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四万亿只是开始?花旗喊多英伟达,称AI霸权仍未封顶

2025-07-10 18:29:20
TradingKey
专注于金融教育和新闻分析的综合网站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TradingKey - 周三,英伟达(NVDA)股价一度攀升至164美元,公司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史上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芯片制造商。

但在经历如此强劲的涨势之后,英伟达当前是否仍具备投资价值?花旗最新发布的研报给予明确回应:维持“买入”评级,并在此前180美元目标价基础上上调至190美元。

花旗:AI市场上修13%,主权需求与Blackwell成关键驱动

花旗指出,到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半导体总可用市场(TAM)预计将达到5,630亿美元,较此前预测的5,000亿美元上调13%。推动上修的关键在于高于预期的主权AI(Sovereign AI)基础设施投资。英伟达目前已深度参与几乎所有主权AI项目,自2025财年起这一领域已开始贡献数十亿美元收入,并预计将在2026年继续提升营收占比。

除了GPU,定制ASIC芯片(包括高带宽内存HBM)也成为TAM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博通(AVGO)作为代表厂商,推动该细分市场实现32%的年复合增长。

备受关注的Blackwell平台展现出更稳定的供应链表现。《金融时报》援引供应链消息称,辉达近期已成功与合作伙伴协同解决GB200平台在连接、热管理与冷却系统方面的早期技术缺陷,包括晶片过热与液冷漏液问题。在本月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上,英伟达亦公开证实Blackwell平台的交付节奏已步入正轨,缓解了市场对良率和产能的担忧。

此前,由于GB200采用复杂的CoWoS-L封装技术,加之初期设计缺陷,引发产能爬坡的担忧。如今,得益于从Hopper到B200的过渡经验,Blackwell后继平台GB300的部署也预期将顺利推进。

在更优化的产品结构与成本控制下,花旗预计英伟达2025财年毛利率将回升至70%中段。

altText

“大美丽法案”利好产能提升,英伟达间接受益

本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被称为“大美丽法案”(Big Beautiful Bill)的产业激励法案,其中对芯片制造及相关设备行业极为友好。法案将半导体厂房建设的税收抵免比例从25%提升至35%,大幅提升芯片制造在美设厂的投资回报率。

尽管英伟达本身并不直接制造芯片,但在上下游产能环节中仍受益显著。该法案有望缓解供应链瓶颈、缩短供货周期,助力像GB200这样的英伟达AI服务器产品更快响应市场需求。随着美国本土先进制程产能扩张逐步落地,包括台积电、英特尔与美光等代工伙伴均加速扩厂,英伟达亦在同步加强供应配合。

中美贸易限制仍存,但研发脚本调整灵活应对

尽管近期中国有关芯片关税的风险有所缓和,但美国对高性能AI芯片对华出口的限制仍在延续。英伟达此前曾推出中国专供版本H20芯片回应出口限制,然而在最新公开场合,公司创办人兼CEO黄仁勋表示,现阶段基于Hopper架构的芯片“已无可再砍”,暗示未来若无政策调整,公司难以持续迭代适用于中国市场的高端AI芯片。

为更好应对技术与贸易限制,《金融时报》报道称,英伟达正筹建一个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专门研究中国客户的具体AI需求和合规架构挑战。该中心除针对中国市场推进产品优化外,也将承担全球项目的设计验证与自动驾驶等垂直行业方案开发任务。

AI生态稳步扩张,CoreWeave成关键部署节点

英伟达正加速构建其AI全栈生态,从芯片、平台到应用解决方案全面布局。在2025年GTC大会上,公司重点发布了DGX Spark和DGX Station等多款基于Blackwell Ultra架构的新一代计算平台,旨在推动AI算力下沉至终端,加速AI基础设施普及。同时,CUDA软件生态的不断强化,也持续提升了英伟达在AI市场的护城河。

英伟达在云服务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CoreWeave,已成为首个大规模部署GB300 NVL72平台的超级云服务商。作为英伟达持股最多的云基础设施公司之一,CoreWeave 也在自研软件栈上与英伟达实现深度整合。2025年第一季度,CoreWeave营收同比增长逾420%,突破10亿美元,并与OpenAI签署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提供H100与Blackwell训练所需的主力算力资源。

原文链接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