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截至2025年5月5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USD/CNH)汇率触及7.1900元关口,最新报7.1900元,日内下跌0.30%。根据外汇交易平台数据,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近期呈现震荡下行趋势,较4月高点7.4280元回落近3.2%。市场分析指出,人民币的短期升值受到美元指数疲软及中国出口商加速美元兑换的推动。南洋邮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中国出口商预计关税引发的贬值压力已过最严重阶段,当前汇率被视为有利水平,促使更多企业转向人民币结算。
中国人民银行(PBOC)近期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定在7.20附近,显示其有意稳定汇率波动。外汇交易员指出,离岸人民币日内波动幅度约为100点,较4月4日高点7.24进一步走强。 以下为近期汇率波动对比:
时间 | USD/CNH汇率 | 日变化 | 周变化 |
---|---|---|---|
2025年5月5日 | 7.1900 | -0.30% | -1.07% |
2025年4月30日 | 7.2660 | -0.90% | -2.18% |
2025年4月4日 | 7.2400 | +0.35% | +0.46%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2月以来实施的关税政策对USD/CNH汇率产生了显著影响。特朗普对华145%关税、对加拿大和墨西哥25%关税及10%普遍关税引发了全球市场动荡,导致人民币在2月一度承压。 4月9日,部分关税推迟至7月,缓解了市场紧张情绪,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自高点7.4280回落。市场分析认为,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推高了通胀预期,但近期贸易紧张局势的边际缓和促使人民币反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4月15日在华盛顿表示:“特朗普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贸易萎缩,推高美国通胀,间接支撑美元价值。”然而,人民币的短期升值反映了中国出口商的主动应对。社交媒体上,外汇交易员指出,套息交易止损盘的增加进一步助推人民币走强。 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汀·古尔斯比4月20日表示:“关税如同负面供给冲击,可能推高物价,但中国通过汇率管理有效缓解了冲击。”
美联储利率决议的预期
美联储将于5月6日至7日召开议息会议,市场一致预期维持利率4.25%-4.5%不变,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维持利率概率达97.2%。 鲍威尔在4月16日芝加哥经济俱乐部演讲中表示:“关税可能导致通胀持续上升,美联储需谨慎观察数据,短期内降息压力不大。”市场预计,鲍威尔将在5月7日新闻发布会上重申鹰派立场,强调美联储独立性,反驳白宫的降息压力。这可能进一步支撑美元,但人民币的升值动能或将抵消部分影响。
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17.7万人,失业率稳定在4.2%,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2.6%,均支持美联储维持高利率。里士满联储主席托马斯·巴尔金4月10日表示:“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预期,美联储需保持警惕。”若鲍威尔确认6月降息可能性较低,美元可能短期走强,但人民币在PBOC干预下料保持稳定。
指标 | 最新数据(2025年4月) | 市场预期 | 前值 |
---|---|---|---|
非农就业新增 | 17.7万 | 13.8万 | 22.8万 |
失业率 | 4.2% | 4.2% | 4.2% |
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 | 2.6% | - | 2.8% |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及美联储官网。
市场与投资策略展望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跌破7.19反映了市场对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的乐观预期,但美联储的鹰派立场与特朗普关税的不确定性仍构成双重压力。外汇分析师安德烈亚·鲁索表示:“中国34%反制关税对美元形成压力,短期内USD/CNH可能测试7.15支撑位。” 投资者需关注鲍威尔新闻发布会及后续经济数据,尤其是关税对通胀的长期影响。交易员建议,在当前波动性0.040%的背景下,关注AUD/USD及NZD/USD的关联波动,因其与USD/CNH相关系数分别为-0.72至-0.96及-0.78至-0.95。
对于投资者,短期内可采取观望策略,等待美联储明确政策路径。长期来看,若关税政策持续推高通胀,美元可能进一步承压,人民币在PBOC支持下或维持相对稳定。市场需警惕突发性关税调整或地缘政治事件引发的汇率波动。
编辑总结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跌至7.1900元,反映了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及美元指数疲软的影响。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美联储鹰派立场形成博弈,短期内汇率可能在7.15-7.25区间震荡。投资者应关注鲍威尔5月7日新闻发布会及关税政策动态,以判断市场走向。稳健的美国就业数据与缓解的通胀压力为美联储提供了政策空间,但政治干预风险不容忽视。数据来源包括外汇交易平台、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及社交媒体分析。
名词解释
USD/CNH: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表示购买1美元所需的离岸人民币数量,由市场供需决定,部分受中国人民银行干预。数据来源:外汇交易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PBOC):中国货币政策制定机构,负责设定人民币中间价及管理汇率波动。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非农就业报告:美国劳工部每月发布的就业数据,反映非农业部门就业变化及失业率,影响美联储政策。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PCE物价指数: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美联储偏好的通胀指标,反映消费者价格变化。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FedWatch工具:芝商所开发的工具,用于预测美联储利率决定的市场预期概率。数据来源: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5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跌至7.1900元,日内下跌0.30%,受美元指数疲软及中国出口商加速美元兑换影响。数据来源:外汇交易平台。
2025年4月30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跌破7.27,触发大量止损盘,一度下探7.25,人民币创4月以来新高。数据来源:社交媒体分析。
2025年4月9日:特朗普推迟部分关税至7月,市场紧张情绪缓解,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自7.4280高点回落。数据来源:CNN商业。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实施145%对华关税及10%普遍关税,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升至7.4280,全球市场动荡。数据来源:路透社。
国际知名投行及专家点评
Andrea Russo, Forex Trader, 2025年4月29日:中国34%反制关税削弱了美元强势,USD/CNH短期可能测试7.15支撑位。投资者应关注中国出口商的汇率策略及美联储政策动向。数据来源:外汇交易平台。
Kathy Bostjancic, Nationwide Chief Economist, 2025年4月20日:关税推高通胀预期,但中国通过汇率干预有效稳定人民币。美联储若维持高利率,美元可能短期走强,但人民币料保持韧性。数据来源:路透社。
David Russell, TradeStation Global Head of Market Strategy, 2025年4月16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跌至7.19反映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但美联储鹰派立场可能限制人民币升值空间,建议关注7.25阻力位。数据来源:CNN商业。
Gregory Daco, EY Chief Economist, 2025年4月10日:稳健的美国就业数据支持美联储暂缓降息,人民币升值动能来自中国出口商的主动应对,短期汇率波动或加剧。数据来源:雅虎财经。
Krishna Guha, Evercore ISI Vice Chairman, 2025年4月22日:特朗普关税推迟缓解了市场压力,但政治干预风险可能导致美元波动加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联储独立性讨论。数据来源:路透社。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