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日经分析:中国解除日本水产品禁令可能源自北京内部政治博弈中的人事调整,暗示“环保派”风头转弱

2025-07-11 00:00:20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刊发于日经新闻,作者中泽克司是东京的《日本经济新闻》资深编辑和评论员,曾作为驻华记者和驻华分社社长在中国工作七年。2014年,他获得了Vaughn-Ueda国际记者奖。

中国部分取消了针对所有日本水产品进口的非科学原因禁令,这一禁令在过去两年左右一直是中日之间的紧张来源。

在2023年8月日本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后废水排入大海后,中国实施全面禁令。国际原子能机构,这个总部设在维也纳的核监督机构,曾为这一排放计划背书。

中国在6月29日宣布,将恢复进口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37个的水产品。

在全面禁令实施前,中国是日本扇贝等水产美食的最大出口市场。

但对日本10个都道府县的进口禁令依然存在:福岛、宫城、茨城、千叶、新潟、栃木、埼玉、群马、长野和东京都。

这是不合理的。

近两年前,习近平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原因实施了日本水产品全面进口禁令。可以说,这次部分解除禁令也与中国国内的政治变化有关。

理解习近平政府在福岛核废水问题上的举动,关键在于“环保派”。

环保派迅速崛起,成为支持习近平政府的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这类新兴派系的成员通常会迎合掌握大权的习近平。

“重视环境”是习近平政府大力提倡的政治口号。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环保领域人士出人意料的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上被提拔进中共中央政治局等关键职位。

日本将福岛核电站处理后废水排入太平洋,成了这个迅速崛起的环保派理想攻击对象,中国最终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对日本的抨击。

这并不是政府官员首次通过推行科学上站不住脚、却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害的政策来讨好习近平。

在疫情期间,习近平政府以严格的“清零”政策为名,实施了极不符合经济理性的超长封控措施。

全面进口禁令影响了严重依赖渔业的日本地方经济,也给依靠渔产品市场价格维持生计的家庭带来了痛苦。

但这个禁令同样影响了食用日本水产品的普通中国人。

主要产自日本最北端北海道的扇贝受打击尤其严重,因为这是对中国出口最多的渔业产品。

一些特别高端的日本水产品,比如北海道的干海参、岩手县的干鲍鱼和宫城县的鲨鱼鳍,在禁令实施前,一直是支撑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食材。

崛起的环保派,甚至无视了这些食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实施全面禁令一年多后,中国首次出现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的实质性动作。

去年9月,中国同意在一定条件下逐步恢复进口。这些条件包括派员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牵头的取样团,进行海水取样并开展安全检查。

当时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解释说,中国将“开始调整进口限制,并努力稳定恢复符合中国标准的日本渔业产品进口”。

协议的签署时机在中国政治中有着深刻含义。

去年夏天,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开始出现幕后变化的迹象。

中国经济困境加剧,习近平的个人崇拜虽然多年持续加强,但也开始出现轻微松动的苗头。

去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异常事件。中央军委委员、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突然被停职。

苗华是习近平的亲信,被称为他在军中的代理人。这次涉及习近平提拔的高级军官的清洗消息,很快在军队内部传开。

习近平同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

去年9月日本宣布与中国达成协议后,习近平政府对此保持沉默,中国国内也没有高调报道。

今年5月30日,在9月协议过去8个月后,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宣布,中国同意启动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的相关程序。

这是中国在这一方向上的第二次实质性动作。

新协议是在中国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牵头的监测行动,收集海水和鱼类样本之后达成的。

6月29日,中国通过海关总署网站宣布,有条件恢复部分日本地区水产品进口。

根据中方公告,允许进口的条件,包括日本企业向中方主管部门登记加工等设施并提交安全证明。

这次公告很不寻常,选在周日深夜发布。而且更加宽松的进口政策立即生效。

李干杰(左)和石泰峰出席3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会。(摄影:村田智辉)

从2024年9月到2025年5月的两次中日协议之间,环保派内部很可能发生了异常变化。但目前的焦点是涉及李干杰的人事调整。

4月,李干杰和石泰峰突然互换职务。

石泰峰出任主管人事的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则改任中央统战部部长,这个部门在北京对台政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虽然两个职务都很重要,但在党内普遍认为,领导组织部的地位高于统战部。

现年60岁的李干杰是政治局委员,习近平的亲信。他曾在习近平的母校清华大学学习物理,是环境和核安全专家。

李干杰曾在国家核安全局担任要职,领导环境保护部及其后继的生态环境部。

在山东省担任省委书记后,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直到今年4月。

很多人认为,李干杰曾在公开或幕后都参与了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的决策。

两年前夏天禁令实施时,熟悉中国政情的消息人士说:“很难把这个进口禁令仅仅解释为对日本的强硬外交举措。”

这位消息人士还说,禁令“不可能轻易取消”,因为有许多被提拔到习近平政府关键岗位的环保派成员的影响“在里面”。

5月底,在李干杰被突然调离不到两个月后,中国就同意启动恢复日本渔业产品进口的程序。随后6月29日,中国政府海关总署正式宣布部分解除全面进口禁令。

这次宣布是在一次被认为是两个月来首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的前一天发布的。5月没有任何关于政治局会议的消息。

在最近的政治局会议上,成员们决定制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

部分解除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很可能与近期党内复杂的政治局势变化有关。

据报道,政治局自4月以来召开了两次会议,分别是4月25日和6月30日。党领导层5月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跳过了一次会议。

因此,海关总署宣布部分解除进口禁令的举动,可能是在没有事先获得政治局会议批准的情况下做出的。

如果真是这样,这次宣布很可能是由中国国务院、即由总理李强领导的中央政府主导的。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