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链游的AI革命:电子游戏 科技发展的隐藏发动机
go
lg
...
到现在还大名鼎鼎的世嘉啊(Sega),
任天堂
啊就开始入场了。1983 年
任天堂
的红白机(FC 游戏机:Famicom)如一股龙卷风,席卷了全球的游戏市场,也给我们这代人带来了最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水管工:玛丽兄弟》。红白机直到 2003 年才停产,总共卖了 6000 多万台。我们东方国所熟悉的小霸王学习机,就是红白机的仿盘。 这里再八卦下,上文说的第一个方向也是乔布斯从 Atari 公司偷师学艺学来的。做了一辈子老板的乔布斯,唯一一份打工的履历就是在 Atari 公司的游戏机团队工作过,他在打工期间了解到了 6502 芯片的强大功能,这才出去创业搞出了个苹果。 在 1980 年代末,世嘉和
任天堂
竞争白热化, 8 位的处理器运算能力不够了,那就搞 16 位的!就这样,在终端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倒逼下,芯片技术研发突飞猛进,谁先搞出来,谁就有钱赚,毕竟这条转化路径已经通了。 所以现在大言不惭的说,在 1980 年代,是电子游戏带动了芯片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应该不为过吧?还有后续
任天堂
的掌机 Game Boy(卖了超过 1 亿台)发展了硬件的适配技术,索尼的 Play Station 推动了光盘和光驱技术。这些都是游戏行业对于科技新技术的重要贡献,游戏行业提供了最大的民用消费场景,而市场需求才是新技术的衣食父母。 02 神奇的英伟达 随着这波 AI 热潮的兴起,英伟达(NVIDIA)的名字频频被媒体报道出来,有过攒机经验的小伙伴们,还有各位挖矿致富的大 V 们,对于英伟达应该不陌生,它是全球最大的显卡厂商。高端的 3 A 游戏需要显卡,挖矿也需要显卡(其实需要的是显卡上的 GPU,GPU 在某方面的计算能力超过 CPU),但是它又和 AI 有什么关系?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下。 电子游戏发展了快五十年,玩家们对于游戏图像和视频的需求越来越高,于是显卡上 GPU 的计算能力就不断地迭代和进化;后来一些外延产业,比如视频捕捉和加密行业发现了 GPU 高计算能力的特点,又给了显卡新的赋能;在 2000 年左右,AI 进入深度学习阶段(具体可以参考本系列长文的第一篇,辛顿创造了一种描述神经网络的方式——深度学习),科学家们发现显卡的计算方式特别适用于神经网络的学习,就是投喂的信息和数据越多,效果越好。据说 OpenAI 的突破,是来源于某一次用了上万张英伟达 GPU A 100 的内部测试,然后就像上帝的金手指一点,一个新世界开始揭开了神秘的一角。 于是乎,显卡成为了 AI 公司成长道路上的必备粮草,大家看看英伟达这二十年的股价,真正起飞是在 2016 年左右,而上一篇文章中大家知道 OpenAI 成立是在 2015 年,英伟达借着 AI 这波大潮完成了逆袭:目前的市值约 6800 亿美元,远超其他的芯片公司英特尔和 AMD,成为了仅次于苹果、微软、谷歌的神奇科技大牛股。 当前为 AI 大模型提供算力的主流 GPU 就是英伟达生产的两个型号:A 100 和 H 100 。一些分析师甚至把 AI 公司所拥有的 A 100 和 H 100 数量作为企业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含英量」,含英量高就像是吃了伟哥,很快就能发达... 这是我诠释的「英伟达」定义,哈哈哈,乱哈拉的啦。 最近连马斯克也宣布了 Twitter 已经采购了大约 1 万张英伟达 GPU。就在所有人都在羡慕英伟达的好运时,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早在 2016 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就向 OpenAI 捐赠了一台 AI 超算机 DGX-1 ,以展示英伟达的 GPU 在 AI 算力上的独特优势,这台特制机器的算力已经可以把 OpenAI 一年的训练时间压缩到了一个月。因此可以看出英伟达也早就在布局 AI 赛道了, 6800 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不会是天上掉馅饼得来的,幕后的战略决策和商业谈判应该很精彩,不是简单的上帝金手指就能诠释的。 那么英伟达到底是怎么来的?为啥它可以从横跨电子游戏,工业视频,加密挖矿和 AI 算力几个行业?