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回购热度持续升温,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今年以来共计有209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了44.66亿股,回购金额超1000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家数同比增加9家,这意味着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更多企业加入股票回购队伍。从回购金额来看,除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等金融业上市公司外,腾讯控股、快手-W等互联网科技巨头也多次进行大手笔回购。
龙头企业引领回购浪潮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呈现出明显的龙头引领特征。从回购金额排名来看,腾讯控股以400.43亿港元的回购金额稳居首位,汇丰控股年内回购金额达203.33亿港元,友邦保险的回购金额也达到176.93亿港元。中远海控、中国宏桥、快手-W、药明生物、太古股份公司A、周大福、时代电气等企业的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港元。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参与回购的企业涵盖了多个重要行业板块。既有腾讯控股、快手-W这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有汇丰控股、友邦保险这样的金融业公司,还包括中国宏桥这样的原材料公司和药明生物这样的医疗保健公司。腾讯控股在62个交易日出现回购,日均回购金额超过6亿港元,其中1月8日、1月13日、1月15日单日回购金额均达15.03亿港元。按月度回购金额统计,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回购金额超100亿港元的有5个月,分别为1月、3月、4月、5月、6月。
政策改革助推回购效率提升
港交所于2024年6月推行的库存股改革对港股回购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新的库存股份机制允许上市公司将回购的股份作为库存股持有而非强制注销,这一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回购的积极性和回购效率。在此前的规则下,上市公司回购的股票需要注销,而新规实施后,港股公司回购股票不需要注销,可供以后再出售。
库存股是指上市公司回购并以库存方式持有的非流通股票。这一机制的引入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得回购行为更加便利和高效。龙头企业持续大力回购股份,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港股上市公司特别是龙头企业拥有较为充足的现金流。股票回购被视为增强股东价值的有效手段,在没有足够高回报投资项目的情况下,公司选择将闲置资金用于回购,间接提升了股东的回报率。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增强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