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股市受压美元兑日元升至四月以来最高水平,通胀与关税影响美联储政策预期
全球市场综述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7月16日,亚洲股市普遍承压,美元兑日元汇率攀升至自今年4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对美国通胀数据反映出关税推高物价的担忧,抑制了美联储宽松政策预期。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触及一个多月高点,特别推升美元兑日元走强。
美国通胀数据及关税影响
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0.3%,符合市场预期,但为今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经济学家认为,咖啡、家居用品等商品价格的上涨与特朗普政府持续升级的进口关税密切相关。此轮通胀攀升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观望。
美联储政策预期调整
美联储主席Jerome Powell此前表示,将观察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后再做决策。此次通胀数据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立场。国家澳大利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Taylor Nugent指出,市场因此大幅削减了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当前交易员预计2025年余下时间降息43个基点,9月有56.5%的概率降息0.25个百分点。
亚洲主要股市表现
市场 | 涨跌幅 | 备注 |
---|---|---|
澳大利亚股市 | -0.6% | 受整体市场承压影响 |
韩国KOSPI | -0.6% | 与澳洲市场表现相似 |
中国内地蓝筹股 | -0.1% | 轻微回调 |
日本Nikkei指数 | 持平 | 受英伟达AI股利好与日元走弱支撑 |
台湾加权指数 | +0.5% | 表现较为强劲 |
香港恒生指数 | +0.8% | 延续前一日科技股上涨势头 |
美国科技股与财报季
尽管整体市场承压,科技股表现依旧坚挺,尤其是人工智能龙头英伟达股价上涨4%。财报季方面,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财报超预期,但市场反应不一。富国银行尽管盈利超过预期,却下调了2025年净利息收入预期。接下来,投资者将关注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等银行业巨头的财报。
品种 | 价格变动 | 最新价格 | 备注 |
---|---|---|---|
布伦特原油 | -0.05美元 | 69.16美元/桶 | 较前一日小幅回落 |
WTI原油 | -0.09美元 | 66.89美元/桶 | 连续调整中 |
黄金 | +0.3% | 约3332美元/盎司 | 避险需求支撑 |
比特币 | +1% | 117,696美元 | 自历史高点回落后企稳 |
权威点评与总结
此次美国通胀数据表明,关税对消费品价格的推升已成现实,这强化了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观望态度,进而抑制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美元的强势和国债收益率上扬凸显了资金对风险的重新评估,亚洲市场因此承压表现分化。尽管如此,科技板块受人工智能带动依然韧性十足。投资者在关注宏观数据的同时,也将密切跟踪即将公布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关键企业财报,以判断未来政策走向和市场趋势。
“关税的通胀效应逐渐显现,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调整的预期随之趋于谨慎。”
“美元兑日元汇率触及多月高点,显示资金偏好美元避险属性增强。”
“人工智能股的上涨反映了技术创新对市场的积极推动力,短期内对整体股市形成支持。”
常见问题解答
问:为何美国通胀数据会影响美联储的利率决策?
答:通胀数据反映物价变化,若通胀上升,意味着经济过热,美联储可能提高利率以抑制物价;反之则可能降息刺激经济。
问:关税如何推高消费者价格?
答:关税增加进口商品成本,企业通常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问:美元兑日元汇率升高对亚洲市场有何影响?
答:日元贬值会提升日本出口竞争力,但可能增加进口成本,整体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问:科技股为何在整体市场承压时表现坚挺?
答:科技股尤其是人工智能相关公司被视为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吸引资金流入。
问:投资者应如何看待即将发布的生产者物价指数?
答: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上游成本压力,若持续上升,可能预示消费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影响货币政策。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