,债务偏短期化,流动性部分趋紧 从江苏省下辖各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看,截至2021年底,苏南地区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较大,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分别为14615.09亿元和11054.02亿元,其他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均不足10000亿元。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大部分呈上升趋势;淮安市、扬州市和连云港市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3.48个百分点、3.14个百分点和2.78个百分点,均处于省内较高水平;镇江市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持续下降,2021年末较2019年末下降3.4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镇江市政府对地方城投企业化债的支持,地区平台企业债务压力有所减轻。从各地级市具体数值来看,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最高的为南京市(56.32%),依托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南京市近年来发展提速,随之债务负担也相应增加;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和宿迁市全部债务资本化率在50%以下。 从资金来源来看,江苏城投企业有息债务以银行贷款为主,其次是债券发行,截至2021年底,江苏省各地级市发债城投企业的债券融资占其全部债务的34%左右。江苏城投企业由于体量庞大,所以非标融资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前(第四位),其中无锡、盐城、南京非标规模排名前三,从非标占比来看,最高的地市为扬州、淮安和连云港。总的来看,在近年来清查高成本融资的背景下,江苏省非标融资的占比是有所下降的,整体占比不高,但是仍需要关注部分财力弱、非标高的地区,如盐城、淮安、连云港等部分县市。 从债务期限上看,江苏省整体债务短期化情况比较严重,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以及镇江这种债务压力较大地区,需要防范集中兑付风险。从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情况来看,2019年末~2021年末,江苏省大部分地级市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程度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反映出江苏省城投企业流动性部分有所趋紧;其中徐州市、南通市和盐城市降幅在各地市中较大;宿迁市、连云港市和无锡市2021年底现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较2020年底有所增长。截至2021年底,宿迁市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1.14倍,为各地市最高,其次是南京市和苏州市;盐城市、泰州市、常州市和镇江市分别为0.55倍、0.51倍、0.47倍和0.46倍,在各地市中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六、外部支持情况 (一)地区概况及资源禀赋 江苏省区位优势突出,一马平川通江达海,为其强劲的经济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区域中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和浙江接壤;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是中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重点交汇地。 水资源丰富,江苏省拥有通江达海、江海联动的独特区位优势,东临黄海,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下游,内有京杭大运河,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地形地貌方面,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总土地面积的87%,域内有苏北平原、黄淮平原、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土地财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交通方面以公路铁路为主干架、长江、大运河、沿海为主通道,以中心港为枢纽,各种运输方式互相作用,交通优势明显,是我国最重要的开放门户。 人口方面,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苏人口8474.80万人 10年增加608.81万人,增量人口主要是外来流入。省内苏北地区人口总量在2015年达顶峰,后人口呈净流出状态,人口吸附能力较弱,苏中地区人口总量基本维持稳定,区域内净流动较小,苏南地区人口虹吸效应显著,2015年后人口大规模净流入。人口增速前三名分别为苏州(18.13%)、无锡(14%)、南京(13.95%)。 交通方面,以公路、铁路为主骨架,以长江、大运河、沿海为主通道,以中心港为枢纽铁路路网密集:京沪铁路——东西向穿越江苏的南部、陇海铁路——东西向经过江苏的最北部,徐州为两大干线交点;沪宁城际,宁杭高铁,宁安客运专线,宁启动车,郑徐高铁贯穿境内;港口方面,省内沿江沿海地区共10个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货物吞吐量、亿吨大港数等多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公路方面,省内县县通高速,高速密度全国居首。 (二)经济状况及产业分析 1、经济概况 “实打实、沉甸甸”的业绩——全国前列,总量人均都优秀;2021年经济总量已超韩国,国内持续15年位居第二位 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江苏省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22年全省GDP为12.29万亿元,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位居第2位,仅次于广东省,且与广东省的差距越来越小;GDP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2.8%,人均GDP为13.7万元,仅次于北京、上海。2021年江苏省全省GDP水平已超韩国、澳洲、俄罗斯等国家。省内区域发展来看,苏南地区经济总量稳占全省57%,但近年来苏北及苏中地区也有不俗的表现,苏北、苏中地区经济增速普遍高于苏南地区,2021年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较2011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现阶段苏南地区经济要素流向苏北地区,可加速各地级市协调发展。 城市经济很“抗打”,总量人均都优秀;尖子班的“差生”也开始奋起直追 分地市看,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市均跻身百强市,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其中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四市均为万亿级城市,苏州市经济体量最大,南京、无锡相对规模较大,且均保持较平稳增长;淮安、连云港、宿迁地区经济规模偏低。