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国6月PPI环比持平导致通胀暂缓,服务价格下跌与关税通胀“延迟”引发未来风险关注

2025-07-17 00:10:25
今日美股网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 导读目录美国6月PPI整体表现及数据解读商品价格温和上涨,能源为主要驱动力服务价格环比下跌,通缩压力显著关税通胀滞后传导,企业利润率稳定通胀路径不确定性与未来风险展望美国6月PPI整体表现及数据解读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2.3%,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6月PPI环比持平导致通胀暂缓,服务价格下跌与关税通胀“延迟”引发未来风险关注

导读目录

美国6月PPI整体表现及数据解读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2.3%,低于市场预期的2.5%,为2024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此前数据亦有所上修,5月PPI同比从2.6%上修至2.7%,环比从0.1%上修至0.3%。核心PPI同比涨幅为2.6%,环比亦为零,均低于预期并创数月新低。

商品价格温和上涨,能源为主要驱动力

尽管整体PPI环比零增长,最终需求商品价格上涨0.3%,为2月以来最大涨幅。剔除食品与能源后商品价格同样上涨0.3%,反映价格上涨较为广泛但温和。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6%,食品价格涨0.2%。

具体品类中,汽油、电力、肉类及通讯设备价格上涨明显,但鸡蛋价格暴跌21.8%,塑料和天然气液体等原材料价格下滑,显示商品成本压力在积累,尚未完全传导至下游消费端。

服务价格环比下跌,通缩压力显著

与商品价格的温和反弹形成对比,6月服务价格环比下降0.1%,是PPI总体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旅宿服务价格大幅下跌4.1%,汽车零售、航空客运、存款服务及食品酒类批发价格亦有所回落。唯一上涨的服务项目是投资组合管理费,涨幅2.2%,反映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定价变化。

服务价格的“通缩”效应成功抵消了商品端的价格上涨压力,成为当前通胀温和的重要因素。

关税通胀滞后传导,企业利润率稳定

虽然部分商品的价格已开始受到关税影响,但整体批发商和零售商利润率在6月保持稳定,较5月无明显提升,表明企业仍在吸收成本,暂未将关税压力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这意味着所谓的“关税通胀”暂时被按下“延迟键”,未来可能随着企业信心和消费弹性的变化而逐步释放,成为潜在通胀风险。

通胀路径不确定性与未来风险展望

尽管6月PPI数据体现通胀暂缓,市场仍需警惕通胀滞后传导及不均衡风险。CPI和PPI的数据显示关税效应已部分显现,但服务业价格走弱及企业利润策略拖缓了全面传导。

特别是PPI中的航空票价下降可能对美联储更关注的PCE物价指数产生下拉影响,而投资组合管理费上涨和医疗服务价格稳定则展现冷热不均。

综合来看,预计未来数月将是检验关税通胀是否全面爆发的关键期,美联储短期内可能保持现有利率政策以观望通胀走势。

编辑总结

美国6月PPI环比零增长与服务价格下跌显示当前通胀压力暂时缓解,商品价格温和回升及能源价格推动部分压力仍在积累。企业利润率稳定反映成本传导有限,关税通胀尚未全面爆发,存在被推迟的风险。未来市场需密切关注通胀传导路径的动态变化,尤其是中间需求商品价格及服务业价格的波动,这对货币政策走向及经济复苏均有重要影响。

“6月PPI数据体现通胀压力暂缓,但中间商品需求的回暖提示未来仍存在通胀反弹风险。”
—— Goldman Sachs,2025年7月
“服务价格的下跌有效抵消了商品端的上涨,通胀暂时未显著加剧,这为美联储提供了短期政策灵活性。”
—— Morgan Stanley,2025年7月
“关税通胀的‘延迟传导’现象值得关注,未来几个月将是观察通胀是否重新加速的关键窗口期。”
—— JP Morgan,2025年7月

常见问题解答

问:美国6月PPI环比为何为零?
答:主要是服务价格下跌抵消了商品价格温和上涨,整体环比持平。
问: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什么?
答:能源价格上涨0.6%,汽油、电力等品类价格有所回升。
问:关税通胀为什么被称为“延迟传导”?
答:企业选择吸收成本而非立即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关税通胀压力暂时未完全释放。
问:服务价格下降对通胀有何影响?
答:服务价格下滑带来通缩压力,有效抵消商品价格上涨,缓解整体通胀。
问:未来通胀走势存在哪些不确定性?
答:中间商品需求回暖、企业利润策略变化及消费信心等因素可能导致通胀路径波动。

来源:今日美股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