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互联网世界巨变

2025-07-11 21:38:06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何其难

AI原生浏览器,最近是科技圈的热门话题。

继Perplexity的Comet、The Browser Company的Dia后,OpenAI的浏览器也有望于数周内正式上线,集成聊天界面和AI代理功能。

功能很强大。

比如Comet,以“AI即浏览器”重新定义界面逻辑,网购时可以帮你比价、查看评论,甚至直接完成结账流程。

在任意网页上,使用“Assistant”或“Summarize”功能快速分析上下文总结内容、翻译信息等等。

好不好用?当然好用。

订阅费200美元/月,能不好用吗?

这几年我们常说,淘汰你的不是工具,而是抢先使用工具的卷王。

所以,各路卖课的“老师”们,又开始PUA了:进圈子(V我500)!再不换AI浏览器,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这就很牛(傻)逼。

AI浏览器的出现,无论对个人获得/创造知识的效率提升、还是对信息的呈现形式,都确实有惊艳的表现。

它也确实可能撼动互联网时代的格局。

但正如ChatGPT刚出现时,万众期待的GPT-5一样,到现在都还没影。

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还不必过度高估。


01美好的愿景


互联网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浏览器的历史。

至少迄今为止,我们手机里绝大部分App的请求,仍然是基于Https;PC上几乎所有的访问,当然也全都是Https。

而承载如此庞大信息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浏览器。

我们常说,AI将改变一切。

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AI将成为万能工具,取代/改变一切旧有的工具。

注意,这句话的主语是AI,是AI去改变旧工具,而不是成为工具的附庸、工具的工具。

比如,我们现在打开一个主流浏览器,都会先进入一个AI聊天框。

你可以直接在这个聊天框输入关键词,也可以如过去一样进入特定网址。

这是将AI作为第三方插件,嵌入浏览器中,只是作为辅助,相当于新增了一个器官。

实际上,浏览器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变化。

你以前怎么用浏览器的,现在还是怎么用;你想知道什么,必须输入精确的关键词。

唯一的区别只有,现在多了一个AI给出的回答。

你说它没用吧,那不太合适;但你要说它有用,其实真没多大用。

真正基于AI的浏览器应该是怎样的?

根据Dia自己的描述,它与目前的浏览器+第三方AI插件,有四点区别:

1.内建AI、原生集成,而不是靠第三方插件。

2.AI可访问用户允许的所有标签页,第三方插件只能访问当前页面。

3.深度集成,有别于多平台多插件的不一致体验。

4.一体化支持所有功能,不必再多个插件组合。

简单来说,Dia的AI引擎,与浏览器的内核是同一个层级的;而不是,在不同层级分别嵌入第三方AI插件。

这就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环境。

在任何一个你打开的标签页里,都可以直接要求AI完成翻译、总结、润色,这是过去的浏览器绝对做不到的。

比如,你要翻译网页内容,就必须专门安装翻译插件。

你想干什么,都必须安装一个特定功能的工具。

而提供一体化功能的AI浏览器,可以在你浏览每一个页面的同时,就同步完成翻译和总结。

这就是效率的提升。

当然,这仍不足以体现AI浏览器的强大功能。

它真正强大的点在于,能够比较、总结多个页面的信息。

AI的功能是整个浏览器的,而不是插入当前的网页,这就意味着它可以分析你正在浏览的所有网页。

它的能力不是单单分析当前TAB的内容,而是将若干个页面的内容全部整合提炼重点。

就像群聊一样,你可以在侧边栏让AI总结当前页面,也可以@多个页面给AI整合。

甚至,根据你的偏好和搜索的顺序,它还能区分出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重要信息详细给出、次要信息一笔带过。

用豆包AI制作

简单来说,AI浏览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人与信息连接”的工具,还能为你甄别、分析、整合多个渠道的信息。

这就相当于,古早的手机只能打电话,但现在的智能手机早已远远突破“通话”这一功能的限制。

AI浏览器之于传统浏览器,与手机的进化有相似之处,但要超过后者。

它强大的根源,是“深度思考”这四个字。

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从死工具变为“活工具”,用智能协作用户收集、提炼更有用的信息。

它是工具,也是每个人的助手。

这种深层次的变化,意味着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效率将大幅提高。


02现实的难题


AI浏览器的强大,无疑令人心动。

但是,以上我们说的种种好处,究竟能否真的全部落地?

说一千道一万,一件商品是否能被大众接受,最重要的属性就是:好不好用。

AI原生浏览器,能否真的打开新时代的大门,同样必须遵循这点。

功能再强大,若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就无法大规模商业化,难以持续。

过去,因此而夭折的产品,数不胜数。

而目前的Dia,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太好用。

是的,Dia在多个页面之间串联上下文、对YouTube视频的总结等等功能……都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字:酷。

对内容创作者而言,甄别信息、对比信息、整合信息,这节省了大量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但仅仅如此,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放弃用了十几年的工具吗?

首先,Dia浏览器目前只适配Mac M1芯片及更高版本的macOS 14+系统。

而全世界绝大多数人,使用的事Windows、Linux乃至旧版的Mac系统,都用不了。

即便能用,比如我的浏览器上积累了这么多年的书签,其中包含海量信息和个人收藏,以及大量次级平台的账号……

这些东西,不仅是个人的生活记忆,更是财富,价值怎么算?

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为了某个新事物,而放弃自己的基本盘,而是两者同时使用。

我需要工作时,用Dia;平时冲浪娱乐,还是用Chrome。

即便如此,就谈不上什么取代不取代了,两者是争夺用户的竞品。

更关键的是,AI浏览器再怎么创新,它依然是浏览器。

AI跨页面分析、整合碎片信息化的能力,其实仍然没有跳出“浏览器”这个框架。

AI与用户的每一次交互,没办法真的脱离“浏览器”这个载体。

AI整合的一切信息,都来源于浏览器。

也就是说,AI浏览器的一切创新,都建立在浏览器仍是最大的开放标准之上。

就目前来看,Dia虽然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但当你想要进行更复杂的操作时,仍然需要“浏览器”这个工具,作为可视化的操作界面。

只要我们用的还是实体PC,这是不可能避免的。

即便你不去看,也不代表你真的没有使用它。

比如,AI助手可以根据你的时间和天气帮你订车票,但它调用的仍然是运输部门官网的API接口。

这个源头的页面你虽然没看见,但AI提供给你的任何服务都依赖其运转。

它就像是城市的地下管道,你看不见,但它是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AI浏览器并非传统浏览器的掘墓人,而是后者的辅助。

或者说,两者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合作的关系。

前者处理信息,后者呈现世界。

但是后者明显比前者重要,它是前者的基础。

正如过去二十余年,从网景到IE,从火狐到Chrome,任何充满创新的、被定义为新一代交互范式的产品,最典型的就是火狐,最终都会被生态更强大、资源更雄厚的“先来者”整合。

AI浏览器之于传统浏览器,大概率依然是过去的剧情重演。


03尾声


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刻,说浏览器的搜索功能会被AI浏览器取代,就像1999年担心门户网站会让浏览器倒闭。

结果我们现在都知道,浏览器吞并了门户、吞并了Flash、吞并了桌面软件,这一次,它可能同样会吞并AI。

每一次创新都让浏览器变得更强大,AI也只是它的大脑而已。

除非AGI出现。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