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深度分析:鲍威尔去留成焦点 特朗普“施压战术”背后的经济隐忧与市场博弈

2025-07-17 02:15:48
佳华168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随着2025年大选临近,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施压的力度愈加明显。其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频频喊打话”,核心并非货币政策讨论,而在于财政压力和政治目标的双重推动。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随着2025年大选临近,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施压的力度愈加明显。其对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频频喊打话”,核心并非货币政策讨论,而在于财政压力和政治目标的双重推动。

6月,特朗普公开提及美国政府面临高达9万亿美元的债务再融资需求,并主张大幅降息300个基点(至1.5%),从而减少利息支出。这一主张看似合情合理,但实则偏离美联储的职责范畴——其使命并非减轻财政负担,而是实现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从当前的通胀与就业环境看,美联储仍难以贸然转向宽松。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将反映出关税导致的进口品价格上升,通胀回升风险不容忽视。多位美联储官员亦在表态中展现出对1970年代“政治压迫下盲目降息”历史的警惕。

“逼宫”鲍威尔?市场震荡与法律挑战并存

近期有关“特朗普准备解雇鲍威尔”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一度引发美元与美股短线下挫。尽管特朗普随后改口否认解雇计划,但知情人士透露,其不仅讨论过此事,甚至已起草了解雇信函,足见其行动并非空穴来风。

但鲍威尔作为独立机构负责人,并不易被“随意拿下”。美联储法案第十条虽赋予总统“因疏职、渎职”而解雇董事成员的权利,但对于“主席职务”并无明确解雇机制。若特朗普执意推进,势必引发法律战,甚至将问题推向最高法院。

若“辞职”成真,市场走向何方?

假设鲍威尔主动辞职或被迫下台,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短期内将对市场构成深远冲击:

美元贬值风险上升:投资者将担心美联储独立性被破坏,资金流出或导致汇率波动;

国债遭遇抛售压力:尤其是长期债券,因政策前景不确定,收益率可能上扬,反向抬高融资成本;

美股承压,黄金与比特币受益:资金或转向避险资产,类似场景已在4月初有所显现。

特朗普的下一步:绕过鲍威尔,“控局”理事会?

在当前法理限制与舆论压力下,特朗普可能将策略转向“温水煮青蛙”式布局:不再强推鲍威尔离职,而是谋求在美联储理事会中建立更多支持票。目前,其在七人理事会中已有鲍曼与沃勒两位盟友,若再扩充至多数席位,即可实现“无需鲍威尔也能降息”的政治目标。

同时,围绕美联储总部翻修项目的所谓“欺诈”指控,也被外界视为寻找“合法理由”的托词。正如分析师所言:“鲍威尔暂时安全,但特朗普不会轻易罢手。”

最新动态更新:鲍威尔“暂时安全”,但危机未解

特朗普否认即将解雇鲍威尔

7月17日,特朗普对外否认相关报道,称“我不排除任何可能,但认为极不可能,除非他因翻修工程欺诈必须离职”。他承认曾与部分共和党议员讨论过这一问题,但目前态度更为保守。

“解雇信”起草又否认,白宫内部仍存分歧

据多家媒体(CBS、Politico、Bloomberg)报道,特朗普在白宫向议员出示过一封“解雇鲍威尔”的信函草稿,但随后又声称未决定是否执行。白宫内部对法律依据存在明显分歧。

与共和党人的晚宴取消

原定于7月17日美东晚间由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共和党人与鲍威尔举行的闭门晚宴已取消,可能原计划用于调解矛盾。这一变化说明局势仍存紧张与不确定性。

分析师评估:特朗普暂无“合理理由”解职

ForexLive分析指出:“目前看来鲍威尔暂时安全。特朗普被告知如欲采取行动,需提供充分理由,而目前并无明确证据。”

有声音称特朗普或将转而谋求“改组美联储理事会”,通过推动理事会内部降息倾向,而非直接撤换鲍威尔。

编辑点评:权力与独立性之争,难言赢家

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的“博弈”,已从技术层面上升至制度信任的碰撞。一个以市场独立性为基石的央行,面对行政压力时是否仍能保持克制与专业?这场风波,不仅牵动金融市场,也将成为大选前经济叙事的重要一环。

但讽刺的是,即便特朗普如愿实现大幅降息,也未必能真正压低融资成本。历史表明:当信任缺失、政策混乱时,市场往往会“用脚投票”,最终反噬的,或许正是那些试图操纵规则的人。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