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三通过了备受期待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在与美国的贸易战持续之际,北京希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更多依靠国内活力来推动经济增长。

这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共78条,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促进民营经济的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后获得通过,将于5月20日正式效。
法律全文尚未公布。
中国政府希望这部法律能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外界原本预期这项法律将在上个月的全国两会上审议甚至通过,但当时并未进入议程。
这部法律起草工作始于2024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进行。去年10月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
随后,法律增添了应对“逐利式”执法和罚款的条款,这是小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
法律在今年2月的第二次审议,引发了关于市场准入和执法问题的更多讨论。
同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召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座谈,呼吁民营企业为稳定经济出力,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举行类似会议。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国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技术创新和80%的城镇就业。
但中国经济复苏不平衡、消费疲软以及监管不确定性,多年来一直削弱投资者信心。政府之手伸太长,市场准入受限和国有企业受到优待等长期投诉问题,至今仍未完全解决。
多年来,民间投资持续萎缩。但今年第一季度,民营部门的新投资同比增长了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