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外卖补贴异常激烈,科技巨头“烧钱”占位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7月16日再度走强,百度集团、携程集团涨近4%,阿里巴巴、美团、腾讯控股等集体上涨,显示市场情绪持续回暖。
在背后,是一场外卖补贴大战的全面爆发。美团、阿里、京东等巨头持续通过巨额补贴抢占市场。高盛数据显示,仅2024年第二季度三家公司在外卖、电商、即时零售领域的合计投入就已达250亿元。
虽然消费者和商家在短期内均有所获益,但资本市场反应则较为谨慎,尤其是对于高额补贴可持续性的担忧,使得部分投资者倾向于锁定利润,回避不确定性。
资金外出压力明显,科技股短期承压
港交所数据显示,6月份内地通过“港股通”净卖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共计达464亿港元,为今年以来最大单月净流出。
表现在指数层面,恒生科技指数自4月以来涨幅持续滞后,尽管部分个股反弹强劲,但总体资金面仍显压力。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6月港股通净流出(港元) | 连续净卖出月数 |
---|---|---|---|
00700.HK | 腾讯控股 | 约186亿 | 2个月 |
09988.HK | 阿里巴巴-W | 约153亿 | 2个月 |
01810.HK | 小米集团-W | 约125亿 | 2个月 |
尽管短期面临资金出逃的压力,但ETF成交量却出现了反向飙升,说明市场部分理性资金正在逢低布局。数据显示:
ETF代码 | ETF名称 | 最新成交金额(亿元) | 阶段新高时间 |
---|---|---|---|
513180.SH | 恒生科技指数ETF | 74.8 | 自4月中旬以来新高 |
513330.SH | 恒生互联网ETF | 46 | 自4月中旬以来新高 |
估值回到历史低位,或迎新一轮配置窗口
目前,无论是恒生科技指数还是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如下表:
指数名称 | 估值倍数 | 历史分位 |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 | 17.84倍 | 25%分位 |
恒生科技指数 | 20.1倍 | 25%分位 |
百亿私募机构玄元投资表示,目前市场仍处于流动性宽松、优质资产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阶段,科技股在补贴已经被计价后反而具备吸引力。
AI加持电商平台,赋能未来增长逻辑
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正成为科技平台的第二增长曲线核心。睿璞投资蔡海洪表示,虽然外部竞争加剧,但平台通过管理层调整与AI应用导入,在多个细分领域重获优势。
电商与AI结合不仅降低了技术替代风险,也让平台型公司在“AI平权”中获得竞争力。例如,阿里、京东、美团等在云计算与模型开发上的持续投入,已成为构建下一阶段商业护城河的关键。
权威点评与总结
目前市场对“烧钱换流量”模式已有充分预期,科技股估值调整基本完成,适合中长期战略配置。
AI与零售结合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增强,互联网平台已转向效率驱动,具备抗压与成长的双重弹性。
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科技资产配置意愿正在提升,港股估值低、流动性提升,为长期资金提供介入窗口。
编辑总结:
港股互联网科技板块正处于极具争议的“转折点”上。一方面,激烈的补贴竞争令市场担忧企业盈利承压,股价震荡加剧;另一方面,估值回调、AI渗透与主权资金回流等利好信号持续显现。理性来看,当前的科技股更像是一类“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型资产,风险释放充分,而潜力尚未完全兑现。在政策温和、估值吸引、AI赋能的大背景下,港股科技股正逐渐走出寒冬,进入新一轮价值重估周期。
常见问题解答
Q1:外卖补贴大战对科技股股价的影响有多大?
A1:补贴增加短期提升市场份额,但也加大运营成本,投资者担忧盈利能力下降,导致股价承压。
Q2:目前科技股估值处于什么位置?
A2:恒生科技指数和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大致在25%分位左右,具有吸引力。
Q3:资金外流会长期压制科技板块表现吗?
A3:资金流出反映短期情绪,但ETF成交量上升和外资关注度回暖表明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
Q4:AI应用能否真正改善电商平台盈利能力?
A4:AI有望通过优化推荐系统、物流管理和用户留存等方式提升效率,从而改善盈利结构。
Q5:现在是投资港股科技股的好时机吗?
A5:在估值低企、AI利好不断释放、市场情绪回暖背景下,科技股正逐步进入配置窗口期。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