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强势反弹!英伟达黄仁勋强烈看好

2025-07-16 17:38:44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出货量“明显增长”

好险!

指数今天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微跌收到了3500点附近,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22%

业绩期徐徐铺开,板块行情转得却一点不慢。

前期已经积累较高涨幅的银行板块这几天出现了明显回撤,与此同时AI、算力,人形机器人这些调整了许久的热门概念这几天争着反弹,机器人指数更是连续上涨了四天。

难道,主线又开始切换了?如何跟进?


01 接着涨


今天,盘面热点较为杂乱且轮动较快,传媒、英伟达、机器人、创新药概念延续强势,半导体芯片股活跃,而银行、保险、证券等大金融板块走低,摩托车、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来看,先来看出现明显调整的大金融板块,今天有不少银行股在跌。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昨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称,中国人寿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5078.94万股杭州银行股份,原因是“自身资产配置需要”。尽管中国人寿持股杭州银行及减持比例并不高,但仍被市场视为“银行股到顶”的信号。

但是银行股年内走势的确一路高歌猛进,多只银行股创出历史新高,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也有配置到其他赛道的可能性。

另一边,中报和科技各自引领的行情在逐渐升温。

影视板块震荡拉升,横店影视封涨停,欢瑞世纪、万达电影、中国电影、华谊兄弟、上海电影等跟涨。

消息面上,横店影视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盈利1.8亿元至2.3亿元。另外万达电影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41%-394%

医药板块反复走强,人气股联环药业走出86板,益方生物续创历史新高,力生制药、广生堂、亚太药业、丽珠集团、昂利康跟涨。

715日,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本次集采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英伟达概念股维持强势,鸿博股份、中电港双双涨停,弘信电子、恒润股份、顺网科技、青云科技、博杰股份、深信服等跟涨。

消息面继续发酵,英伟达将重启H20芯片对华供货,英伟达昨晚涨超4%续创历史新高。

英伟达CEO昨天脱下皮衣身着唐装现身第三届链博会,他在演讲中点名11家中国公司,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游戏科学、字节跳动、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小米、美团等。

展望未来,黄仁勋认为,AI的下一波浪潮是理解物理世界,并在十年内出现能够执行任务的机器人系统,也将成为每个行业、每家企业的产品、服务的核心。

黄仁勋还高度评价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他指出,中国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实力超群,中国还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来“雇佣”这些机器人,“因此我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非常乐观”。

关于是否考虑与宇树科技等企业合作?黄仁勋表示:我们努力为所有获准合作的中国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无论是新兴的年轻科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

他特别举例称:就算小米或比亚迪未来推出惊艳的机器人产品,我也不会感到意外,这个领域正在蓬勃发展。”

人形机器人概念盘中震荡走高,浙江荣泰涨停,雷迪克、华锐精密、福达股份、嵘泰股份、步科股份跟涨。

近期,机器人板块活跃度持续升级,继上周末与中国移动签下人形机器人大单,宇树科技一举一动受到市场迫切关注。创始人王兴兴在“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去年发布的G1这款人形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出货量相对去年有明显增长。

目前,随着半年报业绩线索逐步清晰,市场资金一方面已经开始针对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板块展开前瞻性布局。

Wind统计,截至目前,近1500A股公司已披露2025年中报业绩。经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包含预增、略增等在内,业绩报喜的公司超过600家,占比超四成。

另一方面,本轮AI算力板块行情演绎的核心驱动逻辑,源于美股标杆标的持续超预期表现,通过产业链映射效应带动A股相关赛道估值修复,AI应用,算力基建、机器人等等均开始升温。

经历过一个季度的休整,这些赛道逐渐进入左侧观察区。此前股价过度扩散后出现阶段性回撤,但是由于产业逻辑依然成立,尚未到爆发期,所以可能还会有第二波或第三波机会。


02 长线价值加持,反弹可持续


机器人最近几天的上涨,印证了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反复提过一个投资理念,那就是对于有中长线成长潜力的产业、板块或者企业,行情太过狂热时需要保持理智,提防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回调,但如果回调幅度比较大之后,需要思考是否出现机会。

