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摩根基金旗下摩根慧启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获批。作为新型浮动费率产品,该基金采用阶梯式管理费率设计,通过持有时长绑定、超额收益激励及基准锚定约束三大核心机制,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践行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建立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截至7月23日,首批新型浮动费率产品募集规模已达258亿元(数据来源:Wind),彰显市场对创新产品的认可。
摩根基金充分借鉴全球资产管理经验,深度结合本土市场特点,积极布局浮动费率产品。摩根慧启成长基金通过构建“管理费、业绩表现、持有期限”三维联动机制,力争实现管理人与持有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正循环。
全球主动管理基因
摩根基金股东摩根资产管理拥有逾百年主动管理经验,数据显示,过去10年,摩根资产管理全球长期基金业绩优于同行中位数的资产管理规模占比持续保持在80%以上(数据来源:摩根大通资产及财富管理部首席执行官欧朵思2024年致股东信,注释内容请参见本年报第58页注释33。资料来源:公开文件、公司网站、晨星。统计区间为2015年至2024年)。
参考海外公募基金发展经验,摩根基金始终坚定看好主动权益投资发展前景,并通过严格的风格分组管理和多维考核机制,力争投资策略稳定、可持续。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近20年年化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11.91%(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21载锻造权益投研实力
扎根中国21年来,摩根基金累计服务超7000万客户(数据来源:摩根资产管理,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旗下权益投研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11年,构建了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智慧的投研体系,团队目前管理的公募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分红额达276亿元(数据来源:Wind)。
摩根慧启成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德辉先生为摩根基金权益投资团队均衡成长组代表基金经理,拥有12年投研经验及8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其投资风格聚焦高质量大盘成长,擅长通过深度基本面研究挖掘具备持续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截至2025年6月末,李德辉在管公募基金规模63.43亿元(数据来源:Wind)。
本基金采用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模式,每笔基金份额最终适用的管理费与其持有时长和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水平挂钩,但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收益的保证。本基金在计算基金份额净值时,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20%年费率计算管理费,该费率可能高于或低于投资者最终适用的管理费率。投资者的实际赎回款项、转换转出款项或清算款项的金额可能与按披露的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的结果存在差异,具体以登记机构确认数据为准。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正式更名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使用「摩根资产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为对外品牌名称,与JPMorgan Chase & Co.集团及其全球联署公司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名称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资料仅为公开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本产品由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募集期内规模上限为80亿元人民币(不含募集期利息和认购费用),如超过本公司将按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规模控制(详情参阅基金发售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