经济增速来看,2021年除南京、扬州、盐城外,其他城市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层级,2021年,江苏辖内40个县市GDP总量最高的是苏州昆山市(高达4748.06亿元),无锡江阴市排第二(4580.33亿元),是江苏省内GDP总量超过4000亿元的两个县市。此外,GDP总量在2000亿元以上的还有苏州的张家港市和常熟市、无锡的宜兴市。另有12个县市GDP总量在1000亿元以上,有4个县市GDP总量在500亿元以下。 2、产业情况 产业结构: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逐步迈向高端,三产稳步增长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江苏省工业取得较快发展。1978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为27.57:52.60:19.84,工业拉动经济,二产占据主导。其中,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较1952年提高了35.0个百分点。2022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为4.04:45.48:50.48,第一产业占比极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逐步迈向高端。近年来,江苏省工业增加值主要来自于苏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苏州市以9962.52亿元的规模,在全省工业增加值的占比攀升至21.83%。 2022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按累计增加值排名的前十大行业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86.1%,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电气机械、汽车、专用设备、医药、金属制品等6个行业分别增长6.3%、16.3%、14.8%、6%、11%和10.1%。工业生产是支撑全省工业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2年,全省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分别快于国有控股企业、三资企业8.8个、7.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全省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年内,全省新投产民营工业企业709家,对民营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18.7%,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15.2%,新投产企业拉动效果显著。 2021年江苏省超越广东省成为第一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为4.15万亿元,较上海高出0.74万亿元。2022年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89.1、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以上,均居全国第一。物联网、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10个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五年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累计新增境内上市公司274家。江苏省境内有多家高市值制造业企业,如恒瑞医药、天合光能、亨通光电、徐工机械、威孚高科等,涵盖医药制造、电器机械、计算机通信等多个行业,为江苏高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动力。 聚焦产业:“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专精特新”企业遍地开花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聚焦新兴领域、突出特色优势,培育壮大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前沿新材料、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和绿色食品),发展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激发化工等4个传统产业(化工、钢铁、纺织和机械)发展动能。江苏省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成功举办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4.4万家。 江苏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0.8%、48.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7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4%,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在锂离子电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的拉动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贡献拉动作用明显,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工业战略布局来看,江苏省境内建设的10个集群进入工信部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数量属全国第一,规模居全国首位;推进“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特高压设备、晶硅光伏等7条产业链达到中高端水平,全年新增48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42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数居全国第一;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新增25家和14家,总数分别达96家和27家;协同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带,支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沪宁产业创新带、太湖湾科技创新圈等,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截止2021年末,全省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58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其中,6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入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前30名单。