我们继续八卦下去: 其实和互联网一样,集成芯片这个东西一开始也是因为军用需求而诞生的,在 1950 年代,美国国防部希望给导弹等武器加个控制单元,能更精准打到目标,于是就找了几个大学实验室悬赏做研究,其中麻省理工的大牛科学家肖克利(肖克利被称为晶体管之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带着一群青年才俊就搞出了芯片这个概念。 肖克利早就功成名就了,搞出了点成绩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天天出去 AMA,享受着鲜花和掌声,对外说「项目方在做事」,其实一直花的是投资人美国国防部的钱。但是他手下的青年才俊们是真的想做事实现暴富梦啊,他们一直要求要加大研发,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这样才能突破到大大的民用领域挖啊挖啊挖,赚大大的钱,但是肖克利就是压着不让干。 后来肖克利实验室就出来了八个青年人裸辞,新成立了一个公司叫仙童(Fairchild),号称「仙童八叛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定义了摩尔定律的摩尔。 八个人的盟约也特别梦幻,拿了一张美元签署了大家的名字,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老肖你不要再给我们画大饼了!老子们要的是绿油油的钞票! 其实在科技发展史上,这种团伙作战经常能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从早期的仙童八叛将带动了芯片革命,到 2000 年初的 Paypal 黑帮(成员创立了特斯拉,领英,Youtube 等公司)发起了互联网革命,再到上一篇我们提到的 2015 年 OpenAI 的创立团伙。 说回仙童,这个公司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第一,在科技上它定义半导体行业,整个研发思路转向了以以硅为材料,可以批量生产集成电路; 第二,它定义了「风险投资+孵化公司」的商业模式。仙童八叛将是先找了华尔街的风险投资业之父亚瑟·洛克(Arthur Rock)做 FA,介绍了金主爸爸谢尔曼·费尔柴尔德 (Sherman Fairchild),仙童公司的名字就来自于金主爸爸的名字。这样跪舔是有效果的,这位谢尔曼·费尔柴尔德大有来头,是 IBM 最大的个人股东,仙童成立后的第一笔订单就是来自 IBM 公司。从此这类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大行其道,一直流行到今天,即投资人不是光给钱,而要介入到公司管理和运营当中,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创业者成功,简而言之,需要更深度的绑定(这也是 W Labs 正在做的事儿啊,哈哈哈)。 第三,推动了硅谷的出现。仙童慢慢成了半导体行业的黄埔军校,仙童八叛将和金主费尔柴尔德合作几年后,后面条件没谈好,也纷纷出来单干了,还带动了其他一批同事出来。大家都新成立了公司,在仙童办公室周围分散办公,这个区域就成了现在的硅谷,这些新公司中就有英特尔和 AMD。从仙童出走的年轻人共创立了 100 多家半导体公司,仙童真的成为了神仙孵化器。 说回到英伟达,仙童出来的人创立了 AMD,而英伟达的老大黄仁勋就是 AMD 的工程师,后来出来创业做了英伟达。这些公司和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黄仁勋和 AMD 现在的话事人苏姿丰还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英伟达创立的思路就是:你们 Intel 和 AMD 去 PK CPU 吧,我专门做 GPU。反正电脑游戏越做越精良,传统 CPU 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吃力,我就专门把图形处理这一块分离出来做一个新的芯片,定义成 GPU,装在显卡上,这在当时还是蓝海。 早期游戏行业贡献了英伟达 100% 的收入,黄仁勋赚到钱后疯狂加大研发力度,把 GPU 拓展到工业等领域,这几年又搞了 AI,始终保持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这点打法和华为很像:研发先行,市场紧跟。图形处理这个细分行业现在越来越吃香,除了 AI,连战场上的无人机都用了 GPU 做图形识别处理。 所以拿英伟达为案例,游戏作为最吃资源的软件,反向倒逼了硬件性能的进步,同时游戏是最好的链接 B 端和 C 端的产业,用户们是愿意为了玩游戏时的爽点去买单的。 至此,再次成功点题,游戏就是这半个世纪以来科技进步的幕后推手啊。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19
链游的AI革命(三)电子游戏 科技发展的隐藏发动机
go
lg
...