毫无疑问,机器人板块具备了类似的中长线成长潜力。过去几年的机器人行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受特斯拉机器人进展和AI热潮推动,A股机器人板块2023年涨幅超200%;其后市场情绪降温,板块平均回撤30%-40%;到2025年初,受到DS、宇树机器人,以及特斯拉机器人量产的催化,机器人板块卷土重来,很多概念股数月内翻倍。

从行情上看,机器人板块今年的两次顶点,分别是2月末和5月中。2月份那次触顶后,调整耗时了1个月,之后趁着贸易战缓和的机会反弹,一直到5月中。

5月中旬回调至今,已经2个月,整个板块的回撤幅度都不小,最低的时候(6月下旬)跌了2成,回到了今年1月份的位置,可以说挤走了不少高估值泡沫,其后出现反弹,不过力度一般,持续性并没有很强。

但从上周五开始,机器人板块再度回勇,至今已经连涨4个交易日,突破了多个技术线。

这一次的反弹力度会否比上一次更强呢?

概率是比较大的。

首先,是消息面上的,宏观环境持续向好,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科技限制逐步放开,特别是最近的大消息英伟达H20恢复供应,不仅整个中国AI产业的预期都明显转好,也十分利好机器人产业的两大基础技术--AI算力和AI大模型,加快国产机器人的研发进度。

量产方面,虽然特斯拉的机器人推后了,但中国公司却在加快量产,整体机器人商业化的进程仍然在加速。

其次,从市场风格上看,资金也有高低切换的迹象,已经盘整了2个月的AI板块、机器人板块,是从高估值板块流出的资金的选项之一。

另外,海外科技板块持续火热,指数不断创出新高,间接也会改变国内资金的风险偏好,引发它们投资科技股的热情。

机器人指数四连阳,人形含量第一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今日上涨1.3%,近4个交易日涨6.52%

目前市场上与机器人相关的两只指数——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和中证机器人指数。

从历史表现上看,国证机器人指数呈现出较大的弹性优势。2025410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修订以来,其收益率达到了17.28%,而同期中证机器人指数为11.39%;从去年924以来、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率来看,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均大幅跑赢中证机器人指数。

究其原因,国证机器人高弹性本质上来自于其成份股分布,前十大成分股主要包括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埃斯顿、鸣志电器等人形机器人相关公司,人形机器人相关成份股权重占比53%,含量在所有ETF跟踪的指数中排名第一。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中规模最大,资金聚焦机器人产业,近51.58亿元资金净流入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年内吸金超16.93亿元,均位居同指数第一。

此外,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A/C:020972/020973)为场外投资者一键布局港机器人赛道提供了便捷工具。


03 结语


回顾过去多年的机器人行情,走势虽然有点大起大落,但是每一次大幅回调之后,总能再次归来。

为何资金会来来回回去炒作机器人板块呢?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三个字:成长性。

在商言商,机器人未来巨大的成长性,就意味着巨大的利润空间,这里所说的利润,既包括实体企业的经营利润,当然也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利润,两者是同向的。

机器人的成长性究竟有多大?

特斯拉预测,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未来可降至2万美元以下,若渗透率10%,全球市场规模将超万亿。高盛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达1540亿美元,CAGR(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0%

机器人(具身智能)是AI最大的应用方向之一,这已经成为AI大佬的共识,马斯克、黄仁勋,还有open AI、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等,都纷纷投资机器人产业。

今年在中国参与大会的黄仁勋又再一次强调,下一波AI浪潮将是具身智能(Embodied AI),机器人能理解物理世界并自主决策。

有这个长线成长逻辑在,机器人板块回调到位,就有能力吸引资本的注意。

如果只用一句话总结机器人板块的投资,那应该是:

长逻辑未变,回调会创造出新的机会。

当然了,作为成长性板块,目前尚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不少公司的估值,并没有对应的利润支撑,而是靠故事去支撑,所以求稳的话,就需要聚焦核心,并筛选出未来有能力兑现利润的公司。

底层技术上,AI模型、算力、平台自然是好选项;硬件方面,运动控制(减速器、电机等)、传感器(力矩、六维力、视觉等)是好选项。

当然了,这个工作已经有人帮投资者做好了,比如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选出来的那些。(全文完)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