江苏省工业布局的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江苏省加快江苏省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左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五年分别增长2.17倍和3.48倍,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全年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启动改造项目、1万家完成改造任务,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9家。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批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经济拉动效果明显 江苏省加快构建服务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331”工程,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咨询、专利、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健康、养老、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满足产业链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江苏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基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批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占据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前三名,其中金融业对江苏经济拉动作用逐渐增强。2022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其中,金融业增长7.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7.6%。近20年来,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从2003年的8.73%增长至2022年的15.62%,2022年江苏金融业增长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达33.73%。2022年江苏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8.05%,占全国比重10.75%,依然高于江苏GDP占全国比重(10.15%),对全省的经济影响较大。2022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2%、13.3%、11.8%、11.4%,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产业科技创新持续加快,带动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同比增长33.3%。 地级市产业:乘着国家级战略的春风,各市特色产业百花争艳 江苏省苏南地区作为先发地区,已经完成前期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的积累,现阶段以高科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电子,纺织、机械行业优势显著。苏中、苏北地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加速赶超阶段,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产业逐步高端化,产业集中化、产业链聚集化发展。 2022年江苏省入围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的10个集群中,苏南地区有6个(江苏省无锡市物联网集群、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江苏省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江苏省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江苏省常州市新型碳材料集群、苏州市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苏中地区有1个(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苏南苏中合作的有1个(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高端纺织集群),苏北地区有1个(江苏省徐州市工程机械集群),跨三区的有1个(泰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生物医药集群)。2022年公布的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名单中,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宿迁、溧阳8地特色产业,涵盖基因与细胞技术、集成电路制造、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物药、电子元器件、动力船舶、高分子膜材料、动力电池等,各市特色创新产业百花齐放。 (三)财政及债务情况 1、财政实力 江苏省整体财政实力很强,省内各地市财力呈现梯队格局 江苏省财政实力很强,土地财政依赖度高,但财政自给率排名中上游。2021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15亿元,居全国第二,增速10.5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171亿元,全省税收占比为81.6%,财政收入质量较高。由于腹地广阔,人口集中度高,可供出让的土地较多。2021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1363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2789亿元,全国土地市场增长承压下,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绝对值全国位居第一,同比增长16.68%,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较高,当年度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86亿元,财政自给率为69%,排名全国5位,相对靠前。整体来看,在财税承压的大背景下,省内财政创收维持稳定,各渠道的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江苏省各地市财政实力分化明显,苏南地区财政实力领先。分地市来看,南京与苏州财政实力绝对领先,镇江、淮安、连云港和宿迁财政实力相对较弱;苏南(除镇江)财政自给率较高,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则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苏州、南京综合财力[footnoteRef:3]最强,高于4000亿元,远超其他地市,两市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43.45%,主要得益于发达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较强的税收产出能力和大规模的土地出让;无锡、南通、常州财政实力较强,处于第二梯队,综合财力在2000-4000亿元之间;徐州、盐城、扬州、泰州财政实力在省内属于一般水平,处于第三梯队,在1000-2000亿元之间;而宿迁、淮安、镇江和连云港财政实力相对较弱,分别为938.0亿元、922.8亿元、828.2亿元和747.1亿元。