到现在还大名鼎鼎的世嘉啊(Sega),
任天堂
啊就开始入场了。1983 年
任天堂
的红白机(FC 游戏机:Famicom)如一股龙卷风,席卷了全球的游戏市场,也给我们这代人带来了最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水管工:玛丽兄弟》。红白机直到 2003 年才停产,总共卖了 6000 多万台。我们东方国所熟悉的小霸王学习机,就是红白机的仿盘。 这里再八卦下,上文说的第一个方向也是乔布斯从 Atari 公司偷师学艺学来的。做了一辈子老板的乔布斯,唯一一份打工的履历就是在 Atari 公司的游戏机团队工作过,他在打工期间了解到了 6502 芯片的强大功能,这才出去创业搞出了个苹果。 在 1980 年代末,世嘉和
任天堂
竞争白热化, 8 位的处理器运算能力不够了,那就搞 16 位的!就这样,在终端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倒逼下,芯片技术研发突飞猛进,谁先搞出来,谁就有钱赚,毕竟这条转化路径已经通了。 所以现在大言不惭的说,在 1980 年代,是电子游戏带动了芯片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应该不为过吧?还有后续
任天堂
的掌机 Game Boy(卖了超过 1 亿台)发展了硬件的适配技术,索尼的 Play Station 推动了光盘和光驱技术。这些都是游戏行业对于科技新技术的重要贡献,游戏行业提供了最大的民用消费场景,而市场需求才是新技术的衣食父母。 02 神奇的英伟达 随着这波 AI 热潮的兴起,英伟达(NVIDIA)的名字频频被媒体报道出来,有过攒机经验的小伙伴们,还有各位挖矿致富的大 V 们,对于英伟达应该不陌生,它是全球最大的显卡厂商。高端的 3 A 游戏需要显卡,挖矿也需要显卡(其实需要的是显卡上的 GPU,GPU 在某方面的计算能力超过 CPU),但是它又和 AI 有什么关系?我们就来简单梳理下。 电子游戏发展了快五十年,玩家们对于游戏图像和视频的需求越来越高,于是显卡上 GPU 的计算能力就不断地迭代和进化;后来一些外延产业,比如视频捕捉和加密行业发现了 GPU 高计算能力的特点,又给了显卡新的赋能;在 2000 年左右,AI 进入深度学习阶段(具体可以参考本系列长文的第一篇,辛顿创造了一种描述神经网络的方式——深度学习),科学家们发现显卡的计算方式特别适用于神经网络的学习,就是投喂的信息和数据越多,效果越好。据说 OpenAI 的突破,是来源于某一次用了上万张英伟达 GPU A 100 的内部测试,然后就像上帝的金手指一点,一个新世界开始揭开了神秘的一角。 于是乎,显卡成为了 AI 公司成长道路上的必备粮草,大家看看英伟达这二十年的股价,真正起飞是在 2016 年左右,而上一篇文章中大家知道 OpenAI 成立是在 2015 年,英伟达借着 AI 这波大潮完成了逆袭:目前的市值约 6800 亿美元,远超其他的芯片公司英特尔和 AMD,成为了仅次于苹果、微软、谷歌的神奇科技大牛股。 当前为 AI 大模型提供算力的主流 GPU 就是英伟达生产的两个型号:A 100 和 H 100 。一些分析师甚至把 AI 公司所拥有的 A 100 和 H 100 数量作为企业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含英量」,含英量高就像是吃了伟哥,很快就能发达... 这是我诠释的「英伟达」定义,哈哈哈,乱哈拉的啦。 最近连马斯克也宣布了 Twitter 已经采购了大约 1 万张英伟达 GPU。就在所有人都在羡慕英伟达的好运时,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早在 2016 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就向 OpenAI 捐赠了一台 AI 超算机 DGX-1 ,以展示英伟达的 GPU 在 AI 算力上的独特优势,这台特制机器的算力已经可以把 OpenAI 一年的训练时间压缩到了一个月。因此可以看出英伟达也早就在布局 AI 赛道了, 6800 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不会是天上掉馅饼得来的,幕后的战略决策和商业谈判应该很精彩,不是简单的上帝金手指就能诠释的。 那么英伟达到底是怎么来的?为啥它可以从横跨电子游戏,工业视频,加密挖矿和 AI 算力几个行业?