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三个月飙涨超100%,巨人网络(002558.SZ)市值跃升背后的爆款逻辑

2025-07-24 08:08:28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夏季,沉寂多时的巨人网络(002558.SZ)迎来了一场久违的估值重塑。

2025年夏季,沉寂多时的巨人网络(002558.SZ)迎来了一场久违的估值重塑。

过去三个月,巨人网络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00%,市值快速跃升,一度突破500亿元,创下六年新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轮行情的引爆点,正是其新作《超自然行动组》的爆发。

这款主打“中式摸金”玩法的多人组队冒险游戏,自5月以来快速蹿红。最新数据显示,该游戏上线至今跻身iOS免费榜前2、畅销榜前10,并登顶TapTap等多个平台热门游戏榜,短时间内打破了多款头部产品对榜单的垄断格局。

《超自然行动组》的爆发,不仅被券商评价为“远超预期”,也被市场视为老牌厂商巨人网络基本面反转的起点。

爆款基因再验证

实际上,《超自然行动组》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巨人网络“爆款能力”的一次延续与再验证。

这家由知名企业家史玉柱于2004年创立的游戏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精品战略,并不缺乏爆款的历史基因。2005年,巨人网络自研的《征途》便开启了中国端游免费商业模式的先河,成为国战网游第一品牌,全系产品至今累计流水超300亿元;2015年推出的《球球大作战》,则抓住移动电竞浪潮,开创了休闲竞技游戏品类,成为年轻用户圈层中的社交符号,累计设备安装量达到6亿台,峰值DAU超过2900万。

这两个IP至今仍在持续焕新,《征途》IP近年来陆续推出《原始征途》《王者征途》,不断拓展丰富玩法与用户群体;《球球大作战》则依靠高频更新和稳定运营,仍长期位于App Store免费榜前列。

而《超自然行动组》的走红,再次验证了巨人网络打造爆款的能力。这款主打“中式摸金+多人协作生存”的微恐游戏,精准卡位年轻人对“未知感+社交刺激”的娱乐需求,用一套新颖的UGC裂变模型(如宿舍传播、短视频二创等)走出了一条与传统“买量爆款”截然不同的产品成长路径。

数据显示,《超自然行动组》上线首月流水为54万元,但在更新玩法系统、上线拍照功能“梦居”与国风时装联动等内容后,6月月流水激增,TapTap下载量超619万,占据热门榜榜首,是榜单上仅有的逆袭之作。据预估,《超自然行动组》6月全平台流水超7000万元。

进入7月,玩家社交与口碑传播效应带来了更大规模的用户增长,《超自然行动组》持续席卷游戏榜,在iOS免费榜上超过《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畅销榜更进入前十,推动流水持续创新高。七麦数据预估,该游戏iOS端7月第一周收入环比增长至170万美元。

《超自然行动组》的表现,标志着巨人网络在“再造爆款”上的能力依然具备,同时也打破了外界对其“吃老本”的刻板印象,重新定义了这家“老牌公司”的价值预期。

战略定力与组织年轻化:爆款背后的底层驱动

这款上线仅半年便接连刷新日活、流水、下载等关键指标的“黑马”产品,也让外界开始重估这家游戏公司的战略定力与组织活力。

早在创立之初,巨人网络便确立“坚持自主研发、聚焦精品战略”的核心发展理念,并将是否能打造出精品视为验证战略的根本。这种战略定力,构成了巨人穿越周期的关键护城河。

在组织层面,巨人内部近年来着力落实史玉柱提倡的“大胆启用年轻人、给年轻人舞台”人才观。公司在各项目关键岗位中任用年轻人才,并设立“破茧计划”立项制度,鼓励年轻团队自下而上孵化新产品。这种激励创新、包容试错的机制,有效保证了公司创新活力的不断涌现和延续。

《超自然行动组》的研发团队就是一个例证:这支由95后主导的制作团队脱胎于《太空杀》项目,最初甚至被玩家调侃为“小破游”。但在低压环境中,他们对玩法、社交传播与内容生态的理解,反而带来了极具爆发力的创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略与组织机制发挥成效前,巨人网络也曾为其研发体系交出过昂贵的“学费”。据媒体报道,公司过去2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但相对产出却不尽如人意。这一“高投入低产出”的研发结构性失衡,一度成为资本市场对其估值打压的主要原因。