质量方面,各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均在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较高。财政自给率方面,南北分化较大,苏州、南京、无锡、常州财政自给率均在80%以上,财政自给率较高,而宿迁、淮安、盐城财政自给率不足50%,处于较低水平。需关注的是,常州、泰州、南通政府性基金收入占比超过60%,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中,其财政实力易受影响。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2、债务情况 体量居首、债务率高,各地市城投债存量压力分化明显——显性无忧,隐性压力大 从债务情况看,截至2021年末,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8963.76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10.07%,整体债务率73.62%。其中一般债务7167.51亿元、专项债务11796.25亿元;省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705.53亿元,主要债务分布在市、县区域。2021年江苏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0823.14亿元,尚有一定空间。从债务率上看,2021年城投债务/综合财力为320.76%,债务压力仅低于天津市,城投行业严监管环境下,仍需关注省内弱资质地区债务偿付及滚续情况。 地市层级来看,镇江、泰州、淮安广义债务率较高,债务负担较重。从广义债务规模[footnoteRef:4]来看,南京、苏州、无锡广义债务规模均超过万亿;其次分别为南通、常州、盐城、泰州、镇江,广义债务规模在6000-10000亿之间,其余依次为徐州、淮安、扬州、连云港、宿迁,广义债务规模在2000-6000亿之间。从债务率[footnoteRef:5]来看,苏州、徐州、宿迁广义债务率相对较低,在300%以内;第二梯队依次为常州、无锡、扬州、南京、南通、连云港、盐城,广义债务率在300%-500%之间;淮安、泰州、镇江广义债务率较高,在500%-800%之间,债务负担较重。曾经的网红城市镇江债务率维持高位,在江苏省排名第一,这几年债务周转压力仍较大,但得益于江苏省及当地政府的支持,镇江市整体债务规模增长有所遏制,融资步伐大幅放缓,且债务结构优化,短期有息债务占比下降。 [4: 政府债务余额+城投有息债务] [5: 债务率=广义债务/综合财力] 七、总结与展望 江苏省是一个给大家又惊又喜的省份,喜在于他拥有全国最强的经济财政实力和区位优势,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可投资产,而忧在其雄厚的实力下却也积累着庞大的债务规模。 经济财力方面,未来江苏省整体还将继续保持强劲。产业方面,苏南地区将会重点发展高端精细化产业,苏中、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省内全域一体化战略将推行,加速各地市的协调发展,全省未来经济财政仍有一定发展空间,尤其是苏北地区。 江苏省债务规模在不断积累,未来随着全省建设进度的逐步放缓以及化解债务压力的加大,债务增速或将有所放缓,债券发行不会出现大幅增长情况。在资产荒背景下,江苏省的债券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导致隐性债务负担不断的加重,并且区域经济债务水平有一定分化,江苏省的化债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目前江苏省各地对于基建项目的建设逐步理性化,加大对于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资金平衡的测算,做到“把钱用在刀刃上”。因此未来预计江苏城投企业的融资速度将有所放缓,除了借新还旧的刚性债务需求外,对于新增项目借款会更加谨慎。同时,江苏省对于城投企业融资资金来源提出银行借款:债券发行:非标融资7:2:1的目标,预计未来非标融资将进一步压缩,由于江苏城投企业多涉及隐性债务,债券融资只能借新还旧,因此未来债券规模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 江苏省债务短期化情况较严重,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以及镇江这种债务压力较大地区,需要防范集中兑付风险。随着债务规模的不断积累,部分地区融资空间压缩,且由于城投平台成立时间较早,部分企业涉及隐性债务,因此整体融资渠道不畅通,债务短期化情况严重。尤其是要关注苏北地区的债务风险,苏北地区整体的债务压力高于苏南地区的,债务的短期化压力比较大,镇江、盐城、淮安、泰州等地的债务压力仍需关注,需要甄别市场红利下埋藏的风险隐患。 伴随江苏省融资平台的清理整合,部分转型过程中城投地位弱化的片区平台信用质量值得关注。随着中央及省内融资平台清理整合的政策不断出台,近年来城投兼并重组的情况较多,地区主要平台的信用资质或将有所提升,同时我们也关注到江苏省的平台企业众多,尤其是一地多平台的情况很多,出现了较多以片区开发为业务的企业。未来随着这种平台的整合以及当地政府对城投企业的重新规划,部分片区类城投企业地位或者城投属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警惕这种城投地位可能弱化的企业的信用质量。
lg
...
金融界
2023-04-11
火焰发射FlameLaunch会是下一个FIL?
go
lg
...
和交易数据将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中,实现
信用
评级
的自动化。用户可以使用该系统评估自己的信用状况,并以更优惠的条件申请贷款或融资。同时,良好的信用状况也可能从更多方面给用户带来便利和体验。 电报链接:https://t.me/FlameLaunch 推特链接:https://twitter.com/FlameLaunch Medium链接:https://medium.com/@FlameLaunch Discord 链接:https://discord.gg/7VsNUcavBw News 链接: Github链接:https://github.com/FlameLaunch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11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齐聚华盛顿!利率、美元、中美紧张关系等议题惹人注目
go
lg
...
的还有任何提高杠杆率、危及其AAA最高
信用
评级
的举动。 美元 在美国主导的冻结俄罗斯央行储备的令人震惊的行动之后,许多新兴市场对在跨境贸易和金融中深度依赖美元是否明智提出了质疑。尽管美国官员认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几乎没有风险,但各种增加使用其他货币的举措正在酝酿之中。 上个月,印度提出了一项这样的倡议,向面临美元短缺的国家提供自己的货币作为贸易的替代选择。 华盛顿会议还可能看到央行数字货币的最新前景,以及政策制定者对加密货币世界困境的看法。 日本的伯南克 日本央行新任行长植田和男被誉为日本的伯南克,也是从学术界转型为央行明星。预计他在执掌日本央行几天后,将出现在华盛顿的全球舞台上。国际投资界和政策制定界将热切希望听到有关他打算如何塑造日本货币政策的任何暗示,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他将缩减日本央行仍然极度刺激的立场。 俄乌战争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已进入第二年,继续对大宗商品和能源贸易产生影响。俄罗斯高层代表的缺席也将引人注目。七国集团(G7)官员在一年前于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会议上退场,当时普京总统刚刚入侵俄罗斯几周。
lg
...
