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周四),受银行板块强势延续影响,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上涨0.87%,盘中换手率2.5%,成交金额1.17亿。红利低波100ETF(159307)上涨0.56%,换手率1.21%,成交金额1238万。
其他相关ETF方面,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上涨0.59%,红利ETF博时(515890)上涨0.62%。
7月10日,银行板块涨幅再次领先,消息面上,据统计,7月以来已有超10家上市银行公告,将陆续实施2024年度派息分红。若叠加此前已发放的中期分红,今年上市银行年度分红金额达6320亿元,创历年之最。其中,国有六大行表现尤为突出,合计拟派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2158亿元,加上中期分红后,年度分红总额累计超4200亿元。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银行股的高股息是推升股价的核心动力。
7月6日,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修订的主要方向为健全参与者管理机制,并仅对参与者业务行为提出原则性要求,确保规则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截至发稿,民生银行大涨5.69%,中信银行上涨3.76%,工商银行上涨3.31%,贵阳银行、宁波银行上涨超2.6%,招商银行上涨超2.5%,平安银行上涨超2.3%,华夏银行上涨超2%,青农商行、郑州银行和农业银行均超1.6%。
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的代表板块,是很多红利基金产品的重仓成分股。红利逻辑也是推动银行股价上涨的核心逻辑。
华创证券认为,维持哑铃配置,高股息&高自由现金流回报+不变脸次新&量化次新。从1-2个月战术视角来看,我们认为仍需保持耐心和信心,三季度经济可能面临环比下行的过程,而政策的发力可能仍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观察。风格上建议采取红利底仓+小盘成长的哑铃型配置。红利底仓方面,红利资产提供稳定现金流,保障分红能力及股东回报,对冲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关注高股息&高自由现金流回报组合;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表示,近期,A股银行屡创新高引发投资者关注。但我们发现这并非A股独有的现象,全球银行股都在创新高。2024年至今,全球/美国/欧洲/日本/中国/中国香港银行指数分别上涨52%/49%/65%/53%/59%/88%,当前均已逼近或超过2010年以来新高,且相对于大盘指数均跑出超额收益。
这一现象的背后首先是全球宏观环境的共性。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时代、政策和地缘不确定性加剧,银行作为盈利稳定、分红可持续的“确定性资产”获得价值重估。此外,由于2022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进入加息周期,叠加特别的业务模式和股东回报形式,海外银行兼具高股东回报和成长性。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本次《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修订有望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银行跨境业务发展。本次业务规则的修订具有必要性和前瞻性。对于银行类CIPS直接参与者,规则优化有助拓展银行参与跨境人民币支付与金融市场业务空间,完善国际业务布局,同时,也能够为实体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的跨境金融服务。
据报道,资金正加速流向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一边是科技股回购潮起,企业自证价值低估;一边是高股息板块涨势如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机构认为,哑铃型投资风格或将持续。
中金公司认为,看好红利和成长方向。风格上,红利板块配置注重底仓价值和结构,建议从优质现金流、波动率及分红确定性出发,在消费龙头、公用事业、电信、银行等领域布局红利板块。
相关产品: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
红利ETF博时(515890)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中(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