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福特 Q2 财报将至!电动车退潮但研发难停,关税与税收优惠如何角力?

2025-07-16 19:28:01
老虎证券
老虎证券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福特7月30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投资者更关注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或者新法案对其的影响。有外国分析师认为,财报至少能让这件事稍微明朗一些,因为财报会反映特朗普关税的影响,但暂时还不会体现税法变化的影响。不过展望未来,这两项政策中,税法可能更为重要。

风水轮流转

就在短短几年前,福特还计划从Ford Blue部门裁员8000人,以确保其电动汽车计划获得充足资金。当时人们认为,内燃机(ICE)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核心目标是全力以赴发展电动汽车。

随着《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A)的通过,电动汽车不再是美国政界的“宠儿”。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将在9月30日到期,而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的违规罚款已被设为0美元。这意味着,尽管汽车制造商仍需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报告燃油里程,且从技术上讲,达到里程目标的要求仍在法规中,但未达标的罚款如今已不复存在。特朗普的首次减税就以类似方式取消了奥巴马医改中的个人医保强制令。

为避免任何疑问,需要澄清一点。NHTSA和环境保护局(EPA)的各自强制令都已失效。EPA的强制令——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里程),但仅测量尾气排放,因此实际上相当于间接的电动汽车强制令——并不属于OBBBA的内容。

然而,EPA已宣布,作为特朗普早些时候关于取消电动汽车强制令的行政命令的一部分,正在重新评估其温室气体规则。因此,将其称为“已失效”也是合理的。虽然EPA的评估结果尚未正式公布,但完全有理由相信,最终结果只会是特朗普早已表明的期望。

电动汽车业务的持续需求

预测该法案对福特的影响有些复杂。简而言之,福特在电动汽车上的亏损主要源于下一代车型的研发支出,而非当前一代车型的生产。在有限范围内,电动汽车生产本身造成的亏损,很难与内部以不合理价格(未反映公平市场估值)交易电动汽车合规积分的行为区分开来。

这种情况短期内也不太可能改变。即便OBBBA已通过,福特在彻底回归纯内燃机模式前,仍需谨慎考虑下一步行动。首先,只有美国的电动汽车强制令被废除了,欧洲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事实上,特斯拉最近刚与包括丰田和福特在内的多家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在欧洲市场出售电动汽车合规积分。这些义务仍将持续,而从长远来看,避免这些义务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留在电动汽车领域——这意味着仍需研发新车型。

假设电动汽车研发拖累了福特的财务表现,而每辆车的边际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会计层面的“假象”(一旦补回合规积分的合理价值,亏损可能消失),那么这部分业务或许更应被视为对未来的“对冲”,而非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如果福特现在减少电动汽车产量,但仍继续研发,可能并不能减少亏损。因此可以大胆怀疑,在补回缺失的合规积分价值后,福特的电动汽车销售实际毛利率是否真的为负。

然而,要彻底消除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亏损,唯一的办法是关闭整个电动汽车部门,包括研发。这可能会让未来几年的利润表看起来很漂亮,但如果欧洲的电动汽车强制令持续存在,这将是一场巨大的赌博。事实上,美国的强制令未来卷土重来也并非不可能。

经销商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OBBBA通过前,美国本土对电动汽车的“退缩”可能就已开始。福特根据对电动汽车客户的服务水平,将经销商分为三个等级。“Model e 认证精英店”是全电动经销商,拥有现场充电设施,可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和维修;“Model e 认证店”提供的电动汽车服务相对有限,但仍能指导消费者适应这项新技术;而未认证的传统经销商则仍以内燃机汽车为核心。

曾几何时,电动汽车库存极度短缺,这让福特对经销商拥有很大话语权,促使他们投资100多万美元成为认证店或精英店。但随着电动汽车销售趋于稳定、库存回升,福特提供的主要“诱饵”——保证电动汽车库存供应——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一段时间以来,福特的电动汽车认证经销商数量不断减少。曾有一度,超过三分之二的经销商销售电动汽车,而现在,尽管库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仍在销售电动汽车的经销商已不足一半。

关税、购买力与新的税收减免

与此同时,关税问题仍未解决。自“解放日”以来,汽车行业一直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经济领域之一。福特真正的风险并非关税本身,而是关税可能引发的二阶效应——消费者在汽车领域的购买力收缩。几年前,福特停止生产轿车和大多数3万美元以下的车型,这意味着消费者转向更经济的车型,可能比转向非外国生产的车型影响更大。