财经风云
2023-04-11
打新必读:晶升股份、中裕科技、中船特气申购,韵达发债申购
go
lg
...
韵达转债:申购代码072120,
信用
评级
AA+,转股价值97.04。
lg
...
金融界
2023-04-11
财汇丨市场筑底修复 远洋集团再获央企大股东支持
go
lg
...
产品认购、持有物业盘活、银行资源拓展、
信用
评级
维护等方面得到大股东的鼎力支持。如2022年12月,远洋集团成功发行13.03亿元REITs产品,得到中国人寿、广发银行等机构的认购。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均指出,远洋集团为中国人寿唯一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大股比持有的地产战略合作平台,公司可在融资或资金等方面获得股东较大支持。 2023年,随着国家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逐步释放和落地,行业已有筑底反弹趋势。远洋集团表示,将坚持聚焦开发主业,狠抓销售、促进回款;坚持精耕细作,持续提升经营能力;秉持“建筑·健康”理念,长期坚持“匠心服务用户”,夯实产品和服务;践行承诺,实现高品质交付;优化结构、轻装上阵,坚持可持续发展。
lg
...
金融界
2023-04-06
穿越金融海啸的伯克希尔 | AI Financial恒益投资
go
lg
...
场。 2011年,标普下调了美国的主权
信用
评级
,这是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主权信用第一次受到了最直接的挑战。美国主权
信用
评级
听起来十分专业,实际上和我们的信用分数一样,只不过用来评估美国政府,是否能够偿还美国国家债务的信用评分。也就意味着2011年的时候,标普对美国政府的信心下降。但是,巴菲特第一时间表示,对标普的评级做法感到不能理解,巴菲特个人愿意给美国授予4A评级,并且巴菲特旗下公司持有的,400亿美元的短期美国国债不会抛售。巴菲特也经常批评当局的各种不当政策,包括教育、银行监管、税收制度、财政政策等。虽然巴菲特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他时刻关注美国的命运,并强力支持美国的发展。 事件启示 总之,伯克希尔在金融市场中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卓越的投资理念策略,也离不开稳定的风险管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伯克希尔能够在金融风暴中稳步前行,取得长期的业绩和回报。 最后借用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希望你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个,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选择抛售。相反,我希望你将自己想像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你愿意无限期的投资,就像你与家庭成员,合伙拥有的一个农场或一套公寓。” 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果使用投机策略,很容易被市场情绪波动所影响,导致投资风险高且不稳定。而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则能够获得长期可靠的回报,并且在市场波动时也更加稳健。因此,长期稳健的价值投资策略是更加适合投资人的选择。 【公司介绍】 AI Financial 恒益投资是一家人工智能驱动的金融投资公司,主营投资贷款Investment Loan,拥有一套颠覆性的金融投资体系。公司致力于帮助所有人,通过投资理财,获得持续稳定收入,从而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AI Financial 恒益投资团队希望运用这套投资体系推动加拿大养老体系的改革,让更多人通过金融投资过上更好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避免为了赚钱而牺牲时间和健康,或因没有足够的存款而不能顺利退休。
lg
...
