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定增市场"三重奏":政策松绑+产业升级+资金涌入,A股再融资"黄金时代"来了?

2025-07-11 07:57:59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A股定增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容。7月10日,高新兴、斯瑞新材等7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定增进展,其中高新兴抛出不超过3.74亿元募资计划,斯瑞新材则成功闯关上交所审核,距离注册发行仅一步之遥。这仅是今年定增市场火爆的缩影——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年内已有

A股定增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容。7月10日,高新兴、斯瑞新材等7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定增进展,其中高新兴抛出不超过3.74亿元募资计划,斯瑞新材则成功闯关上交所审核,距离注册发行仅一步之遥。这仅是今年定增市场火爆的缩影——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年内已有186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同比增长64.6%;72家企业完成定增,募资总额突破70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规模的七成。在政策松绑、产业升级与资金涌入的三重驱动下,A股再融资市场正迎来新一轮"黄金时代"。

单日7家企业推进定增,硬科技成核心赛道

7月10日的定增动态呈现两大特征:一是覆盖面广,从创业板到科创板均有企业参与;二是硬科技属性突出。以高新兴为例,公司计划募资不超过3.74亿元,其中1.8亿元用于智能网联制造基地建设,1.2亿元投入5G车联网研发中心,剩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直言,此次定增旨在"卡位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高景气赛道,通过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变革"。

斯瑞新材的案例更具标杆意义。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定增申请于7月9日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拟募资8.2亿元投向"年产4万吨铁和铬锆铜系列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产品将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方向。

"定增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指出,"今年以来,半导体、AI、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定增占比超过60%,远高于传统行业。这既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监管层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的成果。"

7000亿募资背后的三重驱动力

定增市场的爆发并非偶然。监管政策松绑为第一重推动力,2025年新规实施后,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放宽,定价基准日选择更灵活,发行底价折扣率从90%降至80%,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陕西巨丰投资高级顾问丁臻宇透露:"某央企子公司原计划分两期融资20亿元,新规出台后合并为一次定增,融资成本降低约1.2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需求构成第二重动力。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年内已有12家企业发布定增预案,募资总额超400亿元。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企业的扩产计划,直接带动设备、材料环节的融资需求。某券商投行人士透露:"一家国产光刻胶企业通过定增引入大基金二期作为战略投资者,不仅获得资金支持,更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通道。"

资金端的变化同样关键。数据显示,今年定增市场中,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国家队"参与比例提升至35%,较2024年增长12个百分点。以华夏基金为例,其管理的专户产品已参与18家上市公司定增,累计出资超80亿元。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定增项目15%-20%的折扣安全垫具有较强吸引力。

市场化定价机制重塑生态

定增市场的活跃,也伴随着定价机制的深刻变革。2025年新规实施后,发行底价折扣率从固定的90%改为"市价八折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孰低",这一调整极大提升了定价灵活性。以某AI算力企业为例,其定增发行期恰逢板块行情爆发,最终发行价较底价上浮18%,募资规模超预期30%。

"市场化定价机制倒逼企业提升项目质量。"田利辉分析称,"过去部分企业通过'高溢价定增+关联方认购'套利,现在这种模式已难以为继。今年已有5家企业因市场环境变化主动终止定增,显示出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同样显著。Wind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参与定增的比例从2024年的27%降至15%,而产业资本占比从18%提升至28%。某新能源企业定增中,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产业链龙头不仅出资认购,还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资金+资源"的双重绑定。

风险与机遇并存,全年募资或破1.2万亿

尽管市场情绪高涨,但定增项目的分化正在加剧。数据显示,今年已完成定增的72家企业中,23家最新股价低于发行价,占比达32%。某消费电子企业定增募资15亿元用于VR项目,但因产品延期上市,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6%,参与机构悉数被套。

"定增投资已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丁臻宇提醒,"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个维度:一是产业趋势,硬科技领域长期逻辑未变,但需警惕技术路线风险;二是企业基本面,优先选择现金流稳定、负债率合理的标的;三是资金用途,避免投向'大而空'的泛概念项目。"

展望全年,田利辉给出积极预测:"在宏观经济回暖、企业盈利改善的背景下,全年定增募资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其中硬科技领域占比将超过65%。但需注意,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定增市场供需关系可能发生变化,未来折扣率或收窄至10%-15%区间。"

在这场资本与产业的深度对话中,A股定增市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车路协同到AI算力,从半导体设备到新材料研发,每一个定增项目的落地,都在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齿轮向前转动。当7000亿资金化作实体经济的"燃料",这场由政策、产业、资金共同点燃的再融资盛宴,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