我们继续八卦下去: 其实和互联网一样,集成芯片这个东西一开始也是因为军用需求而诞生的,在 1950 年代,美国国防部希望给导弹等武器加个控制单元,能更精准打到目标,于是就找了几个大学实验室悬赏做研究,其中麻省理工的大牛科学家肖克利(肖克利被称为晶体管之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带着一群青年才俊就搞出了芯片这个概念。 肖克利早就功成名就了,搞出了点成绩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天天出去 AMA,享受着鲜花和掌声,对外说「项目方在做事」,其实一直花的是投资人美国国防部的钱。但是他手下的青年才俊们是真的想做事实现暴富梦啊,他们一直要求要加大研发,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这样才能突破到大大的民用领域挖啊挖啊挖,赚大大的钱,但是肖克利就是压着不让干。 后来肖克利实验室就出来了八个青年人裸辞,新成立了一个公司叫仙童(Fairchild),号称「仙童八叛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定义了摩尔定律的摩尔。 八个人的盟约也特别梦幻,拿了一张美元签署了大家的名字,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老肖你不要再给我们画大饼了!老子们要的是绿油油的钞票! 其实在科技发展史上,这种团伙作战经常能带来颠覆性的革命,从早期的仙童八叛将带动了芯片革命,到 2000 年初的 Paypal 黑帮(成员创立了特斯拉,领英,Youtube 等公司)发起了互联网革命,再到上一篇我们提到的 2015 年 OpenAI 的创立团伙。 说回仙童,这个公司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第一,在科技上它定义半导体行业,整个研发思路转向了以以硅为材料,可以批量生产集成电路; 第二,它定义了「风险投资+孵化公司」的商业模式。仙童八叛将是先找了华尔街的风险投资业之父亚瑟·洛克(Arthur Rock)做 FA,介绍了金主爸爸谢尔曼·费尔柴尔德 (Sherman Fairchild),仙童公司的名字就来自于金主爸爸的名字。这样跪舔是有效果的,这位谢尔曼·费尔柴尔德大有来头,是 IBM 最大的个人股东,仙童成立后的第一笔订单就是来自 IBM 公司。从此这类风险投资的商业模式大行其道,一直流行到今天,即投资人不是光给钱,而要介入到公司管理和运营当中,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创业者成功,简而言之,需要更深度的绑定(这也是 W Labs 正在做的事儿啊,哈哈哈)。 第三,推动了硅谷的出现。仙童慢慢成了半导体行业的黄埔军校,仙童八叛将和金主费尔柴尔德合作几年后,后面条件没谈好,也纷纷出来单干了,还带动了其他一批同事出来。大家都新成立了公司,在仙童办公室周围分散办公,这个区域就成了现在的硅谷,这些新公司中就有英特尔和 AMD。从仙童出走的年轻人共创立了 100 多家半导体公司,仙童真的成为了神仙孵化器。 说回到英伟达,仙童出来的人创立了 AMD,而英伟达的老大黄仁勋就是 AMD 的工程师,后来出来创业做了英伟达。这些公司和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黄仁勋和 AMD 现在的话事人苏姿丰还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英伟达创立的思路就是:你们 Intel 和 AMD 去 PK CPU 吧,我专门做 GPU。反正电脑游戏越做越精良,传统 CPU 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吃力,我就专门把图形处理这一块分离出来做一个新的芯片,定义成 GPU,装在显卡上,这在当时还是蓝海。 早期游戏行业贡献了英伟达 100% 的收入,黄仁勋赚到钱后疯狂加大研发力度,把 GPU 拓展到工业等领域,这几年又搞了 AI,始终保持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这点打法和华为很像:研发先行,市场紧跟。图形处理这个细分行业现在越来越吃香,除了 AI,连战场上的无人机都用了 GPU 做图形识别处理。 所以拿英伟达为案例,游戏作为最吃资源的软件,反向倒逼了硬件性能的进步,同时游戏是最好的链接 B 端和 C 端的产业,用户们是愿意为了玩游戏时的爽点去买单的。 