AI Financial恒益投资
2023-04-05
天山股份:4月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中泰证券、西部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前已经基本梳理调整到位。 问:公司目前
信用
评级
为 AAA 级,整体融资利率大幅下降,为何要考虑发行可转债,是否会影响股东权利? 答:公司获得
信用
评级
,带来明显的融资成本下降。公司希望以比较理想的成本获取期限更长的资金,增加稳定盘。未来可转债是否摊薄股东权益,还要看整个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公司经营情况,随着企业运营质量改善,转股规模变大,运营质量带来的权益将会增加。 问:新天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些方面?行业的地位如何? 答:新天山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方面。经营层面最重要的是公司持续改善的成本竞争力,公司也将始终在坚持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引领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问:对 2023 年实施碳交易如何预判,碳政策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公司碳达峰有什么举措? 答:碳交易包括碳达峰、碳中和,对水泥行业既是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因为水泥行业从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来看,最大的挑战还是产能过剩和需求下滑。一方面靠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靠大企业主动去整合市场,通过主动去产能,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通过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双控双降促进行业去产能和去产量。 问:请公司今年的业绩预估会达到多少? 答:公司希望业绩能够稳中有增,公司有动力有压力追求更好的业绩,动力和压力来自于打造世界一流水泥企业的高目标,希望规模和经营质量都能达到一流,来自于对股东 50%的高分红承诺,来自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长远看,好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是公司良性发展的基础,公司希望能够把现在的利润转换成对股东的报、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投入资本、员工能够和公司共同去分享发展红利、社会纳税贡献等,实现多元共赢和良性循环。 天山股份(000877)主营业务: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和骨料的生产及销售。 天山股份2022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25.81亿元,同比下降22.03%;归母净利润45.42亿元,同比下降63.8%;扣非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下降45.34%;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39.72亿元,同比下降34.1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下降81.6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71亿元,同比下降107.7%;负债率66.31%,投资收益4.99亿元,财务费用44.76亿元,毛利率16.0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1.25。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485.6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468.98万,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天山股份(000877)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近3年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4-04
债市早报:股市上涨压制债市情绪,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转债市场指数单边上涨
go
lg
...
限。除此之外,目前新批复的债券基金投资
信用
评级
为AAA的信用债才可使用杠杆,且需加强对债券基金的投资者结构管控,要合力把控投资者集中度等。 (二)国际要闻 【美国3月ISM制造业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新低 连续五个月陷入萎缩】4月3日,ISM公布数据显示,美国3月ISM制造业指数意外降至46.3,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美国3月ISM制造业指数46.3,预期47.5,前值47.7,这是制造业PMI连续第五个月陷入萎缩。重要分项指数方面:新订单指数44.3,2月前值为47;生产指数47.8,虽然较2月的47.3有小幅攀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这两个分项指数的疲软,表明未来需求或进一步走弱。新出口订单指数47.6,较2月的49.9滑落2.3个点;进口分项指数为47.9,较2月的49.9滑落2个点。进出口分项指数均较2月恶化。衡量原材料支付价格的物价支付指数49.2,前值为51.3,表明成本在下降。这一价格数据与上周五公布的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涨势趋于放缓相吻合。就业指数46.9,创2020年7月来新低,前值为49.1,这是就业指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供应商交货指数为44.8,较2月的45.2略微下降,表明交货速度加快。制造商库存指数在此前几个月趋于稳定,不过3月数据以近两年来最快的速度下降,从50.1滑落至47.5。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连续第二个月,ISM的所有分项指数全部陷入萎缩。ISM的数据与同日稍早时候公布的标普全球数据不够一致,不过两者均指向美国3月制造业仍处收缩区间。 (三)大宗商品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继续收涨 NYMEX天然气价格转跌】4月3日,WTI 5月原油期货收涨4.75美元,涨幅6.28%,报80.42美元/桶;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涨5.16美元,涨幅6.47%,报84.93美元/桶;NYMEX 5月天然气期货收跌3.19%,报收2.09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欧佩克+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计划】当日时间4月2日,已在执行自2022年11月减产协议的OPEC+八国宣布,从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愿削减原油产量。其中OPEC五国宣布减产103.1万桶/日,具体为沙特(50万桶/日)、伊拉克(21.1万桶/日)、阿联酋(14.4万桶/日)、科威特(12.8万桶/日)、阿尔及利亚(4.8万桶/日)。而非OPEC三国宣布减产61.8万桶/日,具体为俄罗斯(50万桶/日)、哈萨克斯坦(7.8万桶/日)、阿曼(4万桶/日),OPEC+总共减产164.9万桶/日,甚至已接近2022年11月20国达成的减产协议(200万桶/日)幅度。 二、资金面 (一)公开市场操作 4月3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Wind数据显示,当日有255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净回笼资金2530亿元。 (二)资金利率 4月3日,跨季后资金面整体均衡,货币市场利率普遍大幅下行:当日DR001下行51.52bps至1.297%,DR007上下行52.73bps至1.860%。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三、债市动态 (一)利率债 1.现券收益率走势 4月3日,股市上涨压制债市情绪,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截至北京时间20:0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04收益率上行0.85bp至2.861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20220收益率上行0.65bp至3.0495%。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债券招标情况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二)信用债 1.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 4月3日,地产债成交价格整体稳定,2只债券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其中,“20阳城03”跌超49%;“21远洋控股PPN001”涨超16%。 4月3日,城投债成交价格整体稳定,3只债券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其中,“20遵桥02”跌超10%,“19句容城投债”跌超20%,“18临沂振东债01”跌超40%。 2. 信用债事件: 建业地产:公司公告称,拟对2019年4月、2019年11月及2020年6月三笔美元票据进行交换要约及同意征求。 远洋集团:惠誉将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从“BB”下调至“B+”,并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B”下调至“B+”,回收率评级为“RR4”。惠誉还将远洋集团6亿美元的次级永续债评级从“B+”下调至“B-”,回收率评级为“RR6”。所有评级均仍处于负面评级观察状态(RWN)。 中国奥园:公司公告称,暂缓偿还债务协议于3月31日生效。 花样年控股:公司公告称,延迟刊发2022年度业绩;附属香港清盘聆讯押后至4月24日。 金科地产:据民生银行公告,再次延长“21金科地产SCP004”持有人会议表决时间至4月20日。 中国金茂:公司公告称,拟21.06亿元转让金茂(北京)置业全部股权至上海金茂投资管理。 港龙中国地产:公司公告称,拟出售南通久和置业3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73亿元。 泛海控股:公司公告称,公司被判向杭州陆金汀支付股权转让款10.23亿元。 襄城灵武城开:公司公告称,与远东国际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达成和解,已按照约定支付租金1300万元。 宜春发展:据民生银行公告,“21宜春发展MTN001”拟审议提前兑付议案,4月17日召开持有人会议。 北京海淀国资:据渤海银行公告,拟于2023年4月7日上午10时整召开“23海淀国资MTN001”持有人会议,审议相关议案,公司拟将其本部及控股公司合计持有海科金公司43.35%的股份无偿划转至北京源景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同时将公司对海科金公司的合计170.96亿元债权无偿划转源景企业。上述股权划转导致公司合并口径净资产减少约190亿元。 新希望集团:公司公告称,拟对“22新希望SCP008(科创票据)”、“22新希望SCP006”开展现金要约收购,拟收购标的债券面值17亿元、10亿元。 武汉当代科技:据九州证券公告,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当代01”拟于2023年4月17日召开2023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表决《关于变更“17当代01”付息兑付方案的议案》。该笔债券余额为5亿元,期限为5年期,经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后变更为6年期,债券存续期第3年末附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锦州银行:由于锦州银行重大财务重组相关交易尚待确定,该行核数师需要更多资料和时间以完成有关2022年度业绩的审核程序,该行2022年年报将会迟延刊发。 中国电科:公司实际控制人华录集团正在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筹划重组事项,华录集团拟整合进入中国电科,该方案尚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上述重组事宜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华夏幸福:与华润置地就南京大校场项目限高问题尚在沟通。 中海宏洋地产:“23宏洋02”实际发行规模12亿元,23宏洋03”取消发行。 