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
美加貿易協議面臨挑戰
短期希望與長期結構性風險並存
美加貿易協議的希望與隱憂
在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加拿大試圖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達成一項臨時協議,以求在動盪之中尋得短暫的喘息機會。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若能在8月1日最後期限前取得突破,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焦慮,穩定家庭消費與企業信心。CoStar Group的加拿大首席經濟學家卡爾·戈麥斯指出,短期協議雖可能帶來情緒層面的提振,但其作用更像是“暫時包紮傷口”,難以根治結構性創傷。
以美日針對汽車關稅達成的協定為例,這種模式提供了現實範本,加拿大亦可借鑒。然而,正如Alberta Central的經濟學家查爾斯·聖-阿諾德所言,這類協議可能並不足以阻止企業將長期資本轉移至美國市場,以避開未來政策風險。他強調:“一項協議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對未來走向的深度判斷,尤其是在USMCA審議進入倒計時的背景下。”
加拿大經濟增長面臨結構性挑戰
加拿大當前的經濟表現已經顯示出疲態。儘管暫未進入全面衰退階段,但增長動能已在多個領域顯現疲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加拿大2025年GDP增速將維持在1.4%,2026年略有改善至1.6%。然而,在通脹壓力居高不下、消費與企業支出雙雙趨緩的背景下,這一增長路徑仍面臨諸多挑戰。
更令人擔憂的是,加拿大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在貿易不確定性中被進一步放大——企業投資持續乏力,生產率停滯不前,國內創新驅動不足。與此同時,由於特朗普政府推動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加拿大企業面臨更高的原材料成本與供應鏈重組壓力,競爭力被削弱。加拿大央行行長蒂夫·麥克勒姆警告稱,若外部衝擊持續,央行可能不得不在高通脹與低增長之間艱難取捨。他同時表態,當前仍傾向於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以穩定金融環境。
加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
過去一年,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額達到7610億美元,占加拿大GDP約五分之一。然而,這一關係正面臨新一輪挑戰。特朗普政府試圖借助關稅工具重新定義貿易平衡,引發加方強烈反彈。儘管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正在積極奔走,力爭在最後期限前化解爭端,但談判並不順利。特朗普在多個場合直言談判“進展不理想”,而卡尼也表明他不會為達成協議而“犧牲國家利益”。
企業對此形勢感到不安。面對關稅壁壘的不確定性,多數公司在投資決策上變得更加保守。家庭信心指數也受到打壓,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和就業前景的預期轉弱。貿易政策的反復與談判的不確定性,已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經濟參與者的行為模式,令加拿大整體經濟環境更趨謹慎。
USMCA審議臨近:加拿大的潛在危機
2026年即將到來的《美墨加協定》(USMCA)審議,將成為加拿大經濟的又一道分水嶺。這份由特朗普政府主導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而來的新協定,雖為加拿大出口商品提供了免稅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但也隱藏著巨大風險。USMCA條款規定,美國有權在六年後對協定是否延續進行重新評估。
更重要的是,USMCA不僅是一個貿易協議,它代表著北美經濟整合結構的未來。任何對其有效期的威脅都將產生連鎖反應,削弱區域供應鏈穩定性,並衝擊加元匯率、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等關鍵經濟指標。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加拿大正尋求與美國達成臨時關稅協議,以緩解市場緊張情緒並提振信心。
儘管經濟增長仍有望保持溫和,但結構性挑戰如生產率停滯和企業投資不足制約前景。
雙邊貿易談判陷入僵局,關稅不確定性已影響企業投資和消費者信心。
2026年USMCA審議在即,若美國對協定未來提出異議,加拿大將面臨區域經濟整合受挫的潛在危機。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美加貿易協議 #結構性風險 #談判僵局 #USMCA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