至此,再次成功点题,游戏就是这半个世纪以来科技进步的幕后推手啊。 未完待续。本系列由 W Labs「AI 链游研究小组」集体创作,感谢小组成员瓜哥、嘉然、包包、Brian、小飞、华哥的努力付出!本篇主笔为瓜哥。 欢迎转载,原创不易,泪求注明”瓜田实验室 W Labs”出品瓜田实验室 Website:http://www.wlabsdao.com/瓜田实验室 Discord:https://discord.gg/wggdao瓜田实验室推特:https://twitter.com/GuaTianGuaTian瓜田实验室深度研究长文 Mirror:https://mirror.xyz/iamwgg.eth瓜田实验室 Medium:https://guatianwgg.medium.com/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18
AI 如何重塑 NFT 和数字艺术?
go
lg
...
们想用玩家喜爱的角色打造‘Web3 的
任天堂
’。” 该公司最近筹集了 4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 Galaxy Interactive 和 Republic Crypto 以及许多其他投资者投资。Mirror World 计划利用本轮融资加速推出其前三款游戏——ARPG(动作角色扮演游戏)、PvP 竞技场(玩家对战)和 SLG(模拟游戏)。Mirror World 的整体 NFT 交易量徘徊在179.75 ETH,自 2022 年以来一直难以扩展。Mirror World 目前正在与 Republic Crypto 的经济团队合作,围绕三款游戏的玩法来设计代币经济学和 DAO。目标是为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同时促进更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框架良好”的经济体系。最终成为一个开放、自主、可持续和资产可互操作的游戏世界。 Altered State Machine (ASM) 正在开创一种新的 AI 所有权模型,其去中心化协议允许用户拥有、训练和交易由 AI 驱动的“大脑”NFT,这些 NFT 可被作用 Web3 游戏和元宇宙的虚拟化身。FIFA 最近推出了其“世界杯 AI 联赛”的测试版,这是一款由 ASM 提供支持的手机战略游戏,利用 AI 来创建其角色和游戏组件。ASM在 2022 年从 TCG、Coinbase Ventures、WMG、6th Man Ventures、Delphi Digital、Outlier Ventures 和 Flamingo DAO 等顶级投资者那里筹集了11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虽然在 NFT 领域采用 AI 驱动的项目和用例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目前的应用,为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AI 生成内容平台、去中心化的 AI 协议、社区驱动的艺术品拍卖和可互操作的游戏资产,每一个都为数字艺术和游戏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虽然目前一些人对 AI 艺术的批评可能是基于恐惧,但围绕这些工具的创造和使用存在道德问题。AI 和 NFT 的融合引发了关于创意输出的所有权、剽窃的可能性以及 AI 生成内容的操纵的问题。最近针对 Stability AI 和 Midjourney 等公司在其算法训练过程中涉嫌侵犯版权的指控只会加剧人们的担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和更广泛的社区之间的合作,制定道德准则,以在创新和问责制之间取得平衡。 随着 AI 和 NFT 的不断融合,它们无疑将重塑数字艺术、游戏等领域,开辟新的可能性并激发人们进一步探索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 Web3 世界。 风险提示: 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13
大温商场全在彻夜排队,华人直接排出商场?!这是咋了?
