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
美歐關稅談判現破冰跡象
美債市場穩定性引發全球關注
美歐關稅談判現突破跡象
隨著8月1日美國對歐盟商品加征高達30%懲罰性關稅的最後期限臨近,布魯塞爾方面的緊迫感不斷上升。歐盟執委會正加緊與華盛頓方面進行最後的談判攻堅,力圖在所剩不多的時間內敲定一份雙方均可接受的協議草案。據歐方官員透露,目前正探討一項普遍性的15%關稅方案,涵蓋汽車、制藥、化工等多個重點領域。雖然較當前不足5%的平均關稅水準大幅上調,但仍顯著低於特朗普政府初步威脅的30%高稅率,因而被視為一個折中且可以接受的解決方向。
尤為關鍵的是,新協議或將為部分產業提供例外待遇。包括民用航空、原木、特定類別藥品及部分農產品在內的行業,有望獲得關稅豁免,緩解歐盟內部的政治與產業壓力。然而,鋼鐵行業仍面臨著美國方面堅定不移的50%高關稅立場,這顯示出在涉及國家戰略安全的行業上,美方的談判空間極為有限。歐盟強調,避免極端關稅政策全面落地不僅是出於對本地企業利益的維護,更是對整個歐盟統一立場的一次重大考驗。
美日貿易協議成為歐盟策略標杆
今年4月,美國與日本迅速敲定的一項具有象徵意義的貿易協議,被廣泛認為是對當前高壓貿易談判氛圍的一次“降溫嘗試”。根據協議,美方最終將日本汽車及相關產品的進口關稅設定在15%的水準,顯著低於此前27.5%的關稅標準。這一成果不僅緩解了日美貿易緊張關係,也為其他貿易夥伴提供了可參考的範本。
尤其對歐盟而言,日本在這一談判中取得的成果正成為其當前策略的重要參考。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對美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總額已逼近473億歐元,僅略低於日本的55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歐盟在爭取關稅優惠方面底氣更足,也令市場普遍預計,歐盟或許可以爭取到與日本相近的待遇。
美債市場堅挺引發關注
在全球經濟風險上升、通脹高企以及財政赤字持續擴大的背景下,美國國債市場卻出人意料地保持了穩定,令許多分析人士始料未及。過去幾年,債券市場一度受到所謂“債市義勇軍”投資者的影響——他們押注政府支出失控及美聯儲被政治干預,從而拋售美債,推高收益率。然而,這種緊張局勢在進入2025年下半年後卻出現顯著緩和。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維持在4.34%左右,不僅低於今年以來的平均值4.40%,也與過去兩年相比幾乎沒有顯著上漲。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債市場的隱含波動率已經回落至2022年初以來的最低水準。
海外需求成美債堅實後盾
解釋美債市場的穩定性,僅靠國內政策與通脹預期還不夠,更重要的動力來自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流入。美國財政部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5月,外國投資者淨買入美國國債總額高達1463億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水準。而在更廣義的美國證券投資層面,包括公司債、機構債與股票在內的資產類別總計吸引了創紀錄的海外資本淨流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買入潮中,私人資本成為主力軍,約占總購買量的80%。這顯示出與過去官方央行主導的購買趨勢不同,當前美債吸引的是更加分散且市場化的全球投資者。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隨著美方關稅大限臨近,歐盟與美國雙方正考慮將關稅統一設定為15%,避免30%的極端懲罰性措施全面落地。
擬議協議給予部分關鍵行業關稅豁免,但鋼鐵行業仍受制於美國的高關稅底線。
美國與日本的貿易協議為歐盟提供了談判範式,在汽車關稅方面提供現實參考。
儘管宏觀風險上升,美國國債市場依舊穩健,國際私人資本大量湧入成為支撐債市的重要力量。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歐美關稅談判 #產業豁免 #日美協議 #美債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