然而,OBBBA或许能在这方面给福特带来帮助。法案中包含一项为期四年的临时税收减免政策:购买美国制造汽车的利息支出可享受税收抵扣。大多数福特车型可能都符合条件——假设,希望支持美国制造业复苏的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制造”的界定会像福特自身那样宽松。

这项政策仅允许抵扣利息,而非返还购车价。但即便如此,以一辆4万美元的新车、5年期贷款、平均利率7.5%计算,利息总额约为7500美元。按20%的加权平均所得税率计算,税收优惠接近2000美元。这虽然远不及电动汽车失去的1.15万美元抵免,但好处是适用于所有车型(而非仅限电动汽车)。因此,这对美国汽车购买者的整体购买力提升——这才是福特真正关心的——不仅能抵消电动汽车抵免的损失,甚至可能更胜一筹。

这至少能部分抵消关税的影响。每辆车的节省额约为之前的1/6,但美国市场销售的内燃机汽车数量是电动汽车的15倍。因此,对除纯电动汽车公司外的几乎所有制造商而言,这都明显提升了购车者的消费能力。

未来四年,汽车激励政策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最大化这种优势。预计0%利率优惠会减少(因为这与利息抵扣政策相悖),而固定金额的折扣会增多。

员工定价与利润压缩

当然,即便福特有意调整产品策略,生产线的重新定位也需要时间,且目前福特尚未有任何相关迹象。因此,过渡期内,福特找到了一个更简单的降价方式:直接压缩自身利润。

4月2日关税生效后,几周内福特就推出了“员工价”购车活动,作为“产自美国,为了美国” 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强调了公司的本土制造基础。给“员工价”加上引号,是因为有证据显示,福特同时取消了大量现有回扣和折扣。因此,向所有人开放的“员工价”,未必等同于4月1日员工实际享有的价格(员工价通常可与回扣和折扣叠加)。

福特声称自己比其他制造商更“美国化”,这有一定道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家公司的供应商来源可能是另一家公司的销售渠道。企业实际上很难追踪供应商的所有原材料来源——即便交易发生在美国境内,也不意味着所购产品是在美国生产的。

这一点已有体现。关税生效后不久,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被问及福特90%的钢材来自美国供应商时,紧接着承认自己不知道这些供应商从哪里采购钢材,因此福特的实际风险可能远高于这个表面数字。

即便福特的进口依赖度低于许多竞争对手,其具体的海外进口风险敞口也不够透明。福特管理层未予证实,但有分析师估计,即便福特的大多数汽车在美国组装,其约35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仍来自美国境外。

持续的保修问题

最后,福特的保修问题似乎也未完全解决。事实上,福特在这方面的窘境正日益加剧。就在几天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福特已打破单年度安全召回次数的纪录——而且这还只是今年(距离年底还有六个月),而非2024年。

保修问题这里不再赘述。只想说,在福特解决保修问题之前,投资者对于福特还是要保持谨慎。因为从目前来看,福特在这方面的问题似乎毫无改善。

总结

OBBBA的影响将是重大的,但这不仅仅关乎一家公司生产多少辆电动汽车。毫无疑问,特斯拉和Rivian会因税收抵免取消而受到更大冲击,但如果认为像福特这样的全球化企业如今可以彻底抛弃电动汽车战略、回到过去的“好日子”,那就错了。福特会在可能的范围内缩减以美国为中心的电动汽车业务(比如经销商层面的调整),但其电动汽车研发支出会持续——这意味着,目前电动汽车业务的大部分亏损可能也会继续,至少在福特学会更好地制造电动汽车之前是如此。

与此同时,对福特而言,关税的威胁更多体现在对美国购车者消费能力的影响,而非对生产的扭曲——至少作为一家相对“美国化”的制造商是如此(尽管我们并不清楚其“美国化”的具体程度)。OBBBA或许能略微缓解这种威胁,且目前来看,福特受到的冲击似乎小于其他制造商。

尽管有这些积极因素,但特朗普的税法并未消除福特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沉重成本。即便关税带来的压力有所缓解,这也不会反映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财报很可能会显示,因全季度促销,利润率已被压缩。

$福特汽车(F)$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