go
lg
...
ogTo) 没错,今天(5月12日)是
任天堂
《塞尔达·王国之泪》Switch游戏实体版发售的日子。它的前作《塞尔达·旷野之息》发售了六年,在全球销量超3000万份,火爆程度一直不减。这次发售的《王国之泪》就相当于是第一部的前传。 为了能拿到游戏特典、纪念品,不少朋友都选择了彻夜排队购买《王国之泪》。这么火的游戏长这样: (图片来源:Twitter) 实体游戏值得珍藏,附送的游戏特典也数量有限,这激发了不少人的斗志:早买早享受,一定第一时间拿到! 最夸张的还要数下图这位来自美国的小哥。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拿到游戏,他无视游戏店“预约提货的朋友请不要提前一小时以上排队”的通知,生生在门口守候了72小时。 啊……不要低估任何一个宅的毅力和热爱。 (图片来源:Twitter) 还不只是北美,在小红书等国内社交媒体上,“突然多了一大批为塞尔达请假的人”词条瞬间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小红书) 不少网友为了玩塞尔达,花样百出找请假理由专心打游戏: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种万人空巷的场景近几年还是第一回见,真是开了眼了。不知道昨天彻夜排队的大温人中,有没有你一个呢?
lg
...
加拿大乐活网
1评论
2023-05-13
任天堂
回应新一代Switch消息:一直在推进新硬件的开发,细节无可奉告
go
lg
...
虽然
任天堂
官方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与新主机有关的消息,但这并不影响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知情人士放出相关内容。这一次,我们等来了官方的回应。5月9日,
任天堂
公布财报后的电话会上,
任天堂
现任社长谷川俊太郎终于对新机相关的话题做出了回应。会上,古川社长表示:我们一直都在推进新硬件的开发,但相关细节目前仍然无可奉告。” 从这一回应,以及此前古川承认发售已经七年的Switch难以在销量上保持此前的增长趋势来看,
任天堂
内部无疑已经意识到了开发新机型的必要性。不过,古川社长也明确表示,
任天堂
2023财年的年度计划中不包括新硬件或硬件升级。因此,至少在2024年4月前,我们将不会看到任何官方放出的,与新一代Switch或其他
任天堂
次世代主机的相关消息。 从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31日的整个财年,
任天堂
收入为1.6万亿日元,同比下降5.5%。净利润为4327亿日元,同比下降9%。
任天堂
称,上财年Switch销量为1797万部,同比下降22%。预计截至明年3月底的本财年销量将进一步下降,至1500万部。该公司还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Switch的全球累计销量达到1.2562亿部。 据CNBC报道,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索尼公布了截至3月31日年度的历史最高利润。该公司售出了创纪录的1910万台PS5。PS5发售才两年多,因此仍处于起步阶段。
lg
...
金融界
2023-05-10
北美票房:超级马里奥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
go
lg
...
轻松问鼎北美周末票房四连冠。这部改编自
任天堂
经典游戏的动画片已在北美地区累计收获约4.9亿美元;加上海外市场,目前总票房超过10.22亿美元。
lg
...
金融界
2023-05-01
游戏ETF(516010)盘中价格再创新高,年初至今涨近100%
go
lg
...
得了版号。其中大多是手游,但也包括两款
任天堂
游戏。参考2013年、2019年TMT细分行业指数涨跌幅和估值修复程度来看,当前无论是指数或估值平均上涨幅度,还是涨幅最大的主线行业的上涨幅度皆未达到2013年、2019年的全年水平。但是短期来看,成交热度处于历史高位,需要警惕获利了结的风险。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6
游戏ETF新高,警惕获利了结风险
go
lg
...
