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美国政府实现270亿美元财政盈余,创下自2017年以来首次6月盈余。然而,本财年累计财政赤字仍高达1.34万亿美元,且国债利息支出激增至7490亿美元,对财政构成严峻挑战。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政策大幅提升财政收入,但持续的赤字压力和白宫与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的分歧,正为美股、港股及全球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本文将深入分析美国财政状况、关税政策的影响及对投资者的启示。
导读目录
6月财政盈余的背后原因
美国财政部7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政府实现270亿美元财政盈余,与5月3160亿美元赤字形成鲜明对比。这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在6月录得盈余,主要得益于财政收入的显著增长。6月政府总收入同比增长13%,其中海关关税收入从5月的230亿美元增至270亿美元,同比暴增301%。同时,政府支出同比下降7%,进一步促成盈余。
本财年迄今(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财政收入增长7%,支出增长6%。然而,若剔除日历调整因素,6月实际赤字仍为700亿美元,显示盈余的可持续性存疑。财政部长 Janet Yellen 表示,关税收入的激增为政府提供了重要支持,但累计赤字和国债利息支出的压力仍不可忽视。
关税收入激增与特朗普政策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起对进口商品实施全面10%关税,并对加拿大(35%)、巴西(50%)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推动关税收入在本财年达到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86%,创历史新高。财政部长 Janet Yellen 预测,2025年底关税收入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特朗普近期威胁进一步扩大关税范围,包括对欧盟征收15%-20%关税,并重申对加拿大商品的35%关税(部分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可豁免)。这些政策旨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并保护国内制造业,但也引发了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例如,加拿大原计划将对美钢铝关税从25%提高至50%,但因谈判期限延长至8月1日而暂缓实施。
指标 | 6月数据 | 同比变化 | 本财年累计 |
---|---|---|---|
财政收支 | 盈余270亿美元 | 5月赤字3160亿美元 | 赤字1.34万亿美元 |
关税收入 | 270亿美元 | 增长301% | 1130亿美元(增长86%) |
国债利息支出 | 840亿美元 | 增长12% | 7490亿美元 |
财政赤字与国债利息压力的挑战
尽管6月财政盈余令人振奋,但本财年累计赤字仍高达1.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特朗普的“大漂亮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增加约3.4万亿美元的债务。当前美国国债规模已达36万亿美元,6月净利息支出为840亿美元,仅次于社会保障支出,成为第二大财政支出项目。本财年国债利息支出累计达7490亿美元,预计全财年将突破1.2万亿美元。
高企的国债收益率加剧了财政压力。当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维持在4.2%左右,相较2022年的低点显著上升。持续的高利率环境使得债务融资成本不断攀升,限制了政府在基础设施、医疗等领域的支出能力。特朗普多次敦促美联储降息以缓解债务压力,但美联储对通胀风险的担忧使其保持谨慎。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白宫分歧
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降低利率,以减轻联邦债务的融资负担。然而,美联储主席 Jerome Powell 强调,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特别是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根据波士顿联储的分析,全面10%关税可能使核心PCE通胀率上升0.5个百分点,而对加拿大和巴西的高关税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推迟降息至2025年9月,维持当前4.25%-4.5%的利率区间。
白宫与美联储的分歧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美股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变化高度敏感,标普500指数在6月财政数据公布后小幅上涨,但科技股因通胀担忧而承压。港股市场同样受到影响,恒生指数因全球贸易紧张和美元走强而波动加剧。
投资者应对策略
面对财政赤字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采取防御性策略。首先,增持通胀保值国债(TIPS)和黄金,以对冲潜在通胀风险。其次,减少对依赖进口的行业(如汽车、家电)的投资敞口,转向本地化生产较强的行业,如能源和公用事业。港股投资者可关注本地消费和金融板块,以规避全球贸易战影响。长期来看,保持现金储备并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将有助于应对市场波动。
编辑总结
美国6月财政盈余为近年罕见,但累计赤字和国债利息支出的高企显示财政挑战依然严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显著提升了财政收入,但也推高了通胀风险,导致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面临两难。白宫与美联储的分歧、美加贸易谈判的紧张局势以及全球报复性关税的潜在升级,正为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通胀数据(CPI、PCE)、美联储9月会议以及美加谈判进展。短期内,防御性资产配置和多元化投资将是应对复杂环境的关键。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和美国财政政策的调整将深刻影响市场格局,投资者需保持灵活性以抓住机遇。
权威点评
6月财政盈余为特朗普政府提供了政治资本,但高企的国债利息支出和赤字压力将限制财政政策空间。美联储可能因通胀风险推迟降息至2026年。
关税收入的激增短期内缓解了财政压力,但全球贸易战的升级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应警惕滞胀风险。
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的结构性问题难以通过关税收入解决,美联储需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谨慎平衡,降息前景不明。
常见问题解答
问:美国6月财政盈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6月财政盈余达270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关税收入激增(同比增长301%)和政府支出下降7%。海关关税收入从5月的230亿美元增至270亿美元。
问:关税政策对美国财政有何影响? 答:特朗普的10%全面关税及对加拿大、巴西的高关税推动本财年关税收入达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86%,但也增加了通胀风险和贸易战可能性。
问:为何国债利息支出成为财政负担? 答:美国36万亿美元国债的净利息支出本财年已达7490亿美元,6月单月为840亿美元,高企的国债收益率(4.2%)加剧了债务融资成本。
问:美联储为何推迟降息? 答:美联储主席 Powell 担忧关税推高通胀,预计核心PCE通胀率可能上升0.5个百分点,美联储或维持4.25%-4.5%利率至2025年9月。
问:投资者应如何应对当前局势? 答:建议增持通胀保值国债和黄金,减少对汽车等进口依赖行业的投资,关注能源和公用事业板块,同时保持现金储备以应对市场波动。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