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的报道说,从一名女子在购物中心挥舞殖民时代的旗帜,到面包店员工出售印有抗议标志的蛋糕——几十名香港人因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律,被一名男子举报给警方。

“我们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观察,看是否有任何可疑行为可能触犯国家安全法,”前银行家邓德成告诉BBC国际频道。“如果我们发现这些事情,就会去报警。”
28年前,英国将香港移交给中国时,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保障这座城市的权利和自由50年。但北京在2019年香港大规模民主抗议活动一年后强行实施国家安全法,引发对言论和新闻自由遭到扼杀的批评,也引发了新的告密文化。
这部法律将“分裂国家”(企图脱离中国)、“颠覆国家政权”(破坏政府权力或权威)和勾结外国势力等行为定为犯罪。
去年通过的另一部安全法律《基本法》第23条,进一步收紧了限制。
在新法律和频繁逮捕的背景下,媒体很少报道香港亲中“爱国者”的情况——包括如今掌控和监督城市的执政者,以及公开支持他们的普通市民。但BBC花了数周时间采访现年60岁的邓德成,这个自称“爱国者”的知名人物。
他和他的志愿者们会截取社交媒体上的活动或评论截图,凡是他们认为可能违反国家安全法的内容。
他还设立了公众举报热线,并鼓励自己的网络粉丝提供身边人的信息。他表示,自己和追随者已经向当局举报了近100名个人和组织。
“举报有没有效果?如果没有效果我们也不会做,”邓德成说。“很多人已经被警方立案……其中一些甚至被判入狱。”
邓德成表示,他本人并没有调查所谓的违法者,只是报告他认为值得关注的事件,称这是“正当的社区与警方合作”。
邓德成并非唯一从事这种监视活动的所谓爱国者。
香港当局也设立了自己的国家安全热线。据香港保安局告诉BBC,从2020年11月至今年2月,这条热线共收到89万次举报。
对于那些被举报的人,压力可能是持续的。
自2020年国家安全法实施以来,截至今年2月,已有300多人因违反国家安全法被捕。估计有30万或更多香港人近年来永久离开了这座城市。
独立书店老板Pong Yat-ming表示,他的书店举办公开讲座,常常接到政府部门的突击检查,理由是“匿名投诉”,在短短15天内曾被检查10次。
从1990年代起就参与香港民主运动的政治学者和大学讲师陈家洛笑说,现在的他“有点像个带辐射的人”。
他说,因为自己敢于直言,现在有些朋友、学生和同事开始疏远他,“但我绝不会责怪这些受害者。问题在于这个体制。”
对此,香港政府回应称,“十分重视维护学术自由和院校自主”。但同时指出,学术机构“有责任确保其运作符合法律,并符合社会整体利益”。
邓德成说,举报他人是出于对香港的热爱。他表示,自己的中国观念是在年轻时,也就是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时期形成的。
“殖民政策其实并不怎样,”他说,“最好的机会总是留给英国人,我们这些本地人根本没什么机会。”
像他这一代人中的许多人一样,他曾渴望香港能回归中国、摆脱殖民统治。
但他说,当时许多香港人更关心生计,而不是权利。
“民主和自由,这些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我们其实并不真正理解。”他说。
他说,普通市民不应过于卷入政治。他之所以参与政治,是希望在2019年动荡之后,为香港社会恢复他所谓的“平衡”。
他说,他是在为“不支持香港独立、也不支持抗议带来的混乱”的“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但也有香港人认为,集会和示威是香港长期以来的传统,是如今这个没有完全民主选举制度的城市中,表达公众意见的少数方式之一。
“我们不再是一个抗议之城,”专攻东欧政治的陈家洛说,“那我们现在是什么?我也还没找到答案。”
他说,爱国主义本身并非负面概念。
他认为,这是“一种价值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美德”,但应当允许市民保持“批判性的距离”——这是现在香港所缺失的。
2021年,香港推进选举制度改革,规定只有“爱国者”、即“宣誓效忠中国共产党”的人,才能担任政府或立法会(即香港议会)中的重要职位。
对此,香港的中国问题评论员、前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认为,立法会运作变得困难。
“公众认为很多所谓的爱国者其实只是‘嘴上革命家’或政治机会主义者——他们根本不代表人民。”他说。“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荒谬的政策仍能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没有人制衡,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监督。”
即使是爱国者邓德成也表示,他希望现行体制受到挑战。
“我不想看到每一项政策都以90%的票数通过,”他对BBC说。
他说,国家安全法有被滥用的风险,比如“有人说‘你不同意我的观点,我就说你违反了国家安全法’。”
“我不同意这种做法。”邓德成说。
香港政府表示:“改善后的立法会已清除那些试图阻碍甚至瘫痪政府运作、而并非打算进行建设性对话、代表所有香港人利益的激进分子。”
邓德成说,目前已经停止举报他人。他认为,香港已经恢复了平衡与稳定。
大规模抗议的数量已经降至为零。
陈家洛说,在学术界,对监视的恐惧——以及担心一旦触犯法律生活可能发生的变化——让自我审查和审查“成了日常状态”。
支持民主的政党已经不再出现在立法会中,许多也已解散,包括曾是最具影响力的香港民主党。
邓德成如今把目光投向海外。
“现在香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我就问自己——我是不是该看看还能如何继续为社会和国家服务?”他说。“对我这样一个非政治人物和平民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他目前作为多个亲北京非营利组织之一的代表,定期前往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在各类会议上发言,表达中国关于香港、人权等议题的立场。
他还在瑞士筹建一家媒体公司,并申请记者身份。
在香港的陈家洛则表示,他的未来悬而未决。
“我三分之一的朋友和学生已经流亡,三分之一入狱,而我……就像卡在中间。”他说。“今天我还能自由地和你说话……没人能向我保证我可以一辈子这样说下去。”
在给BBC的书面回应中,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国家安全是每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固有权利。相关法律“只针对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和组织,同时保障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