得了版号。其中大多是手游,但也包括两款
任天堂
游戏。 出口方面,从3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来看,根据SensorTower商店情报平台显示,2023年3月共41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19.3亿美元,占本期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37.1%。 参考过去三轮新兴产业的崛起趋势以及细分领域空间增速来看,当前AI主导的产业趋势类似于2010-2015年的互联网产业周期,TMT相关产业有望从多点开花逐步发展至AI的全面渗透。 参考2013年、2019年TMT细分行业指数涨跌幅和估值修复程度来看,当前无论是指数或估值平均上涨幅度,还是涨幅最大的主线行业的上涨幅度皆未达到2013年、2019年的全年水平。但是短期来看,成交热度处于历史高位,需要警惕获利了结的风险。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4-26
微软准备完成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 有望于本周获得CMA批准
go
lg
...
了令人惊讶的进展,微软承诺让包括索尼和
任天堂
在内的竞争对手获得《使命召唤》视频游戏特许经营权。 英国公平竞争及市场管理局(CMA)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只关注云计算领域的竞争问题,不再担心微软在与索尼的PlayStation竞争的游戏机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消息人士称,CMA预计将在本周批准该项交易,微软希望欧盟委员会将在下个月作出最终批准。
lg
...
金融界
2023-04-26
Meta和Pico加速垒墙
go
lg
...
游戏,但“后劲”不足。 据未来智库按照
任天堂
官网统计,Oculus Quest 2上线后的9个月内上线的VR内容数量多于Switch同期,但此后逐渐分化。Swich的游戏内容爆发增长,而Oculus Quest 2的内容数量则为稳定低速增长。 National Research Group一项覆盖2500名18~64岁美国消费者的调研则显示,消费者对VR设备不满的首要原因正是内容选择不够丰富。 在VR设备刚开始冒头的阶段,虽然大家的操作系统说到底都是基于安卓开发,但是行业缺少统一的接口标准,导致开发者很难在不同平台间做内容的移植。 这也就造成了VR内容的高度碎片化,本就不多的VR内容东一个西一个,散落在不同平台。 这种情况一直到2016年OpenXR标准的推出才有所好转。在这一方面,Pico的脚步有点慢。 今年2月,Pico才宣布全面支持OpenXR标准,这也是其如今以补贴从Meta那里吸引开发者的前提条件。在Pico宣布这个消息之时,Meta Quest 2、Oculus PC平台、Steam VR、HET Vive Cosmos和Microsoft HoloLens 2都已经符合该标准。 一方面,相对统一的行业标准帮助VR行业吸引了更多内容开发者,VR设备厂商们能走到如今这么远,去碎片化功不可没。 但另一方面,焦虑的VR厂商们又在以独占内容的方式,反过重新形成VR行业的碎片化。 Meta一直有独占的VR内容,如颇具人气的《节奏光剑》。此外,Meta本身就在VR的路上买买买,光是Meta旗下专注VR/元宇宙内容开发的工作室数量就达到了10家。 仅Pico从去年底开始公布的独占游戏就有多款,如育碧音游的《舞力全开VR版》,以及末日求生体验游戏《Survival Nation》等,《废墟法师》则会在国内独占一年。 对于正在激战的VR设备厂商来说,独占的优质内容自然是吸引用户的好工具,但对于用户来说,VR设备这个“终端设备”的内容丰富度并不会因此变多,依然可以成为购买时望而却步的原因。 独占的优势在游戏设备上多见,也有效,
任天堂