世茂集团:已将重组方案草案发送至美元债债权人小组顾问。 北京首旅集团:被采取监管措施,与首旅酒店已就资产注入工作进展进行沟通。 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公司拟转让持有的重庆市教育融资担保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和重庆渝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66.66%的股权。本次交易拟通过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竞价方式公开转让,无特定交易对方。 信达地产:拟为合肥信彤不超8.4亿元融资提供担保。 中信国安:子公司拟出售上海7处房产 挂牌价格合计不低于2.14亿元。 中国恒大:公司在港交所公告称,于2023年4月3日,公司与债权人特别小组的成员(其分别持有现有恒大和现有景程票据的未偿还本金总额超过20%及35%)签订了(其中包括)三份重组支持协议,即“A组重组支持协议”、“景程重组支持协议”和“天基重组支持协议”,据此各方同意合作以促进拟议重组的实施。 易居企业控股:公司4月3日公布境外债重组计划,主要包括现金支付、以股抵债两部分内容。针对2022年到期优先票据、2023年到期优先票据和可转换票据三笔境外债务,易居拿出了最大的化债诚意。不仅拟通过股东供股方式筹集4.8亿元港币,现金支付债权人的一部分本金和利息收益,并承诺大股东包销。易居还把最核心的两块资产的65%股权置出,即房地产数据与咨询服务业务克而瑞及在线房地产营销服务业务天猫好房和乐居。 (三)可转债 1. 权益及转债指数 【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4月3日,权益市场主要指数小幅高开后震荡上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盘分别收涨0.72%、1.39%和1.70%,上证指数逼近3300点,两市合计成交额高达12530亿。当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多数上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概念继续发力,带动计算机(4.50%)、传媒(4.42%)、通信(3.31%)等行业领涨市场,券商、地产、军工等板块也纷纷走强;当日仅医药生物走弱收跌1.07%,食品饮料、汽车、公用事业、纺织服饰等跌幅不超过1%。 【转债市场指数单边上行】4月3日,转债市场主要指数平开后单边上行,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上涨0.53%、0.50%、0.62%。当日转债市场成交额494.8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7.96亿元。当日,转债市场多数个券上涨,477只个券中378只上涨,96只下跌,3只持平。个券表现上,当日多只个券涨势强劲,其中测绘转债上涨13.84%,华统转债、花王转债、合力转债、万兴转债、嘉泽转债涨超5%;当日搜特转债跌逾4%,科伦转债、全筑转债、嵘泰转债、蓝盾转债、润建转债等跌逾3%,其余多数个券跌幅不足1%。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2. 转债跟踪 今日,水羊转债、超达转债、景23转债开启申购;本周,晓鸣转债拟于4月6日开启申购,建龙转债拟于4月7日上市。 4月3日,晶科能源发行可转债申请获证监会注册批复,奥锐特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约8.12亿元。 4月3日,铁汉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同时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次一交易日起,重新计算触发转股价格修正条款周期;中陆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同时在未来6个月内(即2023年4月4日至2023年10月4日),如再次触发转股价格下修条件,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永东转债公告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 4月3日,嵘泰转债公告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利。 (四)海外债市 1. 美债市场: 4月3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继续下行。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9bp至3.9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5bp至3.43%。 数据来源:iFinD,东方金诚 4月3日,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倒挂幅度收窄4bp至54bp;5/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扩大5bp至12bp。 4月3日,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小幅下行3bp至2.29%。 2. 欧债市场: 4月3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继续下行。其中,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bp至2.24%;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5bp、3bp、4bp和6bp。 数据来源:英为财经,东方金诚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4月3日收盘) 数据来源:Bloomberg,东方金诚整理
lg
...
金融界
2023-04-04
上一页
1
•••
178
179
180
181
182
•••
20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向美国征收“反倾销”关税,究竟怎么回事?
lg
...
中国传一则坏消息!“抛售美国”的导火索找到:股汇债三杀了
lg
...
中国中央政府向全国各地官员发出一份重要通知!彭博: 习近平正推动厉行节约
lg
...
【直击亚市】中国4月成绩单不太好看!穆迪最新举动重燃“抛售美国”,黄金又涨了
lg
...
突发!拜登确诊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特朗普发声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65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