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导读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特斯拉(TSLA.US)能源存储业务连续第二季度出现下滑,第二季度部署量降至9.6吉瓦时(GWh),较第一季度减少0.8吉瓦时。尽管能源存储业务曾是特斯拉的亮点,但关税政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调整及中国供应链限制为未来增长蒙上阴影。本文将分析特斯拉能源存储业务的最新动态、行业趋势及政策影响,并结合投行观点探讨其市场前景。
能源存储业务表现
特斯拉的能源存储业务(包括Powerwall家用电池和Megapack商业储能系统)在2025年第二季度部署量为9.6吉瓦时,较第一季度的10.4吉瓦时下降7.7%,也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高点11吉瓦时。2024年全年,特斯拉累计部署31.4吉瓦时,同比增长约20%。以下为特斯拉能源存储业务的近期数据对比:
时间 | 部署量(吉瓦时) | 环比变化 | 收入(亿美元) |
---|---|---|---|
2024年Q4 | 11.0 | - | 2.8 |
2025年Q1 | 10.4 | ↓5.5% | 2.6 |
2025年Q2 | 9.6 | ↓7.7% | 2.4(估计) |
2024年全年 | 31.4 | ↑20%(同比) | 10.1 |
能源存储业务曾是特斯拉的增长亮点,2020年至2024年收入从20亿美元增至10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然而,2025年连续两季的部署量下滑表明增长动能减弱,市场对其长期前景的乐观情绪受到考验。7月3日,特斯拉股价盘前上涨0.96%,报318.68美元,但年初至今下跌约9%,反映市场对公司整体表现的担忧。
市场对比与行业趋势
尽管特斯拉能源存储业务表现疲软,全球储能市场却在快速增长。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新增储能装机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7%。中国厂商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受益于成本优势和规模化生产。以下为特斯拉与行业对比的关键数据:
指标 | 特斯拉(2025年Q1) | 全球市场(2025年Q1) |
---|---|---|
新增装机量 | 10.4吉瓦时 | 同比增长57% |
市场份额(估计) | 约10% | 中国厂商占60%以上 |
主要增长驱动 | Powerwall家用市场 | 公用事业规模储能 |
特斯拉的Powerwall主要服务于家用储能市场,而Megapack则针对公用事业和商业项目。相比之下,全球储能市场的增长主要由公用事业规模项目推动,尤其是在中国和欧洲。特斯拉在成本和供应链上难以与中国厂商竞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进一步受压。
政策与关税影响
特斯拉能源存储业务面临多重外部压力。美国对来自中国的电池及关键矿物的关税可能推高生产成本,因为电池所需的大多数矿物(如锂、镍)在中国精炼或加工。此外,共和党推动的《通胀削减法案》修订可能削弱储能行业的税收优惠。新法案对“外国关注实体”(FEOC)来源的零部件设限,可能使储能项目难以获得税收抵免。以下为政策变化的潜在影响:
FEOC限制
政策 | 影响 |
---|---|
供应链成本上升,税收抵免受限 | |
中国电池关税 | 特斯拉电池成本或增加10%-20% |
通胀削减法案修订 | 储能项目补贴可能减少 |
这些政策变化可能削弱特斯拉在全球储能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其上海超级工厂依赖中国供应链的情况下。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观望情绪。
总结
特斯拉能源存储业务在2025年第二季度部署量降至9.6吉瓦时,连续两季下滑,结束了此前多年的增长势头。尽管全球储能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7%,特斯拉却因供应链限制和成本劣势面临挑战。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和《通胀削减法案》的潜在修订可能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并削弱税收优惠,限制特斯拉在公用事业规模储能市场的扩张。短期内,特斯拉股价可能因市场对降息预期的乐观情绪而获得支撑,但长期增长仍需依赖其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上的突破。投资者应关注特斯拉的财报细节(尤其是能源业务毛利率)以及美国政策动向,以评估其在竞争激烈的储能市场的定位。地缘政治和全球供应链的波动性也将是关键风险点。
投行与机构点评
特斯拉能源存储业务的下滑反映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弱势,需加速本地化生产以应对关税压力。
政策不确定性和中国厂商的竞争可能限制特斯拉储能业务的增长,投资者应关注其成本控制能力。
尽管储能市场整体向好,特斯拉需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重获竞争优势。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