、微软、索尼无不有自家的金牌独占游戏。 尤其是在苹果加入占据的未来,高垒城墙短期内是Meta、Pico必要的选择。但对于“下一代智能终端”而言,终究不是终极方案。 如今VR一体机的竞争,和早期的智能手机之争颇有些类似。 2007年,谷歌已经收购了安卓,并且计划以一部手机G1打开局面。彼时手机厂商各自为政,都不愿多看一眼这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微软、黑莓、诺基亚无不如此。 然后苹果智能手机来了,赶在G1之前惊艳了世人。这个游戏变革者彻底打破了过去智能厂商们形成的格局,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拥抱安卓系统,只有后者能与苹果iOS相媲美。 某个手机操作系统独占的应用,放在今天听起来有点奇怪,但一直到2012年,iOS独占的应用依然不少:Instapaper、Instagram、Flipboard等知名应用都只有苹果手机用户可以享玩。那一年Instagram上架安卓,掀起安卓用户在Twitter上的一场狂欢,大家都在同步Instagram的照片。 “开放”是安卓的杀手锏,也牢牢刻在了经历过智能手机发展的这代人的脑海里。 时至今日,小白玩家也许会满足于VR一体机的内容,但稍有深入的玩家大多会关心产品是否支持“Steam串流”。 目前Oculus和Quest均支持Steam VR串流,后者已经拥有超过6000款游戏。用户也一直渴望有更多选择,在网上有不少视频教人如何“破解”某个平台的独占应用。 早在2016年,就有人对VR厂商独占应用的方式表示不满。 那一年,已经被Meta收入囊中的Oculus向《英雄萨姆》游戏系列的新作伸出橄榄枝,希望可以抢个首发并且独占此内容一段时间。 游戏开发公司Valve的总裁“G胖”(Gabe Newell)不但拒绝了这个提议,还表示“我们认为对于客户、开发者以及对长远利益来看,独家不是什么好事”。 Valve既是HTC Vive的合作开发公司,也是最大的PC游戏分发平台Steam的所有者。于是VR行业掀起了“开放或封闭”的争论,HCT和Valve站开放,而Oculus和PC VR等玩家则推崇独占。 彼时Oculus VR全球工作室负责人杰森·罗宾(Jason Rubin)Definitely为独占的方式辩解:“只有在完美的世界里,内容才会免费,才会向所有人开放。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完美,制造东西是需要金钱的,企业的决策需要由各方共同决定,这样一来产品才会出现在某个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 早期,微软也曾有统一VR/AR操作系统的野心,在2016年发布了开放的Windows Holographic(全息)平台,鼓励其他VR/AR头显使用该平台。但最后微软还是将重心转向了其他领域,这个计划沉没已久。 而谷歌则在2019年叫停了Daydream计划,这个专为安卓系统开发的移动VR平台夭折,改变VR行业的“白日梦”做了三年就醒了。 VR行业尚未成熟,统一的操作系统开发难度颇大,实际上,就连摆脱谷歌的安卓开发独立的操作系统都是一件Meta还没做成的事。 去年初,Meta被传出停止独立系统研发,核心人物马克·卢科夫斯基离开。Meta火速否认了这个消息,称“既没有终止也没有缩小我们的操作系统业务”。 不过,卢科夫斯基确实离开了,而且加入了谷歌,后者正在开发AR操作系统。 去年底,Meta头显VR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SideQuest也“叛变”了,宣布支持Pico头显,而在那之前不久,谷歌向其投资了1200万美元。 “下一代智能终端”的世界,充满着变数,头部玩家想要做更大做更强,成为霸主,而以其他方式“一统天下”的野心玩家也大有人在。 封闭的生态若落得下风,会造成什么局面,我们都知道了:就像黑莓、诺基亚、微软手机那样,慢慢失去开发者的兴趣,变成没有生机的一潭死水。 尚未能筑起“生态高墙”的Meta和Pico正在使劲垒墙,而苹果即将入场。这“高墙”要垒多高才能高枕无忧?VR行业也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分久必合”吗?谁也说不准。 来源:元宇宙之心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22
上一页
1
•••
18
19
20
21
22
•••
2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宣布: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这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协议”
lg
...
特朗普要求欧盟再让步!黄金3400冲高回落,技术面释放关键信号
lg
...
8月1日逼近:小心特朗普再下最后通牒!美联储再遭批评,财报大戏开幕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不会真的越过红线!关税传一连串消息,科技巨头财报逼近
lg
...
中美重大重磅!特朗普可能很快前往中国与习近平会面 以缓解中美紧张局势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