这种失衡也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深刻反思,并催生出一场由创始人主导的战略再聚焦。

创始人归位:史玉柱重回一线后的转折

2022年下半年,史玉柱的回归成为关键转折点。作为巨人网络创始人,史玉柱精力回归研发一线,要求公司坚定坚持自主研发精品战略,驱动公司资源进一步往研发一线倾斜。

回归后的第一件事,史玉柱便以监制的身份参与《原始征途》的研发,深度参与了游戏的修改,向研发团队提出对非人民币玩家友好、打磨核心玩法、提升玩家体验等意见。

2024年初,在公司内部会上,史玉柱进一步提出精品游戏“六字诀”——会玩、好玩、耐玩,并强调:“未来能不能成功、能不能辉煌,其实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精品。”这一判断,为巨人网络研发团队再次清晰指引了方向,也坚定了信心。

据团队透露,他每天工作时间一度超过15小时,这种付出也很快从公司业绩中得到了直观印证。

据公司财报披露,2023年巨人网络实现营业收入29.24亿元,同比增长43.50%;净利润达10.86亿元,同比增长27.67%。其中,由史玉柱主导的《原始征途》上线首年流水超15亿元,累计新增用户超过1500万,为公司注入强劲的增长动力。

这一成功经历为公司重塑了信心,也为后续产品打下样板。紧接着,《王者征途》以小程序游戏推出,2024年全年新增用户超2500万,贡献流水6亿元。小程序游戏的增长,再次印证了IP价值与研发能力的双重兑现力。

到了2025年,《超自然行动组》的爆发式增长,已不仅是一次单品的成功,更是史玉柱回归三年来,在战略方向、组织文化、研发基因三方面深度聚焦的集中体现,或标志着巨人网络迎来实质性的业绩拐点。

估值逻辑重构:精品矩阵+AI战略双线并进

当前,巨人网络的增长故事远未结束,其增长逻辑正在多重维度展开。

核心驱动力之一,是长青IP与新游储备组合驱动的多元精品矩阵。

一方面,长青IP《征途》与《球球大作战》的稳健运营为巨人网络提供了坚实的基本盘。财报显示,2025年Q1公司营收达7.24亿元,同比增长3.94%。公司一季度游戏递延收入增长显著,为后续业绩增厚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在新增长极的开拓上,《超自然行动组》正承担关键角色。当下是暑期流量高峰,该产品有望成为驱动公司Q3营收跃升的核心引擎。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涵盖卡牌、SLG、自走棋等多种类型的丰富新品储备,则瞄准广泛的玩家细分市场,清晰勾勒出未来业绩增长路径。

与此并行且深度融合的,是巨人网络在AI战略上的前瞻布局。

早在2022年成立AI实验室之初,公司便前瞻性地确立了通过AI变革游戏生产和激发创新玩法的目标。经过持续的投入与发展,目前巨人网络已构建了完整的AI工业化管线,覆盖语义、语音、视频等多模态能力,贯穿研发全链条。

落地到游戏场景的应用上,扎实的AI技术积累正全面转化为前沿的游戏体验和竞争力。

以《太空杀》为例,公司成功推出了“AI推理小剧场”“AI残局挑战”“侦探剧场”“内鬼挑战”等多重AI玩法创新,与阿里通义、腾讯混元、字节豆包三大国产大模型保持紧密合作,进一步拓展了AI在核心玩法设计中的应用边界;而《原始征途》的AI小师妹,则借助大语言模型能力,极大提升了NPC交互的沉浸感与智能化水平。

这些探索标志着,AI对游戏行业的改造正在从生产效率转向玩法创新,而巨人网络有望在这一变革中形成先发优势。

从产品热度到股价上涨,巨人网络的反弹已不止是市场对爆款游戏的短期反应,更是一次对其中长期能力的重新评估。

2025年上半年以来,华泰金控、东吴证券、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相继上调评级,称《超自然行动组》的高成长性和后续产品储备或带来盈利能力和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

短期内,《超自然》仍有望继续释放商业化潜力;中长期来看,依托AI技术和持续的自研产品,巨人网络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质“的演化。

从百亿学费到爆款复苏,巨人网络的转身故事,才刚刚开始。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